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白天嗜睡,當心睡眠呼吸暫停致中風

2021-01-21 99健康網

  白天嗜睡的老人要查查睡眠呼吸暫停,當心心梗發作。

  ●一半睡眠呼吸暫停患者患有高血壓,兩到三成的睡眠呼吸暫停患者患有冠心病

  ●實驗結果顯示:在緩解了睡眠呼吸暫停之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症狀明顯改善

  醫學指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睡眠中心副主任醫師邱志輝

  文/記者黃蓉芳 通訊員韓文青

  很多人都只知道,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會導致晚上睡覺打鼾且伴有呼吸暫停,白天又極度愛打瞌睡。然而,日前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呼吸病研究所睡眠中心專家提出,睡眠呼吸暫停還是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的元兇之一。據統計,約一半睡眠呼吸暫停患者患有高血壓,至少30%的高血壓患者伴有睡眠呼吸暫停,同時,兩到三成的睡眠呼吸暫停患者患有冠心病。該中心研究人員通過對200多名志願者的實驗結果發現,在緩解了睡眠呼吸暫停之後,高血壓患者血壓普遍得到穩定,在對早期病人的4年跟診中,許多患者再也沒有發生腦梗和心梗。

  病例:睡眠幹預後心臟不再需要做支架

  今年61歲的吳叔患有冠心病已有多年,2008年時,病情發展到了最嚴重的程度:他經常出現心慌、胸悶,晚上睡覺時更痛苦,因為只要當他開始感覺進入睡夢,馬上就會有強烈的窒息感襲來,無數次,他都從死亡的邊緣忽然驚醒。第二天起來,他總像是一夜沒睡,心慌劇烈,要坐上好長時間才能勉強平復。根據醫院的血管造影結果顯示,他的一支冠脈堵塞的程度達到60%,醫生建議他最好先放支架進行治療。

  4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加入了廣州醫學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睡眠中心一項關於心腦血管疾病與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的研究課題,作為治療組的研究對象,開始接受呼吸機幹預治療。此後,吳先生的睡眠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晚上再沒出現過憋醒的情況,整個人的精神狀態跟著好轉。更令他想不到的是,他的心臟病也慢慢平穩了下來,4年來,他平時僅靠藥物維持,經造影複查發現其血管阻塞的程度得到明顯的改善,不再需要植入支架進行治療。

  危害:一半人高血壓 三成人冠心病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睡眠中心副主任醫師邱志輝介紹,睡眠呼吸暫停是指在每晚7個小時睡眠中,出現了呼吸暫停及低通氣反覆發作30次以上,或平均每小時睡眠中呼吸暫停及低通氣次數≥5次。該病主要是由於上氣道完全或部分阻塞、呼吸中樞驅動降低而導致呼吸暫停,易感因素包括鼻腔疾病、咽部疾病、顱面發育異常、肥胖、內分泌疾病、神經肌肉疾病或呼吸中樞調節異常、種族和遺傳、飲酒或服用有關藥物的因素等。

  「主要表現為睡眠時打鼾,並且伴有呼吸暫停,夜間反覆發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結構紊亂,其結果會導致白天嗜睡。」邱志輝提醒,「更值得關注的是,睡眠呼吸暫停還會導致心腦肺血管併發症乃至多臟器損害,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壽命。」

  邱志輝說,國外資料顯示,睡眠呼吸暫停在成人中的患病率為2%~4%,國內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這一比例也高達4%。「其中,約一半睡眠呼吸暫停患者患有高血壓,至少30%的高血壓患者伴有睡眠呼吸暫停。」他說,睡眠呼吸暫停患者冠心病的患病率為20%~30%,而睡眠呼吸暫停的嚴重程度是預測冠心病死亡的獨立危險指標,合併睡眠呼吸暫停的冠心病患者5年病死率比沒有睡眠呼吸暫停的患者增加62%。

  析因:慢性間歇性低氧、二氧化碳瀦留

  邱志輝解釋,睡眠呼吸暫停患者會因為呼吸暫停引起慢性間歇性低氧、二氧化碳瀦留、胸腔負壓增大、反覆微覺醒以及睡眠結構異常,從而引發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氧化應激及炎症反應、血管內皮細胞損傷、血流黏度增高、高凝狀態及內分泌代謝異常等,從而導致心腦血管疾病。

  「呼吸暫停,也就意味著缺氧,」邱志輝進一步解釋,「氣道稍一打開馬上又進行氧合反應,形成氧化應激,也就是間歇性低氧,這對人體器官、細胞損害非常大。此外,患者整個晚上不斷地出現呼吸暫停,處理微醒覺狀態,會導致機體的交感神經興奮,引起血管收縮,血壓自然升高。」

  邱志輝說,正常人睡眠的血壓是下降的,睡眠呼吸暫停患者卻是反過來的,特別是第二天剛醒來的時候,血壓普遍要高出很多。「在國外,呼吸睡眠暫停已經被證實是加劇心腦血管疾病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

  治療:持續正壓通氣減少腦梗和心梗

  邱志輝說,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呼吸病研究所睡眠中心在鍾南山院士和羅遠明教授的組織下,於2007年啟動了「睡眠呼吸暫停心腦血管終點事件研究」。「這個課題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運用持續正壓通氣來降低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中重度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患者的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

  「對合併有睡眠呼吸暫停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先解決睡眠問題非常重要。」他說,心梗患者和腦梗患者在5年內二次中風發生率都非常高。而從該中心對200多名志願者的試驗結果看,患者採用呼吸機進行持續正壓通氣之後,嗜睡程度得到了有效改善,而且,高血壓患者血壓普遍都較平穩,患者服用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物在治療組普遍減量,減輕了醫療費用。「早期的病人跟診4年,現在許多患者再也沒有發生腦梗和心梗。」

(責任編輯:實習樂淑蘭)

相關焦點

  • 男子乏力嗜睡10年,竟是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
    華聲在線10月23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傳新 通訊員 穆亞南 石榮)家住長沙的彭先生10年來,經常感覺乏力,沒精神,嗜睡,甚至有時候跟別人聊天,說著說著就睡著了。近日,在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彭先生被診斷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 什麼是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
  • 中國呼吸睡眠暫停基層指南:打鼾、肥胖且白天嗜睡者要高度懷疑這種...
    我國約有6000萬人有呼吸睡眠暫停,由於睡眠呼吸暫停與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中風關係密切,甚至可引起猝死,又被稱為「睡眠殺手」。由於我國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治療設備多局限於大型醫院,公眾對打鼾盲目輕視,使得大量的患者無法得到有效治療。近日,《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基層診療指南(2018)》發布。
  • 是什麼原因導致老人嗜睡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獲至寶,我們平時也要關心著老人一舉一動,上了歲數應該是睡覺比較淺而且睡眠時間不長,可是有些老人卻會白天也要睡上幾個小時,到了晚上還是要早早地就上床睡覺了,是什麼原因導致老人嗜睡呢?會不會是什麼疾病引起的呢?
  • 睡覺1小時呼吸暫停17次?這是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
    最近,冉先生前往新橋醫院就診,經過睡眠呼吸監測發現,他一個小時呼吸竟暫停17次,最長時間達13秒!聽上去有些不可思議,但醫生們說,外地曾有一個小時暫停呼吸110次,最長憋氣40.8秒的記錄。這樣的情況在醫學上被稱為「惡性打鼾」即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
  • 當心是得了「嗜睡症」!
    當心是得了「嗜睡症」! 生活中你是否有過以下現象:晚上十點準時睡覺,早上七點起床,雖說前後一共能休息9個小時,可是在白天裡,卻總是感覺睡不夠,身體非常疲倦,工作時總是打瞌睡、提不起精神,而且對周圍的事物沒有興趣,一心只想回家躺在床上…… 明明年紀不大,可為什麼總是像個老人家一樣萎靡不振?
  • 這樣的面容要注意「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
    (原標題:這樣的面容要注意「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
  • 打鼾出現呼吸暫停睡眠監測可查病因
    N本報記者 陳麗明 通訊員 苗登田 本報訊 荔城區新度鎮的蔡先生有十幾年的打鼾史,而且白天很嗜睡。妻子曾勸蔡先生到醫院檢查,可他一直不太在意,直到日前差點發生意外,才去九五醫院檢查。 原來,蔡先生日前夜間照樣鼾聲如雷,可突然間沒有了任何聲響,妻子一看才發現他的口鼻都沒有出氣,嚇得她趕緊叫醒了丈夫。
  • 晚上睡覺打鼾、呼吸暫停?這種病,真讓人揪心!
    再仔細詢問老人,方知老人平時睡覺會打鼾哼哼。上面的幾個故事,都是真實發生的病例。最終醫院檢查結果,確診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經相應治療後病情好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是睡眠過程中反覆發生上氣道塌陷,從而導致頻繁的呼吸暫停或通氣量減少的一種睡眠呼吸障礙性疾病。
  • 男子打呼嚕被憋醒坐馬桶也能睡著 原是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
    最近一個月,劉先生的嗜睡症狀愈發嚴重了,白天睡著醒來後,會情緒激動,下肢發軟站立不起來,在夜間睡覺時身體有時會抖動很久,性情十分暴躁。在哈醫大二院癲癇與睡眠障礙中心,朱雨嵐教授為劉先生進行檢查,最終確診他患上了「發作性睡病」。經過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與心理疏導,劉先生的症狀得到一定的緩解。
  • 打呼嚕並非睡得香 導致呼吸暫停很危險
    睡眠是人類重要的生理需求,人的一生中有1/4~1/3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良好的睡眠能夠保障精神與體力的恢復,低質量的睡眠嚴重影響工作、生活質量甚至危害人身安全。我們常聽老人們說:「他睡得多香呀!都在打呼嚕了。」打呼嚕真的就是睡得香嗎?但為啥好多人睡了一整夜了,白天還是犯困?
  • 打哈欠超過這個頻率 當心是病
    打哈欠是人的一種生理本能,當我們過於疲勞、睡眠不足或晚上睡眠質量差時,白天常會忍不住打哈欠。研究認為,打哈欠對身體是有好處的,但頻率不應超過3次/15分鐘。如果白天總是哈欠連天,也可能是一些疾病的信號。
  • 29歲男子患嚴重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 睡7個小時 呼吸暫停389次 最長...
    在小廖看來,這是因白天工作太累,晚上睡得比較沉才會這樣。 從去年開始,小廖時常感到乏力、犯困。白天昏昏欲睡,總是一副睡不醒的樣子,整個人精神狀態很差,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了很大影響。 前不久,他到浙江醫院掛了呼吸內科的專家號,接診的欽光躍主任建議他做了一個睡眠監測。
  • 如何評估白天嗜睡程度?快來為自己嗜睡打分,附愛潑沃斯嗜睡量表
    如果就寢後輾轉反側睡不著的情況持續了兩周以上,那最好還是去專治睡眠問題的睡眠門診看一看。那裡的醫生都是睡眠專家。他們不僅會根據正確的知識為你診療開藥,還會幫你調整生活習慣。這樣看來,求助於睡眠門診才是改善睡眠質量的頭號捷徑。
  • 打呼嚕使用呼吸機產生的變化——白天不再疲倦嗜睡
    很多人認為打呼嚕使用呼吸機最大的好處是解決了打呼嚕的問題,其實不止如此,打呼嚕戴呼吸機更大的好處是解決了健康問題,例如說改善睡眠,解決白天嗜睡、無法集中注意力等問題,以及降低潛在慢性疾病風險等。人在睡眠時因打呼嚕出現缺氧時,大腦會自動喚醒身體調節,一晚上反覆多次,人體就無法進入到深睡眠,導致睡眠質量降低,身體得不到有效修復,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打呼嚕患者白天無精打採,無法集中注意力,感覺隨時隨地都能睡著。這就是典型的嗜睡症狀。
  • 孩子夜間打鼾頻繁翻身,警惕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
    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是兒童睡眠呼吸障礙疾病中危害最為嚴重的疾病。在《中國兒童OSA診治指南》(2020)(簡稱《2020版指南》)發布暨解讀會上,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主任、北京兒童醫院院長倪鑫提醒家長,如果孩子夜間打鼾且頻繁翻身,要警惕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是指兒童睡眠過程中頻繁發生部分或完全上氣道阻塞,幹擾兒童的正常通氣和睡眠結構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
  • 打鼾者的福音——金醫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睡眠監測中心」成立啦
    近日,金鄉縣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成立睡眠監測中心,可進行多導睡眠監測,來診斷患有睡覺打鼾、鼾聲大且不規律及夜間有窒息感或憋醒等症狀的患者,同時給予個體化治療,從而有效緩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患者症狀,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目前,多導睡眠監測(PSG)是診斷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的金標準。
  • 打呼嚕不是睡得香 廈門男子因打鼾呼吸暫停而死亡
    「約九成的打鼾人士,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即打鼾伴有睡眠呼吸暫停。」餘斌說,這類患者參與體循環的血氧少了,從而引起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夜尿增多、腎功能不全、老年痴呆等併發症。嚴重打鼾者可能在睡眠時缺氧猝死。  有文獻報導,全球每天約有3000人因睡眠呼吸暫停死亡。在我國,約有4.5億人患有鼾症,其中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患者約有5200萬人。
  • 顎舌聯合術治療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療效顯著
    顎舌聯合術治療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療效顯著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2 21:33:15 澳大利亞伊拉瓦拉耳鼻喉頭頸診所Stuart MacKay團隊比較了多級上氣道手術與藥物治療對常規治療失敗的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患者的療效
  • 「睡眠呼吸暫停」是種什麼病?
    當我換好衣服,技術人員說我的睡眠呼吸暫停「很嚴重」,另外,希夫醫生過一陣子會給做我更詳細的數據解讀。我本來想出去吃個豐盛的早飯獎勵一下自己,但我什麼也沒吃,直接回到家裡了。我完全不覺得餓,唯一的感覺是害怕。幾周之後我又回到了「北岸」醫療機構,這次我是在白天來看醫生的。希夫醫生讓我坐在一塊大屏幕前面,顯示屏上密密麻麻的是各種顏色的數字、手稿。
  • 老人嗜睡的原因 4種原因造成老人嗜睡現象
    春天氣候比較溫和,我們在吃過午飯之後很容易出現睏乏的現象,也有人春天會有嗜睡的現象。但是嗜睡有時候是身體疾病的預兆,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老人嗜睡的原因、老人嗜睡怎麼辦以及老年人嗜睡的危害,大家一起關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