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豐潤區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基地紀實

2020-12-18 環渤海新聞網

綠野歡歌
——豐潤區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基地紀實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張輝)

  6月的浭陽大地,到處是繁忙的景象:成片的果園裡閃現著果農們喜悅的笑臉;標準化大棚裡甜瓜、黃瓜掛滿枝頭,源源不斷地被運往各大超市,成為市民的搶手貨……

  近年來,豐潤區不斷強化農業的基礎地位,從「冀東糧倉」的傳統優勢和新型農業的發展理念出發,著力打造服務京津、輻射三北、面向全國的現代農業產業基地,有效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從「浭陽紅」鮮桃、環香翠黃瓜,到嫁接的牛媽媽棗、引進的「綠香一號」等核桃新品種,豐潤的農業品牌遍地開花,還走出了國門

  尋著漫山遍野的桃花,我們來到了四面環山的王官營鎮西尖山峪村。很難想像,這個只有400口人、800多畝耕地的小山村,就是聞名全國的「浭陽紅」桃新品種的誕生地。在傳統農業時代,這裡的山坡地曾是村民的負擔,如今卻成了大家爭搶的聚寶盆。「浭陽紅」鮮桃協會會長陳佑良介紹說:「品牌就是形象,是效益的保證。村裡年產『浭陽紅』鮮桃200多萬斤,連年出口俄羅斯等國,收入是種植普通桃的1倍多。」

  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區,豐潤充分發揮豐富的農業資源優勢和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全力推進農產品的品牌化、標準化工程,為現代農業的騰飛插上了品牌的翅膀。目前,全區已有13個農業品牌。翠心美蘿蔔、可口舒豆角、三野生薑、環香翠黃瓜、唐宇西紅柿等9個品牌農產品獲得河北省名優農產品稱號。

  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強力推進。以設施農業為重點,科學規劃產業布局,推進農產品生產向一村一業、一鄉一品乃至一品一牌的方向發展。目前,全區已形成了溫室西紅柿、地膜豆角、早春小棚甘藍等六大特色蔬菜現代生產基地。設施蔬菜總面積達到9萬畝,錯季菜達18.5萬畝,無公害蔬菜認證面積達到28萬畝,產品銷往京津、東北等十幾個省市,外銷量達85%以上。

  通過政策引導,各種農民專業合作社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統一技術服務、統一組織銷售,實現了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在以生薑聞名的新軍屯鎮,雖然生薑價格下滑,姜農們還是忙碌著栽下了成片的綠色姜苗。新董莊村種植大戶孟祥新滿懷信心地說:「有咱們的生薑合作社,還有『三野』牌商標,心裡踏實。」

  從「中國奶業之鄉」「國家級奶業標準化示範區」,到一個個種養基地的崛起,一個個種糧大戶的湧現,豐潤農業逐步走上規模化、集約化之路

  隨著蒙牛、樂百氏等乳品加工企業的發展,豐潤區日處理鮮奶能力達到2300噸,成為全國鮮奶加工集群程度最高的縣區之一。

  為保證鮮奶質量,實現奶業的再次優化升級,這區吸引社會資金,強力推進標準化、現代化奶牛養殖場建設。目前,全區300頭以上奶牛標準化養殖場區達到79個,奶牛存欄8.6萬頭,規模化比率、奶牛機械化擠奶率均達100%。被譽為「託牛所」的唐山中奧奶牛養殖有限公司,按標準化奶牛場要求進行建設,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免疫、統一供料、統一配種,分戶飼養,集中擠奶的「五統一分一集中」管理。現已存欄優種奶牛3100頭,成為奶牛標準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的成功模式。

  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這區的生豬、蔬菜等產業也朝著集約化、規模化目標邁進。全區百頭以上養豬場已達1630個,生豬規模化養殖比率達60%以上。在常莊鄉的恆益種豬繁育基地,正在電子顯示屏前觀察豬舍狀況的許子巖深有感觸地說:「規模化投入大,收益也大。而且便於科學管理。」目前,該基地基礎母豬存欄800多頭,年出欄商品豬達到2.5萬頭。

  通過土地的合理流轉,一批敢為人先的種糧大戶也嘗到了規模化的甜頭。家住歡喜莊鄉的下崗職工劉鐵柱,把創業的目光投向家鄉的沃土,大膽租種了400多畝土地,根據市場變化種植小麥和毛豆、辣椒、棉花等作物,年獲利超過60萬元,實現了從下崗職工到種糧大戶的成功跨越:「我覺得種地就要規模經營,這樣才有搞頭。現在有些人不願種地,主要是太分散,沒利潤。集中起來就不一樣了。」

  從「燕山腳下的小吐魯番」——潘家峪、燕東生態觀光園,到聞名全國的麻龍灣生態園……豐潤的觀光農業異軍突起,醉了遊人,富了村民

  「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突出抓好現代服務農業發展……變單一的農業生產為生態觀光型,實現旅遊農業增值。」豐潤區區委全會報告中的這段話道出了豐潤生態觀光農業發展的內因。近年來,豐潤區充分發揮緊鄰京、津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以生態種植、旅遊休閒為主的現代農業產業,有效促進了農業的提質增效。

  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潘家峪,借臺唱戲的觀光農業成為村民打開致富大門的金鑰匙。潘家峪村山高林秀,盛產葡萄和各種果品。隨著紅色旅遊的發展,這村開發了東山景區,引進了「紅星」「馬奶」「伊莉莎白」等新品種,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遊客。從村支書崗位退下來擔任潘家峪慘案紀念館講解的潘貴清介紹說:「這兩年來潘家峪的遊客明顯增多。過去參觀完紀念館就上車走了,現在登東山,吃農家飯,採摘葡萄玩不夠。」

  同樣聞名遐邇的還有燕東生態園、麻龍灣生態園。此外,山清水秀的聚仙谷風景區、天然「氧吧」桃源林場、千佛山景區等十幾個旅遊景點的建設,猶如一顆顆綠色珍珠,構建起豐潤生態遊、綠色遊的特色產業帶,為豐潤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注入了生機與活力。

相關焦點

  • 河北唐山豐潤區:奏響文旅融合發展三部曲
    紅棗累累、葡萄串串、碧水悠悠、涼亭座座……日前,第四屆「豐潤大棗」紅色文化旅遊節在唐山市豐潤區王官營鎮山緣生態莊園拉開帷幕。來自北京、天津等地和唐山本地的數千名遊客慕名前來共赴「紅棗之約」。近年來,豐潤區將文化旅遊業作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興產業,通過制定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實施「文化+旅遊」發展戰略,全面奏響「區域特色、文化活動、文產項目」三部曲,有效激發了文化旅遊市場活力,打造了豐潤文化旅遊的嶄新品牌。奏響「區域特色曲」,亮點頻出。
  • 河北唐山:壯大裝備製造產業集群 助力經濟發展
    近年來,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把發展裝備製造業作為帶動全區工業轉型升級的戰略舉措,打造以冶金礦山機械、專業鑄鍛件、汽車配件等為核心的特色裝備製造產業基地,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把發展裝備製造業作為帶動全區工業轉型升級的戰略舉措,打造以冶金礦山機械、專業鑄鍛件、汽車配件等為核心的特色裝備製造產業基地,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百合產業研究基地落戶唐山
    12月1日,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百合產業研究基地揭牌儀式在淄博浩然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舉行。桓臺縣唐山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於應心主持儀式。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副所長、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蔬菜團隊專家、研究員王淑芬,桓臺縣政府副縣長趙曰珠,淄博東嶽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黨工委副書記、唐山鎮黨委書記張運廣,桓臺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王開永,桓臺縣科技局副局長田文俊及有關專家、領導參加揭牌儀式。
  • 唐山豐潤區胡玥:實現「南斛北種」的「農場達人」
    1988年出生的胡玥是豐潤區聚福緣家庭農場的經理,她的農場坐落於豐潤區泉河頭鎮羅文口村,主要進行中草藥種植、果品採摘、垂釣、餐飲、農產品深加工、畜禽養殖和戶外拓展訓練。胡玥剛畢業時就已經有了創業夢,一開始做餐飲行業,後來,把目光轉向了農業。2016年開春,她輾轉多地藥市開展調查,最終決定種植鐵皮石斛。
  • 蕪湖三山經開區現代農業機械產業集聚發展基地見聞
    「我們將打造國內最大的農業航空產業基地。羽人無人機的起飛,將為農機產業基地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談及未來,曾文彬信心十足。  林木移植是綠化城市的重要手段,但傳統人工挖樹效率低、費用高,國外進口的挖樹機不僅價格貴,買回來後經常「水土不服」。 「我們曾花100多萬元從國外進口一臺採伐機,但到國內後由於土質不同,很多地方根本沒法用。
  • ...多貢獻」的「智慧」密碼——廣元高質量推動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紀實
    解鎖「農業多貢獻」的「智慧」密碼——廣元高質量推動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紀實全球最大紅心獼猴桃基地、全國最大黃茶基地、全省最大高山露地蔬菜基地……一張張閃亮的名片,無不展示廣元市高質量推動農業園區建設以來的豐厚碩果。
  • 打造現代特色農業「升級版」——武鳴區積極推進創建現代特色農業...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廣西時就紮實推進現代特色農業建設作出重要指示,為現代農業發展精準把脈定向,為廣西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建設提檔升級指明了方向。  廣西佳年農業有限公司是武鳴伊嶺溪谷休閒農業(核心)示範區的代表性企業。該公司投資2億元,建設了3000多畝火龍果標準化基地。據了解,該基地採用補光技術,使火龍果個頭和甜度均優於普通產品,並能夠根據市場行情調節鮮果上市時間,每畝可增產增收20%。
  • 河北故城東大窪現代農業園區打造「農業+」新模式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翟一杉 通訊員於凱春、王希錄)今年以來,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東大窪現代農業園區按照「加快轉型、綠色發展、跨越提升」的思路,創新打造「農業+」發展新模式,推進農業與農產品深加工、電子商務、生態旅遊等產業合作,努力實現一產接二連三,三大產業良性融合發展。
  • 豐潤區是河北省唐山市市轄區,被譽為「中國奶業之鄉」
    被譽為「中國奶業之鄉」,是華北地區重要的物流基地、裝備製造基地、建材集散中心。豐潤古稱土垠、浭陽,古屬永平府,因「豐澤潤美」而得名,擁有四千年歷史,兩千年建縣史,2002年2月合併原唐山市新區設立豐潤區。豐潤依山傍水,北部為燕山餘脈,中部為平原,西南部為溼地。
  • 唐山豐潤區9家違規生產企業被責令停產
    唐山豐潤區9家違規生產企業被責令停產發布時間: 2017-04-11 13:03:32   |  來源: 新華網   |  責任編輯: 袁偉軒>   記者從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政府了解到,自4月2日零時起,唐山市啟動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應急響應。
  • 故城縣東大窪現代農業園區「農業+」新模式助推產業融合發展
    長城網衡水訊(實習記者李珊珊 通訊員於凱春 王希錄)今年以來,衡水市故城縣東大窪現代農業園區按照「加快轉型、綠色發展、跨越提升」的思路,創新打造「農業+」發展新模式,推進農業與農產品(000061,股吧)深加工、電子商務、生態旅遊等產業合作,努力實現一產接二連三,三大產業良性融合發展。創新發展「農業+基地」模式,促進現代型農業穩步發展。
  • 唐山這些大項目入選省第二批重點項目,戳→_綜合新聞_唐山...
    >  36.三河同飛精密智能溫度控制設備項目(三河市)  37.河北江水製藥組合式多效蒸餾水機、純蒸汽發生器生產項目(信都區)  38.新樂宏潔年產1500噸汽車配件生產線項目(新樂市)  39.河北拓思年產600臺帶機械手數控磨床項目(豐南區)  40.唐山天一合農業機器人研發生產及相關數據運營中心項目
  • 故城縣東大窪現代農業園區創新「農業+」模式推進產業融合發展
    故城縣東大窪現代農業園區推行生態循環農業模式。王希錄/提供 故城縣東大窪現代農業園區推動「農業+旅遊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王希錄/提供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通訊員 於凱春 王希錄 記者 扈煒)今年以來,故城縣東大窪現代農業園區按照「加快轉型、綠色發展、跨越提升」的思路,創新打造「農業+」發展新模式,推進農業與農產品深加工、電子商務、生態旅遊等產業合作,努力實現一產接二連三,三大產業良性融合發展。
  • 唐山力爭在全省率先進入「萬億俱樂部」
    深入推進位造強市、質量強市、網絡強市、數字唐山建設,構建戰略布局合理、產業鏈條完整、創新迭代活躍的現代產業體系,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加快建設環渤海地區新型工業化基地。面對原有產業體系,唐山市堅決去、主動調、加快轉,建立健全市場化法治化化解過剩產能長效機制,推動總量去產能向結構性優化產能轉變。
  • 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打造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
    現代化肉雞屠宰加工車間濱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是以小麥加工為主業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公司聚力打造綠色生態循環發展全產業鏈模式,成為農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典範,綠色高效循環農業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
  • 國軒高科(唐山)5G新能源產業基地項目籤約
    本報訊(通訊員張曉悅、徐雲楠 記者湯潤清)日前,唐山市人民政府與國軒高科股份公司就國軒高科(唐山)5G新能源產業基地項目正式籤約,5G新能源產業基地項目籤約落地唐山市路北區。依託該基地,路北區將打造一個以動力電池為核心、聚集效應明顯、產業鏈條完整的新能源產業基地。
  • 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舉辦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研討會
    河北新聞網訊(智慧娟)1月18日,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舉辦「聚焦產業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研討會。1月18日,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舉辦「聚焦產業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研討會。圖為研討會現場。
  • 航天國軒(唐山)新能源基地落戶路北(圖)
    投資30億元打造新動力電池生產基地航天國軒(唐山)新能源基地落戶路北圖為奠基儀式現場。此次兩家企業聯手打造航天國軒(唐山)新能源基地項目,正是立足於各自優勢,強強聯手。  近年來,路北區牢固遵循「產城教融合發展」理念,堅持「四輪驅動」,以產業高端化、城市現代化、城鄉一體化為重點,以「八園一中心」建設為引領,現代產業體系雛形初具。
  • 中旦集團海水稻-打造觀光農業示範基地
    中旦集團致力於打造首個綠色環保觀光農業示範基地,這是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是以農業生產為依託,與現代旅遊業相結合的一種高效農業,是一種新型的交叉型產業。
  • 唐山:豐潤公安分局推進生態環境深度治理攻堅行動紀實
    利劍出鞘護航綠水青山——豐潤區公安分局推進生態環境深度治理攻堅行動紀實本報記者 王昊 通訊員 劉宏偉 劉倩在10月中旬開展的全區環境深度治理攻堅行動中,豐潤區公安分局勇挑重擔、主動出擊,打破區域和警種制約,短短10天,破獲各類涉及環境違法案件130起,各個隱匿於街邊客店的黑加油站被徹底取締,偷排偷放的「散亂汙」企業被曝光查處,違規建設的砂石料場被查封清場……  關鍵時刻顯身手  豐潤區是城市中心區之一,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唐山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