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編程教育已經延伸到兒童階段,很多家長為了能夠讓孩子學好編程也開始接觸這方面的信息,就想著怎麼為孩子選定好的編程學習相關課程。
但對於從沒接觸過編程的家長們來說,常常困惑孩子應該先學哪種程式語言?之後又要怎麼學習才能有效果?
有一位既是家長又是編程教師的老師曾建議,應該先把教學、學習目標搞清楚更重要。他認為對於兒童來說,教育編程的目標是開啟思維,主要目的並不是學會某一個具體的程式語言。
因為這是一個系統工程,不管是scratch還是python、java、c++,其實都可以。重點在於學習如何思考,如何創造,從無到有探索性的創造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然後把這種能力應用到學校的各種學科學習中。
Scratch創始人曾說過對於入門級兒童語言需要達到的幾個標準:
1、孩子能輕鬆學會,入門簡單。
2、容易完成作品,錯誤少,成就感強。
3、有能玩得開心的應用場景。
另外小編也根據編程相關教育專家的看法,整理了幾條學習編程的建議:
一、用簡單編程Code入門
4歲到8歲的孩子,可以先嘗試下http://code.org上面的一些非常基礎的關卡,練習完成二十個關卡,就基本上對最初級的編程的概念(順序、循環、條件)非常了解了。
二、學習Scratch
如果在code.org上的任務都基本上玩過了,那就可以開始學習下Scratch,可找一些有經驗的培訓機構,他們會通過有趣的教學方式讓你的孩子很快的愛上編程,更快的掌握一些基本技巧,讓你和孩子不再迷茫,讓孩子學好這麼「高大上」的一門學問!
三、多設置小目標
家長應該經常去設立一些小目標,讓孩子既能夠做到,但是又稍許有點挑戰,通過這樣的小目標的設定,讓他們不斷的增長自信心促使自我驅動學習。
四、家長高質量陪伴
教育中有時候需要家長,在孩子旁邊進行陪伴,給他提供一些非常具體的建議,才能改進自己的作品,他會覺得非常滿意,而且成長也很快。
雖然這些建議並不需要在代碼上面,家長也不一定懂。但是在可玩性上面,在視覺方面,在互動性方面能夠給出些建議就好,這些即便不是學計算機的家長也同樣能夠得出。。
五、教學相長
孩子如果掌握了一些Scratch或python編程技能,可以教大人或其他小朋友來學編程,這樣更能刺激他掌握更多學習的基礎知識。
比如家長可以在孩子完成每天學習之後主動去問,今天學到了什麼?有沒有覺得有哪些知識是比較有趣的?爸爸媽媽如果想學孩子應該怎麼教?諸如此類的方式。
這樣不僅能讓孩子鞏固所學知識還能引發孩子的思考,順便還鍛鍊了語言表達能力。
六、多交流
讓孩子多跟其他在學編程的孩子進行交流。孩子們學了以後也需要找其他孩子一起交流,甚至競爭比較,利用孩子們的好勝心,可以促進孩子自主學習。
七、多參觀體驗科技應用
越早接觸到一些實際的科技化應用。越能讓孩子們領會到科技的魅力,而不斷去探究其原理,積極嘗試。
孩子對未知的事物有著很強的好奇心,通過切身的體驗能夠更好的激發孩子探索的欲望。
八、參加編程類競賽
各地區都有這類比賽,通過參加這些比賽,跟其他孩子同臺比較,不僅能及時的讓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和進步,還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不足。
如果能在國家級的競賽中獲獎,則在升學教育體制中獲得了能夠優先錄取、降分錄取等優勢。在國內各大名校的自招名額方面大多都有體現,同等成績下,被錄取優勢更大。
九、多參加科技夏令營
國內外都有不少此類專業的科技夏令營,特別是美國很多,有條件的家長可以讓孩子去參加。
如果不能參加,也可以學會科學上網,在網絡上有不少此類的視頻,了解當前國內外孩子們的教育模式和科技水平。
十、設立目標、制定計劃
跟孩子一起探討,設立一個長遠目標。比如,做最棒的遊戲工程師,做一個最厲害的智慧機器人等。
把眼前的學習跟這個目標關聯,並進行計劃分解。然後通過使用「小小計劃」這類的時間管理工具來制定一個個短期計劃,並付諸實踐一步一步朝著目標前進,雖然距離實現還很渺茫,但是這個夢想會激勵他一直朝著目標堅持努力。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