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很嚴重需要打,但有5個位置千萬別打,父母要牢記

2020-12-20 淺淺寶貝育兒

暴力式的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存在著爭議性的話題,老一輩認為孩子不打不成人,而年輕人卻認為打孩子只是在誤導孩子而不是在教育孩子。

同事家的孩子芳芳特別調皮,老是不按時完成作業,這種行為讓同事很生氣。前天同事回到家中看到芳芳看電視不寫作業,一氣之下一巴掌甩了過去。

當時孩子很明顯是被打蒙了,很久才反應過來,一個小時之後孩子一直說自己耳朵疼,此時同事覺得問題嚴重了,趕緊把孩子送到醫院,醫生了解事情之後很嚴肅對家長說:不能隨便對孩子甩巴掌

要求家長們完全避免打孩子,這也是不太現實的。打孩子也是為了教育孩子,家長要打孩子時要意識到打孩子的前提是不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因此打孩子時要避開重要部位。

孩子身上千萬別打的5個位置:

1臀部。

打臀部是大多數家長打孩子選擇的位置,家長們覺得打臀部不會傷害到孩子的重要器官,問題不大。可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臀部是人體一個很重要的位置,是很多神經元分布的地方,打臀部很容易觸碰到神經元,若下手稍微嚴重點,還會使神經受損。

2耳朵。

拎耳朵是很多家長的"最愛",認為這樣自己說的話更容易讓孩子聽得進去,可家長不知道的是這種做法是非常危險的。耳朵是人體聆聽外界的重要器官、人體五官之一,與聽力有著密切關係。

此外,而耳朵上還分布著很多神經元,這些神經元與維持人體平衡、協調有著緊密聯繫。

3腦袋

大腦是人體最重要的部位,控制著人體的肢體行為,可以說是人體的調控中心,所以打孩子不能打大腦,就連後腦勺也不能夠隨便打。

因為後腦勺分布的神經非常密集,與人的心跳、身體協調性還有呼吸都是有直接關係的,打孩子的大腦不但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智力發展,還會間接影響到孩子的肢體行為。

4後背

後背分布著很多脊椎骨、脂肪以及大量的神經元,這些脊椎骨還有脂肪都是用來保護內臟器官的,在人體中佔據極其重要的地位,所以後背也不能後隨便打。

5腹部。

腹部裡面有著很多內臟器官,例如小腸、大腸,這些內臟與器官是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的,它的重要性不明而喻。家長在打孩子腹部額時候,如果一個出手不慎,極有可能會傷害到內部的內臟器官。

對於以上的5個部位,家長一定要牢記。在孩子犯大錯時,確實需要打,不過對於打孩子的方式家長一定要注意,避免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傷害。不過與打孩子相對比,家長還是應該採取更為科學的、正確的方法來教育孩子。

家長應該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環境薰陶。

環境對於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家長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應該有意識地為孩子創造好的生活學習環境,這其中包括和睦的家庭氛圍、和諧友好的家庭成員關係,使孩子從小受到良好生活環境的薰陶與感染。

給孩子樹立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偉大的,而父母稱為孩子的榜樣是最理想的,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語言與行為,避免給孩子做了"壞榜樣"。

此外,為孩子樹立榜樣不局限於父母身上,優秀的鄰居、老師、同學都可以作為孩子的學習榜樣。不過在樹立榜樣過程家長要引導好孩子,避免孩子陷入攀比的思想中。

多與孩子溝通交流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可以給孩子講一些道理,但講道理的過程中家長要注意方法技巧,避免讓孩子感到厭煩。採取說服教育時,家長要以平等的身份地位與孩子交談,態度語氣要溫和。

在此過程中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可以與孩子針對孩子的想法展開討論,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與價值觀。

調皮搗蛋是孩子的天性,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出現因心煩意亂從而打罵孩子的現象也是很正常的。家長們準備打孩子的時候,不妨先冷靜下來,多想一想打孩子的危害,多想一想孩子的身體健康。

畢竟每一位父母都是極其重視孩子的成長的,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只有不正確的教育方式,因此家長應當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有這3種表現,父母一定要打,如果不打,將來老後孩子打你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這觀念國內父母植入得很深,導致了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溺愛。但。。。如果孩子有這3種表現,一定要打,不打就代表你沒威信,孩子就會不服你的管教,長大就更麻煩了。對孩子偷東西的過程要耐心的解釋和引導,找出孩子偷東西的原因,讓孩子明白偷東西的前因後果。再用生活中的一些的例子給孩子做參考,比如某某家的孩子偷東西了,現在變得怎樣。。。如果以後還發現孩子一次兩次三次再偷東西,說明孩子偷東西的動機,是嘗到甜頭了,父母的話並不放在心裡,如果孩子還找理由撒謊百般抵賴。父母千萬別手軟,好好教訓他一頓,讓孩子明白你的威嚴。
  • 孩子發生這4種「特殊情況」,父母如果要打孩子,千萬別心慈手軟
    文/山爸爸育兒記小孩子不聽話,還故意搗蛋,到底要不要打?有的小孩子看見自己喜歡的東西,就一定要拿到,如果不滿足,就原地打滾撒潑,死活不願走,這時候父母,難以控制情緒,就打孩子,孩子疼了就哇哇大哭,父母還很後悔,其實父母在平日就要做到以身作則,去影響孩子。
  • 孩子沒等挨打,父母差點打起來,李玫瑾教授:打不打要看這兩點
    還有一部分網友說,當他們成為父母之後,他們才發現有時候不打孩子真的是不可能的,孩子不聽話,怎麼言語相勸都沒有用,被逼無奈只能打才會把孩子拉回正道。家庭教育觀念的分析是否要打孩子真的不是那麼簡單。所謂「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教育方法可能並不適合每個孩子。
  • 帶孩子打疫苗,為了寶寶安全,這6個注意事項,父母要牢記!
    寶寶出生後,父母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帶寶寶去打疫苗。疫苗可以保護寶寶抵抗各種疾病,父母們都很重視,會按時帶寶寶去接種。但是很多父母並不清楚接種疫苗的注意事項。為了孩子的安全,父母一定要牢記下面這6點。
  • 父母再氣也不能打孩子這5個「黃金部位」每個都是生命線,注意了
    不打不成器、棒棍出孝子這諺語在我國流傳得很開。面對孩子犯錯,很多父母下意識就是打。同事的兒子今年10歲,熊起來的時候父母哄、罵都沒用,本身性格暴躁的爸爸,看到孩子這樣就會忍不住打孩子,面對孩子哭得可憐兮兮的樣子,爸爸有時又會很後悔,特心疼孩子。
  • 孩子犯錯該不該打?如果打孩子該怎麼打?
    我認為,打孩子可以,但是打孩子也不能是隨意頻繁使用的。打孩子要講究方式方法,下邊我們就來談一談,家長們如何使用這一教育手段呢?說教沒有用,多次強調還是會犯錯,而且犯下的錯誤比較嚴重,造成了不好的後果或者影響,這幾種情況發生時,教育手段一定要很嚴厲,孩子才會當回事。二、多大的孩子可以打?
  • 孩子犯錯了要不要打?美國教育學家:「打」是為了他以後不再犯錯
    但依然還會有人採用這樣的方式,其實大部分的家長並不會無緣無故的打孩子,有時候會因為情況緊急或者孩子過於調皮搗蛋,家長才會採用這樣的方式,打他們只是一種懲罰的手段。就像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曾經說:犯了過錯的人應該受到懲罰,但是他們之所以受到懲罰,不是因為他們犯了錯,而是要讓他們日後不去犯錯。
  • 孩子這4個部位,家長生氣也別打,後果很嚴重
    孩子可能天生就是性格比較頑劣,總是變著法的惹父母生氣,雖然大部分父母也知道打孩子是件不對的事,可是有時候還是免不了被孩子氣得太厲害,實在忍不住在孩子身上打幾下,尤其是男孩子打好多次都不長記性,更是把父母氣得跺腳。
  • 父母經常打孩子有這四種危害,等你老後就後悔了,沒打過的也看看
    父母要明白一點,孩子在3-6歲這個階段是最活潑好動,也經常會犯錯,愛調皮搗蛋的階段。但長期靠打教育孩子會對他的心智發育造成很大的影響。,嚴重到有了抑鬱症,最後還有自殺傾向。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這並不是危言聳聽。等孩子長大後,幾乎有什麼事都不會主動和父母交流。教育孩子要講究方法,暴打謾罵孩子都屬於極端的做法,傷害孩子還讓彼此之間有距離感。
  • 家長生氣忍不住打孩子,這三個部位千萬不能亂打
    雖然我們提倡教育孩子需要講道理,不能打罵孩子,但是好多家長在某些情況下還是忍不住會打罵孩子。其實孩子調皮是他們的天性,打孩子真的是一種很不理智的教育方法,多和孩子溝通才是最佳解決問題的方式。可能有時候孩子做出一些特別令家長生氣的事情,那麼父母應該先平穩自己的情緒,再去給孩子講道理。然而好多家長的暴脾氣上來就忍不住去打孩子,可是孩子的這三個部位是千萬不能亂打,否則還影響到身體的健康。第一個部位:太陽穴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或者作出什麼極端的事情,家長特別生氣的情況下會直接給他們一巴掌。
  • 爸爸一巴掌讓兒子耳鼓膜穿孔,父母再生氣,也別打孩子這幾個部位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教育孩子,一定要控制住情緒,尤其是生氣時,千萬別再打孩子了浙江杭州一位家長,在給兒子輔導作業的時候,兒子的表現,讓爸爸著急上火,一時沒有忍住脾氣,就直接動了手,本來是想嚇唬一下兒子,結果弄巧成拙,導致孩子耳鼓膜穿孔,差點影響了聽力,所幸傷病較輕,後果不是很嚴重,但這也讓這位家長後怕不已。
  • 如果孩子有這3種行為,家長別嬌慣,現在不打將來他打你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除了孩子本身的責任外,家長也脫不了干係,熊孩子越來越多多半是因為家長不作為,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更是束手無策,有時反而會被孩子打幾下,這絕對是不應該發生的。當孩子有這3種行為時,家長一定要打,千萬別捨不得,不及時教訓以後孩子很可能打你。
  • 家長一巴掌,孩子竟喪命!千萬別打孩子的這5個部位
    除了打頭,很多家長氣憤下打孩子的舉動,都有可能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巨大的傷害。氣到吐血,這些部位也不能打!擰耳朵某個幼兒園的3歲男童因為被老師「擰耳朵」後在耳垂處出現撕裂傷。在生活中,也有不少家長喜歡用擰耳朵的方式教育寶寶。
  • 家長一巴掌,孩子竟喪命!千萬別打孩子的這5個部位!
    除了打頭,很多家長氣憤下打孩子的舉動,都有可能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巨大的傷害。 氣到吐血,這些部位也不能打! 擰耳朵 某個幼兒園的3歲男童因為被老師「擰耳朵」後在耳垂處出現撕裂傷。
  • 千萬別動手打孩子,用這5句話就可以了
    導讀:千萬別動手打孩子,用這5句話就可以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千萬別動手打孩子,用這5句話就可以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打孩子要有「界限」,3個部位不要碰,否則後果嚴重
    但是,家長們一定要知道,打孩子也是要有「界限」的,有些地方不能碰,否則後果嚴重。蔣文(化名)就因為生氣打了孩子幾下,差一點給孩子的聽力給打沒了。其實,在生活中,脾氣火爆的父母隨處可見,甚至還有些父母非常相信「棍棒教育」,認為孩子不打不長記性,不打不成才,但是,孩子身上有些3個部位是不能打的,否則後果會非常嚴重。
  • 李玫瑾教授:孩子身上有這4個「行為」,家長該打就得打,不能慣
    一、別在該扎針的時候,給孩子吃糖秦昊拍戲期間,發現女兒在幼兒園被男同學欺負,當時這個一米八的大男人難過的都快哭了,恨不得立馬坐飛機回去幫女兒教訓那個小男孩。可秦媽媽聽到這件事後啥也沒做,只說了句:「誰家的孩子都是個寶,我們只要管好自己的,別的孩子自有家長教。」
  • 5個部位是孩子的「生命線」,再生氣也別動手打,衝動過後是懊惱
    孩子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會對身邊的事物充滿好奇,自然就會因為一些不當的行為惹家長生氣。俗話說:「根本底下出孝子」,很多父母都讓我孩子犯錯一定要挨打,長大後才會有出息,因為玉不琢不成器。為了孩子能學好,爸爸媽媽們在打孩子時甚至會往死裡打,只為讓他們得到教訓,殊不知孩子身體上這4個部位是打不得的。1、打頭部:寶寶成長的時候,頭部發育的最為遲緩,因為頭部毛細血管豐富,神經纖維比較多,家長生氣時控制不好力度,一巴掌打到孩子的頭部,可能會導致顱內出血,而且強烈的震動會增加寶寶腦癱的機率,後果十分嚴重。
  • 打孩子在所難免,若孩子被打時出現這些反應,父母一定要停下來
    一、孩子挨打有這些反應,父母當及時住手1、不反抗,咬牙忍住不管是孩子的過錯,還是孩子的無心之舉,造成了比較嚴重的錯誤時。父母動手打孩子時,孩子默默地站立原地不動,等著父母打自己,不反抗,不頂嘴,不爭辯,咬牙忍住不哭,或者不出聲的哭泣。這種情況下,父母要及時的住手。
  • 孩子身上這4個部位,個個都是「生命線」,父母再生氣也不能打
    其實,孩子之所以聽力受損,是因為父親打在了孩子的「生命線」上,耳朵失聰算是比較輕的,如果嚴重了甚至有可能喪命。孩子身上這4個部位,個個都是「生命線」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不注意分寸,打到孩子的「生命線」,就有可能釀成悲劇。孩子身上這4個部位,父母再生氣都不能打,否則後果將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