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野歡歌
——豐潤區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基地紀實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張輝)
6月的浭陽大地,到處是繁忙的景象:成片的果園裡閃現著果農們喜悅的笑臉;標準化大棚裡甜瓜、黃瓜掛滿枝頭,源源不斷地被運往各大超市,成為市民的搶手貨……
近年來,豐潤區不斷強化農業的基礎地位,從「冀東糧倉」的傳統優勢和新型農業的發展理念出發,著力打造服務京津、輻射三北、面向全國的現代農業產業基地,有效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從「浭陽紅」鮮桃、環香翠黃瓜,到嫁接的牛媽媽棗、引進的「綠香一號」等核桃新品種,豐潤的農業品牌遍地開花,還走出了國門
尋著漫山遍野的桃花,我們來到了四面環山的王官營鎮西尖山峪村。很難想像,這個只有400口人、800多畝耕地的小山村,就是聞名全國的「浭陽紅」桃新品種的誕生地。在傳統農業時代,這裡的山坡地曾是村民的負擔,如今卻成了大家爭搶的聚寶盆。「浭陽紅」鮮桃協會會長陳佑良介紹說:「品牌就是形象,是效益的保證。村裡年產『浭陽紅』鮮桃200多萬斤,連年出口俄羅斯等國,收入是種植普通桃的1倍多。」
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區,豐潤充分發揮豐富的農業資源優勢和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全力推進農產品的品牌化、標準化工程,為現代農業的騰飛插上了品牌的翅膀。目前,全區已有13個農業品牌。翠心美蘿蔔、可口舒豆角、三野生薑、環香翠黃瓜、唐宇西紅柿等9個品牌農產品獲得河北省名優農產品稱號。
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強力推進。以設施農業為重點,科學規劃產業布局,推進農產品生產向一村一業、一鄉一品乃至一品一牌的方向發展。目前,全區已形成了溫室西紅柿、地膜豆角、早春小棚甘藍等六大特色蔬菜現代生產基地。設施蔬菜總面積達到9萬畝,錯季菜達18.5萬畝,無公害蔬菜認證面積達到28萬畝,產品銷往京津、東北等十幾個省市,外銷量達85%以上。
通過政策引導,各種農民專業合作社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統一技術服務、統一組織銷售,實現了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在以生薑聞名的新軍屯鎮,雖然生薑價格下滑,姜農們還是忙碌著栽下了成片的綠色姜苗。新董莊村種植大戶孟祥新滿懷信心地說:「有咱們的生薑合作社,還有『三野』牌商標,心裡踏實。」
從「中國奶業之鄉」「國家級奶業標準化示範區」,到一個個種養基地的崛起,一個個種糧大戶的湧現,豐潤農業逐步走上規模化、集約化之路
隨著蒙牛、樂百氏等乳品加工企業的發展,豐潤區日處理鮮奶能力達到2300噸,成為全國鮮奶加工集群程度最高的縣區之一。
為保證鮮奶質量,實現奶業的再次優化升級,這區吸引社會資金,強力推進標準化、現代化奶牛養殖場建設。目前,全區300頭以上奶牛標準化養殖場區達到79個,奶牛存欄8.6萬頭,規模化比率、奶牛機械化擠奶率均達100%。被譽為「託牛所」的唐山中奧奶牛養殖有限公司,按標準化奶牛場要求進行建設,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免疫、統一供料、統一配種,分戶飼養,集中擠奶的「五統一分一集中」管理。現已存欄優種奶牛3100頭,成為奶牛標準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的成功模式。
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這區的生豬、蔬菜等產業也朝著集約化、規模化目標邁進。全區百頭以上養豬場已達1630個,生豬規模化養殖比率達60%以上。在常莊鄉的恆益種豬繁育基地,正在電子顯示屏前觀察豬舍狀況的許子巖深有感觸地說:「規模化投入大,收益也大。而且便於科學管理。」目前,該基地基礎母豬存欄800多頭,年出欄商品豬達到2.5萬頭。
通過土地的合理流轉,一批敢為人先的種糧大戶也嘗到了規模化的甜頭。家住歡喜莊鄉的下崗職工劉鐵柱,把創業的目光投向家鄉的沃土,大膽租種了400多畝土地,根據市場變化種植小麥和毛豆、辣椒、棉花等作物,年獲利超過60萬元,實現了從下崗職工到種糧大戶的成功跨越:「我覺得種地就要規模經營,這樣才有搞頭。現在有些人不願種地,主要是太分散,沒利潤。集中起來就不一樣了。」
從「燕山腳下的小吐魯番」——潘家峪、燕東生態觀光園,到聞名全國的麻龍灣生態園……豐潤的觀光農業異軍突起,醉了遊人,富了村民
「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突出抓好現代服務農業發展……變單一的農業生產為生態觀光型,實現旅遊農業增值。」豐潤區區委全會報告中的這段話道出了豐潤生態觀光農業發展的內因。近年來,豐潤區充分發揮緊鄰京、津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以生態種植、旅遊休閒為主的現代農業產業,有效促進了農業的提質增效。
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潘家峪,借臺唱戲的觀光農業成為村民打開致富大門的金鑰匙。潘家峪村山高林秀,盛產葡萄和各種果品。隨著紅色旅遊的發展,這村開發了東山景區,引進了「紅星」「馬奶」「伊莉莎白」等新品種,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遊客。從村支書崗位退下來擔任潘家峪慘案紀念館講解的潘貴清介紹說:「這兩年來潘家峪的遊客明顯增多。過去參觀完紀念館就上車走了,現在登東山,吃農家飯,採摘葡萄玩不夠。」
同樣聞名遐邇的還有燕東生態園、麻龍灣生態園。此外,山清水秀的聚仙谷風景區、天然「氧吧」桃源林場、千佛山景區等十幾個旅遊景點的建設,猶如一顆顆綠色珍珠,構建起豐潤生態遊、綠色遊的特色產業帶,為豐潤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注入了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