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一個高敏感的孩子,到底是怎樣的體驗?

2020-09-05 柚媽書影世界

小柚子5周歲了,生日這天,看著他和幾個小夥伴開心過生日的樣子,突然很感慨,養育他的一路,有很多曲折,有些難題也是在某個瞬間豁然開朗的。如今看來,除了睡渣、挑食外,他身上對我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他是個高敏感的孩子。

因為邁過去了,所以今天也想把這段心路記錄下來;如果你也剛好擁有一個高敏感的孩子,或許我的經歷裡,也會有一些讓你有所共鳴,有所借鑑的東西。

01高敏感的孩子是怎樣的呢?

顧名思義,高敏感的孩子,對周圍的環境,他人的情緒,都有非常敏銳的感知力,你的一個微表情,都可能是他內心的一陣颶風。

記得在小柚子一歲多時,對聲音非常敏感;我打開麵包塑膠袋的聲音,都能把他嚇哭;帶到廣場上玩,熱情的老人湊過來和他打招呼,他也嚇得驚慌失措。

看動畫片時,遇到有人表情比較猙獰,或者是爭吵的場景,他都會被嚇到;

還有些時候,我們根本不知道他害怕的點在哪裡,他就大呼不敢看了。

所以很長一段時間,他常常看著動畫片,突然跑來要我們給他「換一集」。

幾次下來,我們很頭大,「沒法換了,換來換去,不如別看了!」

此外,他對我們的語氣、表情也很敏感。有時我沉默時,他會冷不丁問一句:「媽媽,你是不是在生我的氣啊?」

我說:「沒有啊!媽媽只是有點累。」

他就會說:「哦,我還以為你在生我的氣呢!」

我們被他的玻璃心搞得頭很大的,甚至一度懷疑他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02接納孩子的高敏感特質後,他才會獲得成長的空間。

有時候,我們理解孩子,是需要一個契機的。

我開始理解他,是有次柚子爸給我說了一個他小時候的故事。

他說他小時候去親戚家玩,親戚的小孩拿了一個花生殼丟在他腳上,他就哭了。

我聽後覺得很詫異,問他:「你為什麼哭呢?」

他說:「我也不知道」。

那一瞬間,我開始理解小柚子;或許他像柚子爸一樣,有著自己獨特的感知方式,外界的環境或事物觸動了他的感覺,只是我們沒有發現而已。

而隨著時間的累積,他會慢慢地用自己的方式認識世界,找到和這個世界相處的方式。

從那以後,我們開始用接納的心態來看待小柚子遇到的這些難題。

而當我們接納了他的特質後,驚喜地發現,有很多他異常敏感的東西,伴隨著成長,也慢慢可以坦然面對了。

03接納高敏感孩子的同時,也要送他一些「舒緩劑」。

高敏感當然不是一無是處,相反地,高敏感的人有很強的觀察能力、感知能力、共情能力,可以很好地認識世界,理解他人。

高敏感的人,對生活的感受是豐富的,對知識的理解是深刻的;他們最大的困擾,是容易內心過載。

這時候,父母要教會他自我調適,給自己減負。

比如我們知道小柚子的感知閾限值是比較低的,所以當他出現一些敏感表現時,我們會理解他,而不是強迫他去面對。

我們教他感到害怕時閉上眼睛,捂住耳朵。

我們教他去理解情緒,表達情緒;同時告訴他們自己和別人情緒的是有界限的,讓他不必做別人情緒的拖累者。

我們教他感到疲憊時,可以躲進自己的「安全小屋」休息。

慢慢地,他學會了自我調適。

現在有時他會突然跟我說:「媽媽,我現在心情有點不好,有點脆弱,有點累的感覺;我需要安靜一會,你先別跟我說話。」

而我就會接收到他的訊號,給他休息的時間和空間。

04怎樣讓高敏感的孩子活得輕鬆一點?

柚子爸常說,不希望小柚子以後的性格跟他一樣,活得那麼累。

高敏感的人,內心的憂慮總是很多,包袱也很多;他們需要找到一些方式,讓自己的人生鬆快一點。

我結合自己的人生經驗,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首先,鼓勵他們親近自然。

在開闊的世界裡,眼界也會打開;不會盯著眼皮底下玩具的一個小裂縫生氣,也不會因為動畫片裡的一個不開心的小片段憂傷。

其次,要保持「出離心」。

避免過度沉溺,去和生活建立更豐富的聯結。

不要只沉溺在一件事上,不要只交一個好朋友,不要只去一個固定的地方玩耍。引導他多層次地去感受這個世界,多角度地去觀察這個世界。

再次,找到自己的「充電方式」。

幫孩子找到1-2個屬於他自己恢復能量的方式,比如一個興趣愛好,一個運動習慣,在他感覺自己能量變低時,就去運用上面的方式,讓自己「充電」,讓自己恢復到正能量的狀態。

比如小柚子心情不好時,會選擇畫畫來排遣情緒;又或者翻翻他喜歡的繪本,都能讓他靜下心來,重新找回自己的能量。

最後,讓他們淘氣起來。

郝廣才說過一段話我很贊同,大意是,「教育孩子的上策,就是要鼓勵他們樂淘起來,這樣他們就會獲得一種更寬廣的直覺;父母要做的,是不要太快拉韁繩,讓他們可以奔跑起來,擁有更開闊的視界。」

對於高敏感的孩子更是如此,適時讓他們放飛一下自我,才可以讓他們找到起舞飛揚的生命力,獲得更加舒張的快樂。

我是柚子媽,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正面管教講師。

專注育兒相關的書評、影評、熱點事件分析;擅長兒童心理學、個體心理學;

歡迎關注@柚媽書影世界,一起學習和成長!

相關焦點

  • 「高敏感兒」太過玻璃心?錯了!那是孩子「高天賦」的表現
    還有些孩子還說以後要當醫生,治好所有疾病。(4)孩子思考較慢,看問題深刻,比同齡人想得多。他可能會提出一個尖銳的問題,"媽媽你為什麼那麼累,是因為照顧我嗎?"或者似懂非懂地用著平常大人的措辭去回答你的問題。
  • 你不是在養育一個孩子,你是在養育一個陌生人
    父母如何看待加入家庭的新成員——我們的孩子?當孩子這樣一個新生命進入家庭,父母如何看待他非常重要,因為這影響著我們以後如何養育他們。關於孩子天生的善惡有很多不同的觀點。 一種說法是:「孩子生來就是好孩子,至善無比,如果孩子以後出現了問題,就是環境的問題。」
  • 孩子膽小敏感,畏畏縮縮怎麼辦?養育敏感孩子,父母要注意這三點
    文丨十月育兒小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鵬鵬是一個膽小而敏感的孩子,這一點著實讓父母為此感到擔憂,雖然父母們總是鼓勵孩子勇敢一點,但是似乎這在鵬鵬身上並沒有奏效。如今,小傢伙已經上幼兒園的中班了,但是卻因為膽小而敏感的性格遲遲沒有融入其中。每次接送孩子的時候都看到孩子形單影隻的一個人玩耍,父母心裡都很不是滋味。
  • 你家孩子是「高敏感」寶寶嗎?你能走進TA的內心世界嗎?
    重新定義「高敏感」寶寶美國心理學家伊萊恩·阿倫在《天生敏感》一書中提到:高敏感是一種先天個性,人群中有15%-20%的孩子具有這樣的個性(男女比例相同)。他們一般人更關注周圍環境,做事習慣三思後行,富有同情心、更聰明、敏銳和富有創造力。
  • 怎樣養育一個女孩呢?爸爸媽媽該怎樣做才會讓女孩健康的長大?二
    上一篇我們說到了養育女孩的五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安全感,第二個探索世界,第三個學會如何與人相處,第四個了解內心獲得快樂,第五個踏足成人世界,並對自己負責)中的前兩個階段,培養安全感和探索世界。其實我覺得前兩個階段男孩和女孩是差不多的養育方法,這個時期,他們都對別的孩子不感興趣,沒有意識到性別的差異,但是從第三個階段開始,男孩女孩之間的差異就慢慢出現了,那麼她們會怎樣呢?
  • 孩子是女人生的,切不可把養育孩子的事,捆綁在一個女人身上
    關注和重視孩子成長教育,培養孩子健康人生,完善孩子的心智,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環境,不再是一個女人能做到的,這份擔子太重,任務太重,責任太重,不僅一個女人擔不起,一個男人更擔不起。我們每個人都能想像 到,如果一個男人照看一個襁褓裡的孩子會是什麼樣子,一個男人照看兩個沒有上學的幼兒,家庭裡會亂成什麼樣子。由此,我們就會明白一個女人的到底有多辛苦。
  • 什麼是高敏感基因,你家兒童是否具有這種高敏感基因?
    高敏感一詞,可不是由心理學家隨便定義的,而是由腦神經科學家和生物學家發現和定義的,是近20年來比較新的發現,這個概念目前在大眾生活中並不普及,很多人自己是高敏感卻不自知。那麼,家裡如果有一個高敏感的孩子,家長是該高興還是苦惱呢
  • 《高敏感是種天賦》:在麻木的世界,敏感地活
    那樣的話,我即使需要打針也不用怕疼怕到哭,摔跤了也不會疼、不會哭,在孩子中間會多有面子。長大了才意識到,自打出現人類那天起,我們的身體就開始不斷進化以適應環境。到今天,保留在我們身上的特質都是對我們有用的。設想如果真的沒了痛覺,後果是有多可怕。在人類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生理結構和功能在逐漸適應環境的同時,心理上也在默默地與這個美妙的世界聯結、進化。
  • 《高敏感是種天賦》:在麻木的世界,敏感地活
    那樣的話,我即使需要打針也不用怕疼怕到哭,摔跤了也不會疼、不會哭,在孩子中間會多有面子。長大了才意識到,自打出現人類那天起,我們的身體就開始不斷進化以適應環境。所以伊爾斯桑德才會在自己深受高敏感特質困擾之後,出版這本《高敏感是種天賦》。它告訴我們,敏感不是個貶義詞,而是難能可貴的特質,它可以讓你在這個麻木的世界,敏感地活。
  • 如何養育一個安靜省心的孩子?
    如果你是因這個標題而打開這篇文章,並且想在文章中搜索信息看如何養育一個安靜省心的孩子,那麼,很遺憾,你進錯地方了。這篇文章不是教你如何養育一個安靜省心的孩子,而是帶你發現:你可能正在絞盡腦汁,甚至是已經採取了各種方法和策略,你現在所做的一切努力正在把你的孩子塑造成一個安靜省心的孩子。首先,我們來思考第一個問題:你為什麼這麼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安靜省心?
  • 心理丨《高敏感是種天賦》:高敏感是上天給予的禮物
    閱讀《高敏感是種天賦》這本書是因為自覺是個高敏感的人(後來在本書對敏感度的測評中得了87分也在某種程度上證明了這一點(60分以上即有很大可能是高敏感人群)),我平時很容易「想太多」,容易被感動或刺激,遇到問題就覺得都是自己惹的禍,在一些大型的聚會活動中常常有深深的孤獨感等等。
  • 怎樣培養一個「強大」的孩子
    最近看了很多女性受害的新聞,雖然我家娃是兒子,但是身為一個女性,對於怎樣自強,怎樣保護自己這兩方面,我覺得還是有些發言權的。會做家務的孩子永遠不用擔心照顧不好自己,會自我保護的孩子,才能走得更遠。怎樣才能提升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呢?首先,需要懂得安全知識。
  • 養育女孩,怎樣才能讓她「二十不惑」
    前有日本留學生江歌因閨蜜被被害,有臺灣女作家林奕含被老師誘姦多年後自殺……這樣的事情不計其數,也讓家有女兒的家庭岌岌可危,到底怎樣才能保護好女兒,讓她能健康平安地生活。可見,作為家長,我們需要在疼愛女兒的同時,去正確為她引路,為她解讀,在她世界前做好鋪墊,引她更好地迎接每次成長。想要女兒變成什麼樣的呢?獨立、自愛、堅強、努力,即使有點小自私,但一定要有正確的三觀。
  • 愛孩子很難?從養育孩子的角度看我們如何忘了愛裡最重要的一點
    ,更讓他們迷惑:為什麼養育一個孩子這麼難?或許有時孩子的可愛讓父母覺得怎樣都值得,但有些時候的沮喪與崩潰並不是發一頓脾氣可以解決的。發脾氣也不能解決養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孩子雖然可能不理解爸爸媽媽為何發脾氣,但是小傢伙卻可以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情緒,不良的情緒會給正處於發展時期的孩子帶來不良的影響。
  • 養廢一個孩子到底有多簡單?
    最近看到一個問題:養廢一個孩子到底有多簡單?其實不二相信,沒有任何一個父母不是對孩子充滿著期待的,沒有任何一個父母希望將孩子養廢!但有的時候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非常骨感,對於養育孩子這件事,很多父母總是會在不知不覺中進行了錯誤教養,導致現實和期待形成了很大的落差!
  • 《高敏感是一種天賦》:我和夫人和孩子(附測試表)
    夫人也是如此,這也是我們互相吸引的一個主要原因。我們生的孩子處處都有我們的印記,怎麼可以苛責孩子?沒過幾天我偶然在微信讀書裡發現了一本書,叫做《高敏感是一種天賦》,雖然沒有看完,但大致的內容還是瀏覽了一下,發現其中很多東西確實跟我很像的。這麼說也不是為了抬高自己或者給自己點信心,雖然標題本身就可以有很好的安慰作用。
  • 養育孩子,像養育樹。捧在手心、自由生長修枝剪葉還是施肥養根?
    一個新的思維方式,我們可以把養育孩子,比作養育一棵樹作為老師也是一樣,想改變一個不願意學習的人,單純的說教是沒有多少用處的。一個不被愛的孩子,可以說是很難健康成長的,當然也有個例,就像有些樹生在石縫中卻依然能夠堅強地生長。
  • 書單推薦 |《高敏感是種天賦》
    大家好,我是林語,今天推薦這本書叫《高敏感是種天賦》。這本書詳細講述了高敏感族的特質以及表現形式,在生活中,如何利用高敏感獨有的天賦,幫助靈魂脆弱的個體提升幸福感。如果你是高敏感一族或者身邊有高敏感型的親密夥伴,推薦你讀這本書,你會發現,諸多不被人理解的感受,在這本書中,有人懂你。
  • 新型「越俎代庖」:爺奶代勞養育孩子,李玫瑾教授告訴你會怎樣
    前言:雖然社會在不斷發展進步,可是有些年輕人還是迫於生活的壓力,出去賺錢打工,而給孩子交給了父母養育。3.父母角色缺失,對孩子性格影響很大父母角色的缺失,到底對孩子有多大影響?決定孩子的情商會做事的母親,一定有一個會做事的孩子。母親的一言一行無形中也在傳遞給孩子。並且母親的細心也可以治癒孩子的內心,比如幫助孩子解決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糾正孩子不好的生活習慣等。英國教育家洛克曾提過「白板說」,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張白板,家長就是在這張白板上畫畫的人。
  • 《高敏感是種天賦》——敏感是命運的禮物
    根據丹麥心理治療師伊爾斯.桑德的作品《高敏感是種天賦》,這位朋友是典型的「高敏感體質」。高敏感體質的人比一般人能接收到更多的信息。他們的感知神經特別發達,因此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他們能很敏銳地感受到別人的情感變化,甚至能和自然或超自然擁有某種更緊密地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