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三次戒菸,前兩次都失敗了,最後一次用了個笨辦法讓人叫絕

2020-12-14 遼寧臺趣看天下

作為晚清中興第一名臣的曾國藩,頭上總是掛著「完人」、「官神」的光環,但其實曾國藩並非一開始就是「完人」,年輕時的他也有很多不良嗜好,比如好色、愛抽菸

大家應該都知道,想要把煙戒掉真不是件容易事,這一點曾國藩深有體會,他在十四五歲時就開始抽菸,短短兩三年時間就染上了菸癮。他成天抱著水菸袋不離手,一邊讀書,一邊吞雲吐霧,吸個不停。

而他的戒菸之路可謂是「一波三折」,但儘管如此,他最終還是成功把煙戒掉了。

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曾國藩的三次戒菸經歷,看他想了哪些辦法成功戒菸的。

1831年,第一次戒菸

1831那年,曾國藩20歲,他轉到漣濱書院讀書,深受先生的賞識,認為他是可塑之才。

但有一次先生偶然看見曾國藩抽菸,在牆角處吞雲吐霧,十分厭惡,立馬變了臉色,大罵道:我真是瞎了眼,覺著你是一個能成大器之人,沒想到你卻染上這種嗜好,怎還敢說自己是有志青年!

被先生大罵一頓的曾國藩,幡然醒悟,他深刻意識到自己抽菸的形象和儒生形象是相違背的。於是,他便下定決定,戒除菸癮,將名字「曾子城」改為「曾國藩」,改號「居武」為「滌生」,「滌生」寓意著浴火重生,痛改前非。可見曾國藩的決心。

但是,那時候的曾國藩畢竟還比較年輕,也是「三分鐘熱度」,沒過多久,他經不住身邊人的誘惑,又開始抽菸了。

第一次戒菸,以失敗告終!

1840年,第二次戒菸

時間一晃到了1840年,此時的曾國藩已經快30歲了,但卻一直保持著抽旱菸的壞習慣。

因為好朋友梅霖生因肺病去世了,這讓他深知吸菸的壞處,如果繼續抽菸的話,恐要步好友後塵,因此他便又一次立志要戒菸。

這次戒菸確實起到了一點效果,曾國藩在家不抽了。可是,等出了門看見別人在抽菸,他喉嚨就發癢,別人敬他煙時,他又回因「盛情難卻」,情不自禁地抽上幾口。

顯然,第二次戒菸又以失敗而告終。

1842年,第三次戒菸

兩年過去了,曾國藩對自己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想著自己如果連戒菸這樣的小事都做不到,怎麼會有更好的發展的?

於是他便在日記中寫道:「客去後,念每日昏錮,由於多吃煙,因立毀折菸袋,誓永不再吃煙。如再食言,明神殛之!

曾國藩這次戒菸可是動真格的了,他把自己心愛的白銅杆水煙壺拿了出來,砸了個稀巴爛,又將自己「黃金葉」一把火燒了。這一次他終於把煙給戒除了,一直到去世都沒有再抽過。

縱觀曾國藩十餘年的戒菸歷程,就是一場「我與我周旋」。曾國藩的一生都在與自己周旋,終究成為一代聖賢。

古人用一副對聯,就寫出了曾國藩難以企及的人生高度,所謂:「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社會上曾流傳著一句「立業不讀曾國藩,閱盡詩書也枉然!

閱讀《曾國藩全書》,品讀曾國藩人生!書中的世界,或許正是處在浮躁社會的我們,所心嚮往之的那寧靜一角。即使你無法像曾國藩一樣有一番作為,但你的品性、你的人生必定會因吸收了《曾國藩全書》的思想精粹後,有所改觀。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中國的企業家都迷戀曾國藩?看看他做的這3件事,就明白了
    曾國藩原先名字叫曾子誠,為了以示決心,曾國藩將名字改為現在這個名字,號也改為「滌生」,表示浴火重生的意思。結果沒堅持幾天,曾國藩的第一次戒菸行動就宣告失敗了。在這之後他的戒菸一直反反覆覆,一次次以失敗告終。直到32歲的曾國藩進了翰林院後,他猛然醒悟,如果戒菸這件小事都克服不掉,這輩子還想幹什麼大事呢?
  • 三次試管失敗未放棄最後一次終於成功,失敗與成功經驗都在這裡
    作者:寶寶知道好彩妹好運自然來一直渴望擁有個自己的寶寶,得知自然受孕無果後,便踏上了試管嬰兒之路。雖然是條充滿希望的路,但是這也不是捷徑,充滿心酸與淚水。「備戰」試管前後經歷了兩年,前面三次都以失敗告終,但是沒有放棄,最後一次終於成功了。來看看我的成功與失敗經驗。
  • 戒菸百問58:吸了戒、戒了吸,一次次戒菸失敗帶來後果是什麼?
    因為當時不明白真相,你自然會把一切空虛難受都歸罪於「戒菸」!此時,你的直觀感受和結論:沒有想到啊,戒菸會帶來如此大的變化,戒菸會讓我失去這麼多東西。(反過來證明,吸菸好處確實存在!)你開始給自己找一個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臺階:去參加一次朋友聚會,去喝一次酒,或是故意和老婆家人吵一架,順勢也就點上了。最後結果可想而知,你又失敗一次!現在你自己算一算「吸了戒,戒了吸」自己折騰多少次了?
  • 為什麼說曾國藩是:中國古代之最後一人?克己修身,可佩亦可學
    他在下面背,小偷在屋梁上聽,最後小偷都背會了,他還沒有背會,那小偷終於受不了了,下來將短文全篇背下來後道:「你這麼笨,不要讀書了!」,揚長而去。連他自己承認:「餘性魯鈍。」實在平庸的可以。歷史上厲害的人物有很多,但為什麼那麼多人尊崇曾國藩?
  • 從6次高考都失敗,到後來成為大學士、大將軍,給父母們提了個醒
    不得不說,在眾多著名的歷史人物當中,曾國藩是一個讓我特別難忘的人——作為考了6次都考不上的學子,曾國藩的「高考」之路真的太坎坷了。先說古人每一次參加高考都要邁過哪三道大關。第一關是辛苦,古時候的人考試需要提著沉重的考籃,徒步到考場。這個考籃上一層是筆墨紙硯和參考書籍。下一層是食物和水果,加起來有二三十斤重。第二個關是心理關。
  • 考研失敗,考公兩次,事業單位失敗一次,如何在最後成功翻盤?
    畢業四年,考研失敗,考公兩次,事業單位考試一次均沒有上岸,最後一次事業單位逆風翻盤,成功在面試中超過之前筆試的第一名,成功上岸某省市值單位,這是就是我曾經備考的真實過程。為什麼一直考不上?我究竟比別人差在哪裡?這兩句話,在我每一次知道自己失敗時都會在心裡問自己無數遍。在第一次知道自己考研失敗時,沒有關係我還可以安慰自己,今年的考試實在是太難了,我沒有複習好,失敗是正常的。
  • 曾國藩曾勇一項笨辦法,輕易完成十年七遷,後人:學他準沒錯
    曾國藩是晚清時期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書法家,他和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在歷史上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更是有四條處事原則傳到現在: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慮,這些處事原則讓後人說出「做人當學曾國藩」的話,可曾國藩自己卻評價自己是個「笨」人。
  • 曾國藩:最頂級的智慧,是做個又穩又笨的人
    最頂級的智慧,是做個又穩又笨的人中國兩三千年來,能稱得起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物屈指可數,而曾國藩就是其中一個。梁啓超盛讚曾國藩:「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後來,他進京做官前,拜見祖父星岡公,星岡公便講,你的官有可能做到很大,你也挺有才華,我只提醒你一點,就是千萬不要驕傲。曾國藩當時並沒能因祖父的教訓而有所改善,這方面一直不能做得很好。他33歲日記裡曾記,有一次朋友當面指出他的頭一大毛病是「面對朋友表現得傲慢」。
  • 曾國藩:人品差的人,張口閉口都是三句話,很多人卻樂在其中
    晚清有四大重臣,分別是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以及被稱為「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國藩,曾國藩是繼王陽明之後的「半個聖人」,也是千古第一完人,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因為曾國藩考了七次科考,七次全部落榜;後來考中,十年升遷七次,官升十級。
  • 聞道丨笨呆有乾坤,精看胡雪巖,笨看曾國藩
    如果論中國歷史上最功成名就的人,估計曾國藩會排在前幾位。他的學生李鴻章卻曾經當著他的面說他「儒緩」,就是反應有點慢。說是反應慢,意思就是笨。但曾國藩的「笨」,其實內有乾坤。之前,曾國藩已經考了五次都落第,到現在總算趕車尾考上了,還要被人當眾批評。寫到這裡,估計天下考試不好的學子都在心裡竊笑:好一個曾國藩,當年也不過如此。二、正因為曾國藩知道自己資質不高,所以從來不用巧勁,該下苦功夫就下苦功夫,包括打仗。他「一招鮮,吃遍天」的打仗策略就是:結硬寨,打呆仗!
  • 二次出山的曾國藩,如何走出困境,成就了不世功勳
    序言:曾國藩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以及外交家,今天在這裡小編想以另外一種角度來解析曾國藩是如何走上成功之路的,也就是著重的分析一下,曾國藩在第二次帶領湘軍與太平天國決戰時,他都用了一些什麼辦法和在成功剿滅太平天國之後,他是如何讓自己安全落地的。
  • 王陽明2敗,曾國藩7考,馬雲1分!高考失意:我們運氣在別的方向
    可是即使兩次落第,第三次考試也只中了個二甲第7名,但這絲毫也沒有影響王陽明日後,成為文武雙全的聖人。1811年,曾國藩出生在湖南長沙的一個耕讀之家,和所有父親一樣,他爹希望他好好讀書,將來出人頭地,曾國藩很孝順聽話,但是就是人太笨,屢試不第。有一個小故事,說曾國藩小時候在家裡背書,小偷在房梁上聽。
  •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殺,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補拙」的代言人
    於是小偷將那篇文章從頭到尾地背誦了一遍,然後揚長而去,留下曾國藩在屋裡目瞪口呆。 這看起來是個笑話,但是足以說明兩件事,一個是曾國藩確實很用功,另一個是他確實太笨。既然天生是個笨人,那就充分發揮笨的優勢,他做人講究「拙誠」,人以偽來,我以誠往,不玩心眼。他帶兵講究「結硬寨、打呆仗」,從不憑奇謀詭計,只憑堅韌踏實,死磕到底。
  • 從全職媽媽到擁有百萬粉絲,她用了三個笨辦法
    通過大J在微博和作品中的分享,不難發現她用了三個「笨辦法」。本文將一一對比大J的做法與常見做法的不同之處及她的做法對我們的啟示,分析我們可以如何使用「笨辦法」達成自己的目標。當然,有人會說記錄沒用,我全都用筆記下了照樣會忘記。不否認,現實中的確有這樣的人存在,如果你也有這個疑問,不妨仔細回憶一下你是如何記錄的。相信大部分人的結論是將結論記錄下來。
  • 曾國藩年幼時笨的連行竊的賊都受不了,長大了讓全國的賊望而生畏
    他是李鴻章的老師,湘軍統領,大家一定以為曾國藩一定是自幼聰明,情商超高。但是大家要是這樣想那真是錯了。小編告訴你,其實他小時候不但說不上聰明,笨的出奇都有。不過勤能補拙,他很努力。一天晚上,一個竊光顧了他家,計劃是等他睡著了順點東西。
  • 學會曾國藩的笨辦法,讓孩子乖乖聽話
    讓他少玩點遊戲,多看會兒書,他不聽;想培養他責任心,讓他幫他媽洗碗,他不聽;讓他不要談戀愛,要以學習為主,他還說我迂腐……我經常都摸著隱隱發痛的胸口,忍了下來,可有時候被氣昏頭了,就會劈頭蓋臉罵幾句,有一次,甚至揚手甩了他一巴掌。
  • 曾國潘:真正聰明的人都在下笨功夫
    湘鄉流傳著這樣一個笑話,說是曾國藩在家讀書,一篇短短的文章,朗讀了多少篇還背不下來。一小偷本想等他入睡之後偷竊。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見他睡。小偷忍無可忍,跳出來大叫:「這種笨腦袋,讀什麼書?」這個笑話並非空穴來鳳。曾氏一族的天資並不出色。曾國藩的父親曾麟書笨得出名,一生考了十七次秀才,一直到四十三歲,才勉強過關。
  • 戒菸分享:戒菸失敗不可怕,但這10條經驗一定要知道
    戒菸最久的一次我戒了四個多月,但在一次應酬上喝多了,失去理智又去抽,結果....所以,我總結了以下經驗,僅供參考:  一、戒菸不能靠衝動,特別是有多年煙齡的人,一定要在戒菸前做很好的計劃準備;  二、首先要非常明白煙對健康的危害,最好讓自己產生些害怕情緒;  三、戒菸前最好擬一個計劃,把戒菸後所可能預料到的各種困難事先考慮到,並且先定好解決這些困難的方法
  • 王陽明、曾國藩和馬雲:今天自己永不放棄,明天狀元高攀不起
    可是即使兩次落第,第三次也沒考出好成績,但這絲毫也沒有影響王陽明日後,成為文武雙全的聖人。02曾國藩考7次才中秀才曾國藩作為晚清&34;之一,秀才考了7次才中,而且成績也很不理想,考了個倒數第2名。當時考完以後,曾國藩自我感覺是非常好的,他堅信自己這一次能夠考中。在發榜那天,他找遍了榜單也沒看到自己的名字,很顯然,他又一次落榜了。正當他十分失落的時候,沒想到卻在旁邊的公告欄裡,看見了自己的名字。原來當時對於接近分數線的人,會在公告欄裡解釋落榜原因。而給曾國藩的原因是:&34;。
  • 夜讀丨曾國藩:人沒有出息的三個根源
    綠標 收聽朗讀音頻所謂有因必有果,有所成就的人之所以成功,身上一定具備超出別人的長處;失敗的人之所以失敗,也一定有其失敗的根源。曾國藩說過:「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這就是曾國藩提出的人格成功三要素。用現代話來解讀,人沒有出息的三個根源就在於:沒有目標,沒有見識,沒有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