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如何實現深度學習

2020-12-16 中國教育新聞網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姆把認知領域教學目標從低到高分成識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六個層次,一層和二層為「淺層學習」,四至六層為「深度學習」。要實現淺層學習向深度學習的轉變,必須由傳承知識的學習走向創新知識的學習,學生要從知識的傳承者、消費者轉變為知識的創造者、貢獻者。學習目標的不同決定了學習方式的不同,深度學習在學習方式上應該是批判性、整合式、遷移式學習,是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致用學習。

  嘗試多元化解讀

  深度學習首先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沒有選擇就沒有自由。就語文學科而言,多元化解讀是許多傑出文字給我們創造的閱讀提升機會,也是人們在文學閱讀中獲得的一種獨有的快樂。解讀的多元化,本身就是文學作品人文豐富性的表現。

  在導讀名著《駱駝祥子》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解讀祥子的悲劇。關於祥子悲劇價值的解讀,顯然不能只有一種答案。有人認為,祥子的悲劇是對舊社會不合理制度的有力控訴;也有人認為,祥子的悲劇反映了愚昧文化給人帶來的肉體、精神上的雙重傷害……祥子的悲劇是個人與命運衝突的結果,在無力掌控的命運面前,人類的力量實在太渺小了。祥子多次想要憑藉自己的力量打敗命運,可最終命運仍不費吹灰之力摧殘了祥子。

  上述探究是對《駱駝祥子》這部著作很有見地的解讀,學生在閱讀及思考中碰撞產生這些見解,無疑會讓他們對小說和人物本身有更豐富、更立體的認識。

  鼓勵批判性思考

  深度學習是一種批判性學習。只有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才有可能完成知識傳承向知識創造的轉變。批判性解讀可以是對作品表達的思想觀點局限性的批評和否定,也可以是對長期形成的作品權威性解讀的質疑和批判。

  韓愈《馬說》開宗明義: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表達了韓愈對千裡馬被埋沒的感慨和遺憾。這裡就有一個關於人才觀的討論,伯樂相馬是中國傳統的人才觀,是建立在人身依附的人治框架下的人才觀,這種人才觀在千年之前的唐代是無可指責的,韓愈能發出「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的喟嘆,即使是今天也值得我們讚賞他對人才的愛惜之情。如果引導學生在這裡做一次批判性閱讀的嘗試,顯然特別有價值:法治社會與人治社會的本質區別在哪裡?新的人才觀的真正定義是什麼?現代「千裡馬」應該怎樣展示自身價值?凡此種種,都是可以也是有必要思考的話題。這便是對作品內涵的人文思考和人文批判。

  對學生進行人文批判精神的培養,可以視為培養批判性思維的一種努力,也是有益於學生健全人格養成的一種努力。

  探尋經典的現代價值

  人們閱讀《範進中舉》幾百年了,不同時代的讀者會從中讀出笑聲或眼淚。可是,不同時期笑和淚的內涵或許不同。呼喚革命的年代,將《範進中舉》讀作刺向封建文化、封建教育的匕首,不僅是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但在當下,如果僅僅是這樣閱讀,讀書的真正意義也許就有迷失。逼瘋範進的不是文化,甚至不是科舉,而應該是科舉後面那兩個沉重的大字:利益。中與不中,天淵之別,看似罪在科舉,可科舉何罪?範進們讀書本不在讀書,讀書不過是奔向巨大利益的手段;考試本不在考試,考試不過是通向分一杯羹的橋梁。從範進的時代到今天,科舉沒有了,但範進並不少。原因何在?只要功利是教育的目標,無論什麼階段,範進的陰魂永遠不會消散。將《範進中舉》放到當下的語境來解讀,範進對於我們就有了更多當下獨有的意義和價值。

  深度學習必然要進一步重構課堂。只要有學習發生的地方就是課堂,語文課堂有必要向生活延伸,讓學生到教室外面體驗生活、認識生活,用眼睛發現世界,用筆將真實的想法記錄下來。這樣,學生的積累就是自發的、有創造性的。當深度學習成為教與學雙方的自覺意識,學習將會變成一種生活、一種享受。

  (作者單位系廣東省深圳市翠園中學)

《中國教師報》2016年03月02日第4版 

相關焦點

  • 馬建明:指向深度學習的語文大單元教學設計
    何為深度學習?語文「新教學」實驗提出的情境、任務、活動與評價如何與深度學習的四個基本特徵高度契合?指向深度學習的語文大單元教學如何設計,如何實踐?江蘇省連雲港市教育局教研室馬建明老師的實踐與思考,乾貨滿滿。匯報單元選自「新課程資源系列」《統編義務教育教科書 語文 學與教指南 二年級 下冊》(即將出版)第一單元。
  • 語文學習方法
    語文學習,很多人說難,難在浩瀚無邊,難在無從發力。尤其是大語文概念出來後更是讓孩子們叫苦不迭,無良培訓機構故意造勢,新增更多焦慮,究竟語文該怎樣學習,掌握什麼方法,才能高效,才能獲得比普通人高100倍的能力,高考高分並成就卓越人生呢?
  • 深度學習 讓語文學習更優質——奧龍小學語文組教師參加「深度學習...
    舜網訊 語文組全體老師進行觀看深度學習教學改革項目小學語文直播的活動。此次直播主要分為三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由上海師範大學吳忠豪教授帶來的講座:基於語文學習主題的單元整體設計。通過觀看學習,我們應該變單篇課文教學為大單元整體教學。最後部分是現場研討。研討主題1:活動設計,讓深度學習發生。研討主題2:持續評價,讓深度學習留痕。通過熱烈的研討,每位老師對「深度學習」都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
  • LabVIEW實現深度學習,你還在用Python?
    如何將LabVIEW與深度學習結合起來,來解決視覺行業越來越複雜的應用場景所遇到的困難。下面以開關面板為例講解如何使用LabVIEW實現深度學習應用。ok樣本以上就是LabVIEW實現深度學習、訓練模型自學習應用的案例分享。下面來講一下視覺深度學習的行業現狀及目前存在的問題。 目前深度學習從業人員薪資處於高位,且屬於人才緊缺的行業,就業前景廣闊。
  • 目標導引下的語文深度學習
    我一直在思考「語文深度學習」這一問題。在我看來,走向深度學習離不開教師對學習活動的優化設計,不要因知識的難易而忽視教學設計或減少教學環節;對學生來說,則是要對知識的把握理解深刻到位,能靈活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一次應用文寫作練習中,我問學生是否會演講稿的格式,有些學生表示會,有些學生表示不會。
  • 淺談實現深度學習的策略和步驟
    實現深度學習的策略是:變低階思維問題為高階思維問題,變低階思維活動為高階思維活動。深度學習內容需要有機整合,要將多種知識和信息間的聯結,包括多學科知識融合及新舊知識聯繫,整合到原有的認知結構中。深度學習過程屬於建構反思,個體在某特定社會環境中互相協作、共同參與某種有目的的活動,最終形成某種觀念、理論或假設等智慧產品。
  • 深度學習是什麼,如何進行深度學習?
    因此,當機器已不只以存儲為功能,而開始像人一樣思考的時候,我們清醒地意識到:教學絕不是知識傳遞,甚至知識學習本身也只是培養人的手段,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幫助學生通過知識學習、在知識學習中形成核心素養,在知識學習中成長和發展,成為教學的首要任務。
  • 【腦科學與教育】如何告別蠻學苦學,實現高效學習?揭秘小學語文...
    【腦科學與教育】如何告別蠻學苦學,實現高效學習? 【腦科學與教育】如何告別蠻學苦學,實現高效學習?
  • labview實現深度學習,還在用python?
    傳統的視覺算法受打光以及圖像的邊緣對比度影響,無法做到人眼的分辨效果,而且人具有學習能力,經過大量樣本的學習,人就可以找到不同物體之間的細微差別
  • 深度| 做到這些值4億美元:看 Nervana 如何利用深度學習實現數據...
    未來五年的很多創新將來自堆疊自動編碼器領域,但目前我們還不知道要如何開始選取目標。這是一個深度信用網絡,我們看下是如何利用它來解決數據問題。這個深度學習平臺實現了針對行為探測的 3D 卷積模型,基於 100 種類別、1 萬 3 千多個視頻的公共數據集,使訓練速度比競爭對手的框架快了大約 3 倍。
  • 【深度學習系列4】深度學習及並行化實現概述
    訓練深層模型是長期以來的難題,近年來以層次化、逐層初始化為代表的一系列方法的提出給訓練深層模型帶來了希望,並在多個應用領域獲得了成功。深層模型的並行化框架和訓練加速方法是深度學習走向實用的重要基石,已有多個針對不同深度模型的開源實現,Google、Facebook、百度、騰訊等公司也實現了各自的並行化框架。
  • 學習不可偷懶,養成深度思考的習慣,實現學習上質的飛躍!
    學習成績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是否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其中,學生養成深度思考的習慣對提升學生成績具有很大幫助。對於理科來說,做理科的題目經常要用到很多公式,我們不僅要靈活運用,還要清楚公式的推理過程。
  • ​「名師高徒」話成長|看語文深度學習在小越街道中心小學的真實...
    10月20日,上虞區小學語文「名師高徒」攜手研修區級展示系列活動之「林志明工作室『基於統編教材的語文課堂深度學習的探索』」教學展示活動在小越街道中心小學舉行。活動精彩紛呈,亮點不斷。她緊緊結合「文前提示語」的任務導引,抓住課文情節反覆的特點,以「種子的生命歷程」為主線,從「心願的出現」「為什麼產生心願」「最後實現心願」三個點出發展開教學,帶領學生感受童話豐富的想像。最後,在總結歷程中拓展想像,落地單元語文要素。
  • 如何迎接正在走向深度的語文
    但是,近年來的考試,無論小學、初中還是高中,語文在考查學生的文學沉澱、閱讀能力和作文能力上逐年提高分值和難度,而且在考查古文功底上要求背記的文章從小學到高中都在增多,可以這麼說,語文的學習從基本的國語普及教育走向深度教育,得分將越來越難,這也是從小學到高中很多語文老師的拉響的警報。如果我們的家長和學生在這個問題上僅僅依靠學校、老師,那不僅得不到高分,也不適應時代的需要。
  • 小米雲深度學習平臺的架構設計與實現
    而亞馬遜和騰訊雲相繼推出了面向開發者的公有雲服務,可以同時支持多種主流的開源深度學習框架,阿里、金山和小米也即將推出基於GPU的雲深度學習服務,還有無數企業在默默地研發內部的機器學習平臺和大數據服務。面對如此眼花繚亂的雲服務和開源技術,架構師該如何考慮其中的技術細節,從用戶的角度又該如何選擇這些平臺或者服務呢。
  • 從2019昆明市初中語文學業考試,談高中語文學習當如何
    2.試卷分析經常有家長會詢問老師,初高中語文學習究竟有何不同,該如何去引導孩子有效學習。打個比方,如果說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是普快列車運行的好,那麼,高中階段的學習就是特快列車運行了。兩個階段的落差是巨大的,或者說是呈幾何級增長的。
  • 使用Python從頭開始實現深度學習庫
    理解深度學習平臺基本構建基礎的初學者指南。深度學習已在短時間內從簡單的神經網絡演變為非常複雜的架構。為了支持這種快速擴展,在此過程中開發了許多不同的深度學習平臺和庫。這些庫的主要目標之一是提供用於構建和訓練深度學習模型的易於使用的界面,使用戶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手頭的任務上。
  • 複雜場景下的 OCR 如何實現——深度學習算法綜述
    在過去的十幾年中,研究人員一直在探索如何能夠快速準確的從圖像中讀取文本信息,也就是現在OCR技術。工業場景下的圖像文本識別更為複雜,它會出現在許多不同的情景下,如醫藥包裝上的文字、各類鋼製零部件上的字符、貨櫃表面噴印的字符、商鋪Logo上的個性化字符等等。
  • 如何利用深度學習模型實現多任務學習?這裡有三點經驗
    作者:Zohar Komarovsky機器之心編譯參與:Tianci LIU、路Taboola 算法開發者 Zohar Komarovsky 介紹了他們在利用深度學習模型實現多任務學習我們運用多任務學習(Multi-Task Learning,MTL),在相同的輸入特徵集上預測多個關鍵性能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然後使用 TensorFlow 實現深度學習模型。回想最初的時候,我們感覺(上手)MTL 比現在要困難很多,所以我希望在這裡分享一些經驗總結。現在已經有很多關於利用深度學習模型實現 MTL 的文章。
  • 如何用康奈爾筆記法實現深度學習:學霸專屬必殺技
    現在不少的同學做題重量不重質,聽課筆記比較隨意,筆記本回看翻閱的功能偏弱,這些學習習慣,都不利於深層學習和結構化或模型化知識的積澱,不利於高階思維能力的發展和知識體系的形成。因此,當學習的條件越來越便利的情況下,我們尤其要注重深度學習及其實現方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