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式的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存在著爭議性的話題,老一輩認為孩子不打不成人,而年輕人卻認為打孩子只是在誤導孩子而不是在教育孩子。
同事家的孩子芳芳特別調皮,老是不按時完成作業,這種行為讓同事很生氣。前天同事回到家中看到芳芳看電視不寫作業,一氣之下一巴掌甩了過去。
當時孩子很明顯是被打蒙了,很久才反應過來,一個小時之後孩子一直說自己耳朵疼,此時同事覺得問題嚴重了,趕緊把孩子送到醫院,醫生了解事情之後很嚴肅對家長說:不能隨便對孩子甩巴掌!
要求家長們完全避免打孩子,這也是不太現實的。打孩子也是為了教育孩子,家長要打孩子時要意識到打孩子的前提是不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因此打孩子時要避開重要部位。
孩子身上千萬別打的5個位置:
1臀部。
打臀部是大多數家長打孩子選擇的位置,家長們覺得打臀部不會傷害到孩子的重要器官,問題不大。可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臀部是人體一個很重要的位置,是很多神經元分布的地方,打臀部很容易觸碰到神經元,若下手稍微嚴重點,還會使神經受損。
2耳朵。
拎耳朵是很多家長的"最愛",認為這樣自己說的話更容易讓孩子聽得進去,可家長不知道的是這種做法是非常危險的。耳朵是人體聆聽外界的重要器官、人體五官之一,與聽力有著密切關係。
此外,而耳朵上還分布著很多神經元,這些神經元與維持人體平衡、協調有著緊密聯繫。
3腦袋。
大腦是人體最重要的部位,控制著人體的肢體行為,可以說是人體的調控中心,所以打孩子不能打大腦,就連後腦勺也不能夠隨便打。
因為後腦勺分布的神經非常密集,與人的心跳、身體協調性還有呼吸都是有直接關係的,打孩子的大腦不但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智力發展,還會間接影響到孩子的肢體行為。
4後背。
後背分布著很多脊椎骨、脂肪以及大量的神經元,這些脊椎骨還有脂肪都是用來保護內臟器官的,在人體中佔據極其重要的地位,所以後背也不能後隨便打。
5腹部。
腹部裡面有著很多內臟器官,例如小腸、大腸,這些內臟與器官是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的,它的重要性不明而喻。家長在打孩子腹部額時候,如果一個出手不慎,極有可能會傷害到內部的內臟器官。
對於以上的5個部位,家長一定要牢記。在孩子犯大錯時,確實需要打,不過對於打孩子的方式家長一定要注意,避免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傷害。不過與打孩子相對比,家長還是應該採取更為科學的、正確的方法來教育孩子。
家長應該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環境薰陶。
環境對於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家長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應該有意識地為孩子創造好的生活學習環境,這其中包括和睦的家庭氛圍、和諧友好的家庭成員關係,使孩子從小受到良好生活環境的薰陶與感染。
給孩子樹立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偉大的,而父母稱為孩子的榜樣是最理想的,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語言與行為,避免給孩子做了"壞榜樣"。
此外,為孩子樹立榜樣不局限於父母身上,優秀的鄰居、老師、同學都可以作為孩子的學習榜樣。不過在樹立榜樣過程家長要引導好孩子,避免孩子陷入攀比的思想中。
多與孩子溝通交流。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可以給孩子講一些道理,但講道理的過程中家長要注意方法技巧,避免讓孩子感到厭煩。採取說服教育時,家長要以平等的身份地位與孩子交談,態度語氣要溫和。
在此過程中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可以與孩子針對孩子的想法展開討論,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與價值觀。
調皮搗蛋是孩子的天性,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出現因心煩意亂從而打罵孩子的現象也是很正常的。家長們準備打孩子的時候,不妨先冷靜下來,多想一想打孩子的危害,多想一想孩子的身體健康。
畢竟每一位父母都是極其重視孩子的成長的,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只有不正確的教育方式,因此家長應當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幫助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