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

2021-12-31 學術國際

學術校慶名家論壇暨洪範學術論壇第83期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律文化研究院沈家本堂成功舉辦。本次講座的主題是「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主講人為臺灣輔仁大學法律學系黃源盛教授。講座由本校法律文化研究院院長陳景良教授擔任主持人,來自本校法學院的蔣楠楠老師及眾多法科學子參加了此次講座。

講座伊始,陳景良教授對黃源盛教授的到來表示歡迎,並向與會者宣布黃源盛教授已正式受聘為我校「文瀾學者」講座教授,隨後黃源盛教授便正式開講。

黃源盛教授指出,學院體制內的研究生,做學院內的論文,需要一定的方法,因此寫出一篇優質的學位論文就成為研究生最重要的關卡。

黃源盛教授認為,論文寫作需要技巧、需要閱讀文獻、需要內涵,而掌握這些技巧、文獻、使文章有內涵,離不開不斷的練習。

針對論文寫作技巧,黃源盛教授認為擬定作文方向是最重要的一步,這決定著文章的優劣。研究方向之確定,可以由思維碰撞而引起、可以受老師啟發所致,亦可以是平時的靈光乍現。

黃教授建議,碩博士學位論文選題,宜選擇小主題,小題大做,運用顯微鏡式方法,深挖細查,一往而深。

黃源盛教授形象地以烹飪描述論文寫作和文獻材料之間的關係,強調「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方向擬定之後,應按照相關的檔案史料、期刊專論、專書專論、碩博論文以及網絡資訊的順序建立論文的核心參考目錄,這是思路從模糊走向清晰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論文題目自然而然便會產生。

之後需要做的便是擬定大綱,對核心參考目錄的內容進行篩選,將其分門別類地歸入大綱之中,為自己論文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黃源盛教授指出:

在緒論——本論——結論的論文結構中,緒論部分應突出問題意識,提出問題及研究對象,採用理論與案例並重、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兼容、「脈絡化」與「去脈絡化」遞進的研究方法,從某一角度切入研究法史;

本論部分,章節不宜過多,三到五章即可,各章可作小論文寫,有導言和小結;

結論部分,要闡明研究特色與貢獻、研究局限與展望。一些論文還需要寫建議,從實務層面和學術層面兩方面提出建議。這種寫法及一般用於部門法的論文,法史論文不常用。

黃源盛教授認為,論文的寫作過程中,不可能全都是自己思想,必然會旁徵博引,不論是直接引用還是間接引用,都應隨手下注。

針對何時該引、如何引,黃源盛教授做了細緻的講解,並總結道「選擇得當即是創作,一切創作無非來自選擇」。

黃源盛教授還介紹了中國法史界研究方法的幾個典範,重點介紹了宏觀法史研究的代表人物仁井田陞與微觀法史代表人物滋賀秀三,再次強調碩博論文宜從微觀角度切入,多年後或可選擇宏觀選題。

黃源盛教授強調歷史文獻的引用,應該「有史有論、論從史出、史論結合」。

黃源盛教授以自己當年的碩士論文《漢代春秋決獄之研究》、博士論文《沈家本法律思想與晚清刑律變遷》為例指出,論文寫作的技術方法之外,還應注重論文的意境,學人為文,當有神韻,論文之美,貴乎平衡。

在黃源盛教授發言結束之後,講座進入了互動環節。

本校法律史專業博士研究生王天一同學認為,現在解釋文獻材料是站在法學的立場去研究、發現問題,我們習慣於採用西方的範式去思考問題,在解讀歷史史實和文獻材料的時候,很多語言需要轉換、翻譯,即便我們能認識、轉化其為白話文,其意思是否符合它原本完整的意思,是值得商榷的。他進而提問,該如何解決法律語言轉換的問題?本校法律史專業博士研究生喻平同學提問,律令體制之外,故事、禮典等是否能成為傳統社會法體系?

陳景良教授進行總結

最後,陳景良教授對本次講座進行了總結:

第一,黃源盛教授在治學、教書過程中總結出的方法、心得非常重要,它是一種可供學生攀援的捷徑,學生寫論文的時候應具有縝密的思維和一定的寫作技巧。

第二,碩博士入學之後應學會做索引,廣泛搜集、閱讀與自己論文相關的著作,帶著問題意識提煉核心論點,此外,要圍繞一個問題,探尋其在學術史上的線索,進行學術史的回顧。

第三,碩博士在閱讀文獻材料的過程中,要學會思考自己的論文方向,並從中提煉主題,要讓論文主題體現出理論的張力、歷史的進展和對法史學的提問,使人覺得新穎、醒目但不怪誕,既富有理論,又具有法史的韻味和現實的關照。

第四,研究法史,不用現在的理論去分析不太可能,但應警惕,若解釋過度、偏離歷史實際,便失去它本應含有的意義。以現實的理論、概念,解釋已有的文獻材料,怎麼掌握一個恰到好處的度,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第五,一個法史學者唯有既具備對社會現實的關懷,又深入把握部門法的知識,方能做出優秀的成果。此外,紮實的文獻學功底更是法史研究必不可少的基礎。

陳景良教授發言結束之後,本次講座在掌聲中圓滿結束。

相關焦點

  • 【方法】黃源盛: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 ——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
    本次講座的主題是「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主講人為臺灣輔仁大學法律學系黃源盛教授。講座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律文化研究院院長陳景良教授擔任主持人。黃源盛教授指出,學院體制內的研究生,做學院內的論文,需要一定的方法,因此寫出一篇優質的學位論文就成為研究生最重要的關卡。
  • 擷英拾粹丨黃源盛: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 ——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
    本次講座的主題是「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主講人為臺灣輔仁大學法律學系黃源盛教授。講座由本校法律文化研究院院長陳景良教授擔任主持人,來自本校法學院的蔣楠楠老師及眾多法科學子參加了此次講座。講座伊始,陳景良教授對黃源盛教授的到來表示歡迎,並向與會者宣布黃源盛教授已正式受聘為我校「文瀾學者」講座教授,隨後黃源盛教授便正式開講。
  • 黃源盛: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
    本次講座的主題是「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主講人為臺灣輔仁大學法律學系黃源盛教授。講座由本校法律文化研究院院長陳景良教授擔任主持人,來自本校法學院的蔣楠楠老師及眾多法科學子參加了此次講座。講座伊始,陳景良教授對黃源盛教授的到來表示歡迎,並向與會者宣布黃源盛教授已正式受聘為我校「文瀾學者」講座教授,隨後黃源盛教授便正式開講。
  • 如何寫好一篇論文的結尾?
    如何寫好一篇論文的結尾?目前很多小夥伴們對論文寫作中,通常前面寫的非常得好,但一篇優秀的論文是善始善終的,論文的結尾也很重要,論文的結尾寫好了,尤其是論文的結論等。論文的結尾是論文論點的總結,論文畫龍點睛離不開好的結尾,論文結尾也反映出作者對該課題未來研究的發展趨勢的思維延展。因而,論文結尾一定要氣勢磅礴,論文的整體品質可以通過論文結尾得到凸顯。
  • Science:如何寫好一篇論文!
    我很幸運地發表了兩篇研究論文和對自己領域的綜述作為引言,並且我正在修改另一篇提交給期刊的稿件。這意味著我只需要再寫一篇研究章節和總結性的討論,就可以使完成我的論文,此過程的時間和精力都是可控的。我首先對所有章節標題進行了概述。在獲得指導教授的批准後,我對剩下的兩章做了更詳細的概述。這對於研究型手稿特別有用。當時,我的合著者(另一位博士生)和我仍在獲取和分析數據。
  • 寫好一篇博士論文的方法與技巧都在這裡
    寫好一篇博士論文的方法與技巧都在這裡!論文,是檢測一個學生對學業的掌握程度,也是在另一個層面衡量教學和人才的標準。很多同學在本、研經歷了論文的歷練之後,面對更加有難度的博士論文又該如何寫好呢?下面我們就一起探討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博士論文。
  • 【博士論文寫作】博士論文的寫作進度如何安排
    博士論文也是所有學歷論文中論文寫作要求最高,論文寫作難度最大的一個。因此博士論文的寫作是需要一定時間來完成的,如果不能合理安排寫作的時間,寫起來就會斷斷續續,艱難重重。寫好博士論文按要求來寫是最基本的,還有一點也是需要注意的,我們要學會如何安排博士論文的寫作進度,下面筆記就這方面具體來講講,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 如何寫好一篇小論文?
    考上研究生,意味著科學研究的大門已經為你敞開,你將在導師的帶領下接觸本專業的科學前沿,你很有可能在未來取得豐碩的科研成果。而研究生階段科研成果的重要體現,就是你的論文。如何寫好論文,是每名研究生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那麼,如何寫好一篇小論文呢?
  • 如何寫好一篇碩士論文
    從本科到博士在讀,一直在論文這個圈子轉。對於寫論文這個話題有很多想說的話,之前幾年自己也一直在寫本科 。研究生論文及期刊論文,身邊也有很多朋友在寫,有很多的親身經歷。下面就這個話題說說我的經驗和收穫吧。
  • 淺談博士論文寫作方法
    一、關於博士論文的選題 選一個好的題目,是寫好學位論文的第一步,也是相當關鍵的一步。要選擇自己特別關注、最感興趣的問題,覺得有感悟、有體會,有新意,有話要說,有話可說,非說不可,圍繞一個專題展開全面、系統的論述,才有可能寫出一篇較好的博士論文。 博士論文的題目,一般可以叫做《××××論》或者《××××研究》,比如《刑事第二審程序研究》或《死刑程序控制論》等。
  • 研究方法 | 骨灰級論文寫作指南
    由於存在著較高的難度,較長的寫作周期,以及在創新,寫作規範,實際及理論意義等方面有著比較高的要求,博士論文的完成一般說來是有相當難度的。一篇好的博士論文不僅是一本好的學術專著,而且還是具有理論創新價值的學術探索成果。一個博士生從入學到畢業,就應該達到從一個學生到一個學者的轉變,就應該變成為所研究領域的一位專家。
  • 如何書寫一篇獨具創新性的博士論文?
    大部分學生都會回答:畢業論文的寫作,而不是實習工作的安排。因為,毫不誇張的說,寫作博士論文可謂是整個攻讀博士期間最重要、壓力最大、最困難的一件事情,要想寫好一篇博士論文,不了解其包含的專業性其中又以創新性最為重要,可以說是博士論文的靈魂所在。那何為創新性?創新就是指前人沒有做過的、沒有研究過,或者有研究過但沒有深入研究需要豐富和發展的東西。論文寫作的創新性主要表現在:1、從觀點、題目到材料直至論證方法全是新的。2、以新的材料論證舊的課題,從而提出新的或部分新的觀點、新的看法。
  • 研究方法 | 怎樣寫好一篇學術論文?
    從攻讀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到作為研究人員,幾乎很少有人真正研究過如何寫好一篇學術論文的問題。
  • 如何寫好一篇法學論文?
    法學院的學生是研究、學習法律的。無論是本科生、碩士研究生還是博士研究生,凡是學習法律和研究法律,都離不開寫作論文。尤其是在畢業的時候,每一個法學院的學生都要寫作畢業論文,都存在一個怎樣寫作畢業論文的問題。
  • 如何做研究---以博士論文為例
    由於存在著較高的難度,較長的寫作周期,以及在創新,寫作規範,實際及理論意義等方面有著比較高的要求,博士論文的完成一般說來是有相當的難度的。一篇好的博士論文不僅是一本好的學術專著,而且還是具有理論創新價值的學術探索成果。一個博士生從入學到畢業,就應該達到從一個學生到一個學者的轉變,就應該變成為所研究領域的一位專家。
  • 如何寫好一篇SCI論文,並能夠快速發表
    如何寫好一篇SCI論文? 1 摘要部分我們認為摘要部分是最難寫的一部分了,為什麼?因為往多寫很容易,寫的越多內容就越準確,但是想在極其有限的篇幅裡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內容是非常考驗一個人的寫作功底的。 3 實驗方法部分這一部分對於審稿人來說非常重要,我們一定要寫的非常清楚,讓讀者和審稿人都知道你用了什麼方法做出來的結果,讓其他研究人員可以重複出來你的實驗。這裡給大家一個寫作思路,就是時間軸(timeline)思路。
  • 如何動手寫一篇實證論文文章?實證論文寫作經驗分享
    摘要:同學們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常常把握不好寫文章的重點、難點、順序以及相關規範等問題。在這篇文章中,筆者將與同學們一起分享如何動手寫實證文章的個人經驗。第一個經驗是,時刻要想著自己的觀點,即文章的重點是命題或觀點,要有能推進某一個領域某個方面的理論認識。第二個經驗是,觀點是搭在架子上的。
  • 張明| 如何撰寫博士論文以及準備論文答辯?
    近年來參加了一些博士生論文開題與論文答辯,感覺不少博士生對如何撰寫合格的博士論文以及如何準備論文答辯存在非常模糊的認識。與會的不少老師,都深感有必要從博士生入學起,就給博士生做一個關於論文撰寫與答辯的講座。在本文中,筆者想就其中一些要點進行扼要闡述。
  • 如何寫一篇高質量的論文?
    導師讀過無數篇論文,同學們想要寫一篇高質量的論文來受到導師的青睞,其實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如果任何一位學生的論文都受到導師專家的好評,並且內容獨特,創新,詳實,那絕對是優秀的論文。寫一篇論文,首先除了要用到你平時積累的知識,其次還要通過論文查重系統的檢測。
  • 如何以初學者角度寫好一篇國際學術論文?
    如何寫出一篇合格的國際學術論文呢?在論文寫作過程,你是否在引文中用到過這樣的句子呢:「因為模型A好使,所以用A做某任務」、「因為任務B沒有人做,所以我做了」、「之前的人做了什麼工作,我做了什麼工作,我的好」......以上問題其實是論文寫作中常見的錯誤邏輯,在頂會審稿人審校這些論文的時候,其實是最反感這種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