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公平」「質量」兩個詞,凝聚著縮小教育鴻溝、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百姓期盼,概括出我國教育新的時代使命。為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管城回族區通過探索集團化辦學的新路徑,讓更多孩子共享同一片藍天。
機制相融
創新管理 緊密多元
教育是民心所系,關係千家萬戶。管城回族區一手抓均機會,一手抓強資源,充分釋放老百姓在孩子入學問題上面對的壓力。目前,該區創新街小學教育集團已初具規模,形成了以創新街小學為核心學校,有總校區、綠都瀾灣校區、團結路校區、花溪路校區4個校區。該集團由總校校長對各個校區統一負責,按照「一套班子、多個校區、統一管理、資源共享、捆綁考核」的運作模式,實行「六統一」管理,即:人事管理統一、經費管理統一、制度建設統一、教研培訓統一、質量評價統一、評估考核統一。
推進集團化辦學,是要讓每一個成員校在集團內都能得到充分發展、優質發展,這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要深度融合。對此,創新街小學教育集團出臺了《創新街小學教育集團協同發展方案》,編制《創新街小學教育集團教職工手冊》《創新街小學教育集團學生手冊》《創新街小學教育集團家長手冊》,將制度彙編成冊,讓各項工作有章可依,實現集團精細化管理、自動化運作。值得一提的是,在該集團內,集團總校校長負責提出管理思想,各校區執行校長在各自業務領域管理一項,統管集團該項業務,同時兼管各自校區全面工作。不但提升了工作效能,而且培養了自身的決策力和責任感。
成立於2019年8月的管城回族區外國語小學教育集團以外國語小學為中心小學,貨棧街校區和振興路校區為成員學校。該集團辦學以「和雅教育」為統領,堅持走「六同一品」辦學模式,目前已初步取得成效。其中的「六同」指:同一辦學理念,同一學校管理,同一課程設置,同一師資研訓,同一教學評價,同一資源配置;「一品」指形成一個特色,創建一個品牌。
「國本為基,多元包容」是外國語小學的教育理想。基於對學校教育理想的深度思考,外國語小學教育集團把「和雅教育」作為教育哲學。「和雅」的「和」取「和諧發展、和而不同」之意;「和雅」的「雅」取「雅而不凡」之意,創雅致和諧校園,做儒雅智慧教師,育高雅靈動學生是集團的共同目標。在共同教育理想的指引下,該集團學校的教師首先達成了共識,齊心協力,實現育人目標。
師資相融
學有良教 同頻成長
有人說「一所學校的根本是教師」,更有人說「教師是學校的生命」。因為「一所學校的發展,歸根到底是人的發展——學生的發展、教師的發展,而學生的發展依賴於教師的發展」。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要想教育「活」起來,師資力量的均衡發展是重要一環。
創新街小學教育集團創新教師交流方式,通過骨幹教師柔性流動,實現教師資源優化配置。集團鼓勵總校有經驗教師、各級骨幹教師、名師到綠都瀾灣校區、團結路校區、花溪路校區任教,每年6月初,有意願的教師可以提交申請。如總校區語文骨幹教師萬方園、和景,數學骨幹教師劉惠芳、路亞琪、劉睿鵬等教師自願到綠都瀾灣校區任教,很好地發揮了示範引領作用。在教師培訓方面,該集團一學期組織一次集團全體教師的校內培訓,並定期組織骨幹教師到外地參加學術研討會。集團時若涵老師表示,自己在創新街小學教育集團工作的3年裡收穫頗大,「每一年我都有一次外出學習培訓的機會,有幸走進福州、深圳、東北等地,更有幸觀摩了何捷、王崧舟等名師大家的課堂。一次培訓,就是一次智慧的啟迪;一次培訓,就是一次成長的旅程。每一次研修培訓,都能夠積累寶貴的經驗,也讓我在其中不斷反思,提高自身專業素養。」
在外國語小學教育集團看來,教師均衡發展的首要任務是校際之間的師資融合。為加速教師的融合,增強團隊建設,外國語小學教育集團主要從兩方面來進行實施。一是以集團校為中心,建立校級之間的「1+X」學習成長共同體,其中的「1」為有經驗的教師擔任,X為共同體的成員。共同體成員建立相互聽評課、定期教研等制度;二是實施教師輪崗制度,集團校之間定期輪崗,每次輪崗時間為一個學年,每次不少於學科教師總數的5%。集團校成立之後,名師、骨幹教師的數量大幅增加,為發揮好名師、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外國語小學首先成立了學科學習中心,實現成果共享。為促進集團內均衡發展,集團內校本研訓堅持三統一:統一教研活動、統一教學活動、統一校本培訓。
文化相融
和而不同 美美與共
集團成員形成文化認同和相近的價值取向是推進集團化辦學的前提和基礎。創新街小學教育集團的新校區在開辦初期,就將集團管理思想、核心文化內涵、優質資源繼承到新校區,各新校區經歷幾年的辦學相對成熟後,在堅持集團發展一盤棋的同時,結合各自校區實際情況,打造校區辦學特色。鼓勵特色創生,促進各美其美,使各校區既有集團的共同文化特色,又有個性化的亮點。
外國語小學教育集團則以外語教育為依託,形成「和雅」特色。該集團的外語特色建設主要從課程、教材、課堂三個方面來進行。在課程方面,學校一至六年級都開設了英語課,同時注重開發外語校本課程。據介紹,目前,已開發有英語戲曲課程、英語電影對白課程。在教材方面,將國家通用教材和校本教材結合使用。在課堂方面,注重常規課堂的同時,實施英語自然拼讀課堂。
作為基礎教育集團校,不僅要讓孩子學好外語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開放的視野、包容的胸襟,努力使孩子成為既具有中國情懷,又具有世界眼光的未來人才。為此,外國語小學教育集團各校開設了多項課程。如國際理解課程、太極課程、管樂課程、創客課程、籃球課程、合唱課程、美術課程、國學課程等,讓每一個孩子在這裡都能找到適合自己成長的平臺。
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優質均衡的教育撬動的是社會的未來。2020年,管城回族區東關小學也踏上了集團化辦學的新路徑,攜手金岱路校區,共享優質教育資源,讓孩子未來可期,讓家長安心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