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 三尺講臺當舞臺

2021-02-13 寧夏大學

2011年,李冰從西北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回到了母校——寧夏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工作。面對著熟悉的環境和曾經的師友,他不敢有任何絲毫的懈怠之情,而是暗暗下定決心,要將個人的成長同學院發展緊緊聯繫在一起,為把化學化工學院建設得更加美好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李冰從基層的學院教學秘書做起,腳踏實地地完成好每一項工作。之後幾年,他又兼任化學系主任、材料化學學生黨支部書記、無機化學碩士學位點負責人等,同時被聘為無機化學和學科教學(化學)專業的碩士生導師。

面對日益繁重的工作,李冰毫無怨言,將此看做是組織、同事對自己的信任和肯定。在他的辦公桌一側,貼滿了一張張便利貼,還有幾個不同的筆記本,上面清晰地記錄著他每天和近期的教學目標及工作日程。他指著一條條已經被划去的工作日程說,人這一輩子,就短短的幾十年,不光要幹事,還要學會怎麼幹。

隨著學校進入了「部區合建」高校行列,化學工程與技術「一流學科」建設步伐的也在不斷加快,化學化工人身上的責任越來越大,使命更加光榮,只有有條理,效率高,才能做更多的事。

作一名青年教師,李冰近幾年先後主持了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多項省部級自然科學基金和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發表SCI論文十餘篇。成績的背後離不開對夢想的執著追求和艱辛付出。平日裡,總能看到李冰在實驗室裡的忙碌的身影,他對工作的細心和對科研的嚴謹態度也感染著課題組的每位研究生,為了一個數據點的準確性,他們會反覆重複實驗,去落實實驗室牆上的那句話「每一個數據都要經得起考驗」!

李冰辦公室的書櫃裡放置著一大摞醒目的榮譽證書,有「青年教學優秀獎」「教學優秀獎」「教學質量獎」「寧夏大學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一等獎」「自治區優秀論文獎」等等,記錄了他這些年的教學成果。「這是我認為最有意義的一個獎項。」李老師拿著「寧夏全區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決賽二等獎」榮譽證動情地說。「這次比賽,需要整理詳細的無機化學教案,化學化工學院很多老師齊心協力,僅僅一個星期,就完成了280頁的教案編寫工作!那些情景,仿佛就在眼前,在這個辦公室,許多老師坐在一起,大家都在思考、交流……沒有疲憊感,更多的是激情與活力。這是大家的功勞啊,讓我終生難忘!我為這樣一個特別團結,特別能戰鬥的集體感到無上的榮光。」李老師感慨地說著,眼裡閃著動人的光。

李冰老師很注重本科教育,他常說把學生的基礎打牢,在教學中融入科研,就能吸引更多學生進行深入學習。他很喜歡學生,很願意與學生一起學習,交流,給他們上課,李老師感到很快樂。每次上課,他會變得很興奮,甚至有時徹夜難寐。他認為,作為一名上化學基礎課的老師,不只是單純的傳授知識,而是要將趣味性、科學性、探索性融入一體,既要建立學生知識體系,又要健全學生人格培養,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根本轉變。

李冰老師的課上,學生們總要搶著往前面坐,他們甚至離開座位,拿著凳子,坐在前排的過道裡,津津有味地聽講。學生喜歡他的課,他也為能給更多學生傳授知識深感榮幸。「是許多老教師對我的言傳身教,才促進了我的成長,我要把這種師德師風傳承下去,感染更多的學生,扎紮實實搞好本科教學,立德樹人。」這是李冰老師的肺腑之言。說話間,不時有學生敲門,詢問關於創新項目的實驗問題——這是他把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良好見證。

李冰老師常說,寧夏大學的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綜合素質都在逐年提升。當代大學生的潛在品質更要不斷地深入發掘,要有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他希望每一個寧大學子,都能將寧大的「沙棗樹」精神傳揚下去。

相關焦點

  • 全世界再大的舞臺,都是馬雲眼裡的三尺講臺
    我們會發現,在馬雲身上,教師的身份始終在延續,無論在三尺講臺還是聚光燈下。作為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馬雲,曾經這樣總結自己的管理學:「我經常說,我從來沒當過、也沒學過怎麼當CEO,我是用當教師的方法來當CEO。」在全球舞臺的聚光燈下,馬雲的言行中明顯流露出教師式的理想主義。
  • 三尺小講臺,人生大舞臺 | 大米粒老師話「講臺」(三)
    或許,連她自己都沒意識到,在這一方講臺之上,孩子們愛表演的天性被悄然解放,他們的創意遠比坐在臺下的自己要來得猛烈,來得自然。他們有著比患得患失的自己更無畏的勇氣,更珍貴的熱情,更澄澈的目光。講臺,在他們眼裡是舞臺,是一方展示自己的天地,是一個沒有尊卑、等級的自由之所。
  • 三尺講臺,萬丈青春
    有人說要把青春的汗水澆灌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洛陽師範學院蒲公英陽光支教隊的隊員作為師範院校的合格本科生,將自己的青春奉獻於三尺講臺,講臺僅有三尺,但這三尺講臺上,承載了這些隊員們滿滿的青春,承載著這些老師們曾經夢寐以求的願望,承載著一屆又一屆的師生情。
  • 三尺講臺,師生情深
    沒有教學經驗只有對學生的熱愛教學是一種歷練在學習中下功夫在課堂上練教法三尺講臺濃濃情愛教學不能硬套死搬勇於創新講臺活泛記得首次聽我的課我把《小桔燈》編成了劇學生登上三尺講臺表演得活靈活現這次聽課得到了全校的好評
  • 最美教師黎明霞 三尺講臺書寫新篇章
    在昭平縣第二小學,有這麼一個人,在教育的天地裡默默付出,三十四年來,演繹著自己的人生舞臺;在三尺講臺上,她傳播著智慧的火種,書寫著教育新篇章。昭平二小副校長 黎明霞 到今天,我在這個三尺講臺上已經站了整整三十四年了,記得我剛剛到學校的時候,只是牢牢的記住了一句老師的囑託:要做一個好老師! 那時的我樸素的覺得,做一個好老師,那就要愛學生、愛學校。
  • 淮濱龔瑞麗:三尺講臺譜新曲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王長江 符浩 郝昱瑋)教壇春秋,她書寫了教書育人的喜怒哀樂;講臺歲月,浸透了她不懈的追求和摯愛。站在三尺講臺,她始終懷著一顆愛心,一直根植於教學中......她就是教育戰線最美耕耘者、播種者——淮濱縣實驗小學五年級(14)班班主任——龔瑞麗。
  • 「三尺講臺雖小,但它是我的人生舞臺!」在「教師的搖籃」,他們這樣過節
    管曙光感慨道:「三尺講臺雖小,但它是我的人生舞臺,我的生命之光在此燃燒,點亮學生的心靈,點亮學生的未來,點亮學生的人生。」新入職教師代表、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青年研究員張亮講述了師大人的幾個小故事,分享了自己對「愛在華師大」新的理解,那是教師對學生的關愛、是科研人員為民解難的家國之愛,也是師大人支教貧困地區的無私之愛。
  • 三尺小講臺,人生大舞臺。 (原創)
    小小講臺只三尺,一生衷愛不忍離。在第36個教師節的祝福聲中,思緒起伏難以平靜。教師以溫文爾雅、敬業奉獻、辛勤園丁、德高望重的形象,受到國家、社會、家長、學生極大的羨慕、尊重、讚揚和愛戴。教師講臺的堅守,學子志存高遠;教師的滄桑,成就學子的輝煌。教師教書育人,不僅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導學生如何學會做人。做一個遵紀守法的人,做一個有用的人。
  • 王文霞:讓三尺講臺綻放「光芒」
    2020-08-27 15:42:06 來源:中工網在3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王文霞堅持把職業當做事業、把課堂當做舞臺、把學生當做親人,將百餘名學生送入清華、北大等名校。在平凡的崗位上,讓三尺講臺綻放「光芒」,讓工匠精神精細傳承,展現出一名優秀教師卓越的時代風採。
  • 致敬三尺講臺上默默奉獻的人民教師
    一隻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耕耘。 這是老師職業的真實寫照, 他們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 登上了「三尺舞臺」, 用自己辛勤耕耘,照亮孩子們的夢想。「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鄧海霞、陳明群只是千千萬萬人民教師中的一個縮影,他們身上也許並沒有驚天事跡,有的只是這種平凡的言行,和默默的堅持,執粉筆為「槍」,課堂當「戰場」,他們兢兢業業、孜孜不倦,把老師最美麗的一面,留給萬千學生、家長,在三尺講臺上
  • 豐裕:三尺講臺,書寫無悔人生
    毫不誇張地說,我從沒看到她無精打採的一面,即使是生病也非常有活力的站在講臺上。她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老師。」(豐裕為學生的口罩做標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三年級一班學生孫心語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從進入石寶鎮小學起,豐裕就積極參加各種講課、評課活動,多次擔任觀摩課、公開課任務,讓自己在教育的舞臺上能有所成就。2012年、2014年榮獲旗級優秀班主任稱號,2016年、2019年所帶班級榮獲了先進班集體的稱號,2017年榮獲達茂旗優秀教師,2018年榮獲全旗優秀鄉村教師,2019年榮獲達茂旗優秀少先中隊輔導員......
  • 讓三尺講臺更溫暖
    「三尺講臺系國運。」時代越是向前,知識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發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加凸顯。教育是什麼樣子,明天就是什麼樣子。一個崇德尚學的民族,總是把崇高的位置留給教師。讓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和令人羨慕的職業,僅有「春蠶」精神的倡導還遠不夠。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尊師重教作為重要政治責任,不斷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
  • 華東師大教授管曙光:「三尺講臺,就是我的人生舞臺」丨新時代奮鬥者
    「三尺講臺,就是我的人生舞臺,」他是管曙光,他是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他常常說,三尺講臺,就是自己的人生舞臺。任何時候,脫稿講課;認識班上的每一位同學;批改學生作業中的每一道習題,這是他給自己立下的三個規矩。同時,他還提出,讓學生找自己的錯誤、挑刺,凡是最終被確認的,學生期末可以加分。「其實,我是鼓勵學生去批判,而不是迷信所謂的權威。」正是這樣的互動,講義、自編教材,日臻完善。「前幾年還真有些學生得到了加分,這幾年,要挑刺,真的也沒那麼容易了。」
  • 三尺講臺就是我的天空 楊連山
    三尺講臺就是我的天空 楊連山我81年7月參加工作,到如今已30年了。人們常說,教學30年,桃李滿天下。我雖然當了30年的教師,卻難說桃李滿天下。作為一個教師,活動的主要空間是學校,而三尺講臺就是教師揮灑汗水,展示才華,傳播知識的平臺。鳥兒離開了天空,就無法飛翔;教師離開了講臺,就像老黃牛 掉進了井裡,有力使不上。自從08年秋期,我離開了站了27年的講臺,我的心裡時時眷戀著那看似平常又平常三尺講臺。教師對三尺講臺的眷戀,就像戰士對戰 場的眷戀一樣。因為那三尺講臺就是我的天空,我的事業就在那三尺講臺上啊。
  • 三尺講臺,一生情懷
    三尺講臺存日月,一支粉筆寫春秋。付出總有收穫,因教學成績優異,婁亞磊多次在全縣評比中名列前茅,曾獲「新鄉市骨幹教師」、「新鄉市教學先進個人」、「縣優秀教師」、「縣模範班主任」、「縣文明教師」、「縣師德先進個人」、「縣教學標兵」、「縣教壇新秀」等各類榮譽。
  • 身邊|帶傷堅守三尺講臺 丹心化雨潤物無聲
    當天,二年級三班學生家長李女士冒雨把一面寫著「盡職盡責不怕苦、愛心無限似家人」的錦旗送到了班主任陳敏老師手中,感情之情溢於言表。故事的開端還要從2020年的暑期說起。臨近開學,擔任平陰縣實驗學校二年級三班班主任、主教數學的陳敏老師不幸意外受傷,腿部嚴重骨折。
  • 三尺講臺,以身立教
    「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教師的高度評價。教師,不僅是「辛勤的園丁」,還是「照亮他人的蠟燭」,更是學生的「引路人」「築夢人」。9月8日,在銀川市教師表彰大會上,賀蘭縣回民小學丁瑞華、賀玉霞兩位教師分別獲得了優秀教師和師德先進個人的榮譽稱號。
  • 他們也站三尺講臺,專教老師教不了的人
    網絡配圖三尺講臺育桃李,一支粉筆寫春秋。 他們不是幼兒園裡的阿姨,不是中小學課堂的老師,更不是大學教室裡的教授,但是,他們也是老師,也站三尺講臺,也在青絲白髮的悠然歲月中書寫「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耕耘」的人生傳奇——他們是監獄人民警察。 警察也是老師?是。 他們是特殊園丁。
  • 耕耘三尺講臺 當好學生築夢
    耕耘三尺講臺當好學生築夢人  兩名「省優秀教師」講述與鄉村教育的不解之緣泉州13萬多名教師,默默耕耘三尺講臺,他們擔起立德樹人的職責使命,認真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築夢人。他們中有的紮根鄉村,數年如一日;有的主動請纓援藏援疆支教……他們猶如蠟燭,無私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今日起,海峽都市報將聯合泉州市教育局推出「我身邊的老師」系列策劃報導,向廣大讀者展示泉州這群最可愛的人。
  • 計寶民:三尺講臺競芳華
    踏上講臺二十五年,始終心無旁騖甘守三尺講臺,他用努力耕耘收穫了學生的笑臉、家長的放心,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新時代人民教師的職責擔當。他就是浮梁三小副校長計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