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都是管的,熊孩子都是慣的

2020-09-05 淘麻麻育兒

1、每個熊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對不合格的父母

曾經,一趟從國內飛往美國的航班上,一個小男孩不斷騷擾鄰座小哥。

一開始,小哥好意提醒父母管管孩子,可這對父母非但不聽勸,還辱罵、毆打小哥。

許久,周圍乘客和機組人員終於平息了這場風波。

飛機落地後,出於對安全的考慮,美國海關以故意傷害罪拒絕了這家人的入境,並立即遣送回國。

結果,小男孩一家三口的旅行計劃就這麼泡了湯。

無獨有偶,這樣的熊孩子還有很多:

10歲男孩嫌樓外施工的電鑽聲太吵,竟用小刀將施工者的安全繩割斷;

3個小學生劃傷了停車場裡將近20輛車,最終每家平均賠償超過十萬......

其實,熊孩子並非天生,落到如此地步,全因背後有一對不合格的父母。

這些家長根本沒有意識到,嚴管是愛,溺愛是害。

《管教的勇氣》一書這樣寫道:教育孩子,小時候要狠管,長大後給他翅膀。

千萬不要妄想孩子能自己領悟,不要坐等孩子能自己學好。

要知道,熊孩子都是慣出來的,好孩子都是管出來的。

如果父母不行管教之責,任由孩子我行我素,日後孩子必將吃盡苦頭、流盡血淚。

2、每個好孩子的背後,都離不開父母的「狠心」

5月21日,江蘇陳女士7歲的兒子因貪玩往樓下潑墨水,鄰居晾曬的衣服、防盜窗、玻璃、樓外牆等都被潑髒。

鄰居反饋情況後,陳女士夫妻帶著孩子到樓下挨家挨戶登門道歉。

事情到這裡還沒結束,陳女士帶回鄰居們被潑髒的衣物,和兒子一起清洗乾淨。

此外,陳女士還請了專業人員清理外牆,清理時讓兒子站在太陽底下看著。

陳女士表示:「孩子肯定洗不乾淨(衣服)的,但最起碼讓他知道自己做錯了,必須讓他對自己做的事情承擔一定的責任。」

一時間,網友紛紛為陳女士教育孩子的方法點讚:

孩子犯錯在所難免,關鍵是要好好教育。

不包庇狡辯,堅持「做錯就要改」的教育理念,這樣的父母才能教出品行端正的孩子。

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曾發表過一篇演講,他說:

「教育裡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孩子畢竟不是成年人,必須管教和懲戒。」

身為父母,我們始終要牢記:

愛孩子就要捨得「狠心」嚴管,要讓他們明事理、辯是非,要讓他們養成規矩意識。

唯有這樣,孩子才不會犯下更大的錯誤。

3、如何正確管教孩子,不要總滿足孩子的要求

孩子想要的都給買,孩子不想做的都包辦,孩子做錯的都偏袒......

無節制地滿足孩子,只會使他們變得目中無人、唯我獨尊。

父母要有選擇性地去滿足孩子合理的需求,有原則性地拒絕孩子無理的要求。

不輕易讓步,力求恰到好處,才能培養出三觀正的孩子。

· 要給孩子制定規矩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規矩不可破,制度不可無。

父母千萬不要以「孩子還小」為由,放任他們度過一個不分黑白善惡的童年。

越早給孩子制定規矩,他們才能越早地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必須做。

制定好規矩,嚴格規範行為,才能培養出懂分寸的孩子。

4、適當地給孩子「立規矩」

當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尚在培養之中時,適當的立規矩會讓孩子的行為受到約束,更加能夠明白言行的是非對錯。而規矩的約束也將逐漸使孩子最終實現自我約束。自律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讓孩子承擔責任,「孩子還小!」成了很多父母為孩子推脫責任的理由,這種明顯包庇的行為讓孩子的責任心有所缺失。孩子不必擔心自己要承受懲罰,自然就會恣意妄為。而事實上,孩子逃離的責任終將會在社會上被找回。

相關焦點

  • 好孩子都是管的,熊孩子都是慣的
    如果疏於管理,或者不忍心修剪,那麼孩子遲早會出大問題。好孩子都是管的,熊孩子都是慣的。康熙帝政績斐然,對子女的教育也非常成功。小編摘選康熙家訓中的八條,希望大家能夠從中受益。承認錯誤訓曰:凡人孰能無過?
  • 好孩子都是管的,熊孩子都是慣的:教育路上,永遠別指望孩子「自覺」!
    孩子的身上,往往藏著一個家庭的體面,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付出了多少,在孩子的言行上表現的一清二楚。每一個熊孩子都是家長慣出來的,每一個好孩子都是家長悉心培養出來的。千萬別指望孩子能夠天生優秀,每個孩子優秀的背後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 一生E本|教育路上,好孩子都是管的,熊孩子都是慣的
    孩子的身上,往往藏著一個家庭的體面,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付出了多少,在孩子的言行上表現的一清二楚。每一個熊孩子都是家長慣出來的,每一個好孩子都是家長悉心培養出來的。千萬別指望孩子能夠天生優秀,每個孩子優秀的背後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 好孩子都是管的,熊孩子都是慣的:疫情路上,永遠別指望孩子「自覺」!
    孩子的身上,往往藏著一個家庭的體面,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付出了多少,在孩子的言行上表現的一清二楚。每一個熊孩子都是家長慣出來的,每一個好孩子都是家長悉心培養出來的。千萬別指望孩子能夠天生優秀,每個孩子優秀的背後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生活中,我們最怕遇到熊孩子,關於熊孩子的三大怕:出行坐車坐飛機遇到熊孩子,看電影遇到熊孩子,熊孩子到你家玩。
  • 孩子優秀是逼出來的,熊孩子是慣出來的
    「看起來聰明伶俐,但有些孩子連基本素質都沒有。」優秀的家長,自然能教養出優秀的孩子。而每個熊孩子的背後,都藏著功不可沒的「熊家長」。正如《都挺好》裡的蘇明成,他不是天生的暴戾、不學無術、任性妄為,這些都是被父母慣出來的。正是父母的溺愛與縱容,使他想罵人就罵人,想打人就打人,只知道伸手問父母要錢,卻不知賺錢給二老養老。
  • 知愈心理:優秀的孩子是管出來的,熊孩子是慣出來的
    父母在孩子的教育路上,付出了多少,會在孩子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千萬別指望孩子能夠天生優秀,每個孩子優秀的背後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每一個熊孩子都是家長慣出來的,每一個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悉心培養出來的。01莫言曾經說過:孩子的優秀,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哈佛博士何江在節目《兒行千裡》裡,講述了自己的成長經歷。
  • 「你只是失去了媽媽,我兒子卻要在牢裡過年」:好孩子靠管,壞孩子靠慣
    這樣的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蔑視他人生命,鑄成大錯還不知悔改,在我看來不足為奇。 02 慣著孩子,遲早要出事 有一句話說得好,「好孩子是教的,壞孩子是慣的。」
  • 如何治理熊孩子?父母千萬不要慣著他,不然會越慣越壞
    在教育孩子時,不宜心不在焉,需要認真地去教育孩子,千萬不能用玩鬧的語氣跟孩子交流。其實孩子是能夠感受到父母的教育方式的,如果你不夠嚴謹,不夠認真,那麼他就會以為你只是跟他鬧著玩,所以家長應該認真地去對待熊孩子,既然要教育好他,那麼就應該付出努力。
  • 復旦教授:優秀的孩子是管出來的,熊孩子是慣出來的
    一名小學生發帖子說,自己的成績很優秀,滑輪、圍棋、奧數等都拿第一名,覺得自己太優秀了,嫌棄自己的父母配不上如此好的自己。 一名中學生在家長會上發言,我努力,讓自己變得優秀,是為了早日脫離這個無知的原生家庭。 ......
  • ▷復旦教授:優秀的孩子是管出來的,熊孩子是慣出來的
    一名小學生發帖子說,自己的成績很優秀,滑輪、圍棋、奧數等都拿第一名,覺得自己太優秀了,嫌棄自己的父母配不上如此好的自己。一名中學生在家長會上發言,我努力,讓自己變得優秀,是為了早日脫離這個無知的原生家庭。.以上的種種事例,真的很悲傷,父母千辛萬苦栽培,卻培養出一個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再優秀有什麼用,簡直是白眼狼。
  • 家長請注意了,熊孩子可不是被慣出來的而是被教出來
    關於熊孩子人們總是持有一種慣性思維,認為熊孩子就是被慣出來的。乍一看這個理論沒有錯但是很多事物就是經不起推敲,通過不斷地觀察以及案例分析之後,酷學君發現熊孩子被慣出來的並不多,實際上熊孩子都是被家長潛移默化教出來的。
  • 從梅西的成功看育兒:好孩子不是「管」出來的,而是「慣」出來的
    近期,在和幾位朋友在微信上聊天時講到了孩子的教育問題。各位寶媽紛紛都分享了自己的育兒方法,但從中可以看到,有大多的父母都傾向於要:教育孩子就要多加管制孩子的想法。縱觀生活,許多的父母確實一直以強管制的方法教育孩子,凡事都為孩子安排好,孩子沒有自己的獨立性。
  • 「熊孩子」都是慣出來的,不要在該立規矩的年齡選擇心慈手軟
    就一個人的成長而言,最重要的可能就是教養了,這也成為了很多父母評判孩子的標準,每位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成別人眼中的「熊孩子」。教養,說白了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為什麼有些孩子能夠聽話懂事?而有些孩子卻很叛逆?僅僅是因為叛逆期嗎?並不是。只是孩子在一定年紀的時候,父母沒有給他立相應的規矩,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不等人的,如果父母不及時教育孩子,可能再想立規矩就沒那麼容易了。
  • 把放縱沒規矩當成「釋放天性」,「熊孩子」都是被家長慣出來的
    導讀:把放縱沒規矩當成「釋放天性」,「熊孩子」都是被家長慣出來的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把放縱沒規矩當成「釋放天性」,「熊孩子」都是被家長慣出來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育兒專家總說要「接納」孩子,可接納太多,慣出「熊孩子」咋辦?
    最近,有寶媽留言提出了一個問題,說自己聽了很多育兒講座,很多專家都提出要「接納」孩子,但是自己因為接納的太多,孩子現在小脾氣特別多,需求一不滿足就撒潑打滾,如果還接納慣出「熊孩子」怎麼辦?生活中,相信很多寶媽都有這樣的困惑,一邊是育兒專家提醒接納孩子,一邊卻是孩子各種作妖,好像那些所謂的育兒理念,在孩子面前統統失效。其實,大家要搞明白「接納」和「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 優秀孩子與熊孩子的區別
    孩子有沒有教養,其實跟父母有莫大關係。都說「慣子如殺子」,你越不管教孩子,孩子就越不怕事,反而頻頻闖禍惹事。熊孩子和惡的距離,只有一步之遙。很多孩子的壞脾氣和惡劣行為,都是被父母慣出來的。父母總說「沒關係」,他們就真的以為沒關係,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父母每次讓一步,孩子就囂張地進一步,更加隨心所欲。
  • 現在孩子金貴,打不得罵不得,所以熊孩子多了,遇到熊孩子怎麼做
    熊孩子的背後往往有一個更熊的家長,但熊孩子做法已經影響到了別人的感受。乃至別人的財產等各方面。然而就是因為父母教的不好,所以孩子才會有這樣的表現。如果不加以管教的話,這是助紂為虐。面對熊孩子和熊父母,你是怎麼做的?
  • 孩子在地鐵裡「毆打」爺爺奶奶:熊孩子,都是這樣養出來的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對於大多數的家庭來說都處於核心地位,家長對孩子付出的是百分之百的愛,特別是孩子的爺爺奶奶,我們大家都知道「隔輩親」,老人年紀大了,疼愛孫子孫女好像是他們的「使命」,真的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
  • 熊孩子在婚禮上大吵大鬧,新娘指著帶孩子夫妻說:帶著你的孩子滾
    晚上看手機眼睛酸流眼淚,趁機教育五歲半的閨女,你看媽媽就是因為玩手機,眼睛都快瞎了,以後你也不要玩了!她說好的,媽媽不要玩了,好好睡覺!第二天一早媽媽媽媽,我要玩手機。我說你忘了昨天媽媽因為玩手機,眼睛快瞎了吧?她很無辜得看著我說了一句我雷到得話:媽媽,你不是說過,不要提昨天的事嗎?遇見熊孩子,你都是如何處理的?
  • 熊孩子是慣出來的,好孩子是管出來的!教育最大的無奈:老師不敢管...
    說輕了,孩子不長記性,達不到教育的目的。說重了,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有時候還會出現跳樓等自殺事件,這樣一來,老師就成了眾矢之的。所以,本該和老師站在同一條線上教育孩子的家長,卻生生成了對立面。當下的教育困境:老師不敢管,家長捨不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