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家暴工作經驗臺灣學習之旅順利結束-5天帶你走進臺灣反家暴工作

2021-02-09 源眾家庭與社區發展服務中心

  

籌備數月之久的反家暴工作經驗臺灣學習之旅在2017年1月15日這天啟程。來自湖南長沙婦聯、常德法學會、婦聯、教育和湘鄉政法委、婦聯相關單位工作人員及源眾相關工作人員,一行13人組成了這次參觀、學習的小分隊。一共5天的參觀學習之旅,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如參訪機構、座談會、現場觀摩等,近距離的感受、學習了臺灣反家暴工作經驗。

 

小編接下來就為大家帶來精彩的分享

‍‍‍臺灣開展反家暴工作的重要窗口之一

‍‍‍-113保護熱線‍‍‍‍‍‍

‍‍

臺灣省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的行程安排是參觀由世界展望會承接的113保護專線接線中心。「113保護專線」是臺灣省推出的一條24小時全年無休的,專門為家庭暴力、老人保護、身心障礙者保護、兒童少年保護及性侵害、性騷擾事件受害人或目睹人提供通報或求助諮詢的專業管道。其在臺灣的地位和公眾知曉度與「警察110」或「火警119」並無差別。這樣一條統一熱線的建立和推廣,是臺灣省開展反家暴工作的一個重要切入點。

 

 

 

‍‍‍受暴婦女的避風港灣

‍‍‍-淡水寧馨家園

‍‍

由勵馨基金支持建立的淡水寧馨家園——家庭暴力受害人庇護所隱蔽於該市政府提供的場所內,安保措施嚴密,受家暴的婦女和兒童可以在這裡獲得安全的居住環境。此外,勵馨基金會秉著「empower少女與婦女,創造性別公義的社會」的目標,為來到庇護所的受暴人提供階段性的就業服務,以便他們隨時返回社會,開始人生的新階段。

 

17日一早,一行人驅車前往了臺灣省桃園市,開始對桃園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以及相關單位的考察學習。結合大家的實際工作需要,一行人被分為兩個小組進行參訪。第一組參觀了桃源市警察局中壢分局,聆聽了警察在處理家庭暴力案件中的工作流程和方式方法。另一行人則來到了藍迪兒童之家,了解到了由育幼院收養的家暴兒童的生活與成長軌跡。

 

‍‍‍

多部門聯動反家暴

‍‍‍-「家庭暴力高危機案件網絡會議」工作機制‍‍

參訪桃源市家防中心是本次學習之旅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桃源市家防中心是臺灣省建立的以防治家庭暴力、性侵害及性騷擾行為,保護被害人權益,加強防暴觀念宣導,促進社會及家庭和諧為宗旨的政府部門。市民可以透過單一窗口進行求助,獲得社政、警政、醫療、教育、司法等單位的緊急救助、安置、醫療、輔導與法律協助。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桃園市家防中心推行的「家庭暴力高危機案件網絡會議」工作機制。桃園市家防中心每月都會定期召開此會,邀請轄區內涉案的社會工作者、警政、社政、心理諮詢等相關部門人員,一同討論對於具有高危機因素的案件的管控方式,做到重點案件重點關注,預防高危機因素所可能導致的嚴重不利結果。一行人都對這樣的多部門聯席會議工作機制表示出了極強的興趣和關注,因為家庭暴力的防治工作不是僅靠一個部門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多部門合作的建立十分必要。

‍‍‍

現代婦女基金會

‍‍‍-對暴力侵害婦女集服務、倡導、研究為一體的關懷‍‍‍‍‍‍

‍‍

一行人在19日參觀了現代婦女基金會和由其建立的家暴服務處(家事服務中心)。現代婦女基金會多年來持續關懷遭受暴力侵害的婦女,開展個案輔導直接服務、預防宣導及法律推動和倡導工作,力爭為遭受家庭暴力、性侵害和性騷擾的女性爭取平等、安全、尊嚴及發展的社會環境。同時,現代婦女基金會努力倡導政府部門提升家暴受害人的服務網絡和效能。其中,在地方法院內建立相應的家暴服務處便是現代婦女基金會為此做出的努力。此舉為家暴受害人提供了最為直接的窗口來獲取相關的資源和救助。

‍‍‍

從受暴婦女到家暴目睹兒,再到施暴人多角度介入反家暴‍‍

19日下午,一行人與映晟社會工作師事務所——放心園的工作人員和旭立文教基金會——白絲帶反暴力學習中心的工作人員進行了交流,並參觀了兩個機構。放心園,是一家以「安全維護」為主要服務焦點,以兒童最佳利益為主要服務原則的公益機構。其主要工作內容是為家暴案件中的未成年人子女提供安全而中立的會見場所,使得孩子與父母持續會面、維繫親情,從而維護未成年人子女身心的正常發展。白絲帶反暴力學習中心,是一家專門針對家庭暴力施暴人,為其提供教育輔導課程、情緒疏導、生活適應和法律諮詢服務的公益機構。目前,臺灣致力於反家暴工作的社會團體已經細化分工為針對家暴事件中的不同群體,不僅有傳統意義上對受害人的救濟,還有針對家暴目睹兒童的保護,更有針對施暴人的疏導。

  一行人來到了新北市的家防中心,參加了「永不放棄兒少保護二級預防方案」座談會。新北市家防中心根據自身轄區內的人口組成特點和區域規劃,建立起了高風險整合型安全網,通過開展「溫馨天使」、「幸福保衛站」、「實物銀行」等項目逐步為轄區內的兒童提供多重的保護和救濟途徑。

‍‍‍

一站式服務

‍‍‍-助力家暴受害人‍‍‍‍‍‍

‍‍

所謂「一站式服務」是指為家暴受害人提供緊急安置、追蹤訪視、就業、弱勢拖育及租屋津貼等全方面的生活服務。蘭馨婦幼中心的負責人通過建立自主品牌「老董」,為受暴婦女提供就業機會和職業培訓,感召團體內部的團結、互助和樂觀精神,使得受暴婦女從身心和技能方面做好重返社會的準備。

本次的交流學習不僅為大家提供了寶貴的交流機會,使得各方了解到他們在反家暴工作領域所做出的努力。更重要的是,通過本次參訪學習,一行人了解並學習到了臺灣在反家暴領域的良好實踐,並意識到了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和前景,為之後的反家暴工作提供了寶貴經驗和新的活力。畢竟,反家暴工作任重而道遠。

相關焦點

  • 反家暴 | 何以制暴?論港臺反家暴機制及其啟示
    哪怕我們只是把時間限制在《反家暴法》發布和實施之後的這五年,這些名字也會佔滿這篇文章的所有篇幅。每一個逝去者的名字都是對社會的質問:為什麼一次次的悲劇後仍沒帶來改變?為什麼《反家暴法》不能制止暴力的持續?有無數的網友在呼籲「拉姆法案」,但早在2016年我們就擁有了《反家暴法》。
  • 反家暴 | 我們期待你的加入~
    反家暴 | 我們期待你的加入~ 2020-04-14 20: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早立法了18年,臺灣地區反家暴有哪些可參考之處 | 小馬過河20
    10月5日,拉姆的葬禮在家鄉阿壩的一處寺廟舉行,縱火行兇的前夫唐某已經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家暴這個話題再度成為了熱搜名詞。我們國家的《反家庭暴力法》在2016年3月正式實施,我們不缺法,但這部法律目前看起來宣示性、教育意味濃厚,只是理論上完善了。
  • 莆田市城廂區法院用實力書寫反家暴審判樣本
    召開全國第一場人身安全保護令複議聽證會,發出全國第一份獨立的人身安全保護令,成立全國第一個「刑民合一」的反家暴合議庭……莆田市城廂區法院在反家暴審判中創造了十一項全國第一,我國《反家庭暴力法》吸納了該院關於精神暴力、獨立人身保護令、強制帶離、妥善安置和強制報告等審判成果。十年間,莆田市城廂區法院用實力書寫反家暴審判樣本。
  • 反家暴「避風港」的尷尬與困境
    此前有報導稱,廣西南寧市良慶區設置了反家暴庇護中心。但記者致電南寧婦聯,工作人員建議詢問婦聯權益部門,該部門表示應尋找救助站,而當記者向救助站求助時,救助站工作人員又把「皮球」推給婦聯。在表明是婦聯指導求助救助站後,工作人員才介紹了救助站的相關情況。
  • 國際反家暴日 | 要擁抱,反家暴
    國際反家暴日 | 要擁抱,反家暴 2019-11-21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起學習反家暴知識
    一起學習反家暴知識 2020-12-02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心區法院「軟硬兼施」反家暴 取得不俗成績
    紅網時刻長沙3月7日訊(記者 黃時中 通訊員 周智勇)違反人身安全保護令的依法拘留,實施家暴構成故意傷害的依法有罪判決,對於心有「千千結」的則予以心靈輔導……3月7日,記者從「中國白絲帶志願者」長沙天心區法院心靈驛站揭牌儀式上了解到,《反家庭暴力法》實施兩周年以來,天心區法院「軟硬兼施」反家暴,取得了不俗成績。
  • 國際反家暴日|「是的,我被家暴了」 陝西反家暴律師教你勇敢說不!
    題記:近年來,「家暴」一詞頻頻見諸新聞,「反家暴」已成為全社會共同的責任。關於家庭暴力的知識,你了解多少?遭遇家暴該如何處置?11月25日是「國際反家庭暴力日」,西部網、陝西頭條記者採訪了陝西省女法律工作者協會常務副會長、陝西省律協女律師工作專門委員會主任、陝西永嘉信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潔,聽她分享關於反家暴案件的感悟。
  • 秦小妹說法 | 科學務實,嚴謹審慎:植根黃土地的反家暴陝西方案
    時間和經驗成就切實可行的反家暴陝西策略《辦法》的出臺並非一蹴而就,該部地方立法是建立在陝西省數十年來反家暴工作經驗積累的基礎上的,是官方行動和民間經驗長期的共同協力而成。官方行動之外,陝西的民間力量也在不斷創造著反家暴工作經驗。如陝西婦女研究會、家源會等社工組織,在長期的實踐中開創和實踐了社區庇護、家庭暴力風險評估、家庭暴力受害人援助等多種工作方法、機制,取得了良好的家庭暴力防治效果。
  • 公權介入攜手社會幹預 共反家暴
    反家暴法如何長出牙齒對待家暴應該零容忍,但是無數家暴的受害者因為情感牽絆、暴力威脅、財產控制而無法自救,最終可能導致受害者致殘致死或以暴制暴的惡性事件發生。家庭暴力不再是家庭矛盾,而是對個體生命健康、人格權益和財產權利的現實威脅,反家暴法要想長出鐵齒銅牙,咬碎一切用暴力剝奪他人家庭幸福的行為,還要嚴格依賴公權力的強勢介入。
  • 反家暴法草案有望今年下半年審議
    今年下半年,反家暴法草案有望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大會發言人傅瑩很直白:「反家暴立法,反映的是國家對弱者的關心,是用立法的形式來申明,哪怕是在家庭內部,哪怕是在家庭成員之間,也不允許暴力行為。」  在國外,反家暴法早已存在,而且運用成熟。
  • 嘉禾街婦聯組織反家暴專題網上學習
    ,結合第五屆廣州市玫瑰公益創投項目工作,由市婦聯主辦的「相濡同心,溫馨啟航」反家暴專題培訓於2020年11月9日下午2:30-5:00在番禺區舉辦。本次課程涉及相關《廣東省實施「反家暴法」的辦法》出臺後的工作指導,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家暴的類型和概念,並結合這幾年來發生的典型案例,
  • 《反家暴法》實施四年,這些條款還在「沉默」嗎?
    北京為平婦女權益機構今年發布的報告顯示,2016年3月1日《反家暴法》實施後至2019年12月31日,僅公開報導的涉家暴命案至少942起,致死1214人,其中致死女性至少920人,佔76%,即平均每五天至少有三名婦女因家庭暴力致死。
  • 《反家暴法》實施四年多項措施實踐中遇冷
    北京為平婦女權益機構今年發布的報告顯示,從2016年3月1日《反家暴法》實施至2019年12月31日,僅公開報導的涉家暴命案就至少有942起,致死1214人,其中致死女性至少920人,佔76%,即平均每五天至少有三名婦女因家庭暴力致死。
  • 反家暴 不做「沉默的羔羊」
    12月17日,36歲的李彩霞向記者展示她在社交平臺抖音上收藏的反家暴視頻。12月17日,在陝西省婦聯婦女兒童維權服務中心,維權志願者正在為來訪的婦女提供免費法律援助。12月17日,陝西省婦聯婦女兒童維權服務中心利用沙盤遊戲進行反家暴宣傳。
  • --首部反家暴法亮點掃描
    以2013年震驚全國的「吸毒母親餓死女童案」為例,社區工作人員、鄰居都了解吸毒女樂燕長期使用監禁手段虐待兒童的情況,但沒能阻止慘案的發生。  「官不究,民不舉」,這是我國當前反家暴工作的一大障礙。對此,反家暴法明確規定,學校、幼兒園、醫療機構、居委會、村委會、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救助管理機構、福利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若在工作中發現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遭受家暴或疑似遭受家暴,須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公安機關要對報案人的信息保密。
  • 守護女性•共建幸福家 ——潮州市婦聯開展婦女反家暴小組活動
    守護女性•共建幸福家 ——潮州市婦聯開展婦女反家暴小組活動 2020-08-11 20: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身保護令適用有限 反家暴法律制度仍待精細化
    馮媛建議,應該對家暴行為人可以判令或責令其接受教育和矯治,類似違反酒駕等交規後要參加學習班。接受教育和矯治如產生費用,由施暴人自費承擔。施暴人經濟確有困難的,可以由公益服務埋單。「隨著實踐中運用反家暴法主張權利的人越來越多,這些細節如果不明確,將不利於法律實施,也不利於受暴者安全和權益的保護。」李明舜指出。
  • 《反家暴法》貫徹實施需突破難點 強制措施要落實
    11月24日,在市人大內司委召開的《反家暴法》貫徹實施情況監督調研座談會上,記者獲悉,半年多來,本市反家庭暴力工作呈現良好態勢,反家庭暴力工作協同機制逐步建立。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薛潮出席並講話,多名市人大代表參加座談交流。&nbsp&nbsp&nbsp&nbsp2016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實施。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是一項系統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