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韓景陽先生在首屆德化「中國白」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開幕式上致辭。
各位朋友大家好,值此2020年歲末,我們齊聚一堂,其一緣份使然,其二我們有共同的責任和堅守,個人也十分榮幸有此機會在此發表講話。
我們知道,中國是一個有著近萬年陶瓷歷史和文化的國度,陶瓷領域的出現和發展從古至今一直是伴隨我國曆朝歷代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進程,「中國(China)」因「china(瓷器)」而聞名海外,可以說這是中華民族集體的智慧、不同時代精神和文化追求的縮影和精華了。
中國作為世界瓷器的發源地,陶瓷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成就。在經濟文化全球一體化發展進程中,國家也愈加注重本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傳統文化的復興已經滲透到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層面,並走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前沿。
那麼,在現今的時代背景下,陶瓷藝術領域應該如何更好地看待並發展好傳統?當今之中國應該留給未來之中國一個什麼樣的文化?是需要我們共同面對和應當認真思考問題。
從中國陶瓷文化發展史看,中國的傳統陶藝一直是在變化中發展,是在不斷地推陳出新的基礎上發展的,每個時代都有其鮮明的精神文化特徵,正是這不斷變化、不斷發展的鮮明的文化特徵,才使得中國陶瓷文化始終鼎立於世界。
我們本屆雙年展的主題是「弘揚匠心,致敬傳統」,匯及了陶瓷藝術設計界全國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從業者等業界朋友。在中國傳統陶藝領域,在藝術創作、工藝技術、學術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學術成果。從本屆展覽參展作品範圍來看,雙年展中豐富而優秀的陶瓷類作品,工藝技術的登峰造極與文化精神境界的深厚積澱合而為一,為中國的陶瓷未來留下了屬於這個時代特徵的具有鮮明代表性的陶藝作品。
我們鼓勵與提倡的傳統應該是鮮活的,不僅要展現高超的工藝技術,還應具有承前啟後的文化價值。傳統之重點在於思想與文化的積澱與傳承,這也是我們啟動中國傳統陶藝雙年展的初心和歷史使命。
在國際化程度日漸加劇的今天,傳統陶藝在國家政府和萬千陶藝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發展更加繁榮。文化自覺、文化自信,來源於植根在本國、本民族土壤中的文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立足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命脈,我們只有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進取,才能促進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自信,更好的發展好今天的事業。 (中國當代藝術網林文彬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