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島內最新民調出爐 蔡英文、蘇貞昌滿意度創新低
中國臺灣網12月1日訊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民進黨當局近期執意開放美豬、對中天新聞臺不予換照,都讓臺灣民眾對其不滿意度越來越高。最新民調結果顯示,蔡英文的信任度較上月減少5.3%,不信任度較上月增加5.6%。同時,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滿意度也創下新低。
-
開放「萊豬」告一段落,蔡英文一句話,又引島內網友炸鍋
根據臺灣媒體報導,近日島內開放「萊豬」風波終於暫時有了結果,在臺「立法院」的表決中,民進黨當局依靠人數的優勢,不顧民意,強行通過了進口「萊豬」的「行政命令」。民進黨強行通過「萊豬」進口在結果出來之後,蔡英文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慶功」,表示經過一整天的表決,「立法院」通過了進一步開放美豬美牛的九項行政命令,而面對島內因此引發的巨大爭議,她「有些話想跟大家說」。
-
強行開放萊豬 民調專家斷言:民進黨2022慘了
臺灣立法機構民進黨團利用多數優勢將強行通過開放進口萊克多巴胺美豬的行政命令,另一方面壓制民間抗議聲浪,臺衛福部門就針對提出危害健康質疑的蘇偉碩醫師「查水錶」約談。對此,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近日接受港媒專訪表示,若以現在民進黨蠻幹情勢發展再不收兵,民進黨2022選舉結果一定會很慘。
-
島內公布民調消息,蔡英文收到噩耗,後悔也來不及
臺媒11月28日報導稱,根據最新公布的民調結果顯示,因為全面開放瘦肉精美豬遭到島內民意反噬,臺灣民眾對現任領導人蔡英文的滿意度再度下滑5個百分點至43%,與41%的不滿意度差距不大。對於這種臺灣民進黨當局民調普遍下滑的結果,民進黨前民代沈富雄日前在電視節目中感慨道,造成這一次民調變化的竟是美豬,他覺得蔡英文看了以後,一定會很後悔。這位民進黨籍前民代還提到,蔡當局可能以為開放美豬是「小事」,是為了「要報答美國政府這幾年對臺灣的『好』,合乎國際規範、合乎食安標準」。
-
開放含瘦肉精美豬後,臺灣收到美國「重稅大禮」
(觀察者網訊)元旦伊始,罔顧民意的臺灣當局正式開放萊豬(即含瘦肉精的豬)進口,鬧得不可開交的美國萊豬議題終成定局。不過,這一行動並未換來所謂「臺美貿易協議」,臺灣部分產品還被美國課徵反傾銷重稅。對此,有臺網友嘲諷道:萊豬真的白進了。
-
「萊豬」來了 蔡英文的「美國爸爸」滿意了嗎?
身兼縣農理事長的國民黨籍資深議員蔡水遊也開玩笑地呼應道,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嚴禁飼養和銷售「萊豬」,美國要賣「萊豬」很不道德,但是民進黨竟然照單全收,金門乾脆「獨立」算了。金門縣議長洪允典隨即笑稱,「獨立」對不起祖先,還是成立自治區吧。臺灣《中國時報》指出,這是代表金門民意表達對民進黨當局開放「萊豬」進口表達嚴重不滿的心聲。
-
民進黨當局開放進口「萊豬」 國臺辦:為謀政治私利損民眾健康
12月16日,國務院臺辦在北京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務院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民進黨當局為了謀取政治私利,勾連外部勢力,執意損害臺灣民眾的健康福祉,已經引起島內民眾的擔憂和義憤。據島內民調顯示,有八成以上的臺灣民眾反對開放進口「萊豬」(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豬)和美牛。
-
2021臺灣「萊豬元年」也是「萊豬末年」
「行政、立法、司法」三管齊下,民進黨在護航萊豬展現了典型的「新威權主義」,但這是否表示反對萊豬就必將徒勞無功呢?其實不然,以反對萊豬的7成民意為後盾,還有3個手段,可以拒絕萊豬:首先,由國民黨推動的「食安公投」,已將進入第二階段聯署。觀察民意的趨勢,只要「食安公投」成案,結果必然是禁止萊豬。因此「中選會」是否會在程序上杯葛「公投」,就成為2021上半年重要的觀察指標。
-
蔡英文做夢都想不到,剛說開放萊豬卻換來美國重稅,島內一片哀嚎
島內今年元旦起正式開放「萊豬」,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推聲稱:「臺灣取消對美國牛肉豬肉的進口壁壘是受歡迎的一步,對美國農民來說是個很棒的消息。我們期待2021年進一步加強美國和臺灣的經濟聯繫!」蔡英文說開放美國萊豬是一個能夠有效促進臺美關係的決定,也能為臺美友好拼上缺失的經貿合作一角,結果最近慘遭打臉。2020年歲末年終,美國財政部公布的匯率報告,將好不容易除名的臺灣,重新列入匯率操縱的名單,事隔不到半個月,又對臺灣輪胎廠商開刀,課徵高額的反傾銷稅。
-
開放美國「萊豬」後 臺當局還要進口日本「核食」?
1謝長廷力推進口日本「核食」近九成民眾反對民進黨政府因為進口美國含瘦肉精的「萊豬」議題焦頭爛額之際,臺灣所謂的「駐日代表」謝長廷回來了。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大談日本「核食」進入臺灣的問題。但輪到民進黨執政以後,為了討好美日,不惜打臉自己,蔡英文不經政黨討論直接宣布開放「萊豬」以後,謝長廷又攜「核食」議題闖關。有一種說法是,民進黨有人認為,反正「萊豬」已經引發民怨,不如長痛不如短痛,一併處理。
-
蔡英文這回押錯寶,島內痛批,萊豬白進口了
自從元旦開始,臺灣地區正式開放美國萊豬進口。此前,民進黨當局一宣布要開放,島內就掀起「攻防大戰」。但即使臺灣民眾有七成以上反對,外加國民黨的強行反對,但也擋不住民進黨民意代表在表決會上強行通過。然而,臺灣正式引進萊豬後,島內一片混亂,本地豬價格上漲,「臺灣豬」標識五花八門。
-
臺灣元旦開放萊豬已成定局,馬英九:要讓「萊豬立委」付出代價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陶欣然】島內朝野爭議多時的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美豬進口議題,24日「塵埃落定」。「立法院」表決通過9項攸關萊豬進口的行政命令,明年元旦起美國萊豬入臺已成定局。即自明年元旦起,島內豬農仍禁止製造、調劑、輸入、輸出、販賣或陳列瘦肉精,不過對於境外進口的牛肉、豬肉如果使用瘦肉精,則不屬於被禁止範圍。傍晚,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與黨籍「立委」對沒能擋住萊豬進口一事鞠躬向全民道歉。
-
民進黨護航「萊豬」,卻一直自打嘴巴
近段時間的臺灣民進黨,因為放開對美國「萊豬」的進口限制,在島內受到洶湧的民意壓力。 民進黨不顧民眾安危,一意推行政策 民進黨的整個「萊豬」進口政策最矛盾的點就在於,臺灣地區目前仍然是明令禁止瘦肉精添加進入食物,說明民進黨也清楚瘦肉精對於民眾身體健康的危害。
-
開放美豬致民調下滑,沈富雄:蔡英文一定很後悔
島內媒體一份民調顯示,因為開放美豬民意反噬,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滿意度再度下滑5個百分點至43%, 臺「行政院長」蘇貞昌則下跌10個百分點至38%。民進黨前「立委」沈富雄表示,造成這一次民調的變化,竟然是美豬。
-
萊豬叩關決戰周,民進黨挾「豬隊友」決定「一致性投票」!
為了在2021年1月1日準時迎接萊豬(含瘦肉精美豬),本周成為開放萊豬的「決戰周」。12月24日,臺「立法院」將表決攸關萊豬進口的九項行政命令及相關修法。在此之前,國民黨臺北市議員羅智強推動的罷免萊委行動,點名的4大萊委都有輝煌的護萊豬戰功。吳思瑤稱對萊劑的恐懼是炒作出來的,此言一出,社會譁然,吳思瑤知道厲害,也從此閉嘴。陳柏惟吹牛「1打35(國民黨立委)」後秒被國民黨立委林為洲KO,從此揚名。
-
開放「萊豬」進口 臺當局真能討好美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為討好美國,臺灣地區開放「萊豬」進口進入倒計時。臺媒報導,這表示明年元旦開放「萊豬」進口成定局。反對「萊豬」進口 臺灣反對聲此起彼伏而在另一邊,反對「萊豬」的聲音也不絕於耳。12月23日,國民黨與民間團體在臺立法機構外舉行「守護食安之夜」晚會,並夜宿街頭,抗議「萊豬」進口。臺媒報導,擔心民眾抗議衝撞的臺立法機構,12月22日就在外部立起了拒馬圍欄,同時加強警方戒備。
-
非常時期,島內公布一項新民調,蔡英文不願看到的事還是發生了
而在臺灣島內,從疫情之初爭搶口罩的「口罩之亂」,到年中的紓困振興政策爭議,再到引爆食安危機的反「萊豬」抗爭,都讓臺灣民眾「格外有感」。對此,島內日前對蔡當局執政期間的表現進行了一次總結。 其中,位列前三名的事件依次是「口罩之亂」「開放萊豬」及「中天新聞關臺」。 據報導,對民進黨當局的施政作為,臺灣「中時新聞網」以「年終盤點給蔡英文當局2020年施政打幾分?」為題舉辦投票。結果顯示,超過九成島內民眾給出的評分都在「50分以下」。
-
民進黨當局強推「萊豬」 國臺辦:損害臺灣民眾健康福祉
中國臺灣網記者:據島內民調顯示,有八成以上的臺灣民眾反對開放進口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和美牛,有島內輿論就指出,為什麼大陸能不進口「萊豬」,而臺灣卻不能,請問您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我們看到民進黨當局為了謀取政治私利,勾連外部勢力,執意損害臺灣民眾的健康福祉,已經引起了島內民眾的擔憂和義憤。
-
臺灣主要政黨最新民調排名:吳斯懷拖累國民黨
臺灣立法部門第10屆立委就任後至今近3個月,各政黨民調也隨之出爐,據媒體民調最新資訊顯示,這屆國會五大政黨負面聲量,由少至多分別是臺灣民眾黨20.7%,民進黨27.9%,再來是國民黨31.0%,以及時代力量31.1%,「臺灣基進黨表現最糟糕,拿下43.2%的負面聲量」。
-
民進黨對美卑微、國民黨鬥志「暴漲」,萊豬大戰加劇臺灣政壇混亂
這個看似奇葩的問題,已經在島內爭論了好幾個月,臺灣「立法院」更是成為萊豬爭議火光四濺的戰場。臺「行政院長」蘇貞昌12月1日赴「立法院」接受施政總質詢,雖然未重陷上周五被丟豬內臟的慘境,但也遭遇藍營「立委」輪番上陣、咄咄逼人的質問。正如國民黨「立委」蔣萬安當天所說:「歐盟、對岸、俄羅斯至今就是不進口萊豬,至今也未被告上WTO……為什麼臺灣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