作為晚清中興第一名臣的曾國藩,頭上總是掛著「完人」、「官神」的光環,但其實曾國藩並非一開始就是「完人」,年輕時的他也有很多不良嗜好,比如好色、愛抽菸。
大家應該都知道,想要把煙戒掉真不是件容易事,這一點曾國藩深有體會,他在十四五歲時就開始抽菸,短短兩三年時間就染上了菸癮。他成天抱著水菸袋不離手,一邊讀書,一邊吞雲吐霧,吸個不停。
而他的戒菸之路可謂是「一波三折」,但儘管如此,他最終還是成功把煙戒掉了。
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曾國藩的三次戒菸經歷,看他想了哪些辦法成功戒菸的。
1831年,第一次戒菸
1831那年,曾國藩20歲,他轉到漣濱書院讀書,深受先生的賞識,認為他是可塑之才。
但有一次先生偶然看見曾國藩抽菸,在牆角處吞雲吐霧,十分厭惡,立馬變了臉色,大罵道:我真是瞎了眼,覺著你是一個能成大器之人,沒想到你卻染上這種嗜好,怎還敢說自己是有志青年!
被先生大罵一頓的曾國藩,幡然醒悟,他深刻意識到自己抽菸的形象和儒生形象是相違背的。於是,他便下定決定,戒除菸癮,將名字「曾子城」改為「曾國藩」,改號「居武」為「滌生」,「滌生」寓意著浴火重生,痛改前非。可見曾國藩的決心。
但是,那時候的曾國藩畢竟還比較年輕,也是「三分鐘熱度」,沒過多久,他經不住身邊人的誘惑,又開始抽菸了。
第一次戒菸,以失敗告終!
1840年,第二次戒菸
時間一晃到了1840年,此時的曾國藩已經快30歲了,但卻一直保持著抽旱菸的壞習慣。
因為好朋友梅霖生因肺病去世了,這讓他深知吸菸的壞處,如果繼續抽菸的話,恐要步好友後塵,因此他便又一次立志要戒菸。
這次戒菸確實起到了一點效果,曾國藩在家不抽了。可是,等出了門看見別人在抽菸,他喉嚨就發癢,別人敬他煙時,他又回因「盛情難卻」,情不自禁地抽上幾口。
顯然,第二次戒菸又以失敗而告終。
1842年,第三次戒菸
兩年過去了,曾國藩對自己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想著自己如果連戒菸這樣的小事都做不到,怎麼會有更好的發展的?
於是他便在日記中寫道:「客去後,念每日昏錮,由於多吃煙,因立毀折菸袋,誓永不再吃煙。如再食言,明神殛之!」
曾國藩這次戒菸可是動真格的了,他把自己心愛的白銅杆水煙壺拿了出來,砸了個稀巴爛,又將自己「黃金葉」一把火燒了。這一次他終於把煙給戒除了,一直到去世都沒有再抽過。
縱觀曾國藩十餘年的戒菸歷程,就是一場「我與我周旋」。曾國藩的一生都在與自己周旋,終究成為一代聖賢。
古人用一副對聯,就寫出了曾國藩難以企及的人生高度,所謂:「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社會上曾流傳著一句「立業不讀曾國藩,閱盡詩書也枉然!」
閱讀《曾國藩全書》,品讀曾國藩人生!書中的世界,或許正是處在浮躁社會的我們,所心嚮往之的那寧靜一角。即使你無法像曾國藩一樣有一番作為,但你的品性、你的人生必定會因吸收了《曾國藩全書》的思想精粹後,有所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