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南北瓜果交易市場的工人在搬運菠蘿。本報記者 宋國強 攝 |
吃了20多年菠蘿罐頭,從小生活在上海的施萍一直以為菠蘿是樹上結的,就像椰子那樣。今年春節,她第一次在海南東線高速公路兩旁看到成片成片的菠蘿地,覺得實在不可思議。
轉自搜狐
其實,像施萍那樣,吃了多年菠蘿卻不知道菠蘿是怎麼長出來的人並不在少數。
轉自搜狐
洋水果早就登陸
轉自搜狐
在我省菠蘿主要產區文昌、海口、瓊海、萬寧、定安和瓊中等縣市,一片接一片的菠蘿大部分就種植在公路兩旁,遇上菠蘿收穫的季節,經常可以看到地頭成堆成堆摘下來的菠蘿。
轉自搜狐
菠蘿原產於巴西,因果頂葉子有如鳳尾,果肉香味似梨,也被稱為鳳梨,16世紀末至17世紀間開始傳入我國。清鹹豐年刊的文昌縣誌記載:「菠蘿俗名番萎子,色金黃,周身有縫紋,如龜折,剝皮食之味甘香,無核……」
轉自搜狐
海南菠蘿大規模的外來種引入,應該是1918年由華僑從馬來西亞引入的紅毛種,其次是1922年從爪哇引入的峇里種,以及1927年由沙拉瓦引入的沙拉瓦種和1930年自新加坡引入的皇后種。經過近百年的發展,這個外來水果已經成了海南的當家水果。
轉自搜狐
又當水果又當菜
轉自搜狐
菠蘿除了當水果鮮食外,還被製作成菠蘿蜜餞、菠蘿糖、菠蘿果漿、菠蘿飲料,以及製成菠蘿酒、菠蘿醋、菠蘿色拉和檸檬酸、酒精、乳酸等,同時也被加工製成罐頭,所以菠蘿有著「罐頭之王」的美稱。
轉自搜狐
在海南這個菠蘿之鄉,已經說不清是該把菠蘿當成水果還是菜。在海南的菜館,菠蘿炒牛肉、菠蘿炒飯、菠蘿炒大腸等菜餚是再普通不過的家常菜,還沒熟透的帶著點酸味的菠蘿放在鍋裡一炒,天然的酸甜滋味吃得人食慾大開。
轉自搜狐
即使是菠蘿制罐頭或榨汁剩下的殘渣,本地人也捨不得扔掉。這些殘渣含有豐富的磷、鉀和有機質,可作家畜的良好飼料或漚作肥料;而菠蘿葉的纖維還可制繩、紡線、織布和製紙,可以說菠蘿一身都是寶。
轉自搜狐
菠蘿還有很大的藥用價值,菠蘿果汁中含有醫藥上的貴重原料菠蘿酶,對消化蛋白質,治支氣管炎有功效,很多當地人就採用土方,靠服用青果汁來驅蛔蟲和利尿。
轉自搜狐
來自海外又走向海外
轉自搜狐
海南地處熱帶北緣,是我國唯一能較充分滿足菠蘿生態要求而又無低溫寒害的省份,所以,這裡出產的菠蘿又甜又香。近幾年,海南也開發和引進了許多新品種,如香水菠蘿、剝皮菠蘿等。
轉自搜狐
海南菠蘿來自海外又走向海外。今年以來,全省已出口到日本的菠蘿就有19批計19萬公斤。據統計,去年全省菠蘿種植面積已達21.8萬畝,產量達到22.8萬噸,而價格一般在6角/斤-2元/斤之間浮動。
轉自搜狐
轉自搜狐
吃菠蘿有講究
轉自搜狐
我國中醫學認為,菠蘿味甘、微酸,性平,有補益脾胃、生津止渴、潤腸通便、利尿消腫諸功效,可治療中暑煩渴、腎炎、高血壓、大便秘結、支氣管炎、血腫、水腫等症,並對預防血管硬化及冠狀動脈性心臟病有一定的作用。
轉自搜狐
比如,腎炎水腫的病人可取菠蘿肉 60—80克,鮮茅根30克,水煎,代茶飲。用菠蘿擠汁,加些鹽水,可治中暑煩渴者。便秘者,可在飯後吃些漬了鹽的新鮮菠蘿。
轉自搜狐
菠蘿好吃,但如果食之不當或過量食之也會惹麻煩。瘦長體型、有低血壓症、內臟下垂及脾胃虛寒的人、胃潰瘍患者、血液凝血機能不全(如血小板減少、功能障礙、血友病等)病人,均不宜過多食用菠蘿;有菠蘿過敏史的人,不能再吃菠蘿。
轉自搜狐
直接食用菠蘿要注意,由於菠蘿中含有對口腔黏膜有刺激作用的甙類物質,因此應將果皮和果刺修淨,將果肉切成塊狀,在稀鹽水或糖水中浸漬,浸出甙類,然後再吃。(楊春虹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