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總是容易得罪人?學會非暴力溝通,你才能混好職場收穫好人緣

2020-12-20 胡曉閒

職場中,得罪人特別簡單,一兩句話的事兒:

「小王,你的工作怎麼還沒完成?」「不好意思哈,這兩天略忙,耽擱了!」「耽擱了?有沒有搞錯?大家都在等你這部分的任務,你不搞定,咱們所有人都得跟著你一起拖著。萬一錯了截止日期,你負得起這個責任嗎?」「我都說了這兩天忙,又不是我故意不完成?切,瞧你說的這麼嚴重,至於嗎?」「我這還不是為你好?如果你完不成的話,老闆肯定會說的。」「為我好?你可拉倒吧,我看你就是想出風頭,切……」

……

怎麼樣,是不是很簡單,就這麼幾句,成功得罪了一個人。

本來是為了別人好, 為了公司好,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說著說著就跑偏了,差點吵起來不說,還得罪了別人,最重要的問題也沒有得到解決,真是得不償失。

為什麼會這樣?

原因很簡單,你們是在暴力溝通!

在整個過程中,雙方都是「暴力」的,根本沒有考慮過對方的感受,只是憑著一股子「任性」去評判甚至是批評彼此,漸漸演變成了互懟,結果就只能是誰也不服誰,根本無法解決問題。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我們要學會非暴力溝通——在用心觀察和傾聽對方的基礎上,專注於彼此的感受和需求,用一種不指責不批評的平和方式去溝通,最終達到共贏的目的。

非暴力溝通其實很簡單,就四個步驟:事實、感受、需求、請求。

01、描述事實

事實,一定要是準確的,不可爭辯的,而且要是心平氣和的陳述,表達一個實際的情況。

就像上面那個例子:「小王,你的工作怎麼還沒完成啊?」

這的確是一個事實,但卻不夠心平氣和,在這場對話的開始就讓對方產生了反感的負面情緒,後面的溝通自然很難良好地進行下去。

我們應該這樣說:「小王,時間已經過去五天了,距離截止日期還有兩天,你負責的部分還沒有完成,大家都在等你了。」

「時間過去了5天」,「還剩2天」,「你沒完成」,「大家在等你」,這些都是無法爭辯的事實,對方只能接受,而且接受得很自然,為接下來的溝通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02、表達感受

感受,不是想法。

比如:「小王,我覺得你這樣不行的。」——這,就不是感受,而是想法。

真正的感受是,「小王,你這樣,我和同事們都有些失望。」

表達感受的好處是會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對方了解我們心裡的感受,容易讓人產生同理心:「是啊,如果是別人的工作沒有完成,我也會失望的。」

只有感受表達出來了,而且雙方都理解了這個感受,這個溝通才能在同理心下朝著一個正確的方向去發展。

03、說出需求

經常聽一些家長說這樣一句話——「我都是為你好」。

這就是需求,只是說得太過冠冕堂皇,太虛太隨意。

職場溝通時,我們說需求一定要很真實很實在,最好能夠突出對方的重要性。只有這樣,對方才能認識到自己的價值所在,意識到自己的角色是什麼,從而產生責任心。

比如:「小王,你也知道,這個項目真的很需要你及時完成任務才行。而且,你負責的那部分又特別重要,說是至關重要都不為過,我們都需要你能儘快搞定。」

04、訴諸請求

請求,一定要越具體越好,讓對方知道你希望他怎麼做,什麼時候做以及做到什麼樣的程度。

比如:「小王,要不你看這樣吧,項目還有兩天到截止日期,這兩天就麻煩你加下班,這樣公司才能及時交付。我知道這樣一來,你的工作任務會很重,如果你有什麼需要的,可以隨時找我,我和其他同事一定會盡全力幫你,你看這樣行嗎?」

案例總結如下:

事實:「小王,時間已經過去五天了,距離截止日期還有兩天,你負責的部分還沒有完成,大家都在等你了。」

感受:「我和同事們都有些失望。」

需求:「你也知道,這個項目真的很需要你及時完成任務才行。而且,你負責的那部分又特別重要,說是至關重要都不為過,我們都需要你能儘快搞定。」

請求:「要不你看這樣吧,項目還有兩天到截止日期,這兩天就麻煩你加下班,這樣公司才能及時交付。我知道這樣一來,你的工作任務會很重,如果你有什麼需要的,可以隨時找我,我和其他同事一定會盡全力幫你,你看這樣行嗎?」

寫在最後:

除了職場,非暴力溝通還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夫妻溝通,教育孩子等,只要抓住這4個要素就行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說話總容易得罪人」學會非暴力溝通,讓領導同事都喜歡
    時你負得起這個責任嗎?」小王:「切,說得這麼嚴重。再說了,咱倆在工作中是平級,你管得太多了吧。」小劉:「我還不是為了你好、為了公司好嗎?你怎麼這樣說話?」小王:「拉倒吧,我看你就是想在領導面前表現,哼!」最後小劉和小王負責的項目沒有完成。
  • 《非暴力溝通》,職場人必讀的一本書!
    我們大家平時在工作中,無論處於什麼位置,溝通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環。無論是面對上級,同事還是下屬,說話讓別人聽起來舒服的人,往往會得到更多人的青睞,別人也更喜歡和你一起工作和交流。但是不懂得說話技巧的人,在和別人溝通的過程中,往往會產生很多誤會,進而影響到兩個人的關係和工作方面的配合。
  • 《非暴力溝通》:職場人不能不學的說話技巧
    有的人評頭論足、口無遮攔,我們覺得這樣的說話方式粗魯無禮;有的人拘泥墨跡,支支吾吾,我們又覺得這樣的說話方式呆板僵硬。除此之外,喋喋不休、頤指氣使、自私自利、肆意詆毀、冷漠無情……這樣的說話方式也會讓我們不愉快和不舒服,甚至還會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和爭鬥。
  • 說話容易得罪人怎麼辦?學會溝通技巧提高情商,提升人際溝通能力
    幫別人辦事的時候多說了幾句,別人說不用你幫了;別人在一起聊得挺開心,你一開口,大家都沉默了;聽到最多的話是:再見、你情商真低、我不想跟你說話、我不想聽你說話、甚至是沒人跟你說話,直接沉默……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六十年來學會閉嘴。
  • 如何處理好同事關係,學會這些就夠了,讓你在職場收穫好人緣
    表弟剛參加工作,但他最近比較鬱悶,他認為公司的同事總是排擠他,後來聊天才知道,他的個人能力不錯,但因為剛進公司,膽也大,所以就接了別人不敢接的大單,並且做得特別好,自然就遭同事嫉妒了。今天小編來就來教大家在工作中收穫好人緣的方法:一、背後不說閒話職場是一個小江湖,充滿了爾虞我詐,有些人當面誇你誇得天花亂墜,轉身就說你壞話,這種人我們無法避免,但我們自己可以保證不成為這樣的人。
  • 非暴力溝通 ②|愛自己的人,才會好好說話
    回顧今天我們繼續閱讀馬歇爾·盧森堡的作品《非暴力溝通》。昨天我們知道了異化的溝通方式讓彼此互相傷害和疏遠。那麼怎樣運用非暴力溝通方式,表達內心的需要和願望,更好與人溝通呢?所以,從我們口中說出的觀察,最終卻很容易變成個人的觀點。我們需要仔細觀察正在發生的事情,並清楚地說出觀察結果。非暴力溝通並不要求我們保持完全的客觀而不做任何評論,只是強調區分觀察和評論的重要性。因為,不區分觀察和評論,人們將傾向於聽到批評,甚至由此產生逆反心理。
  • 《非暴力溝通》——兩句話四個步驟輕鬆搞定優質溝通
    而人際關係不好往往源於溝通的問題。很多時候你都會發現明明是為了對方著想想要對方更好,但是溝通的時候並沒有正確表達,從而導致心生芥蒂,關係破裂。溝通能力強的人,別人聽他說話就是一種享受,不會溝通的人,總是得罪了人也不自知,古語有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中「隱蔽的暴力」比「身體的暴力」更加對人有傷害。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減少語言衝突帶來的痛苦呢?
  • 想收穫職場好人緣?5點輕鬆培養同理心,比任何溝通技巧都有用!
    俗話說「朋友多了路好走」,這句話在職場中尤其有效。只要人緣夠好,即使偶爾犯錯,不管是無意中傷害了他人利益還是說錯了話,幾乎都能靠自己的職場好人緣解決。無數溝通大師因此都致力於宣傳各種溝通技巧,比如根據他人的微動作、微表情來判斷對方情緒和下一步行動,從而有技巧地應對。但太過於技巧性的溝通只會流於表面,真誠度欠佳,無法長久維持。
  • 《非暴力溝通》:這種說話方式,能毀掉你的優勢
    2、進行比較他是把對方和別人進行比較,這種不恰當的溝通方式是對人的自尊心極大的傷害。 記得在《少年說》節目中,曾看到一個女孩兒哭著控訴自己的媽媽:「你怎麼總是拿我跟其他的同學比較,為什麼我的努力你看不到?」
  • 處理好領導同事關係,學會這些就夠了,讓你在職場輕鬆收穫好人緣
    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小學妹,在微信上跟我哭訴,說她在公司遭人排擠,後來仔細詢問才知道,小學妹個人能力不錯,剛進公司就接了不少大單,自然遭人妒忌。小學妹雖然工作做得不錯,但為人有點固執己見,常常不經意間得罪人,給同事們留下一個缺乏合作精神、聽不進他人意見的壞印象。漸漸其他同事與她的關係自然就疏遠了。
  • 《非暴力溝通》:這種說話方式,能毀掉你的優勢
    2、進行比較他是把對方和別人進行比較,這種不恰當的溝通方式是對人的自尊心極大的傷害。記得在《少年說》節目中,曾看到一個女孩兒哭著控訴自己的媽媽:「你怎麼總是拿我跟其他的同學比較,為什麼我的努力你看不到?」
  • 豆瓣8.5《非暴力溝通》解讀二:非暴力溝通4要素,學會好好說話
    昨天在我的身邊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一對夫妻原本在正常的聊天,然而不大一會兒僅僅是因為一個用詞不當就讓夫妻吵了起來,而且越演越烈,這種情況是否也發生在你的身邊呢?時光飛逝的同時有很多道理需要我們去領悟,溝通這件事很多人都意識到其重要性,但是卻很少有人真正的實現了好的溝通。
  • 學會非暴力溝通,拒絕語言暴力
    這些無心或者有意的語言暴力讓人與人變得冷漠、隔膜、敵視。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發現了一種溝通方式,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這就是"非暴力溝通"。馬歇爾·盧森堡 ,國際非暴力溝通中心創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溝通專家。
  • 《非暴力溝通》丨你溝通的方式,暴露了你的情商
    如果你能掌握好它,你不僅可以抵禦別人對你的暴力語言和難聽的數落,打造屬於自己內在的那個強有力盾牌,而且也可以讓自己成為一名非暴力的溝通者。當情緒馬上要戰勝你的理智的時候,你如果能稍微區分一下事實和觀點,你就會很好的勝任這個溝通。但是什麼是事實?什麼是觀點?我好像沒有標準呀。
  • 工作中,想讓溝通更順暢,該怎麼辦?做到這4點,學會非暴力溝通
    在現實生活中,不管你是想吃飯、購物、學習、交流等,只要你有需求,你就得開口說話,要先學會向別人表達出自己的需求,然後才能引導別人朝著自己想要的目標前進。只是在生活中,很多人的表達不是粗暴無比,就是惡語相向,要麼就是言語低下,語氣很衝,讓人心情很不美麗。對於這種影響心情的社交,幾乎沒有人願意經歷。
  • 非暴力溝通:管理層人士如何處理好職場中的情緒溝通?| 量見管理
    儘管已經卸任,但彭蕾與其上司馬雲的溝通卻反映了一條職場溝通潛規則——無論老闆的決定是什麼,要把老闆的決定變成最正確的決定。身為企業的管理層人士,如何處理好職場中的溝通情緒,也成了一項重要的技能。因此本文,李育新老師通過分享《非暴力溝通》的讀書體會,為職場管理中的溝通做出啟示。
  • 職場中高情商的人都是怎麼說話的?學會這3招,領導器重同事喜歡
    說話是一門藝術,職場尤其如此。會說話的人,總是能讓人感覺如沐春風,領導器重同事喜歡,甚至能彌補專業技能的不足,升職加薪的速度更快;不會說話的人,工作中不知道哪句話就會得罪人,領導嫌棄同事疏遠,就跟「狗不理」似的,別更提在職場中更進一步了。
  • 《非暴力溝通》告訴我們,這樣說話將會讓你事半功倍 ​
    暴力溝通,對已對人都是一種傷害。丹·格林伯格曾說:「如果真的想過上悲慘的生活,就與他人去作比較。」說話雖然不花錢,但說話的方式是要付出代價的。人與人的隔閡是怎麼來的?就是說著說著就來了。觀察就是我們看到了什麼,什麼人在做什麼事、說什麼話,這就是觀察,比如「他在過去的一周中一次也沒有接孩子放學」。什麼是評論?評論就是我們出於自己的想法形成對他人的觀點和評判,比如「他不是一個好爸爸」。另外,在溝通中,「每次、曾、總是、從不、經常、很少」這類詞,也很容易混淆觀察和評論,需要謹慎使用。
  • 非暴力溝通:一條說話公式,解決90%溝通問題
    美國著名臨床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博士認為:說話也有一條萬能公式,當你這樣說話時,別人真的會聽,這就是「非暴力溝通」。這樣的說法會淡化你的責任感,久而久之,你會失去信任。每個人都對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動負有責任,要學會一人做事一人當,多考慮對方的感受。
  • 教你怎麼說話不得罪人,學會這三個說話技巧,拉近彼此的情誼
    關鍵是要掌握自己的說話風格和技巧,只有委婉的拒絕方式才能贏得人心。2、學會打圓場,不得罪人生活中往往會有一些爭執,還可能會演變成爭吵甚至是暴力衝突。但我們可以通過巧妙的打圓場,讓雙方和解。顯然,後一種方法更受歡迎,巧妙地打圓場不僅能化解糾紛和尷尬,也說明一個人說話有「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