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專訪 | Swisse中國區執行總裁Suceka:保健品不等於藥,培養消費...

2020-12-08 36kr

說起Swisse大家都不會陌生。這個來自澳洲的健康品牌已有50年的發展歷史,最初在國內代購圈興起,2016年被健合集團收購後正式進入中國,現在已經成為最暢銷的進口品牌之一。

過去幾年中國保健品市場飛速發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保健品的人均消費量仍然很低。儘管如此,這個市場在2019年Swisse帶來了20個億的銷售額,佔到全球市場總銷售的50%以上——考慮到中國的市場潛力,這個數字還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間。

雖然是一個「老」品牌,但Swisse一直努力保持年輕。品牌層面,Swisse發起了「Swisse+奶茶」、「Swisse+火鍋」等跨界營銷活動,向年輕消費者傳遞快樂養生的生活理念;產品層面,Swisse每年保持5%的新品率,還跨界進軍美妝領域,推出了面膜等美妝產品。

Swisse的活力也體現在每年不斷更新的渠道上。依靠跨境電商進入中國,目前Swisse在線上市場佔有率已經為行業第一。同時Swisse積極拓展藥店、美妝店、母嬰店等線下渠道,其中不乏新型的渠道網絡,比如近期新籤約的海拍客等。

不過對於Swisse來說,最大的挑戰還是在於消費者認知。中國保健品一直以來面臨「收智商稅」的質疑,因為行業魚龍混雜,消費者對品牌普遍缺乏信任,這也是阻礙中國保健品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近日,36氪專訪了Swisse中國區執行總裁Suceka,和她聊了聊Swisse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在渠道和產品方面採取的策略,以及她對於品牌運營和保健品行業的一些思考。

以下是對話(經36氪編輯)。

關於中國市場

36氪:Swisse什麼時候開始進入中國市場?

Suceka:健合集團在2016年收購了Swisse,那之後才正式進入中國市場的。當時出於幾點考慮,一是隨著80、90後健康意識提升,中國保健營養品市場呈現上升趨勢;二是出國遊開始流行,澳洲是很受歡迎的旅行目的地之一,消費者對當地的保健營養品有很旺盛的需求;三是跨境電商發展,給保健品、美妝、母嬰等產品都提供了很好的銷售通路。

36氪:Swisse在中國的發展可分為哪幾個階段?

Suceka:總結來說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0是2012-2016年,Swisse慢慢在代購圈子裡火起來,當時我們沒有主動運營品牌,更多是消費者的需求驅動的;

2.0是2016-2017年,我們正式和天貓、考拉、唯品會等大型跨境電商平臺合作,主動向中國市場推出了很多好的產品;

3.0是從2018年到現在,Swisse採取一般貿易的方式進入中國,做了線下等多類型渠道拓展。拿到藍帽子不太容易,我們差不多準備了兩三年。

36氪:你們怎麼看待中國健康營養品的發展趨勢?

Suceka:中國消費者在這方面的需求其實已經非常明確。過去60、70後對於保健品的態度很極端,有的認為能治百病,有的就覺得完全是騙人的。相比之下,80、90後能更科學地看待營養品,他們接收的信息透明,儲備的知識也比較豐富。

「健康中國2030」是國家戰略,包括今年疫情的影響,都讓消費者意識到免疫力的重要性。這期間我們免疫力相關產品銷售得非常好。

36氪:現在市場規模多大?是相對比較分散的格局嗎?

Suceka:規模是在千億級別,不過呈現出既集中、又分散的狀態。一方面,頭部品牌有Swisse、湯臣倍健、安利等,但是特別大的品牌就很少;另一方面,新品牌的增長速度非常快,我這裡有個比較老的數據——2017年進入這個行業的品牌只有幾百個,一年之後就到了大幾千的量級。

36氪:2019年Swisse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是多少?大約佔全球市場的多少比例?

Suceka:我們現在在全球多個國家銷售,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美國、中國、新加坡、義大利、荷蘭、印度等。2019年Swisse在中國的銷售額是20個億,已經超出總銷售額的一半。

Swisse - 維生素D滴劑

關於渠道

36氪:現在Swisse在保健品線上市場佔有率是第一。能否分享一下Swisse的渠道策略?

Suceka:我們的渠道主要有三大塊:一是跨境電商,產品也是最豐富的,有230多個單品,基本覆蓋全人群的不同需求,佔到了我們80%的銷售;二是一般貿易的電商,以天貓、京東等大平臺為主,銷售有藍帽子的產品,這個渠道跟跨境的人群差異還是挺大的,幫我們打開了新的人群; 三是線下渠道,包括藥房、商場、美妝店、母嬰店,這個還在起步階段。

36氪:之前有說到代購也是很重要的一塊,你們會專門去運營這些人群嗎?

Suceka:有的,我們有專門的渠道來服務代購,但更希望是一個生態。我們會以合作的方式展開,比如單創等平臺,也有一些經銷商渠道。

36氪:線下包括哪些渠道?跟線上渠道相比,有哪些優勢和劣勢?

Suceka:我們是從2018年開始進入一般貿易,包括藥房等渠道,走了一點彎路,也是學習的過程。線下最大的優勢是更廣闊的受眾和更好的體驗。線上其實滲透率不高,跟線下的量級不可比,而且線上是冷冰冰的產品,線下有更多教育的過程,體驗更好、更安心。劣勢是,單點接觸的消費效率不如線上高。

36氪:最近Swisse和海拍客達成戰略合作,你怎麼看待他們的線下母嬰渠道?

Suceka:健康營養品已經成為母嬰零售的一個重要部分,我們一直看好母嬰渠道,也在尋找更大的合作夥伴。

我們跟海拍客的合作是全鏈路、全域的全鏈路是指合作不只銷售網絡,也包括物流服務、其他母嬰品類產品的延展,以及通過掌握需求來預測上遊供應鏈。全域是指除了海拍客的線下門店網絡,也會結合O2O等方式,通過對會員的管理和分析,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Swisse x 海拍客

關於產品

36氪:Swisse的產品幾乎覆蓋了全人群。保健營養品是適合跨越多個年齡段的嗎?

Suceka:這跟我們「live heathy、be happy」的品牌理念有關。這個理念是很大的,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有更好的生活方式。Swisse希望做全人群的健康品牌,但在中國也有一些主打的領域,比如美容、家庭、母嬰營養。

另外也跟品牌階段有關。Swisse已經處於中部的發展階段,而剛成立的新品牌單打一個點可能更容易一些。

36氪:目前Swisse共有多少款產品?每年出新品的節奏如何?

Suceka:全球範圍內有500多個,在中國銷售的有230多個。我們每年會有5%的新品出來,也會淘汰3%左右的產品。

36氪:Swisse是怎麼做產品創新的?每年會投入多少成本在產品研發上?

Suceka:Swisse在全球的研發團隊有100多人,每年投入的成本大約佔到總成本的2-5%。產品研發時我們堅持使用優質成分,在自然和科學驗證上,堅持革新和安全性。我們會在全球市場尋找革新性技術,其實保健產品的創新不只是體現在功效上,還有體驗、形態等。

36氪:Swisse還推出了面膜等美妝類產品。從保健品到美妝的延展邏輯是什麼?

Suceka:我們的美妝產品表現一直蠻好的,包括面膜也是我們在中國的拳頭產品。在5年前,我們就開始拓展到個護美妝,邏輯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包括皮膚健康,本質其實是從內到外的升級。

Swisse產品 - 孕婦DHA

關於品牌

36氪:Swisse至今已經有50年的歷史,你認為做好一個品牌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

Suceka:我覺得關鍵是要有自己的品牌內核。Swisse有個「PPAE」原則——Premium(高端優質)、Proven(科學檢驗)、Aspirational(令人嚮往)、Engaging(參與互動),無論是產品、渠道、還是運營,我們都會回歸到這個原則。

保健營養品其實跟消費品的邏輯很像,就是要圍繞自己的品牌內核做好人、貨、場,雖然聽起來是套話,但落到實際中確實是缺一不可的。

36氪:如何保持品牌的活力?Swisse有很多跨界營銷的活動,是為了抓住年輕人嗎?

Suceka:想要保持品牌活力,是需要在不斷洞察消費者的基礎上,每年都能有新的東西展現出來,比如對產品的革新、渠道的拓展等。

在我們的原則裡,A(令人嚮往)和E(參與互動)是會打破一些定義的。我們沒有定義Swisse就是保健品,我們是想告訴消費者,健康消費品不是藥,而是一種更好的生活。

Swisse之前和樂樂茶合作,是因為大家都說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不夠健康,奶茶含糖,我們就把它換成葡萄籽,既好喝又養生。這樣的活動還有很多,比如電臺火鍋+Swisse營養品。我們是想表達,生活需要平衡,快樂的同時不要忘了也要保持健康。

36氪:消費者對保健品的認知情況怎麼樣?怎麼看待「保健品就是在收智商稅」的說法?

Suceka:我不認同這是收智商稅。大家要明白,保健營養品和藥是兩類產品,前者是日常補充和預防為目的,而藥是在某個特殊時期看過醫生之後以治療為目的。中國人的飲食結構決定了我們需要在日常補充更多營養元素。

Swisse需要挑戰一些傳統的觀念,要跟消費者傳達更多科學的健康理念。就從認知來看,其實還有挺長的路要走。

36氪:怎麼看待來自新品牌的競爭?

Suceka:很開心。有競爭說明行業正在興起,消費者也越來越重視健康。但這個行業關鍵還是要合規,個別品牌一些不好的事件對整個行業其實打擊都挺大的。我們很歡迎符合法律法規的新品牌加入,給行業帶來新鮮血液。

————————

(我是36氪分析師陳淑雅,交流可加微信:chenshuya66,加好友時請備註公司、職位和來意。)

相關焦點

  • Swisse等國際巨頭爭搶中國數千億保健品市場份額
    而Swisse在過去的一年中,在中國全渠道市場份額提升到了3.6%,年增長率為64%。目前,Swisse中國佔比全球Swisse36.2%,增長83.6%。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健合之外,眾多乳企也紛紛發力布局健康營養品市場。
  • 36氪專訪丨飛豬總裁南天:百億補貼不是價格戰,商家仍有回血訴求
    近期,莊卓然接受36氪採訪,聊了聊飛豬的「回血之戰」的這一年。以下為專訪全文,經編輯。百億補貼不是價格戰,商家對回血仍有更高期待36氪:碰上疫情,今年「雙11」有沒有什麼意外的收穫?比如從品類上來看,確實有一些品類在過去貨架和圖文結構下,銷售不理想,而直播互動性更強、體驗性更強,令其效率變高。在產品形態上,淘寶直播成功在於針對電商場景做了大量的產品定製,能夠有效把貨架跟內容去做結合。36氪:那商家現階段最大的訴求是什麼?南天:回血肯定還是很重要,在上半年,商家資金資源的壓力都很大。
  • 36氪新經濟之王大會,美瑞總裁周文川攜CBD護膚品麻妝驚豔登場
    文 | 國佳佳12月8-10日,36氪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了「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崛起與回歸」。本次大會是WISE大會的第八屆,2020年也是36氪成立的第十年。會上,美瑞健康總裁&麻妝創始人周文川以「當國貨浪潮遇到新銳成分CBD」做了主題分享,用了三組詞形容美瑞旗下CBD護膚品「麻妝」誕生——乘風而來、C位出道、只為極致功效,並表示CBD是工業大麻明星成分,可應用在藥品、保健品、食品飲料等,撐起萬億級產業。以下是周文川的演講實錄,經36氪整理編輯:大家好,我是美瑞健康的總裁周文川。
  • |36氪專訪
    汪海於近期接受36氪專訪,他談到了淘寶特價版的使命、C2M的前景以及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突圍。以下為專訪全文(經編輯)競爭不可避免阿里想將「消費平權」進行到底36氪:淘寶特價版的發展近況?36氪:各大電商平臺對產業帶的爭奪很激烈,會覺得受到威脅嗎?汪海:談到產業帶,二十年前我們成立的第一家公司是做產業帶工廠,我們稱為alibaba.com,把工廠貨出口到全球,包括1688.com,把工廠貨怎麼批發到中國。我們在產業帶的整個積累,對中國產業帶的整個滲透和扶持,沒有任何一家純粹的消費網際網路公司可比擬。
  • 36氪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圓滿落幕 超170位嘉賓縱論新經濟
    本次大會設有WISE2020新經濟之王峰會、WISE2020未來城市峰會、WISE2020企業服務峰會、WISE2020佛山城市產業創新交流會、WISE2020新消費峰會、WISE2020 新智慧城市峰會、WISE2020 醫療創新峰會、WISE2020 新資本峰會八大會場,邀請了超170位新經濟代表進行分享,包括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原國家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和廣東省佛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喬羽等政府領導分享了新經濟發展的宏觀趨勢和地方產業扶持政策
  • 36氪專訪丨中國全家湃客咖啡負責人:明年要賣1億杯咖啡,還要開設...
    開快閃店、送外賣、推出獨立咖啡館,全家想做的顯然不只是便利店咖啡這一單生意。近日,中國全家湃客咖啡負責人陳瑋躍接受36氪的專訪,聊了聊中國全家的咖啡生意經。 以下為專訪內容,有刪節。所以會員是再往上拉高消費頻次和並買率,因為一起買就會增加客單價,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消費者會覺得自己的權益比一般的會員更好,推送的兌換券都是店裡面最好的商品,這對於便利店消費習慣養成非常重要。 36氪:在會員體系上有什麼新的計劃嗎? 全家:今年不只是線上,還有自動販賣機線等線下渠道,整個會員統會幫助我們打通了解他在所有場景裡面的消費習慣。
  • 與1000家機構站在一起的這一年,36氪做了些什麼 | 36氪投資機構...
    而同樣的,流量退場技術為王、產業網際網路才是下半場、三四五線城市的持續下沉、出海開拓下一個「中國市場」、企業服務的暖春到了、醫療還在「黃金時代」等觀點也道出了資本對2019年謹慎但不失樂觀的心態和期盼。投出下一個阿里、騰訊仍然是一級市場投資人持續努力的方向。只是瘋狂不在,謹慎先行,回歸價值投資將成為接下來周期更為長久的主旋律。
  • 七橋布局費控賦能企服 黑馬之姿亮相36氪新商業峰會
    七橋布局費控賦能企服 黑馬之姿亮相36氪新商業峰會     7月10日,由36氪舉辦的2018商業新生態峰會在北京國貿大酒店舉辦。
  • 36氪專訪|雲集CEO肖尚略:擁抱變化時,大多數人是緩慢的
    不久前雲集甚至還成功賣出過一臺瑪莎拉蒂,不難想像,那位店主獲得了一筆不菲的收益。36氪採訪了雲集CEO肖尚略,請他談了談對雲集模式的思考。他習慣抽象思考並建立理論的圍牆,也不介意挑戰傳統認知。他說,一些人之所以不理解雲集,「是不了解中國的現實」。
  • 36氪專訪 | 雖然賣了1個億,網易還是發現賣情趣用品這件事沒那麼...
    未來,網易春風還會延展到兩性健康,還有成人大健康兩類,換句話說,它很有可能生產保健品。去年網易春風上線之前,36氪提前獲知了消息,並做了一個獨家專訪《36氪獨家 | 不辜負「大黃易」之名,網易要做成人用品了》。時間過去一整年,36氪再次跟網易郵箱事業部副總經理、網易春風負責人趙勇聊了聊,關於賣情趣用品,是否真的如想像中那麼香豔有趣。
  • 36氪專訪 | 雖然賣了1個億,網易還是發現賣情趣用品這件事沒那麼容易
    未來,網易春風還會延展到兩性健康,還有成人大健康兩類,換句話說,它很有可能生產保健品。 去年網易春風上線之前,36氪提前獲知了消息,並做了一個獨家專訪《36氪獨家 | 不辜負「大黃易」之名,網易要做成人用品了》。時間過去一整年,36氪再次跟網易郵箱事業部副總經理、網易春風負責人趙勇聊了聊,關於賣情趣用品,是否真的如想像中那麼香豔有趣。
  • 搶奪消費品牌:中國VC最後一個熱戰場 | 深氪
    葉春燕在接受36氪專訪時說,「對標美國的話,你會發現中國同體量規模的消費品牌少了很多,中國未來會誕生一批百億美元級別的消費公司。」 這不是葉春燕一個人的發現,因為消費品牌融資的步伐馬上狂飆突進了起來起來。2019年,元気森林、三頓半都連續完成了兩輪融資。 最新鮮的例子是美瞳品牌MOODY(目荻)。
  • 搶奪消費品牌:中國VC最後一個熱戰場|深氪
    葉春燕在接受36氪專訪時說,「對標美國的話,你會發現中國同體量規模的消費品牌少了很多,中國未來會誕生一批百億美元級別的消費公司。」這不是葉春燕一個人的發現,因為消費品牌融資的步伐馬上狂飆突進了起來起來。2019年,元気森林、三頓半都連續完成了兩輪融資。最新鮮的例子是美瞳品牌MOODY(目荻)。
  • 來36氪和我們一起吃午飯
    作為36氪的一名作者,寫下這句話的時候,既不是在說法拉奇那本廣為流傳的人脈紅寶書,也不是想把 GetLunched 這家午餐社交公司的模式複製到中國。 我們只是想約你來36氪一起吃午餐。 這個想法我們一直都有,只是作為創投行業中的一員,我們深知這個行業裡的每一個人的忙碌與辛苦,不忍添堵。當然,這個不忍心的代價就是我們經常被人打上 「高冷」的標籤。
  • 36氪專訪|小冰CEO李笛:離開微軟後,小冰的生存法則
    時隔二十年,第二筆分拆發生在中國市場。今年7月13日,微軟宣布將小冰業務分拆為獨立公司運營,由原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博士為董事長,原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常務副院長李笛為CEO。「(分拆)這個事情非常難。」談及分拆事由,李笛告訴 36 氪,「這是兩邊湊到一起的結果。
  • 36氪首發丨兒童創新教育或成消費入口,「愛得文兒童博物館」獲近...
    36氪獲悉,「愛得文兒童博物館」宣布完成近千萬元天使輪融資。資方為藍象資本等,本輪融資主要用於博物館內容研發和展覽落地工作。而中國新生代父母正在反向推動兒童消費升級,他們逐漸拋棄傳統的機械學習,更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愛得文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通過商業化運營兒童博物館,探索除了學校和培訓機構以外,一個匹配兒童消費升級的新的教育場景。
  • 36氪專訪|時代心理診所「KnowYourself」,和一群直面「心理困惑...
    以下是36氪專訪KY創始人錢莊(經36氪編輯),這也是KY第一次接受媒體採訪。Know Yourself創始人 錢莊「沒想過做公司,從來沒想過」36氪:創立Know Yourself的初衷是怎麼樣的?36氪:KY的主流用戶有什麼特點,是如你上面所說,跟你一樣背景的同齡人嗎?KY錢莊:年輕女性為主,佔三分之二,一線和二線城市為主,18-35歲的年輕人。但她們是一群並不真的非常有錢,但是想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消費升級的人。
  • 全球購騎士卡CEO佘錫偉獲評36氪2020年36歲以下了不起的創業者
    全球購騎士卡CEO佘錫偉獲評36氪2020年36歲以下了不起的創業者    11月24日,36氪公布2020年「36位36歲以下了不起的創業者」榜單,來自全國的共計36位頂   尖創業者入選榜單。
  • 36氪專訪|專訪雪球創始人方三文:股價不能解釋一切,投資的核心還得...
    帶著這些疑問,36氪對方三文進行了專訪(以下對話經過36氪整理)。差異化競爭:雪球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儘可能把產業鏈上的錢都掙到」36氪:您是媒體人出身,自己創業和當網易總編輯的感受有什麼不同嗎?36氪:現在回過頭去看,10年前的創業機會也許比現在多得多,為什麼創業會選擇了投資者社區這種形式呢?方三文:我認為任何時代想要創業都不容易,10年前的創業機會也沒有你想的那麼多,「做啥都能成功」是一種倒後鏡現象,這個說法完全不成立。
  • 36氪專訪|阿拉丁CEO史文祿:微信視頻號可能即將迎來爆發
    帶著這些疑問,36氪對史文祿進行了專訪。(以下對話經過36氪整理)。 「是微信生態裡的內部連接器,也是可對外的open ID」 36氪:視頻號在整個微信生態中的地位和定位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