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南方冬至有人吃餃子,有人吃湯圓,更多人卻在吃「它」,軟糯鮮美。
冬至到了,不管是生活在南方,還是北方,都在這天做著符合他們當地習俗的美食,我是土生土長的南方人,每年的冬至都是吃著軟糯鮮美的冬至粿長大的。現在的冬至,因為網絡的發達、南北文化互通,很多南方人也會吃餃子,還有一些人吃湯圓,但是更多的人還是像我們這樣會做一些傳統的粿在冬至品嘗的。
今年的冬至正好在周末,父母在外打工還沒有回來,妹妹就說來我這裡過,於是我們兩就做了一鍋好吃又好看的冬至粿,製作的時候總有些似曾相識的動作,那就是兒時的記憶。剛出鍋的冬至粿有點黏,稍微等表面幹一些就不粘了,妹妹迫不及待地就吃了一個,還吧唧著嘴說好香哦。做好的粿子外面的皮軟軟糯糯的,但是並不粘牙,裡面的餡料又香又入味,吃完一個根本不解饞。
冬至粿的做法在每個地方都有略小的差異,下面我把我們家鄉大致的做法分享給大家,喜歡的朋友可以試試哦。
在南方,冬至的餃子和湯圓都不如「它」,軟糯的外皮鮮美的鹹,香。
【冬至粿】
食材:豬肉末50克,捲心菜四分之一顆,香腸50克,香菇兩個,胡蘿蔔半根,菠菜100克,米粉200克,糯米粉200克,蠔油一勺,乾貝5克,鹽少許,生抽一勺。
做法
1、米粉和糯米粉混合在一起,然後將菠菜放入料理機中榨成汁煮開,再倒入混合粉中用筷子邊倒邊攪拌,然後揉搓成米糰,放涼備用。
2、捲心菜切碎、胡蘿蔔切碎、香菇切碎、香腸切碎,鍋中倒少量油潤鍋、然後把肉末倒進去炒至變色後放入香腸乾貝翻炒出油,再放入捲心菜、胡蘿蔔和香菇炒軟,最後放入一勺蠔油、一勺生抽和少量鹽翻炒調味就可以了,炒的略微比平時的菜鹹一點點,這樣配合粿皮吃著特別有味道哦。
3、米糰放涼之後放在案板上,撒少許糯米粉防沾,然後反覆揉搓幾下,再取一小塊整理成小碗一樣的形狀,挖一勺餡料進去,用勺子壓緊一點,最後捏緊虎口,在手上搓圓就可以了。
做好的糯米裸墊一張油脂或者錫紙,然後放到蒸鍋裡面蒸十分鐘。
剛蒸熟的粿,別急著拿出來,稍微一等會,讓表面的水分風乾一些,拿著就不粘了。因為是冬至,放的食材略微複雜一些,平時吃的時候,就用鮮肉和紅薯粉混合在一起做餡料也特別鮮美哦。
娟媽媽有話說
1、可以不用菠菜汁,但是水一定要燒開了淋進去的,不然燙不出黏性,不好包餡料,蒸的時間也會很久。
2、和米粉的時候沾手,抹點糯米粉就可以了。
今天的「冬至裸」分享到這裡就結束啦,喜歡吃粿的小夥伴們快去試一試吧,真的是很香很好吃哦,讓我們下期美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