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式教育為腦癱兒童點亮希望之光

2020-12-25 浙江城鎮網

  6年時間,27名腦癱兒童通過治療基本恢復健康並走進了校園,這是記者近日在位於秀洲區新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嘉興市腦癱兒童康復醫學中心獲得的信息。腦癱是一種高難度治療病症,一家小小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何能取得如此療效?

  「採蘑菇的小姑娘,背著一個大竹筐……」昨天上午,在嘉興市腦癱兒童康復醫學中心三樓,特教老師薛呂陽正帶著8名孩子邊唱歌邊做康復訓練,在家長的幫助下,孩子們正努力地做著康復動作。

  這些孩子年齡普遍在4至5歲,外表看起來與正常孩子無異,然而他們卻有肢體障礙、言語障礙、智力障礙等一系列殘疾。「外出學習加上自身實踐,我們發現,腦癱兒童僅僅依靠傳統的康復治療效果一般,必需藉助外力影響,尋求突破,引導式教育不失為一條好路子。」新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葉建榮說。

  6歲的小傑(化名)來自海鹽,十幾個月大的時候,他被檢查出肢體右側偏癱,在診斷結果出來後,小傑的父母第一時間就把他送到這裡進行治療。小傑3歲的時候開始接受肢體康復引導式教育,剛開始為右側手功能和腿功能障礙,在兩年多的引導式教育中,他慢慢開始能正常站立、獨立行走,生活也能自理了。

  「這兩年多時間裡,我們參與了孩子的每一次康復訓練,看到他一天天進步,我心裡很欣慰。」小傑的母親顧女士說著便掏出手機向記者展示小傑在幼兒園的繪畫作品,「小傑是去年開始上幼兒園的,與同齡孩子相比,他性格開朗,學習、生活一樣也不落下。」從小就在中心長大的小傑對這裡有著特殊的感情,現在即使出院了,他也經常會讓父母帶他回來,還親切地把中心稱為「醫院家」,把這裡跟他玩得好的那名醫務人員叫「餘爸爸」。

  腦癱兒童康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像小傑這樣在經過長期、專業的康復治療後,恢復生活自理能力、回歸社會的不在少數。據統計,截至目前,共有100餘名腦癱兒童在嘉興市腦癱兒童康復醫學中心接受康復治療,康復有效率高達100%,其中60%療效顯著,20%以上基本治癒。27名兒童經康復治療後,生活基本能自理,並回歸幼兒園、學校正常就讀,重新點燃了對生活的希望。

  據了解,落戶於新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嘉興市腦癱兒童康復醫學中心由市腦癱兒童引導式教育基地發展而來,成立於2011年5月,是針對全市腦癱兒童開展康復與教育服務的場所,目前正在接受治療的患者有40多名。「採用引導式教育理念,融教育於醫療中,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治療小兒腦癱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有別於傳統的康復模式,將康復、教育、心理疏導等相融合,且配合中醫特色療法,針對性強,治療方式也較全面。」葉建榮說。

  相關連結:從嘉興市腦癱兒童康復醫學中心實踐經驗看,「早發現、早幹預、早診斷、早治療」對腦癱兒童的康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腦癱患者可通過辦理醫保證及殘疾人證實現補助,治療過程的醫療費用報銷比例接近100%。另外,陪護的患者家屬也需積極配合教育引導,要從孩子日常生活的照顧者轉變為主動學習與康復的啟蒙者,從而最大限度減輕患者功能障礙,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相關焦點

  • 南寧「安琪之家」:為腦癱兒童點一盞明燈(圖)
    為腦癱兒童點亮一盞明燈  王芳,南寧「安琪之家」創辦人,將對腦癱孩子最有效的康複方法之一———引導式教育引入廣西。目前至少有四五十位腦癱孩子接受過「安琪之家」的康復、教育和生活護理一體化服務。
  • 廣東籍腦癱兒童可獲免費引導式教育
    廣東籍腦癱兒童可獲免費引導式教育 2014-09-23 15:39:04作者:責任編輯:劉彥領   9月22日,長江新裡程計劃項目(第三期)腦癱引導式教育項目管理培訓班在廣東省殘疾人康復中心開班
  • 很多兒童康復機構開展了引導式教育?引導式教育基本理念是什麼?
    引導式教育強調:腦癱不是一系列的弱能,不論殘障程度如何,每個腦癱兒童都能學習,都有學習和發展的潛力。教育的原理、原則、方法對腦癱兒童的成長發展同樣適用。「腦癱兒童必須全面地學習,從學習如何上廁所到學習A、B、C」,這是彼圖教授的話,是引導式教育的靈魂。引導式教育不是一種「療程」而是學習過程。
  • 腦癱兒童引導式教育康復技術培訓班 --暨香港耀能協會江陰第二期外展服務開班啦~
    全國各康復教育機構、腦癱兒童家長:腦癱兒童康復不只是醫療的任務,更是教育的任務。在上世紀40年代由匈牙利醫生彼圖教授創立了引導式教育系統,它使神經系統受損的兒童能過正常生活作為它的最終目標。所以引導式教育指在幫助他們學會運用技能能夠參與到日常的活動中,建立較為健全的人格發展,融入社會的大家庭中。是國際公認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現特邀香港耀能協會方心淑引導式教育中心戴愛嫦老師來江陰開展引導式教育培訓工作。讓更多的腦癱孩子改善狀況、接受教育、融入社會,同時也把家長們培養成為孩子康復的重要資源。
  • ...人日——讓我們共同行動、奉獻愛心,為伊旗心智障礙兒童點亮希望!
    共青團伊金霍洛旗委員會為20名心智障礙兒童募集康復教育費用的倡議書各位愛心人士!這些孩子的康復教育等不得,特別是患有孤獨症、腦癱兒童等為例,把握 6 周歲之前的「黃金幹預期」進行「搶救性康復」,孩子將有更大機會走進學校、融入社會、獨立生活。
  • 螢火蟲教育 | 點亮希望之光 首屆雙十二教育節正式開幕
    「作為教育人的我們,應該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多投身公益事業,用行動回饋社會,用愛點亮人生!」——螢火蟲教育集團董事長鞠丙庫先生致開幕詞心存感恩,與愛同行教育公益活動「希望之光」正式啟動作為教育人,螢火蟲教育肩負的不僅是教書育人的責任,也願意用實際行動回饋社會。
  • 「最美聊城故事」許婷:用母愛之心為殘障兒童點亮生活的希望之光
    九年來,許婷初心未改,她用一顆母愛之心為殘障兒童點亮生活的希望之光,起早摸黑,不厭其煩,只為他們能夠早日重返正常的生活軌道,能夠自力更生。遭遇不幸為孩子們創辦一個能託管的學校聊城小海豚憨寶之家,是一所專門為智力障礙的殘疾兒童創辦的學校,創辦人許婷今年36歲,看起來時尚又幹練,如果不是家庭的不幸,她應該過得輕鬆得多。她的雙胞胎兒子因早產缺氧,精神發育遲緩。
  • 呼和浩特:「卓蘭未檢」為孩子點亮未來之光
    文/任曉寧《守護草原上的「娜荷芽」》專題報導之三呼和浩特:「卓蘭未檢」為孩子點亮未來之光 2020年9月1日,在新學期開始之際,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民檢察院「卓蘭未檢」工作團隊的檢察官再一次來到賽罕區大學路小學附近
  • 「引導式教育」——讓功能障礙兒童心理健康有保障
    這時,引導式教育對於功能障礙兒童的心理髮育顯得尤為重要。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兒童保健科屈晨皓醫生給出如下指導方案。1.引導式教育強調鼓勵兒童由被動變為主動,不管成功是大是小,都應該得到承認和讚賞。如果功能障礙的兒童完成了一項任務時,無論是作為家長還是康復治療師,都應該對孩子進行讚賞。
  • 「擁抱春天」是為了更好地融入社會 濟南市按摩醫院開展腦癱兒童...
    參加活動的腦癱兒童、家長、康復中心工作人員、志願者們在景區合影舜網訊 為提高腦癱兒童的交往、認知能力,引導他們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培養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4月11日上午,濟南市按摩醫院腦癱兒童康復中心在大明湖景區舉辦了「感恩有您,擁抱春天
  • 王芳:「天使媽媽」讓6000多腦癱兒童分享陽光
    為了女兒,王芳踏上了漫漫求醫路,並最終促使她創辦了腦癱兒童康復教育中心「安琪之家」。她有這樣的信念:把慈善變成一種習慣。她用對女兒的愛,用她的真情將「愛」詮釋得愈加厚重和廣闊高遠。14年來,她幫扶了約6000多名腦癱患兒,她相信愛心將會繼續帶動全社會傳遞真善美。2016年8月,王芳榮登「中國好人榜」。
  • 中國腦癱兒童生存狀況信息報告
    「中國腦癱兒童生存狀況信息報告」希望以精煉的標題和文字從社會統計、政策、社會援助系統、醫療發展、優秀個體等方面給出系統信息,使公眾能夠全方位地了解目前中國腦癱兒童的現實狀況。一、患童之困腦性癱瘓是一種兒童時期最常見的神經系統傷殘患,它的發病率在發達國家為⒈5‰﹣5‰。
  • 腦癱兒童康復訓練六步驟 | 特教經驗
    以下是主要康復訓練的基本內容和宗旨: No.1 腦癱兒童康復訓練之控制頭部 兒童腦癱的話眼睛無法對視他人,頭部也只能低落難以伸展。首先可以用矯正器幫助兒童自我控制頭部的能力,引導改善兒童的動作。
  • 北京腦癱醫院專家_北京兒童腦癱中心
    北京腦癱醫院專家_北京兒童腦癱中心 時間:2020-12-19 09:24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 腦癱患者基本就沒有正常的思維模式,對於媽媽爸爸的聲音也沒什麼反應,北京哪家治療腦癱好,北京天使兒童醫院小兒神經科、發育行為兒科、小兒精神心理科、小兒內分泌科、兒童保健科
  • 【科普工作委員會】腦癱兒童如何開展輔助移動訓練?
    腦癱兒童如何開展輔助移動訓練?黃芳 潘孜偉 張偉鋒中國康復醫學會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腦癱兒童獨立行走是康復治療的主要目標之一。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小寶寶能夠自由的獨立行動。
  • 光明之路 開爾守護 | 愛心之光為貴州茅山村點亮希望
    加之留守村子的多為老人和兒童,生活艱苦,發展受困。村民家裡幾乎沒有像樣的照明,昏暗的白熾燈光線明滅微弱,且能耗較大,嚴重影響基本的日常起居生活。 針對實地照明需求,浙江旭光為670餘戶茅山村民全部進行高品質LED光源產品的公益捐贈,改善整村居民日常生活的用光環境。
  • 情注「慢天使」—天津津南博能康復醫療中心救助貧困腦癱患兒側記
    在天津津南博能康復醫療中心,像林菱佩這樣的專業康復治療師還有12名,他們來自全國各地,心手相連,利用各自細分領域和專業特長,開展著PT(運動治療)、OT(作業治療)、ST(言語治療)、多感官訓練、感覺統合訓練、引導式教育等10餘項康複課程。腦癱孩子有著健全的肢體,卻無法坐立行走,他們不是聾啞兒童,卻極難清晰表達。
  • 東莞市慈善會「海豚計劃」累計救助腦癱兒童358人次
    「海豚計劃」為腦癱兒童家庭點亮希望燈塔 2017年12月,東莞市慈善會設立「海豚計劃」腦癱兒童康復救助專項基金,通過「注資+網際網路募捐」方式實施專項資金管理;採取「專項資助+醫院減免+患者自付」的方式實施腦癱兒童救助幫扶,年均為每名腦癱兒童康復減負1-1.5萬元。
  • 腦癱兒童救助政策
    核心提示:踐行社會公益,關愛腦癱兒童。2016年4月17日中國扶貧醫療救助小兒腦癱項目公益工程正式啟動,北京天使兒童醫院作為公益性兒童特色專科醫院當選定點醫院,以實際行動為處於貧困、絕望中的腦癱患兒提供醫療救助,幫助患兒得到及時規範治療。
  • 「我的創業故事」安琪之家:創辦十七年,助力腦癱兒童成長發展
    王芳告訴記者,安琪之家不僅為腦癱兒童提供多元化的康復護理,更重要的是為孩子們將來能夠參與社會生活、體現生命價值而進行融合教育的準備。vbn 「很多腦癱孩子都是在醫院和康復中心度過童年的。我時常想,這麼多孩子他們以後怎麼辦。所以我認為應該有一個地方可以既幫助他們康復又可以接受教育,從而獲得綜合全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