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被課本醜哭,三位理工男,耗時7年設計絕美教科書,...

2020-09-05 奇師妙想



又到開學季,小時候每次開學都會很期待發新書的那個環節,這麼多年過去後,教科書卻不再被人期待,反而因為糟糕的設計總上熱搜,不知道今年關於教科書的設計是否會再引起討論。


2018 年我們曾分享過臺灣的美感教科書計劃,三個非設計專業的男生一舉改變了臺灣小學教科書的審美。如今這個計劃進行到了第三季,最近又誕生了美感報紙,是時候再度向好的美感教育取取經了。


▲ 歐洲城市街景與臺灣城市街景的對比
美感教科書計劃始於臺灣交通大學的三個男生陳慕天、張柏韋和林宗諺,他們組成了美感細胞團隊。在這所盛產理工男的大學就讀過的他們並非設計專業學生,赴歐洲留學的經歷讓他們接觸了異國他鄉對都市美學的盡情想像,從而敏銳地發現了臺灣街景的違和感。

▲ 教科書改造前與改造後的對比
由都市美學,聯想到美感培育的起點。據他們統計,在小初高的 12 年教育裡,每個人一生跟教科書會相處 12760 個小時,相當於 6000 部電影、3000 趟美術館。而與人朝夕相處的教科書卻是審美災區,他們決定將「美術館」搬進臺灣的教科書裡。

從插畫師朋友的義務幫忙,到邀請來紅點獎等國際大獎獲獎設計師的創作,從眾籌到臺灣教育部主導成果展示展覽,3 個男生衝破了桎梏,真正地推動了美感教育。

被問到如何定義「美」時,計劃發起人之一的陳慕天是這樣回答的:「我們並不是覺得現在的課本醜,而是美感視野過度狹隘,教科書應該要能在任何可能的時候燃起孩子對美的想像,因此有一天他會學會尊重每一種美的可能性,學會尊重別人,到最後學會自信,會勇敢選擇他所喜歡的。」
「美感教科書」第三季

在今年的計劃裡,值得一提的是「美感智能閱讀計畫」,讓與眾不同的報紙,成為小學、中學,乃至高中生們的課外學習夥伴。

這些報紙被稱為《安妮新聞》(The ANNE Times),名稱源自於「美感報紙參與教育」(Aesthetic Newspaper in Education,簡稱 ANIE)。

為了讓報紙更加親近,如同孩子的夥伴,美角團隊把 Anie 調整為流傳度更高的常用名 Anne。她可以是文學名著《清秀佳人》裡那位勇敢且富有想像力的紅髮安妮,也可以是《安妮日記》裡那位在苦難中成長、奮鬥的小安妮。

Anne 是一個溫柔的期許,美角團隊希望這份報紙可以帶給小朋友們更多的勇氣與想像力,這些特質幫助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慢慢去感受世界的真實與美好。


每一份報紙長約五十五公分,寬約六十公分,每月發行一刊,主題包括太空探索、生物演化、地景觀察、中西洋名畫等,與學生們的課程關係緊密,今年發行了約 10000 份。


美角團隊力圖讓《安妮新聞》的閱讀變得有趣,《安妮新聞》在設計上大膽嘗試,極力實現美感的傳達,色彩、比例、質感和構成的精細調整都讓報紙閱讀不僅停留在資訊的獲取,或知識的填塞。報紙閱讀可探索的層面更多,充滿各種想像力與可能性。
從幾年前開始嘗試,無論是美感細胞還是其他團隊都還只挖動了美感教育這塊冰山的一角。我想再過幾年,我們可能還會再度分享新作品,也許到了那時,臺灣小學、國中的教材都已經全部煥然一新。
美感教育是值得我們花上數百年去開展的事業,它帶來的結果或許會閃耀數千、數萬年都不止,希望在我們身邊,這開始改變的一天能儘早到來。

本文授權轉載自:一夜美學(ID:yiyemeixue)

相關焦點

  • 因被課本醜哭,理工男,耗時7年設計絕美教科書,看完想當小學生
    ,反而因為糟糕的設計總上熱搜,不知道今年關於教科書的設計是否會再引起討論。在這所盛產理工男的大學就讀過的他們並非設計專業學生,赴歐洲留學的經歷讓他們接觸了異國他鄉對都市美學的盡情想像,從而敏銳地發現了臺灣街景的違和感。
  • 課本太醜,怎麼辦?這三個理工男的做法絕了
    美感細胞團隊合影難得的是,這個完全由民間發起的項目,最終一點點滲入了體制——經過「美感細胞」項目重新設計的教科書,於2016年9月開始在臺灣部分學校投入使用。這些變美了的課本,還奪得了包括2017年德國紅點設計大獎在內的6項大獎。
  • 嫌教科書醜爆了,這群90後一言不合就重新設計教科書!
    不僅我們的語文課本,臺灣的國語課本也被吐槽醜曝了。他們是一群畢業於交通大學的90後,有感於臺灣美感教育有待加強,於2013年9月發起【美感細胞教科書再造計劃】。原版老課本與改造後新課本的對比,你喜歡哪一個?
  • 小學課本醜到哭,恐怕不是審美問題!
    可惜翻開手邊的小學課本,和80年代相比,課本除了印刷和紙張有進步外,整體的外觀變化並不大,認真看裡面的插畫,現在的課本甚至比80年代的還要醜。,從日本到韓國、新加坡,甚至我臺灣省的課本都裝幀精美,堪比繪本。
  • 三個臺灣男生覺得課本不夠美,搞了個[美感細胞——教科書再造計劃]讓小學生拿到書的那一刻能說出: 「思想更自由,空間更開放」!
    這些「好看」的課本來自臺灣的一個設計團隊「美感細胞」在 2013 年發起的教科書改造計劃目前臺灣地區有 200 多所學校的國小一年級、三年級和五年級國語、數學、社會、自然與生活科技、英語五個科目都在使用「新的」教科書了裂變到課本裡美感細胞
  • 惡搞教科書:看過同學的課本後就知道,又是位被學習耽誤的美術生
    惡搞教科書:看過同學的課本後就知道,又是位被學習耽誤的美術生。對於一些已經上班參加工作的人來說,校園生活無疑是最幸福的一個時期,剛進學校,教科書就一直和我們在一起,起著嚮導的作用,每個學期學校都發很多新書,珍惜的學生會給你套上書皮,打開后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插圖,那個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
  • 2017德國紅點設計大獎的一件獲獎作品竟是一本「教科書」!
    「我們,想要從課本開始,帶動全民的美感提升。」美感教科書團隊如此說道。由於認為美感與生活息息相關,甚至可以說是國家競爭力的一環,因此自2013年起,企圖扭轉臺灣的教育,卻遇重重現實殘酷面而不見起色。美感教科書計畫由三位國立臺灣交通大學畢業生於發起,有感於「耳濡目染」對於美感養成的重要性,也為了改善臺灣對於美學教育的不重視,自發性與多位知名設計師合作,並透過flyingV進行了第一次群眾集資計畫成功達標,開啟了一系列挑戰古板法律、教育界陋習的旅程。
  • 憑什麼我們小學課本這麼醜?日本教材卻「美「成了典範!
    可能是因為醜的原因包書皮一度很盛行那這個「最美教科書展」日本怎麼就世界之最了呢?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小學教科書的製作成本平均每本20元人民幣這已經高於我國一本小學語文課本的價格(對照部編本小學語文課本)日本教科書由
  • 這麼醜的課本,該拿它怎麼辦呢? 張柏韋 一席第407位講者
    一群剛畢業的臺灣年輕人組建了「美感細胞團隊」,邀請14位設計師與插畫家,重新設計了臺灣小學國語教科書的內容,讓課本改頭換面。
  • 日本「世界最美教科書」封面設計/2020年世界插畫獎公布/微軟發布Surface全家桶
    日本絕美教科書設計,顛覆傳統課本認知被譽為「世界最美教科書」的日本教科書,從書封和書內皆有許多設計理念涵蓋其中。近期,日本兩位人氣插畫家げみGemi、中村佑介為兩家出版社繪製課本封面,げみGem所繪製的兩款是國小五六年級的國語課本,目前已經出版;另外三款為國中國文課本,將在明年出版,而中村佑介則是為高中音樂課本繪製封面。這幾款不論是字體擺放位置或封面圖設計,皆處理得恰到好處,不搶奪彼此的風採,卻能夠相互映襯。
  • 當年教科書設計成這樣,我至少考清華!
    這個計劃從 2014 年開始在超過3年與超過 30 位設計師合作中除了重新設計視覺上的美感外也包含了課本功能性的再造   在這趟旅程中有超過 1900 位的孩子使用了重新設計過的美感教科書⋯  也許當課本真真切切地擺在你桌子上你會更有感覺的然而——  美感教科書不只是美感 【小小的折口設計,省下更多上課時間】
  • 【設計靈感】如果當年教科書設計成這樣,我應該能上清華北大!
    本文轉載自 最設計(ID: iad518)在大家九年義務教育中陪伴我們長大的課本一般都是這樣
  • 教科書也能設計的這麼美?!
    還是 那些年陪(折)伴(磨)過我們的 ——教科書 這次教科書設計,美感細胞團隊 邀請五大設計團隊聯手 我們來看看「別人家系列」的教科書!
  • 教育丨這三個沒有學過設計的男孩掀起了臺灣教學書的革命?
    位非設計專業出身的普通男生在過去4年裡為島上的孩子們播下的美感火種。他們發現在小初高的12年教育裡,每個人一生跟教科書相處12760個小時,相當於6000部電影、3000趟美術館。而大多數人回想18歲,是和教科書、試題的朝夕相處。
  • 被小學課本欺騙的那些年,盤點課本裡沒能告訴我們的那些真相
    當然,這個傳言也不是我國編寫教科書的人胡亂編造的,而是源自1935年黎普列的漫畫雜誌《不過值得安慰的是,課本裡還講述了愛因斯坦連做三個極醜無比的板凳,手工課才及格,這應該是真實情況。愛因斯坦是理論物理學家,一輩子都沒用望遠鏡觀察過星空,他那些彪悍的理論全靠大腦計算,從來沒親手下場做過實驗,想必意識到了自己動手能力差,看來,再偉大的科學家也有不足的地方,這下心理平衡了。
  • 100個有趣的靈魂 | 斬獲紅點獎的「最美教科書」背後,這幾個臺灣...
    也正是因此,來自中國臺灣的 「美感細胞」 和三個理工男發起的教科書改造計劃才更具備借鑑價值。這項由臺灣交通大學畢業的陳慕天、林宗諺和張柏韋自 2013 年發起的教科書再設計至今已經得到了中國臺灣地區 200 多所學校的認可,佔領了全臺 70% 的配額,還在 2017 年成為紅點設計大獎和TED演講的座上客。
  • 30年過去,小學課本越來越醜,誰能給我個答案
    :現在的小學教材醜得讓人想哭!!左邊封面插畫濃濃的廉價味道呼之欲出作為新時代的課本,除了紙張和開本外,從整體設計、排版到插畫,藝術水平幾乎全面倒退。2017年「五顏六色」 VS. 1988年的雙色專色印刷插畫到底是美是醜,的確受主觀因素影響。但是,最基本的審美原則是存在的。
  • 世界最美日本小學教科書進來了解一下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小學教科書的製作成本平均每本 20 元人民幣這已經高於我國一本小學語文課本的價格(對照部編本小學語文課本)日本教科書由政府買單電影有主視覺設計為什麼課本不能有?教科書並非天生和 " 美 " 這個字沒有關係課本也可以很有設計感但如果從小審美這件事就不劃分在孩子的培育計劃之中從小面對的都是呆滯、刻板的教科書
  • 風暴瓶感知天氣冷暖 溫大理工男「玩轉」科技
    大學生們利用專業知識製作迷你小車  聖誕節臨近,挑選禮物成了很多人的困擾,尤其是對不解風情的理工科男而言。不過,在溫州大學甌江學院,一批「玩轉」科技的理工男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女朋友送上預知天氣變化的風暴瓶等頗具科技含量的禮物,不禁讓人驚呼理工男原來也可以這麼「暖心」。  能夠預測未來天氣的暴風瓶、1度電跑229公裡的節能車、各種樣式配方的手工皂......12月17日下午,這一系列充滿創意的發明創作亮相溫州大學甌江學院理工分院科技節,令前來參觀的師生嘆為觀止。
  • 小學課本大賞,被這些封面設計美哭!
    關於小學課本的記憶,已經長大的美美醬印象最深的還是:飽和度高的封面、配圖極簡的正文(一不小心,暴露了年紀)。你印象中的小學課本設計是什麼樣的?今天美美醬先帶大家去看看各國各地區的「小學課本大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