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孩子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 王喜良調研昆明教育工作

2020-09-18 掌上春城

掌上春城訊9月17日下午,昆明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喜良率隊赴武成小學和黃岡中學昆明分校調研我市教育工作。

王喜良一行首先來到武成小學,在學生小講解員引路講解中,仔細查看校區教學硬體設施環境,觀摩教學活動開展情況,了解學校辦學總體概況,聽取學校黨支部建設情況。武成小學建於1903年,是昆明的一所百年歷史名校,多年來,先後獲得雲南省實驗小學、雲南省一級示範學校、雲南省文明單位等稱號。在全面了解武成小學黨建及教學工作情況後,王喜良還為第一黨支部上了一堂生動的專題黨課。他說,武成小學各項工作可圈可點、碩果纍纍,成績值得充分肯定 ,無愧於百年名校的光榮稱號;特別是學校第一黨支部針對黨建方面存在的問題制定了整改方案、明確了整改責任、採取了有效措施,整改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希望武成小學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發揚百年名校的優良傳統,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先鋒模範作用和戰鬥堡壘作用,持續加強校風、教風、學風建設,持續提高辦學質量和水平。此外,要進一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努力實現辦學水平條件優越、校園文化優雅、教師隊伍優秀、管理體制優化、教學質量優異的「五優」標準,讓更多孩子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王喜良要求,市區兩級教育部門要全力支持武成小學做大做強,爭取多辦幾個分校,多出幾位名校長,多建幾個名師工作室,發揮好百年名校的作用,展現出百年名校的擔當。針對制約和影響學校發展的問題,各相關部門要儘快協調解決,全力支持發展。

隨後,王喜良一行來到盤龍區黃岡中學昆明分校進行實地調研。黃岡中學昆明分校於2017年4月正式成立,是一所國有性質、參照民辦模式管理的全新學校,該校引進黃岡中學的教學模式,共享黃岡中學的教育資源,逐步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打造自己的教育品牌,讓孩子在家門口也能接受優質教育。在了解學校辦學情況後,王喜良指出,教育工作覆蓋面大,關係千家萬戶。黃岡中學昆明分校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通過強化組織領導、學校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市委常委、副市長胡寶國參加調研。

昆明日報首席全媒體記者:杜託

責編:李佳怡

編審:吳晨萍

終審:李嚴

相關焦點

  • 棗莊市中區教育改革讓更多孩子家門口享受優質教育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公平、優質、均衡是市民對教育的最大期盼。為讓更多孩子在家門口就能讀名校,享受優質教育,棗莊市中區大膽實施教育改革,充分發揮轄區市直教育資源的優勢和帶動作用,採取「名校融校」「一校多區」等舉措,增加優質教育資源供給。
  • 普惠教育在發展:更多優質啟蒙教育資源輸送到山區
    影片展現了印度教育資源不平衡,無法真正實現普惠教育的現狀。 實際上,中國城市與山區教育資源也存有差距,很多偏遠山區的孩子從一開始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不過,隨著今天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和各類在線教育、數位化教育App產品的日漸普及,更多優質教育資源得以向三四線城市和貧困地區輸送,讓山區的孩子逐漸也能和城市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一起享受普惠教育的陽光。
  • 盤曉紅:讓更多鄉村孩子享受到優質的教育服務
    永州新聞網訊(通訊員 趙彬)她紮根基層,堅守鄉村教育32年,用自己的善良播下道德的種子,傳播美心教育的理念,讓更多的鄉村孩子享受到優質的教育服務,讓留守兒童擁有健康快樂的童年,她就是全國模範教師、藍山楠市中心小學副校長盤曉紅。楠市鎮中心小學是藍山縣學生人數最多的農村完全小學,有1276名學生,其中留守兒童佔了1/3以上。
  • 51Talk「普惠教育」讓優質教育資源觸手可及,讓更多孩子學好英語
    隨著國內經濟水平的飛速發展,國人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升級帶來了知識升級,越來越多的家長更加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而在國際化、全球化大趨勢下,旅行、移民、留學、外企工作……成為人們更加多樣化的選擇,孩子的英語水平就顯得越發重要。
  • 在線教育的熱潮,讓孩子隨時隨地享受到優質教育
    在線教育初步成熟 家有學霸為孩子提供優質教育  有專家指出:在線教育企業商業模式探索將進入初步成熟期。深耕在線教育的家有學霸已經成為領先的K12在線輔導平臺。家有學霸利用技術手段,數據化分析,改善中國學生學習效率。 家有學霸深刻認識到:在線解決的只是資源配置的問題,本質還是在做教育,家長看重的也是成績和能力的提升。
  • 升級全新課程體系 學而思英語讓優質教育資源覆蓋更多孩子
    學而思英語正式發布英語產品升級計劃,從底層產品出發,主動對體系與模式進行系統性升級,讓優質教育資源能夠覆蓋更多孩子。學而思英語負責人李林發布全新產品升級計劃下沉國際優質教育資源,推動教育質量的「起點均衡」隨著近年來國內基礎教育的發展進步,教育質量的「起點均衡」已經不在於基礎教育權利的滿足,而是走向更多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
  • 育才二小將選派優秀教師入駐分校,讓更多孩子享受優質教育
    楚天都市報7月10日訊(記者國倩 通訊員楊國濤 胡蘊芬 劉玲)今日上午9點,武漢市江岸區桃園社區、寶島社區、花蓮社區、和美社區和雲林社區的適齡兒童家長,在武漢市育才第二小學立德校區,陸續領取到了屬於孩子的《義務教育通知書》。今年,該校區將招收服務範圍內的100名左右新生,學校將從三個校區選派最優秀的教師到立德校區任教一年級。
  • 管城回族區教育局集團化辦學 讓更多孩子享受優質教育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公平」「質量」兩個詞,凝聚著縮小教育鴻溝、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百姓期盼,概括出我國教育新的時代使命。為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管城回族區通過探索集團化辦學的新路徑,讓更多孩子共享同一片藍天。
  • 王喜良:繼續發揮產業幫扶和龍頭企業示範帶動作用
    1月21日,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喜良率隊調研尋甸縣脫貧攻堅工作,前往金源鄉走訪慰問貧困群眾。王喜良要求,要繼續發揮產業扶貧幫扶作用和龍頭企業示範帶動作用,為促進當地群眾增收致富作出更大貢獻。在昆明庫森草莓種植有限公司的草莓基地裡,草莓長勢喜人。近年來,草莓經濟升溫,帶動了鄉村經濟的發展,昆明庫森草莓種植有限公司也通過草莓產業吸納了大量周邊村民前來務工。「在庫森上班,每個月都能拿到3000多元,旺季每天能掙兩三百元,現在全村人基本都在這裡上班。」金所街道法祖屋村村民孫娟說。
  • 教育案例:創新教育工作,做好優質延時服務
    「五卓越一核心」工程,鑄就優質延時服務「沒想到學校的延時服務這麼貼心,孩子這麼開心,學到了有趣的東西,還完成了作業,我們家長實在是又驚喜又感激,謝謝!謝謝!」小廷爸爸動容地說道。這邊話音剛落,那邊話音又起,「作為一個沒辦法在孩子放學時就到學校接的家長,我終於放下了長久的焦慮,現在放心了,學校的教育非常用心,真的是服務優質。」這是濰外學校放學後延時服務現場經常聽到的家長對學校的由衷感激。
  • 平度集團化辦學:「三融一生」,讓更多孩子享受優質教育
    原來自2019年,平度市開始嘗試推進集團化辦學,先行成立南京路小學、廣州路小學、第二實驗小學、實驗中學、杭州路中學五大教育集團。以「1+N」辦學模式,推進「強弱聯合」,通過「優質學校+農村學校」「優質學校+薄弱學校」「優質學校+新建學校」等方式,建立城鄉學校一體化發展途徑,充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全面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現從「學有所教」到「學有優教」的轉變。
  • 優化英語免費公開課,vipJr讓更多孩子享受優質教學資源
    近日,青少兒在線教育平臺vipJr宣布對旗下英語學科公開課進行升級。針對科學化的年齡分層,vipJr設計了主題多元、難度不同的課程內容,以滿足各年齡段孩子不同的學習訴求,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效率,提升英語聽說讀寫能力。
  • 新疆教育政策解讀:讓更多孩子享受良好雙語教育
    雙語教育事關中華民族整體利益,事關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進步,一直是新疆自治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自治區在總結近年實踐的基礎上,提出雙語教育發展目標:到2012年,基本普及少數民族學前兩年雙語教育,接受學前兩年雙語教育的少數民族幼兒達85%以上。  在今年實施的22項重點民生實事工程中,學前雙語教育工程單獨列項,引人矚目。
  • 雁塔教育:優質教育資源遍地開花 家長和教師的幸福感爆棚
    其實,翠華路小學長大校區以及城南中學的蝶舞蛻變,只是雁塔區教育局優質教育資源均衡化的一個縮影。雁塔教育在積極探索「教育公平」之路上,邁出了鏗鏘有力而又堅實的步伐。名校"+":深入推進教育公平讓更多孩子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教育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為了讓優質教育資源普惠老百姓,讓所有人能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家門口的好學校」。雁塔區教育局立足「一長多校」管理模式,構建一帶一機制,實行委託管理,推進校地合作辦學,創新性地實現「名校+」改革新突破。
  • 雁塔教育:優質教育資源遍地開花,家長和教師的幸福感爆棚
    這也是名校航天中學的生涯規劃輻射到整個「名校+」教育聯合體成員校其中一個細節。比如西安市第七十八中學,從沒有心理老師,到學校每年級開設心理課程服務每位學生,整個過程都有航天中學心理老師辛勤的身影和共同備課的汗水。其實,翠華路小學長大校區以及城南中學的蝶舞蛻變,只是雁塔區教育局優質教育資源均衡化的一個縮影。
  • 天橋區: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教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於悅 任玉停 通訊員 劉如嫣 段麗菲在現代化中心城區的建設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近年來,天橋區各學校的綜合辦學水平不斷上升,育人質量得到越來越多的肯定,「讓天橋的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教育」成為該區建設「理想學校」的目標。
  • 慕華成志CEO汪建宏:深度介入課堂教育 讓更多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
    慕華成志主動融入體制慕華成志-愛學堂在創辦之時,就定位服務公立學校,積極主動地融入體制,依託清華基礎教育資源與新技術優勢,用市場手段做產品,用行政力量做整合,通過打造垂直產品生態模式,為區域帶來更多優質的課程資源,努力解決「教育資源不均衡」這一難題。
  • 家門口上好學校、享受優質教育資源……臨沂市走在努力實現教育...
    蘭山區某小學老師陳女士感慨,更關鍵的是各科老師能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大班額化解之前,一個班級60多個學生,每到冬季門窗緊閉,教室內空氣混濁,不得不在放學後通風。記者調查發現,大班額的化解讓家長心中歡喜。「我家孩子體格壯實,窄窄的座位空間無法容納他,他經常回家吐槽,卻又無計可施。」
  • 謝繼步率隊調研教育工作
    9月10日下午,區委書記謝繼步率領區有關部門負責同志深入部分學校,調研教育工作,並看望一線教育工作者,向他們致以節日的祝賀。他強調,要精細化做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抓好學校基礎設施建設,保證教育教學活動實施,滿足孩子成長需要,助推全區幼兒普惠辦學條件和辦學質量提檔升級。在丹徒高級中學,謝繼步走進老師和學生們身邊,他稱讚廣大教師在教書育人第一線,始終保持著良好的精神狀態、崇高的職業道德、過硬的業務素質,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突出的業績。希望學生們要好好學習,自強自立,快樂成長,立志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 高新教育×美麗中國=讓更多的孩子享有優質教育
    廣州高新教育集團人力資源總監盧雁紅向廖杞南理事長一行表示,接下來將跟進這些即將到崗老師們的工作、生活情況,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新的工作崗位和環境。同等條件下,廣州高新教育集團旗下各所學校將優先錄用。同時,下一步將加深與立德未來助學公益基金會的合作,共同探索如何致力於讓中國更多的孩子享有優質教育的機會,讓中國的教育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