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客家話被國家列為瀕危方言!

2020-12-16 騰訊網

10月10日消息,粵語等方言的傳承,引起一些人大代表的關注。近期,教育部在答覆全國人大代表建議時透露,截至2019年年底,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共完成1712個調查點,工程同步建設的中國語言資源庫和採錄展示平臺,匯聚了123種語言和全國各地方言數據超過1000萬條,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語言資源庫。通過該工程,專家提出四類瀕危方言,包括澳門土生粵語等特殊人群方言、漢民混合語、方言島和未分區方言。

針對「關於深入推進漢語方言傳承工作的建議」,教育部透露,2015年已啟動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簡稱語保工程),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以漢語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資源的調查、保存、展示和開發利用為核心的各項工作,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語言資源保護項目。5年來,工程建設成效顯著,社會反響良好,在國內外產生了重要影響。截至2019年底共完成1712個調查點,比總體規劃1500點超出14.3%,超額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工程同步建設的中國語言資源庫和採錄展示平臺,匯聚123種語言和全國各地方言數據超過1000萬條,已經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語言資源庫。在此基礎上,語保工程積極推進調查成果開發應用,出版《中國語言文化典藏》《中國瀕危語言志》系列叢書等標誌性成果。

在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實施過程中,專家提出四類瀕危方言:一是特殊人群方言,如澳門土生粵語、黑龍江站話等。二是漢族使用的以漢語方言為基礎的漢民混合語。三是方言島,如在眾多地區散狀分布的客家話、畲話等。四是未分區方言,如湘粵桂交界地區的土話、平話等方言。通過語保工程建設,共完成103個漢語方言瀕危調查點的調查任務,為方言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打下了良好基礎。

另外一份「關於成立粵港澳大灣區粵語保護中心的建議」,涉及推行粵語課、建設粵語有聲資料庫、統一規範粵語書寫等具體內容。對此,教育部表示,廣東語言資源十分豐富,在語保工程整體規劃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全省設立調查點數處於全國第二位,其中粵語作為廣東省主要使用的方言之一,共設立42個調查點,另外還在香港和澳門設立了2個粵語調查點。

粵語屬漢語方言,其書寫使用應符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規定。在一些非正式、私人交流場合,部分群眾有使用粵語方言字的習慣和傳統,一些方言字屬於自造字、新造字,不符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使用規範,部分方言字為生僻字,來源於古語詞。對此,學術界主要從記錄、保存、研究方言的角度對方言字規範使用進行研究。目前,針對粵語方言字,在學術層面已有一些規範,如《廣州音字典》《廣州話正音字典》等。

此外,國家語委設立了「粵方言-普通話神經機器翻譯」「粵方言資源採集與應用研究」等研究課題,近期依託廣州大學設立「國家語言服務與粵港澳大灣區語言研究中心」。

相關焦點

  • 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語言資源庫,四類方言瀕危
    近期,教育部在答覆全國人大代表建議時透露,截至2019年年底,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共完成1712個調查點,工程同步建設的中國語言資源庫和採錄展示平臺,匯聚了123種語言和全國各地方言數據超過1000萬條,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語言資源庫。通過該工程,專家提出四類瀕危方言,包括澳門土生粵語等特殊人群方言、漢民混合語、方言島和未分區方言。
  • 漸漸失傳的中國方言:南方的客家話
    在中國南方小城沙口戴蒙王的家裡,每天聽到三種不同的方言並不奇怪。有時會說到客家話,那是王家祖輩的語言,還會聽到粵語,那是廣東省的主要方言,還有普通話,也是國際社會所知道的「漢語」。在王的生活中,每一個方言都有其獨特的目的,不管場合是在家、學校還是工作地點。
  • 北京日報客戶端: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語言資源庫 四類方言瀕危
    通過該工程,專家提出四類瀕危方言,包括澳門土生粵語等特殊人群方言、漢民混合語、方言島和未分區方言。針對「關於深入推進漢語方言傳承工作的建議」,教育部透露,2015年已啟動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簡稱語保工程),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以漢語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資源的調查、保存、展示和開發利用為核心的各項工作,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語言資源保護項目。
  • 客家話:最不應該消失的方言
    近20年,全球會說客家話的人由6000多萬減少到不足3000萬,流失速度驚人。另一方面,在珠江三角洲地區以「方言島」形式存在的客語同時受普通話和相對強勢的粵語影響,部分客家人家庭生活用語轉向普通話或粵語。根據調查大部分從小在大城市長大的年輕一代客家人都不會講客家話。客家話已退縮為家庭使用的語言。
  • 廣東方言對比,為什麼客家話和粵語如此相似?
    ,是廣東境內最重要的兩種方言,因為這兩種方言的中心與主要分布地域都在廣東,而且關係最為密切。據著名語言學家徐通鏘對基本詞彙的統計,在全國七大方言中,粵語跟客家話的基本詞彙最相似。、「幾多」(多少)、「舊時」(過去)等,都通用於粵語與客家話。
  • 客家話:一種廣泛而又「固執」的漢方言!
    客家妹客家語是國內七大方言之一,屬於漢藏語系裡的一個子系列,國際語言代碼為ISO 639-3 hak,在全球使用者達到差不多一億人之多。它不但是海對面島上的公事語言之一 ,甚至還是南美一個擁有60萬人口叫做蘇利南國家的法定語言之一 ,是不是很神奇?在我們國內使用者達到了6000多萬人,主要分布在廣東,江西,福建及廣西,海外有近3000多萬人,以東南亞各地區為主,這就是它的廣泛之處。
  • 粵語,客家話,潮汕話:廣東三大方言爭鬥史
    粵語,客家話,潮汕話:廣東三大方言爭鬥史 2015年02月16日 16:34 來源:澎湃新聞網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其實,廣東的漢語主要分為三類:粵語、客家話和潮汕話,分別為廣府人
  • 比粵語更古老的客家話:最不該消失的方言,卻是衰弱最快的語言
    客家話是七大方言之一,它的歷史十分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南宋時期。歷史上,客家話曾是蘭芳共和國境內主要流通語言之一;曾是太平天國的「國語」,而如今,客家話卻淪為世界上衰弱最快的語言之一。第二次:唐末黃巢起義後,兩晉以後遷居江西北部和浙江西部的中原移民再次南下遷徙到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和廣東韶關地區;第二次南遷到達贛南、閩西,移民語言仍然沒有融入當地方言,日後獨立形成了客家方言。
  • 潮州話和客家話、粵語的區別
    計量研究部分以1230個基本詞語為主要研究對象,進行了多角度的比較研究;文化分析部分主要分析了三大方言詞彙的文化內涵的異同。本書還論及了三大方言詞彙古語詞的表現以及三大方言的關係,論述了粵方言對客家話和潮汕話的強勁的影響。 【代序】廣東境內分布著三種方言:客家話、潮汕話(閩語)和粵方言。客家話主要分布在粵東、粵中和粵北等客家地區,以梅縣話為代表。
  • 為何漢語七大方言之客家話,日語部分用字和發音竟和他如此相似?
    我們漢語是屬於漢藏語族下的漢語語系,而漢語語系又分為了閩方言、粵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吳方言、官方方言、客家方言七大類。其中北方方言又稱官話方言,以北京話為代表,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基礎方言,以北方話為代表,使用人口佔漢族總人口的73%。
  • 粵語,客家話,潮汕話:廣東三大方言爭鬥史,客家人必須要了解
    廣東方言分布,其中橙色為粵語,綠色為客家話,紅色為潮州話。來源:《中國語言地圖集》。  從廣東方言分布圖中可以看出,粵東臨海是潮州話的天下,粵東北山區則以客家為主,珠江三角洲和粵西大部則是粵語的大本營。  那到底哪種方言才是最最正宗,歷史最悠久的「廣東話」呢?
  • 語言瑰寶|漢語七大方言之一:客家話
    客家語,簡稱「客語」,其在非正式場合又被稱為「客家話」。客家語是漢語七大方言之一,是漢族客家民系使用的主要語言,是中國臺灣的官方語言之一(法定公事語言),是蘇利南共和國的法定語言之一,是漢藏語系下漢語族內一種聲調語言。在歷史上,客家語曾是蘭芳共和國境的內主要流通語言之一。
  • 調查對於瀕危語言及方言的看法(投票,討論)
    二.造成語言瀕危的因素:一般而言,瀕危語言都是失去了國家形態的少數民族語言或區域語言。造成語言瀕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此外,語言的瀕危還牽涉到語言使用者對自己母語的忠誠度等問題,有些族群在母語受到強勢語言威脅時會採取強烈的反抗以爭取權利,而有些族群則自願放棄將母語傳遞給下一代。不同的瀕危語言,由於社會和歷史背景的不同,語言特點又有所差異,因而造成語言瀕危的因素也不盡相同。
  • 全球分布最廣的語言,遍布80餘國家,是你老家的方言嗎?
    生活在地大物博的中國,我們擁有著56個民族,每個民族的人們都十分和諧的生活著,大大促進了人們的文化,同時也讓國家的發展更加的迅速了,在眾多的中國語言中,不知道大家好不好奇世界上分布最廣的語言呢?下面我們來聊聊全球分布最廣的語言,遍布80餘國家,是你老家的方言嗎?
  • 20年來,會說客家話的人,由6千萬縮減到3千萬,最不該消失的方言
    00後不會說客家話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個地區的聯繫更加緊密,年輕人都在大城市務工,很少待在農村老家,隨著人口不斷地集中到大城市,很多年輕人早已忘記了自己的方言,很少在工作的時候說道自己的方言。目前世界上僅現存約6千種語言,是上個世界的一半,然而根據統計數據,在這改革開放快速發展的20年裡,會說客家話的人,由6千萬縮減到3千萬。客家話是最不該消失的方言。
  • 【趣知識】六分鐘了解方言知識,一起來學客家話~
    漢語是我們的母語,方言是漢語中的瑰寶,那我們大中山的方言是什麼呢?
  • 會講不會寫的客家話
    從文字學上看,漢民族各支系的口語或方言為漢語,少數民族的口語或方言則為相應的少數民族語言。客家話是漢民族的一個民系,其方言有哪些特點呢? 客家人自唐末至元初從中原遷徙而來,居住在大山深處,較少與外界交流,受外面的影響也小,基本上保留了當時的語音、詞彙、句法等,所以說客家話是中華民族中古語言的「活化石」。
  • 香港客家人:為什麼我還要堅持講客家話?
    『你為什麼還講客家話?』『我是客家人,為什麼不講客家話?』『哎呀!這是香港嘛,全部都是廣東人的地方,講其他方言很異相!』『對,我也廣東人,而客家話也是廣東話的一種。』而且,廣東省裡就有幾種不同系統的方言,它們都是中國方言,不是標準漢話,廣東的漢話,廣東省也沒有將廣州話列為廣東的標準,你說客家話是不標準的廣東話也沒理據,起碼廣廣東省當局也不會這樣說。客家話是客家話,粵語是粵語,各有自己的標準,就像法語和義大利語一樣。你總不能說義大利語是不標準的法語吧。書你是讀得比我多,但是形勢比人強,我還是認為客家話是一種不應存在的語言。那朋友不服氣地說。
  • 在中國,漢語有很多方言,為什麼西方國家的方言卻那麼少?
    寫在前面:在中國,漢語有很多方言,為什麼西方國家的方言卻那麼少?在很多年前,為了方便各國人民之間的交流,一個波蘭學者發明了一種簡單的語言:世界語。但是一百多年過去了,世界語並沒有流行起來。現在世界各國的人民都在學習英語,不過,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的口音。很多人發現,聽美國人、英國人說的英語,能聽懂;但是如果聽印度人、日本人說的英語,那就聽不懂了。假如世界上只有一個國家,只有一種語言(英語),那麼日本人和印度人的口音,就稱得上是英語的兩種「方言」了。
  • 說出客家方言,傳承豐富多彩的客家方言文化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起,身邊的朋友說客家方言的人越來越少了。甚至回到農村的老家,村裡的小朋友也開始用普通話和你一起交流。有人說方言離生活越來越遠了,的確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現在的很多年輕人甚至連一口流利的客家話都說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