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國民的收入水平也在提高,確實基本上每個人對於每月的薪水還會比較在意的,最近有一個問題比較有意思:月薪不到6000的人多嗎?這確實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在網上曬自己工資的人很多,動輒就有5位數的工資單甩到了網上,但是目前我們國內工資的整體情況到底是什麼呢?月入6000元到底是什麼水平,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我們國家居民的工資水平到底如何。
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月薪5位數的工資條,但是事實情況到底是怎樣的呢?目前我國工薪階層的收入大多數都是沒有達到6000元的,基本上都是在3000-5000元這個區間,一線城市中大概有2成以上的人收入是超過6000元的,如果說夫妻兩人的月薪都能夠超過6000元,那麼在國內目前的情況來看就是中產階層了,三四線城市的收入能夠超過6000元的確實不是很多,有的甚至只有2000-3000元的月收入。
其實對於月薪不足6000元到底有多少人目前來看是沒有什麼同級數據的,但是根據個人所得稅還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的,當個稅的起徵點從3000元調到5000元之後,有數據顯示,全國就業人口在3500元的起徵點的佔比為44%,在上漲到5000元之後,納稅的比列就下降到了30%,也就是說月收入能夠超過5000元的只有3成人口,那麼超過6000元的是不是會更少呢,所以如果你月薪6000元,基本上已經進入了全國的30%的水平了。
截止到2018年的年底,我們國家的城鎮再是勞動人口為4.2億人,在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上調之後,納稅人群也從44%下降到了30%,也就說說大概有1.27億人收入是高於5000元的,其實在一二線城市之中,很多清潔工、收銀員、操作工等等都是拿不到6000元的 ,能夠拿到6000元以上的,就是白領以及事業單位人員和公務人員。也就是說在一線城市都是這個數據的情況下,三四線城市能夠達到6000元以上的就更少了,當然這裡的數據是要排除自由工作者以及個體戶的,因為這些人的收入不穩定,參考的價值並不大,比如今年疫情,很多人就沒賺到錢。
所以按照數據來看,我們國家的中產階層是比較少的,中等收入的群體其實並不是很多。但是我們國家其實還是發展中國家,有這樣的成績已經是很不錯的,一個發展中國家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這裡還要說一下就是,有人問,公司現在為什麼不發工資條,首先就是可能會計比較忙,不願意做,其次就是現在都是電子工資單了,最後就是大公司是切記討論工資的,所以現在有些地方只發電子工資套,紙質的發的比較少,有的還不發,要說明的就是不發工資肯定是不行的,那麼自身的權益就不能收到保障了。你的薪水是多少呢?有沒有達到中產的水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