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AI處理器升級!核心數翻倍,將採用7nm工藝

2020-12-09 OFweek維科網

世界最大的AI晶片要升級了!

美國AI初創企業CerebrasSystems旗下的明星產品WES(Wafer Scale Engine)晶片即將進入新一代,在日前舉辦的Hotchips 32會議上,CerebrasSystems公布了WES 2代晶片的相關信息。

據悉,WES 2代晶片核心數翻倍到了85萬個,電晶體數量翻倍到2.6萬億個,最關鍵的是,將從16nm工藝進入7nm工藝。

造出世界最大晶片,Cerebras Systems是家什麼樣的公司?

作為一家在2016年才創立的公司,CerebrasSystems的資歷並不算長,但是卻經歷了三輪融資,分別是2016年5月份的2700萬美元的A輪融資,2017年1月2500萬美元的B輪融資,隨後不到一年時間裡,CerebrasSystems再次融資6000萬美元,彼時估值達到8.6億美元。

恰好人工智慧產業也是在那個時候開始盛行,CerebrasSystems也因此被許多人看好。而這家公司造AI晶片就是奉行一個路子:「簡單,粗暴」。

在去年CerebrasSystems推出巨型晶片WES的時候,就引起了業界轟動。在關於WSE介紹的白皮書中,有這麼一句話——「通過加速人工智慧計算,WSE清除了阻礙人工智慧進步的最大路障——時間。將訓練時間從幾個月縮減為幾分鐘,從幾周減少到幾秒。讓深度學習實踐者更快的驗證自己的假設,從而不用去擔心一些體系機構導致無法測試或者太大風險。WSE降低了好奇心的成本,加速了人工智慧新思想和新技術的到來。」

在WES這顆採用臺積電16nm工藝,面積46000平方毫米,擁有1.2 萬億個電晶體40萬個核心,片上18G內存的晶片上,性能之強大讓當時的晶片「大塊頭」甘拜下風。

比如英偉達的GV100晶片也不過用上了211億電晶體,核心面積815平方毫米,所以WSE晶片電晶體數量是最強GPU晶片的60倍,面積則是它的56倍多。WSE與當時的CPU晶片相比同樣震撼,AMD的64核EPYC二代處理器才320億電晶體,封裝總面積也不過4410平方毫米,光是核心面積WSE就是EPYC二代處理器的10倍有餘。

從性能上來看,WES晶片帶寬超過100Pb/s,一般的計算晶片以Tb/s級別的單位都難以跟起比較。總之,WES晶片的出現堪稱晶片工藝史上的一大「奇蹟」。不出預料的話,WES 2代晶片性能跟價格都會大幅提升。

雖然CerebrasSystems造出晶片的晶片性能確實強大,但是投入的成本也十分高昂,不是哪個公司都有這個實力「燒錢」玩的。據悉一塊WES晶片的價格約在2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384萬元)左右,在當時也只有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為了打造超算CS-1而購買了WES晶片。

圖片源自OFweek維科網

相關焦點

  • AMD 7nm銳龍Zen2架構深度解析:從優秀到卓越,靠的是啥
    此外,AMD的銳龍3000系列處理器使用的7nm工藝跟臺積電為華為、蘋果代工移動處理器的工藝也不同,是7nm HPC工藝,專為高性能IP核心優化的,只不過AMD及TSMC對7nm HPC工藝的公開介紹並不多。從AMD公開的數據來看,7nm工藝帶來了明顯的計算效率,包括2倍的電晶體密度、功耗降低50%(同性能下),性能提升了25%(同功耗下)。
  • 臺積電7nm工藝_7nm工藝意味著什麼
    它的原理就是先pattern一批80nm精度的圖樣,然後再交錯Pattern一批80nm精度的圖樣;在兩次光刻之後,就可以將精度提升到40nm。   更確切地說,這四家半導體大廠將採用臺積電7nm?FinFET工藝,製造一款CCIX(緩存一致性互聯加速器)測試晶片,2018年第一季度完成流片。   該晶片一方面用來試驗臺積電的新工藝,另一方面則可以驗證多核心ARM?CPU通過一致性互連通道與片外FPGA加速器協作的能力。
  • 史上最大晶片出2代!7nm工藝85萬個核心!巨無霸到底長啥樣?
    2019 年8月, Cerebras Systems 設計的史上最大晶片 Wafer Scale Engine(WSE)應該還讓小夥伴們記憶猶新,因為這顆(板)AI 晶片的面積達215×215平方毫米,整合了 40 萬個 AI 核心,1.2 萬億個電晶體,片上18G內存,大小几乎與整個 12 吋晶圓一樣,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晶片。
  • 百萬美元一片 7nm工藝製造 巨無霸AI晶片二代長啥樣?
    據悉,WES 2代晶片核心數翻倍到了85萬個,電晶體數量翻倍到2.6萬億個,將從16nm工藝進入7nm工藝。Cerebras WSE一代產品與最大的GPU晶片據21ic此前的相關報導,CerebrasSystems公司去年展示的WES一代晶片大小尺寸為21.5釐米*21.5釐米,採用臺積電
  • 華為新旗艦處理器曝光:命名為Kirin麒麟 9010 採用 3nm 製程
    今日有推特博主 @Teme 爆料稱,華為下一代旗艦處理器將命名為 Kirin 麒麟 9010,將採用 3nm 製程。微博 @長安數碼君也表示,華為海思正在研發 3nm 晶片,內部暫定名稱是麒麟 9010。
  • 華為3nm工藝處理器曝光:麒麟9010仍為5nm工藝
    此前, 國外有外國知名博主 @RODENT950曝出華為下一代處理器將命名為麒麟9010(Kirin 9010) ,並採用先進的3nm工藝,引發了不少網友的熱議。  之前有消息認為,受制於各方面原因,華為至少會在未來兩年內堅持使用5nm工藝。此外,按照目前臺積電和三星的進展,3nm工藝最快也要2022年。
  • 銳龍9 3900X/銳龍7 3700X處理器同步評測:AMD這次真的行
    Zen 2架構核心仍然維持1個核心支持2個線程的SMT同步多線程設計,但相比前代架構又更大微指令緩存,支持4K指令,L3緩存相比Zen和Zen+架構要直接翻倍,1個核心內部有4個整數單元和2個浮點單元。Zen 2架構採用了新的TAGE分支預測器,將預測錯誤率大幅降低了30%,使得處理器可以花更少的時間完全前段分派工作,這樣就可以很好的提升處理器的計算效率。
  • 英特爾10 nm工藝引入全新電晶體技術,和7 nm打成平手
    雖然英特爾在推進工藝製程升級的道路上進展緩慢,長期停留在14 nm節點上,被消費者批評創新乏力,但有一點英特爾做得不錯,就是不在工藝製程的描述上玩數字遊戲,英特爾這方面表現是強於其它晶片代工廠的。最近英特爾終於帶來了一些好消息,除了下一代(第11代)酷睿處理器的工藝製程全面進軍10 nm節點以外,英特爾還將在10 nm工藝製程中加入全新的「SuperFin」電晶體。基於這一新技術生產的第11代酷睿處理器,相較於同樣是10 nm工藝製程的部分第十代酷睿處理器,性能取得了大幅度提升,幾乎可以等效於7 nm工藝製程的水平。
  • 高通又一款手機處理器曝光:8nm工藝,接替驍龍730G!
    近日,根據多家科技媒體的消息,據外媒報導,最新的爆料顯示高通正在準備一款名為驍龍732G的處理器,僅支持4G網絡,猜測是為了節省成本。在全球5G智慧型手機市場不斷壯大的背景下,5G處理器成為高通和聯發科競爭的焦點。但是,因為4G智慧型手機市場不會一下子就被完全取代。所以,這促使高通依然會推出驍龍732G這樣的4G處理器。對於高通驍龍732G處理器,顧名思義,將接替高通驍龍730G處理器。
  • 蘋果A14處理器對臺積電5nm工藝產能利用率下滑
    打開APP 蘋果A14處理器對臺積電5nm工藝產能利用率下滑 TechWeb.com.cn 發表於 2020-12-14 10:29:54
  • 32個流處理器:40nm GT218原是新工藝版G96
    昨天我們為您揭密了NVIDIA首款40nm工藝核心GT218的規格和樣板,但關鍵的流處理器資料無從得知。根據德國hardware-infos的最新消息,這個數字很可能是32個。首先需要指出的是,GT218雖然頂著GT21x的名號,但和此前預計的不同,它並非GT200核心的簡化版,而是G96核心的新工藝版,這不禁讓我們對GT212、GT214、GT216等核心的身份也產生了懷疑,也許只有GT212是新架構核心。
  • 高通5nm旗艦處理器驍龍875曝光:採用超大核心Cortex X1
    9月19日消息,據外媒報導,高通5nm旗艦處理器驍龍875將首次採用Cortex X1超大核心。消息稱高通驍龍875採用「1+3+4」八核心設計,其中「1」為超大核心Cortex X1。
  • 高通驍龍888採用集成5nm基帶,帶來極致網絡速度
    高通驍龍888採用集成5nm基帶,帶來極致網絡速度 憲瑞 發表於 2020-12-08 11:09:50 2019年6月份國內發放了5G牌照,正式開啟了5G時代,比預期中提前了至少一年
  • AMD大秀新品:16核銳龍、NAVI顯卡,7nm工藝兩開花
    核心數量上已經和線程撕裂者TR 1950X、TR 2950X持平了,但3950X的頻率會更高(3.5~4.7GHz),也就是說性能會更強。加上X570平臺的PCIe 4.0升級加持(帶寬是PCIe 3.0翻一倍),雖然DMI總線數會少於X399平臺,但擴展能力真的夠強大了。
  • 英特爾透露10nm一再延期原因,2021將發布 7nm GPU
    然而,推出 7nm 的計劃確確實實出現在了英特爾的工藝路線圖當中,路線圖還顯示,10nm (包括 10nm+ 和 10nm++)的生命周期都比 14nm 系列要短得多。不過,從上圖我們也可以得知,英特爾認為自家的 14nm、10nm、7nm 分別相當於臺積電的 10nm,7nm、5nm。
  • 蘋果A系列晶片的三年AI進化
    因此,如果這兩代的處理器性能指標測量標準一致的話,則A14的CUP性能僅比A13快了約16%,GPU性能僅比A13提升了約8.3%。可以說,如果排除掉5nm工藝本身所帶來的改進,相對A13來說,A14在CPU和GPU核心本身性能上的提升其實並不高。不過,在AI算力上,A14相比A13則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從之前的8核NPU直接翻倍提升到16核NPU。
  • 百萬美元一片,7nm工藝製造,這顆巨無霸AI晶片長啥樣?
    據悉,WES 2代晶片核心數翻倍到了85萬個,電晶體數量翻倍到2.6萬億個,將從16nm工藝升級採用7nm工藝製造。 WES一代晶片大小尺寸為21.5釐米*21.5釐米,採用臺積電16nm工藝製造,晶片裡面集成了1.2萬億個電晶體、40萬個AI核心。
  • 5nm晶片訂單爭奪戰打響
    本周,韓國媒體ZDNetKorea報導稱,三星電子今年底將開始量產採用5nm製程的新一代手機應用處理器產品,除了用5nm製程製造應用處理器外,三星電子也將採用5nm製程量產手機數據機晶片。爆料指出,驍龍875處理器將會擁有基於ARM v8 Cortex架構的Kryo 685 CPU,但目前還不能確定驍龍875採用公版架構還是會進行修改;支持毫米波以及sub-6GHz 5G網絡;擁有Adreno 660 GPU、Adreno 665 VPU、Adreno 1095 DPU、高通安全處理單元、Spectra 580圖像處理引擎、驍龍傳感器核心技術、升級的
  • 14nm製造工藝終章 九代酷睿處理器首發性能測試
    在AMD的步步緊逼下,Intel近幾年加快產品迭代升級,放棄「擠牙膏」戰略,開啟了誠意滿滿的乾貨之路。今年9代酷睿處理器的發布更是將14nm製造工藝發揮到了極致。i5-9600Ki5-9600k採用14nm++製造工藝,6核心6線程,9MB緩存,主頻3.7GHz,最大睿頻4.6GHz,TDP 95W。
  • Intel:7nm和5nm工藝開發不會被影響 2年一升級
    Intel將回到兩年升級一次的周期,按照計劃將會在2021年推出7nm工藝,而2023則推出5nm工藝,不過新工藝的成本並不低,正好趕上最近的經濟低迷,所以Intel也將會推遲一些投資項目。Intel 酷睿i3 9100F不過在先進工藝上Intel表示並不會因為經濟問題導致進度推遲,Intel於財報會上表示,10nm、7nm及5nm工藝的任何重要資本開支都在按計劃進行,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