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帝國吞滅波斯,波斯3次請求大唐援助,皇帝最後2次答應了

2020-12-20 歷史真相

在古代中國,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和輝煌的經濟,強大的軍事,因此中華都是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尤其是到了大唐時代,那更是強盛到了極點。因此很多國家受到了欺負,甚至直接來找大唐哭訴。典型的如波斯,在阿拉伯滅亡波斯的過程中,波斯王子3次跑到中國哭訴,請求大唐派兵援助,那麼當時的皇帝是怎麼回復的呢?

波斯一直是中亞地區的強國,立國有1000多年。在唐朝初期不斷受到阿拉伯人的入侵,不斷亡國,在此過程中,其王子3次到大唐求援。第一次,貞觀十二年。當時的波斯國王伊嗣俟被阿拉伯人殺了,其王子卑路斯跑到了大唐長安哭訴,請求唐太宗派兵援助。當時唐朝的主要威脅還是突厥,因此,唐太宗婉言拒絕了卑路斯的要求,沒有派兵去救援。

第二次,龍朔初年。當時在中亞避難的波斯王子卑路斯又跑到長安哭訴,說波斯的土地不斷被阿拉伯侵佔,請求大唐派兵恢復故土。這次大唐皇帝唐高宗答應了,因為此時唐高宗的戰略在於經營西域,擴展領土。於是派軍在疾陵城(今伊朗扎博勒)設置波斯都督府,讓這個王子卑路斯做了都督。

但是2年後,阿拉伯人佔領了疾陵城,這個所謂的都督那也就是滅亡了。而根據後來的情況看,當時因為路途遙遠,大唐並沒有再派援軍來收復疾陵城。而卑路斯逃回到大唐,唐高宗任命他為右武衛將軍。

第三次,主動出擊。在公元前679年,在王子卑路斯的請求下,大唐主動派軍護送卑路斯和他的兒子泥涅師回到波斯,為其復國,而且派了一員大將裴行儉。走了很長時間才到達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託克馬克市),估計是因為國內情況有變,而且路途遙遠,補給困難,因此裴行儉直接就回來了,最後一次的復國再次失敗了。

很多人要問了,這波斯王子老纏住大唐幹嘛,為啥不找其他國家。其實很簡單,當時在世界上能夠與阿拉伯帝國匹敵的超級大國只有大唐,而且大唐跟阿拉伯人交手,勝多敗少,只有大唐能夠打敗阿拉伯。那麼問題又來了,但是大唐國力那麼強盛,為啥不趁機西進,拿下波斯和阿拉伯呢?其實主要是兩點原因。

一是,代價太大。當時的阿拉伯帝國那是世界大國,國力可能不在大唐之下,而且從長安出發到波斯,這麼遙遠的距離,那最後的消耗完全是國力。如果開戰將是國力的較量,這麼遠的距離,運送糧草首先難以克服。如果戰爭不順利,可能將整個大唐拖垮。實在為了一個王子沒有必要。而且大唐當時也沒有繼續西進的想法。

二是,當時有強敵在側了。在這一時期,小小的吐蕃開始崛起,軍力強盛。而且大唐敗多勝少。與阿拉伯人的威脅相比,吐蕃那是近在咫尺,隨時兵臨城下,因此,大唐大部分的額力量要留下來對付吐蕃軍隊,根本無暇西顧。

探究歷史真相,發現背後故事!對待歷史,必須較真!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真相】

相關焦點

  • 波斯第二帝國到底是誰?
    可惜後來由於國內的封建制度逐漸形成,帕提亞開始內部分裂,昔日的大帝國逐漸被分隔成無數小王國。內外戰事不斷,終於在公元3世紀被當時波斯地區的王公阿爾達希爾一世消滅。安息帝國就此消隕於歷史長河之中。◆薩珊波斯帝國鼎盛期(庫思老二世統治期),來自維基百科薩珊王朝建立後,於公元3世紀到7世紀間統治了阿契美尼德之後的波斯地區,它的封建制度已經完善,期間諸王致力於加強中央集權,使之一度成為古代世界最強大的帝國。今天伊朗人最懷念的也就是這段稱霸天下的時光。薩珊波斯繼承了古波斯的傳統,也接下了安息和羅馬的戰爭。王朝建立不久,波斯軍和羅馬人又風風火火打了起來。
  • 「反客為主」:當阿拉伯帝國成功佔領波斯後,波斯人該何去何從?
    在唐代往後的史書裡,均將阿拉伯帝國稱之為「大食」,但在西方國家,人們卻稱之為薩拉森帝國。眾所周知,阿拉伯帝國是阿拉伯人在統治了波斯帝國之後建立的,波斯人其實是被統治者。那麼當阿拉伯帝國成為統治階級之後,對波斯人又採取了什麼措施?波斯人又有著什麼樣的地位?
  • 一個強大帝國,滅國前再三求中國幫忙,因一地理原因中國無能為力
    但是,千年以後,波斯還是走向了滅亡,公元六五一年阿拉伯人攻入波斯境內,至此,也就宣告了這個千年古老王國的徹底終結。波斯薩珊王朝的滅亡,標誌著西亞和中亞地區一段古老文明的結束,自此,中亞也正式跨入了中世紀的行列,迎來了阿拉伯帝國的全盛時期。其實,在受到阿拉伯人的威脅之前,波斯薩珊王朝先後三次向中國的唐朝請求援軍,但是,當時的中國又是怎麼答覆這三次的出兵請求呢?
  • 羅馬帝國皈依基督教,和波斯帝國改宗伊斯蘭教有什麼區別?
    011、波斯帝國改宗伊斯蘭教波斯帝國的歷史,簡單的說就是分為三個王朝: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550年—前330年),即波斯第一帝國;帕提亞王朝(公元前247年-公元224年),又稱安息帝國,波斯第二帝國;薩珊王朝(公元224-651年),波斯第三帝國
  • 伊朗前世今生:波斯帝國與阿伯帝國,究竟是波斯化還是阿拉伯化?
    阿拉伯帝國是阿拉伯人在7世紀創立的宗教國家,在帝國內部,阿拉伯人無疑起到了主導地位,是主體統治民族,但是波斯人本身和波斯人創造的文化宗教也對阿拉伯帝國造成了深遠影響。並且在過去的歷史發展中,我們很難簡單劃定究竟這一個地區是阿拉伯化了還是波斯化了。
  • 西安發現波斯國王墓,碑文翻譯成漢語後,專家的臉色立馬就變了
    聽到「波斯」,大家會首先想到「波斯美女」,聽到伊朗,大家可能就不會想到美女,不過波斯卻是伊朗的古名,波斯興起於伊朗高原的西南部,從公元前600年起,希臘人將這一地區稱作了「波斯」,一直到1935年,建立了巴列維王朝的禮薩·汗將國名改為了伊朗,並永不再使用國名「波斯」。
  • 西安發現波斯國王墓,碑文翻譯成漢語後,專家的臉色立即就變了
    聽到「波斯」,大家會首先想到「波斯美女」,聽到伊朗,大家可能就不會想到美女,不過波斯卻是伊朗的古名,波斯興起於伊朗高原的西南部,從公元前600年起,希臘人將這一地區稱作了「波斯」,一直到1935年,建立了巴列維王朝的禮薩·汗將國名改為了伊朗,並永不再使用國名「波斯」。
  • 伊朗與波斯帝國:古代的貴族語如今是官方語,波斯為何改名伊朗?
    然而,我們可能都忽略了一個細節,事實上,今日的伊朗與曾經的波斯並非完全一樣。正如前文所說,"伊朗Iran"一詞起源於"雅利安Aryan",這是古代帕提亞人對雅利安人的稱呼,後來由於巴列維語的發展,"Aryan"被簡化為"Ir",在表示民族群體是要加上"an",所以最後才形成了"伊朗Iran"這一稱謂。
  • 波斯文化最豐盛、最璀璨和最後的國度—薩珊王朝
    這個波斯部落的首領名叫帕伯格,是個波斯貴族,其父是位瑣羅亞斯德教祭司,名叫薩珊。不久後,帕伯格的兒子阿爾達希爾率兵佔領多個安息帝國的城市。阿爾達希爾是個軍事奇才,他最終成功打敗了最後一位安息國王,並在泰西封的王座上宣布了波斯帝國的重建,成為阿爾達希爾一世。這個新的波斯帝國被阿爾達希爾以其祖父之名命名,也就是薩珊王朝。
  • 為什麼薩珊王朝對中亞控制力遠不如波斯帝國?
    古波斯帝國的阿鍥美尼德王朝,疆土從西邊的埃及到東邊的印度河。但是作為第二波斯帝國的薩珊王朝,除了在西邊和羅馬反覆拉鋸只外,中亞和印度河地區的領土控制力也不如第一波斯。阿富汗地區先紅匈奴所有,後來被白兇奴重創。最後還有西突厥和唐朝的亂入。
  • 世紀對決27 7世紀:大唐崛起鑄就輝煌霸業,阿拉伯帝國一統中東大地
    阿拉伯帝國建立後,最高統治者哈裡發開始對外擴張同時向拜佔庭帝國和薩珊王朝開戰,並於651年滅亡了薩珊王朝佔領了其領土,控制了整個西亞大地。隨後向西,阿拉伯帝國佔領了拜佔庭帝國治下的北非地區,控制了地中海。661年,倭馬亞王朝建立,代替了阿拉伯的四大哈裡發時期。此後,阿拉伯帝國繼續對外擴張,向東擴展到了中亞與吐蕃接壤,勢力範圍直逼大唐王朝。
  • 秦帝國是否受到波斯的影響?
    他們相信,秦帝國的物質文明與制度文明,都有若明若暗的波斯(本文指廣義的「波斯」)烙印。包括「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在內的秦帝國遺產,果真是外來文化輸入的結果麼?     實際上,早在1997年,饒宗頤先生便在《中國古代「脅生」的傳說》(載《燕京學報》新3期)一文中指出:     (殷商)繁瑣的禮節和祭祀上的驚人浪費,造成進步的障礙,最後成為神的俘虜,其後果和巴比倫王朝完全一樣。波斯帝國的崛起與周人的代殷,情形很相似。
  • 大唐帝國最遺憾的一場戰役,決定了之後千年的亞洲版圖(上)
    公元626年,大唐武德九年,東突厥大軍進逼長安,太宗皇帝親赴前線,訂立「渭水之盟」。   公元627年,貞觀元年,薛延陀反東突厥,建立薛延陀汗國,隨後跟唐朝結盟,共同打擊突厥。
  • 資料:阿拉伯帝國
    唐代以來的中國史書,如《經行記》、《舊唐書》、《新唐書》、《宋史》、《遼史》等,均稱之為大食國(波斯語Tazi或Tajiks的譯音),而西歐則習慣將其稱作薩拉森帝國(在拉丁文中意指「東方世界帝國」)。同時稱阿拉伯人為摩爾人,稱穆斯林的蘇丹為摩爾人的國王。公元七世紀崛起於阿拉伯半島。在穆罕默德領導下創立了政教合一的「哈裡發」;意為繼承人;作為穆斯林君主也是帝國名副其實的皇帝。
  • 莫臥兒王朝為何要放棄母語,「認賊作父」把波斯語當作官方語言?
    受到阿拉伯帝國的影響,許多人都皈依了伊斯蘭教。 而莫臥兒帝國的建立者,巴布爾正是其中之一。這個帝國讓印度人,至今都引以為傲。 1.察合臺化的突厥語 莫臥兒王朝的建立者巴布爾,在他的自傳《巴布爾傳》中所使用的就是察合臺化的突厥文字。
  • 波斯的文明比阿拉伯更悠久
    而對這種現象最有感觸的便是生活在伊朗高原的波斯人了,大部分生活在國外或者出國旅行的波斯人都曾被當地人詢問過這樣的問題:「你來自哪個阿拉伯國家?埃及還是沙特?你一定會說阿拉伯語吧!」對於經常被誤認為阿拉伯人,很多伊朗的波斯人對此事非常反感,他們並不是反感外界對中東民族的不了解,也不是因為他們對阿拉伯人有敵意,而是因為他們嘆息自己的民族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如今卻被許多人不了解,甚至被誤認為伊朗是阿拉伯國家,在公元前五世紀的時候,波斯大帝居魯士便建立了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阿契美尼德王朝,而這個被人們稱為波斯第一帝國的國家
  • 伊朗放棄了波斯文明,為啥波斯語是國語?打斷骨頭連著筋!
    伊朗是在波斯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然而伊朗最後放棄了波斯文明,也放棄了波斯帝國國教拜火教。但是,伊朗的國語是波斯語,這是為什麼呢?這支雅利安人非常強大,逐漸有了自己的特徵,所以就發展成為一個民族,希臘人稱呼他們為波斯人。後來,波斯人建立了強大的波斯帝國,橫跨亞非歐三大洲,影響深遠。因為波斯帝國的繁榮,所以波斯人在雅利安人的基礎上,發明了自己的文字。這種文字就是波斯語,波斯先人採用在古代世界許多地方都通用的楔形文字。
  • 伯羅奔尼撒戰爭——斯巴達認為是自己的勝利,卻被波斯帝國打臉
    之前雙方還同心協力共同應對波斯帝國的入侵,也獲得了戰爭絕對性的勝利。不僅將波斯趕出希臘世界,而且還將小亞細亞地區已經被波斯佔領的希臘城邦獲得獨立。當雅典和斯巴達的爭霸戰爭開始以後,波斯帝國重新進入這一地區。斯巴達人則通過自己與波斯人的交換贏得了伯羅奔尼撒戰爭的勝利。
  • 波斯為什麼要把自己的名字改為伊朗?只因為往昔雅利安人的榮光
    不過在此之前先簡單說一說波斯為什麼改名叫伊朗,免得大家沒有耐心看下去。波斯其實我們可以說它是一個國家,因為曾有過一個波斯帝國,也可以說它是一個地域性的指代,就像「中國」這一詞彙起初只是代表中原地區的王朝,是由於「中央之國」這一觀念催生的結果,但後來中國變成我們國家的名稱。
  • 阿拉伯帝國實力曾經不遜大唐,如今的阿拉伯人,卻為何淪為戰五渣
    然而這麼一個強盛的朝代,卻也在同一時期遇到了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二者之間甚至還發生過數次交手,這個對手,就是阿拉伯帝國,唐朝人稱之為「大食」。阿拉伯帝國曾經統治過中東和北非的廣袤領土,建立於公元632年,滅亡於公元1258年,歷時六百餘年,先後經歷四大哈裡發時期、倭馬亞王朝以及阿拔斯王朝,其中阿拔斯王朝存續時間超過五百年,遠在同期的大唐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