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世界的角落》,豆瓣高分日本動畫,出自片淵須直和河野史代兩位之手。
畫面中融入了好多油畫、水粉畫、鉛筆畫的畫面,再加上本身畫面的製作也非常出色,因此本片給人一種視覺上的享受。讓我想起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的那些老動畫片,《小熊貓學木匠》、《小蝌蚪找媽媽》等等。
精美的製作讓其獲獎無數,「第40屆日本電影學院獎」「第59屆藍絲帶獎」等等。
然而作為一個中國人,當我在觀賞這部二戰題材的動畫片時,卻有著一種異樣的感受。
影片的主人公小鈴出生於日本廣島江波市,擅長畫畫。
昭和19年(公元1944年),18歲的她嫁去了距離家鄉20公裡的吳市,年紀輕輕就成了一名家庭主婦。當初的吳市正是日本艦隊的母港,他先生和公公都在海軍工作。雖然小鈴生活缺乏激情,但她每天都在為夫家的餐桌而努力。
隨著日本在太平洋戰爭的升級,本土的物資越來越匱乏。樂觀的小鈴千方百計地在地裡發掘那些可以作為食材的植物,同時拆改舊衣服以適應新的環境。物質雖然短缺,但一家子團團員員在一起,還是其樂融融,然而精神上的打擊卻綿綿不斷。
戰場越來越接近本土,傷亡也越來越大。小鈴參加海軍的哥哥戰死海外,小鈴青梅竹馬的同學水原也沒有回來。不幸最終還是降臨到她自己的身上。小鈴帶著侄女去探望公公,在回來的路上遭受空襲,侄女被炸飛而小鈴失去了右手。小鈴在廣島的父母也沒有躲過原子彈的襲擊。
接二連三的沉重打擊讓小鈴意志消沉。幸好自己的丈夫因為從事文職工作,避免了之間上戰場。小鈴在丈夫的關懷和鼓勵之下重新笑迎人生,最終迎來了日本投降的那一天!
我在這部電影中沒有看到對於二戰的反思,一丁點也沒有。如果希望描寫日本人民在戰爭中樂觀對待生活,那為什麼把電影背景放置在二戰?日本歷史上的戰爭還少嗎?既然描寫二戰,那對於日本而言就需要反思,二戰中的日本給亞洲帶來的災難罄竹難書。如果沒有反思,那就是一隻披著羊皮的狼在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