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獨創方言造字法 語言專家稱很形象(圖)

2020-12-20 中國網

很多重慶方言,我們耳熟能詳,卻不見得能寫出來。比如,公雞打鳴的聲音怎麼寫?開門的聲音怎麼寫?雞害瘟病死了要埋在土裡,重慶方言不叫埋,叫go,你或許聽到過,但是就是不知道怎麼寫。

不要著急。昨天,渝北區洛磧鎮70歲老翁閻烈彬將這些我們熟悉但不會寫的重慶方言一一給出了寫法。

七旬老翁自創方言字

閻烈彬家住渝北區洛磧鎮花園路,今年已70歲。

2月8日,重慶晚報第3版報導了西南大學毛遠明教授獲得1580萬元科研經費,專項研究石刻碑文,填補中華字庫,他就致電本報24小時新聞熱線966988,稱自己雖然只有小學文化,但能寫出很多土生土長的重慶人都寫不出來的方言字。

昨天,他把自己自創的一些重慶方言字和註解交到了重慶晚報記者手中。

閻烈彬說,嶽父是鄉裡的私塾老師,自己也算是半個文化人,上世紀60年代,他是鄉裡的活躍分子,成了巴南區天池鄉的掃盲員,特別喜歡鑽研本地人說的方言,但當時,很多字有發音寫不出來,自己就想著造字。

一場雞瘟發明了「go」

1968年,一場無情的雞瘟襲來,鄉裡養的很多雞都死了,閻烈彬就將死掉的雞帶到後山的橘子樹下,挖了很大的一個坑,把它們埋了。

「病死的牲畜不能吃,只能埋,但重慶方言不說『埋』,說『go』,但這個字怎樣寫,沒人知道。」閻烈彬說,當時自己就開始想著給「go」造字。

還未從雞瘟傷痛中走出來,喜歡鑽研的閻烈彬就琢磨起來。「填埋先要有坑,上面要有土。」閻烈彬說,經過幾天思考,他認為「go」字應該是上面一個「土」,下面一個「穴」。

造完「 」字,閻烈彬興奮地跑去找嶽父請教,得到肯定。

公雞打鳴是叫「 」

由於在鄉下經常看到和聽到公雞打鳴,有一次,閻烈彬突然來了靈感,要把公雞的打鳴聲用字寫出來。

閻烈彬說,公雞打鳴有三部曲,第一步,仰天長叫;第二步,平著身子尖叫;第三步,低頭鳴叫。他造字時就想到用「口」代表雞嘴,「九」代表雞身,根據位置變動組合成三個字代表叫聲。

第一個字仰天長叫「gi」,「口」在身子「九」上;第二個字平身尖叫「géi」,「口」與身子「九」相平;第三個字低頭鳴叫「gi」,「口」在身子「九」下面,預示著嘴離地很近。

想是這麼想的,但是不是真的就這麼寫呢?閻烈彬還是跑去向權威的嶽父大人求證,嶽父看完女婿造的字,點了點頭,稱是造準了。

語言專家稱造字很形象  閻烈彬自創的方言字是不是真的造準了?昨天,重慶晚報記者向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毛遠明教授求證,看過閻烈彬的造字後,他認為這些方言字很形象,並不是瞎編造。

毛遠明說,在宋代以前,重慶人對jg的發音不分,比如解(j i)開,重慶人會念解(gi)開,所以閻烈彬發明的「 」字很形象,與「窖」字很有可能相通。

另外,公雞鳴叫聲是屬於象聲詞,來源詩經,是「唧唧」或者「喈喈」,閻烈彬的字屬於地方百姓自創方言字,並不是瞎編造。(重慶晚報記者 周小平攝影報導)

看看這些方言字 造字達人有寫法

(qìn),從地下冒出的水。造句:這個地方好潮溼,主要是地上在(qìn)水。

(su),無腳動物的行走,因為沒有腳,蟲字少一點。造句:他走在草叢裡,看見一條菜花蛇(su)過來了。

(k),兩邊是堅硬的固定物體,中間有細縫,東西塞進去了。造句:他的腳k在石縫裡了。

(géi g),農家木門,先關一扇,再關一扇,先後發出的聲音。

(ni),發嗲的意思。造句:你看,這個娃兒又在跟爸爸撒嗲了。

生僻字讀法大搜索

三個土念垚(yao)三個牛念犇(ben)

三個手念掱(pa)三個田念畾(lei)

三個馬念驫(biao)三個羊念羴(shan)

三個犬念猋(biao)三個鹿念麤(cu)

三個魚念鱻(xian)三個貝念贔(bi)

三個毛念毳(cui)三個車念轟(hong)

相關焦點

  • 鄞州方言你還認識多少?這位七旬老人為你「造字」兩千!
    【 中國地域廣闊,漢語與少數民族語的方言眾多,來自家鄉的聲音最能帶人穩定感與踏實感。為了讓更多的人能讀懂鄞州方言,七旬老人邵啟龍用五年時間「造字」兩千……】‍   鄞州七旬老人邵啟龍用了近5年時間考證,收集、整理出2000多個生僻字,編成《鄞方言正字考注》一書。日前,區政協編撰的《鄞州文史》第21輯收錄了此書的相關介紹。
  • 漢字造字法
    漢字造字法「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為造字之法。其中,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均為造字之法,而轉注和假借都是用字之法。四大構詞法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形聲字,漢字的四大造字法。象形造字法的局限是:無法描摹抽象的事物。「象形造字法「及「象形字」是漢字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它奠定了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造字方法的基礎。屬於「獨體造字法」。用文字的線條或筆畫,把要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徵,具體地勾畫出來。
  • 有趣的漢字造字法
    關於漢字的造字法,從漢朝以來,相沿有「六書」的說法。「六書」是古人解說漢字的結構和使用方法而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六書」之名,最早見於《周禮·地官·保氏》。後世學者定名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象形: 象形字是最原始的造字法,起源最早。
  • 老人帶孩子滿口方言,會影響孩子語言能力嗎,聽育兒專家研究結論
    所以很多家庭都會選擇將家裡的老人接到身邊,一來可以照顧老人,二來老人也可以幫忙照看一下孩子,也是一舉多得的事情。相信這樣的場景也是很多家裡經常遇到的,在處於語言發展時期的孩子,語言學習最好的途徑就是來源於模仿,但是家裡的老人早已經習慣了方言的固定用法,很多老人對於有些東西甚至根本不知道用書面語該如何表達,所以在教孩子時
  • 比喻思維與漢字造字法
    曾任固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中文系語言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現任系主任。兼任寧夏語言學會理事、西北修辭學會會員、中國修辭學會會員、中國應用寫作協會會員、中國山東濟寧市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從事高等學校教學和科研工作二十年,以現代漢語為學科專長,以語法修辭為科研方向。
  • 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語言資源庫,四類方言瀕危
    近期,教育部在答覆全國人大代表建議時透露,截至2019年年底,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共完成1712個調查點,工程同步建設的中國語言資源庫和採錄展示平臺,匯聚了123種語言和全國各地方言數據超過1000萬條,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語言資源庫。通過該工程,專家提出四類瀕危方言,包括澳門土生粵語等特殊人群方言、漢民混合語、方言島和未分區方言。
  • 古稀老人繪出35米《百禽圖》
    古稀老人繪出35米《百禽圖》 點擊進入>>>   據山西電視臺消息洪洞縣南關村70歲的任德恩老人花費了近兩年的時間,日前繪製完成了長達35.66米的《百禽圖》。
  • 古稀老人潛心編寫出萬年曆 獨創口訣似神算(圖)
    近日,合肥75歲老人溫小才,花費整整15年,終於編寫出了一本「正宗」的萬年曆,並正式付印。溫小才還自創了兩套口訣,可以隨口說出任何一天是星期幾、任何一年的24節氣分別是哪天。   老人編寫萬年曆  昨日下午,記者在合肥三孝口西平門社區的老式居民樓裡,見到了溫小才。
  • 漢字正義(4):漢字造字法「六書」詳解
    【解釋】:形聲是指根據事物的屬性將事物劃分成不同的屬類,用表示這一屬類的文(或字)標明意義範圍(形部,或稱意符),然後再找一個能夠曉喻讀音的文字,作為標聲部分(聲部,或稱聲符)與其結合而構成新字,如江、河,從水,讀若工、可。
  • 古稀老人自創29頁漢語速錄法 希望有人能傳承
    古稀老人自創29頁漢語速錄法 希望有人能傳承 2015-02-25 15:07:43參與互動()   年過古稀的老人楊積成
  • 網絡新造字流傳條件:符合漢字造字法 有實踐需要
    時下,網絡新造字不斷出現,這些所謂「新字」對漢語發展是否會產生影響?又是否需要對其進行規範?記者就此採訪了語言學家、語文教育家張巨齡。  網絡時代「新造字」也會大浪淘沙   記者:您認為網絡新造字,能夠流傳下去嗎?  張巨齡:我看,至少要看兩個條件:一是看是不是符合漢字的結構和形成的原則規律。
  • 古稀老人用電烙鐵「畫」出精美圖畫(圖)
    家住莊河市蘭店鄉的古稀老人孫仁鐸就迷上了電烙畫,通過自學「畫」出了一幅幅美麗的作品。  舊式大衣櫃讓他迷上電烙畫  孫仁鐸今年73歲,住在莊河市蘭店鄉金場村雜後屯。記者近日走進他的家中,隨處可見精美的電烙畫。雖然畫面沒有色彩裝點,但畫中的人物、動物等形象栩栩如生,在木頭紋理的映襯下,形成了自然古樸的視覺效果。為了展示電烙畫的創作過程,孫大爺特意給記者演示了一下。
  • 春雨老師講漢語語法:造字法
    漢字的造字法我們祖先造字並非心血來潮,想起一出是一出,而是非常講究,有跡可循的。了解造字法,就是了解漢字的音形義,減少錯別字,了解祖先的智慧,學習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因為祖先造出的每一個字都體現著他們對世界的認知、感悟與審美觀照。
  • 北京日報客戶端: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語言資源庫 四類方言瀕危
    粵語等方言的傳承,引起一些人大代表的關注。近期,教育部在答覆全國人大代表建議時透露,截至2019年年底,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共完成1712個調查點,工程同步建設的中國語言資源庫和採錄展示平臺,匯聚了123種語言和全國各地方言數據超過1000萬條,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語言資源庫。
  • 老人帶娃滿口方言,會影響孩子語言能力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他們甚至還會擔心「學習方言會不會影響孩子的口音」「同時處於方言和普通話兩種語言環境中,會不會阻礙孩子的語言發展」等等。1老人帶出來的孩子滿口方言那孫子不是就學會方言了嗎?現在年輕人都不說方言了。所以,媽媽們並不用太擔心老人說方言會帶偏寶寶。
  • 網友爭相造字
    記者經過統計發現,多數網友對造字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熱情,當中以「口+爬」組成的新造字呼聲最高。   正方  足球上籃:現在大街上都在流行「pia pia」,我覺得就是「啪啪」或「啪兒啪兒」的意思。  白色巨塔:俺家寶寶就快出生了,我準備給他取名「pia pia」,既有聲音又有速度的感覺,很有意思。
  • 漢字造字法(2)——會意與形聲
    語言中有許多抽象的詞無法用象形、指事方法造出字來表示,會意造字法正好彌補了它們的不足。會意法造出的新字,是用已有的象形字或指事字作構成材料的,提高象形字和指事字的使用率,充分發揮舊有文字的作用。會意字的結構方式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偏旁的組合,其組合方式靈活多樣。例如「看」字 , 「初」字 ,「晶」字。組合形式的多種多樣,使會意字的數目比起象形字、指事字要多得多。
  • 「六書」造字法:漢字生產發展史(語文的演變02)
    語文的演變02"六書"造字法:漢字生產發展史漢字的造字法,從漢朝以來,便有"六書"的說法。許慎在《說文解字·敘》中對"六書"的詮[quán]釋影響最深廣,原文如下:《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
  • 客家話被國家列為瀕危方言!
    10月10日消息,粵語等方言的傳承,引起一些人大代表的關注。近期,教育部在答覆全國人大代表建議時透露,截至2019年年底,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共完成1712個調查點,工程同步建設的中國語言資源庫和採錄展示平臺,匯聚了123種語言和全國各地方言數據超過1000萬條,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語言資源庫。
  • 《閩南方言大詞典》今日北京首發
    廈泉漳三地專家合力之作  早報訊(記者林澤貴文/圖)首部完整表現廈、漳、泉閩南方言的詞典——《閩南方言大詞典》今日在北京舉行首發式。該詞典收錄了3萬多條閩南方言。  這部1500多頁200多萬字,比磚頭還厚重的詞典,是廈、漳、泉三地三位專家歷時3年多才完成的,也是迄今為止最完整的閩南方言工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