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越來越多的美國成年人推遲或完全放棄婚姻,未婚同居的比例一直在上升。
一項最新調查顯示,近幾十年來,美國成年人的已婚比例從1995年的58%下降到今天的53%。同時,與未婚伴侶同居的成年人比例從3%上升到7%。
雖然目前同居的比例仍然遠遠低於已婚的比例,但18至44歲的成年人中曾與未婚伴侶同居的比例(59%)已經超過了已婚的比例(50%)。
不同年齡段的大多數人,尤其是年輕人,都可以接受同居。不過,即使是在30歲以下的年輕人中,也有相當一部分(45%)的人說,如果想長期呆在一起的兩個人最終結婚,社會會更美好。
婚姻意味著滿意和信任
大多數已婚和同居的成年人都表示,他們至少對配偶或伴侶有相當程度的信任,相信他們忠於自己,為自己的最大利益著想,總是告訴他們真相,並負責任地處理金錢,但已婚成年人比同居者更有可能在這些方面表達對配偶或伴侶的極大信任。
已婚成年人對他們的關係也表現出更為滿意。大約十分之六的已婚成年人(58%)說他們的婚姻狀況很好;41%的同居者說他們和伴侶的關係很好。
具體的說,已婚的夫妻雙方往往非常滿意他們與配偶之間對家務的分擔、配偶如何平衡工作和個人生活、他們與配偶的溝通,以及配偶的育兒方式。
人們結婚的原因和與同居的原因差異
愛情和友誼是決定結婚或與伴侶同居的主要原因。但約四成的同居者也表示,經濟和方便是他們做出決定的重要因素,只有10%的人結婚是考慮經濟狀況或便利性。
約六成已婚成年人(63%)表示,做出正式承諾是他們決定結婚的主要因素。尤其是那些在結婚前沒有和配偶住在一起的人。
在同居者中,約四分之一(23%)的人說,想考驗他們的關係是他們決定和伴侶同居的主要原因。
同居是邁向婚姻的一步
大多數曾與配偶同居(在同居時還未訂婚)的已婚成年人(66%)說,當他們開始與現在的配偶同居時,他們將同居視為邁向婚姻的一步。
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比那些沒有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更認同與伴侶同居是邁向婚姻的一步。一半沒有訂婚的同居大學畢業生和43%有大學經驗的人都這麼說,相比之下,只有高中文憑或更低的學歷的人中只有28%這麼看。
大約十分之四的未訂婚同居成年人(41%)說他們希望有朝一日能結婚。在這個群體中,58%的人說他們很有可能和現在的伴侶結婚,27%的人說這有點可能,14%的人說他們和現在的伴侶結婚不太可能。
年輕人更傾向於把同居視為婚姻成功的途徑
63%的年輕人說婚前同居更可能帶來結婚的成功,而30歲至49歲的夫婦中這一比例為52%,50歲至64歲的夫婦中這一比例為42%,65歲及以上的夫婦中這一比例為37%。大約三分之一或更多的30歲以上的人說,同居對夫妻成功結婚的機會沒有太大影響。
同居夫婦可以像已婚夫婦一樣撫養孩子
在18到44歲的同居成年人中,只有一半以上的人在撫養孩子,其中約三分之一的人與他們現在的伴侶共同生活。大多數美國人(59%)說,同居的未婚夫婦可以像已婚夫婦一樣撫養孩子;40%說已婚夫婦在撫養孩子方面做得更好。
未婚同居應享有與已婚夫婦同等的法律權利
約三分之二的美國成年人(65%)表示,他們贊成在醫療保險、遺產或稅收福利方面給予同居者與已婚夫婦同等的權利;34%的人反對這一點。
結婚並非是過上充實生活的必要條件
美國成年人中,只有少數人說,結婚對一個男人(16%)或一個女人(17%)過上充實的生活是必不可少的;54%的人說結婚對每個人都很重要,但不是必不可少的;而大約三成的人說,結婚對一個男人(29%)或一個女人(28%)過上充實的生活並不重要。
當被問到愛情的重要性時,26%的男性人和30%的女性愛情是過上充實的生活所必要的。
更多的人認為,為了讓男人(57%)或女人(46%)過上充實的生活,擁有自己喜歡的工作或職業是必不可少的。
五分之一的人說有錢對男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而15%的人說這對女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至於孩子,22%的人認為這是女人過上充實生活的必要條件;16%的人認為這是男人的必要條件。
相關數據來自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
圖片選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