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運動是直立運動的基礎,腦癱兒童進行爬行訓練,不僅能改善上下肢的運動功能,而且可使患兒的上下肢動作變得協調,運動和姿勢顯得更對稱。爬行訓練的基本條件是患兒在俯臥位時抬頭和雙上肢負重。
爬行訓練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進行
1.手膝跪位保持階段
讓腦癱患兒取手膝跪位,注意其雙上肢要充分伸展支撐在地面上。雙下肢屈曲,頭自然抬起,此時若用玩具在前面逗他,他的上身也會伸展而抬起,頭跟著玩具的移動而左右轉動。但是我們許多腦癱患兒不能獨自保持這個姿勢,需要治療師給予不同程度的輔助。
對於雙重性偏癱的患兒,雙上肢的支撐能力都較弱,此時治療師應在其雙肘關節處給予向前、向下的壓力,以增加其雙上肢的支撐能力。
單側癱的患兒可用健側承受大部分體重,而不會將重心移到患側。治療師應在適當支持患側的同時,有意讓患兒用健手跨過患側,將患側玩具拿到健側去玩。
對於雙癱的患兒,常因髖、膝關節過度屈曲而習慣將臀部坐在小腿上,有時即使能保持手膝位,由於缺乏平衡能力,只要重心稍有變化,肌張力增高,患兒將無法維持平衡。此時治療師用雙手控制患兒骨盆並輕輕上提給予輔助。
對於四肢癱的患兒不能獨自維持這個姿勢,此時治療師應在患兒胸下墊長木給予輔助(圖5-14)。
2.重心轉移的模擬爬行階段
這一階段治療師可將小球左右交替地放在患兒左右手旁,以使患兒左右手交替抬起將手邊小球擲出。待其雙上肢交替運動非常協調後,再進行雙下肢交替運動,最後進行四肢的交替協調運動(圖5-15)。
3.輔助爬行階段
治療師用雙手控制腦癱患兒骨盆,將腰部兩側交替輕輕上提,並推進,這樣有助於患兒爬行;用雙手控制患兒踝關節,並在治療師「左右,左右」的口令引導下向前推進;還可利用爬行訓練器進行訓練(圖5- 16)。
4.獨自爬行階段
患兒剛開始獨自爬行時,可能會以左手左腳、右手右腳的方式進行,漸漸地隨著熟練程度的提高,就會變為左手右腳的交替方式,姿勢也會更自然,也就越爬越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