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妻子眼中,他就是個「家暴狂」,可在羅勇(化名)看來,自己跟「家暴」沾不上一點關係,調解不斷進展,兩人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曾雪(化名)提起曾經發生的事情,情緒一度崩潰。看到妻子痛哭流涕,羅勇卻毫不在意。夫妻兩人戰火升級,一段語音的出現,將調解帶到了新的方向。夫妻倆究竟發生了什麼糾葛,這個家庭的施暴者到底是誰?又是什麼讓他們走到如今的地步?
一開場曾雪就說自己被家暴三次,這次就是來離婚的。明明在說家暴這個嚴肅的事情,可丈夫羅勇卻表現出嬉笑不在意的狀態,而且對於妻子的控訴,也全都矢口否認。那麼曾雪所說的三次家暴,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一切還要從兩人結婚之初開始說起。
曾雪說,在自己生下小女兒還在哺乳期時,丈夫就對她動手了。當時女兒十個月發高燒,曾雪不知道怎麼辦,打電話給跑計程車的丈夫,讓他趕回來,但丈夫一點也不著急,到了下午才回來。看到丈夫遲遲才歸,曾雪火冒三丈:「下次這麼晚,你就別回來了,」兩人大吵一架,羅勇不顧妻子手中的女兒,掐著曾雪的脖子。
羅勇解釋說,當時並不知道女兒生病了,他跑車跑了一晚上,第二天上午還繼續跑車只為多賺點錢,回到家時就想休息一下,當時心情也很煩躁加上妻子一直找他吵架,所以才失控掐妻子脖子。
丈夫的解釋曾雪不能接受,她覺得丈夫就是不負責任的表現。剛結婚的兩人,沒有新婚的甜蜜,有的是無盡的爭吵,為了避免兩人在一起矛盾加劇,羅勇選擇外出工作。本以為距離產生美,可沒想到他們之間的距離產生的只有更多的誤會。
2018年12月,羅勇的妹妹滿月酒,請曾雪和哥哥去喝喜酒,曾雪不和丈夫商量,以丈夫跑車為由拒絕參加酒席。曾雪說她和小姑子有過矛盾,小姑子曾輕視他們,所以她不想丈夫請假破費去參加酒席。
小姑子請酒那天,曾雪的兒子和女兒都傳染了腮腺炎,兩個孩子發高燒,曾雪感覺很無助,但丈夫寧願請假去參加妹妹的酒席,也不回來幫她一起照看孩子。曾雪情緒爆發,爆粗口罵丈夫,結果被羅勇掐著脖子打。
前兩次的家暴曾雪都忍下來了,但第三次家暴曾雪忍不了了。今天10月份,羅勇想換車,私自賣掉曾雪名下的一輛麵包車。因為家裡經濟緊張,曾雪不同意羅勇換車,她威脅羅勇把車換回來了,如果不換她就砸車。
羅勇說之前那輛麵包車沒有空調,夏天跑車實在太熱了。羅勇換車之前是有跟妻子商量的,但妻子不同意。車子開回來以後,正好羅勇的父親生病住院,羅勇就將兩個孩子接到醫院去看父親。
接孩子那天,羅勇沒跟妻子說,曾雪跑到學校發現孩子不見了,很著急到處找孩子。在家樓下,正好看到羅勇載著兩個孩子回來,曾雪火冒三丈撿起一塊石頭砸羅勇的手,羅勇反過來掐住曾雪的脖子按在地上打,曾雪直接報警。從那以後,夫妻就像陌生人一般互不溝通,感情漸漸降至冰點。
羅勇說,他和妻子走到如今這一步,是有原因的,在兒子兩歲時,妻子嫌棄他打呼抽菸,跟他分床睡,一分就是十年。妻子的嫌棄他已經習以為常了,讓他不能接受的是,妻子慫恿兩人孩子疏遠他,指使兒子女兒發威脅簡訊給他,向他要錢,語氣很難聽還質疑他爸爸的身份,這讓羅勇接受不了。
調解員觀察到,羅勇有個特質,語言和行為表達都比較簡單,簡單到讓人無法理解和接受。不知道怎麼表達,一做事情要麼悶聲不響,要麼一鳴驚人,這種性格很容易被人誤解。女人都是聽覺動物,意思就是很好哄,但對於羅勇來說,哄女人是想不到也不屑於去做的,所以妻子會覺得丈夫冷落她,對她和孩子都不關心。曾雪感受不到丈夫的愛,所以她採取分居的方式來對抗丈夫。調解員認為,夫妻兩人都需要做出調整,而且大人之間的矛盾會影響孩子成長。
在老師的開導下,一向「嘴笨」的丈夫開口了,承認自己做得不對的地方,也肯定了妻子的付出。曾雪也意識到自己也有問題,兩人眼眶含淚抱在了一起,手牽手離開了調解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