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無千斤擔,怎麼敢說辛苦」,但誰又知道,農民最需要什麼呢?

2020-12-17 網易新聞
有國才有家,那何嘗不是有家有國呢?-----某農民

我國是農業大國,也是將成為農業強國。農民是農業的核心,也是國強民安的基礎。今年是近20年來天災人禍比較嚴重的一年,因為疫情的影響,整個城市,國家都主動停擺了兩個月,可以說是對一個國家,也是對一個民族的考驗。但也是因為這次考驗,再一次的提醒了我們:「農村是城市的根據地,農民是國家的基礎」。

這幾年社會的發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物質生活和文化娛樂等高速發展,可能讓一部分人忽略了農業的重要性,忽略了什麼才這是一個社會基石,正是有了農民的無私奉獻和努力才有了今天我們安定富強的祖國。當今年世界上很多國家因為疫情,蝗災,洪水等鬧糧食危機的時候,我們國家的糧食儲備給了我們底氣。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平凡的一對農村夫婦在田裡耕作

一、在農業生產方面來看:

1、能買到放心的種子,放心的農資,基本耕地有保障,能放心的種糧了,農民才能安心的種地。要不一年到頭白忙乎,才是讓農民心寒。

2、糧食能賣個好價錢。農民除了種地,高技術的活也幹不來,只希望一年辛苦能得到回報。糧食價格高一點,合理一點,種糧才有盼頭,種地才有積極性。要不價格太低的話,多少人還是會選擇進城打工的。

3、希望風調雨順,順遂安康吧。今年可謂是多災多難吧,又是冰雹,又是洪水的,一年辛苦打水漂了。做物流運輸的中間商心也正一點,要不產地賣不出去,城市裡又吃不起。

4、對於不少進城打工的農民工來說,希望包工頭能有良心點,按時發工資,不亂扣工資;希望房租少點,人們都友善一點。誰在家不少小公主,為了生活,當成男人也得硬上的。

5、打拼這麼多年,回去,改變農村。能在老家建一套屬於自己的新房子吧,不亂佔用耕地的那種,給孩子上個好戶口,也好配合國家人口普查。多點農村實業,少點農村「賣土」之殤。

二、從農民自身方面看:

1、幹了幾十年,能退休養老就好了。農民退休制度是一個很好的提議,相應的農村養老政策也是希望能落到實處。

2、幹了幾十年了,自己還是個農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息點,混的好一點。農村教育得跟上,知識改變命運。雖然可以和自己說,我是農民我光榮,但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後面能在城市發展,農村是比較辛苦的。

3、農村是個小社會,希望事情好辦一些,簡單一些。辦事的效率高一些,讓農民少跑幾次,少點形式主義,多點切實落地。

農民不容易,誰敢說自己祖上沒當過農民的,將心比心,以誠待之。

最後,農民也想得到關注吧,將軍孤墳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

不知道在你的家鄉,農村是什麼樣子的。身邊的人是否也很客觀的看待農民呢?是否切實為農民群眾著想了呢?而身為農民的你,在現實生活中又遇到了哪些困擾和難處呢?也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最辛苦的農民,一輩子種地,為何一年到頭沒錢花?
    農民,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勤勞最辛苦的一個工種,但是付出卻往往與收穫不成正比,到頭來還是一貧如洗,一年365天,沒有休息日,沒有假期,這就是為何一些年輕人,看著年年月月都在辛苦打工,但是每年過年回家都存不住錢,讓農民不得不感慨生活的壓力太大。
  • 農村孩子當玩具,6年才結果,如今35元1斤,農民:誰種誰賠
    農村孩子當玩具,6年才結果,如今35元1斤,農民:誰種誰賠。大家好,我是小喬,與你每天分享有趣的三農知識。農村生長著許多千奇百怪的植物,主要是因為農村野外土地面積廣闊,有生長野生植物的空間。以前在農村毫不起眼的野菜,如今變成市場上供不應求的熱銷品,有些植物的形狀十分怪異,名字也很奇特,有的甚至沒有名字,要說什麼樣的植物最可怕,毫無疑問是帶刺的或者有毒的,如果碰到有毒的植物可能會危及生命。
  • 售價高達40元一斤,畝產350斤市場供不應求,農民大多不敢種植
    售價高達40元一斤,畝產350斤市場供不應求,農民大多不敢種植說到水果,估計沒有誰不愛吃吧,水果可以幫助我們補充各種身體所需的營養,幫助我們的皮膚補充水分,讓我們的皮膚更加光滑嫩白,所以很多女孩子的減肥餐就只吃水果。
  • 西安一農民挖出金子,重達11斤,半年後專家說:水分蒸發少3斤
    西安曾經有一位農民直接在地裡挖出了11斤金子,隨後他立即選擇了將其上交。 哪知半年後這些金子竟然少了3斤,專家說這是其中的水分蒸發!
  • 五常大米價格大透析,農民的苦你們知道嗎?
    這些人不見得吃過純正的五常大米,只是他們以為自己知道的是「真的」而已,可能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吃到的是「假米」。現在造假摻假的手段太高超,甚至連業內人士也無法用肉眼簡單辨別,更不要提一般的消費者了。再說這些問題之前,我們要先明確什麼才是純正的五常大米。
  • 被譽為「最金貴的花」,市價4萬一斤供不應求,為啥農民不敢種?
    導讀:被譽為「最金貴的花」,市價4萬一斤供不應求,為啥農民不敢種?花是很多人都喜歡的,不管是草本植物開的花,還是樹木開花的均是如此,有的花能散發出誘人的清香來,有的花開出來十分豔麗,惹人喜愛。若問這些花有什麼作用或者價值?估計大部分都只知道花可以聞、可以觀賞,實際上有很多花不僅看著好看,聞著香,還有著很好的藥用與食用價值,比如桂花可以做桂花糕、桂花酒,菊花可以泡茶、枇杷花可以釀酒等等。
  • 農民最需要什麼?
    農民最需要什麼,這麼龐大的農民兄弟群體,需要的太多了,但中國農民是樸實的,勤勞的,也是生活最基層的人。我們的奢望不大,能夠老有所,病有所治,農民不再漂泊,安住樂業就幸福美滿了。中國的農村,鄉村現狀確又讓人擔憂,土地荒廢,人員外流,村已老了。
  • 過去吃不好,農民能輕鬆扛三四百斤重物,為何現在卻扛不動了?
    比如聽老人們說過去的事情,不僅可以了解過去農民的生活,而且還能體會到當時農民的不容易。生活中就常聽到一些50後、60後的老人說,在以前雖然生活條件艱苦,吃不飽,也吃不好,但是當時很多的農民能輕鬆的扛起三四百斤的重物。而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好些人就連100斤的重物也扛不起,這是為何呢?
  • 六七十年的農村,有的人能擔三四百斤,一天走上百裡,是真的嗎?
    農村老人說「以前人擔三四百斤,一天走上百裡」,是真的嗎?和農村裡的老人聊天,也常常聽到他們說起過去的事情。有些老人就會說到,現在的人身體都遠不如從前了,在六七十年代,有的人能擔三四百斤的重擔,一天走上百裡的路。
  • 超市賣到10元一斤,產地才1塊6,差價讓誰賺去了?農民:白忙活
    不過這就是現實情況,不僅是冬棗這樣,市面上很多水果包括蔬菜都是這樣,種地的和發財佔不到邊,中間商才是最賺錢的;我有個堂弟前幾年買了貨車專門倒賣水果,他跟我說拉一車冬棗賣到外地至少要翻幾倍不止,一車能拉幾萬斤到外地批發,一斤掙個1、2塊,算下來跑一趟車能敢上上班族半年的收入,讓人眼紅不已!
  • 過去的一升米是多少斤,一鬥米是多少斤,一擔米是多少斤?
    擔是重量單位,1擔=100斤。升、鬥、石(dàn)都是過去的容量單位,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還在民間廣泛使用,而現在即使有留存,也一般只作為容器使用。為什麼會這樣呢?
  • 都說「勤勞致富」,但一年四季都在辛苦勞作的農民,為何沒富?
    不少人都堅信四個字:「勤勞致富」,但在廣大農民朋友中出現了反對的聲音:我們披星戴月,面朝黃土背朝天,一年四季都在辛苦勞作,為何沒富為什麼日子過得還是緊巴巴?有些甚至連每天的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對啊,為什麼會這樣呢?
  • 農村田地出現荒廢,是什麼讓農民放棄了賴以生存的命根子?
    一天7億斤,10天70億斤,一個月210億斤,一年就是2500多億斤的糧食,一年需要這麼多糧食僅僅是人口消耗數據。少嗎?簡直太多了!就算把全中國18億畝的土地都種上糧食,夠支撐多長時間呢?
  • 一隻不到2斤,曾經50元1斤供不應求,如今送人被嫌棄,農民賠大了
    導讀:曾經50元1斤供不應求,很多農民搶著養,如今送人都被嫌棄北方地區主要以種植糧食為主,農民更喜歡種植玉米和小麥,而南方地區的農民卻特別喜歡種植各種各樣的經濟作物,比如草藥、花卉等等。除了種植業比較發達,南方的養殖業也特別發達,其中就有很多特種養殖,比如牛蛙、泰蛙、娃娃魚等等,今天要說的這個食材,南方很多人都愛吃,北方人卻吃不下,它就是鼎鼎大名的黑豚!黑豚在北方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寵物,很少會有人食用它,而在南方地區,它卻成了難得的美味。黑豚原產於南美洲,其實它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荷蘭豬。
  • 經濟學家王福重:農民辛苦勞作,是一種真正的懶惰
    他也經常登上郎鹹平的《財經郎眼》,在節目中指點江山,涉及的範圍從經濟到農業,從貨幣到時事,大有「地上的事兒全知道,天上的事兒知道一半」的架勢。可是,前段時間他在一期節目中痛批農民,在網絡上引發了軒然大波。那麼,他究竟說了什麼,會引發如此強烈的批評呢?1、雷人觀點之一:農民跟我們吃到的糧食關係不大,幾乎沒貢獻。
  • 一隻大不過2斤,一斤賣50元,市場供不應求,農民:繼續養
    最近幾年,北方養殖業就十分紅火,除了最普通的養殖以外,很多農民也開始涉足特種養殖,比如甲魚、娃娃魚、石蛙等等,這些特種養殖行情好的時候,一年可以賺兩年的錢,讓人特別羨慕。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動物,以前售價高達50元1斤,現在卻成了熱門寵物,這是怎麼回事?一起了解一下。其實,這種動物就是黑豚。
  • 農民辛苦種地難,替農民說話更難
    農民辛苦種地,來滿足全國人民的吃飯問題,面朝黃土背朝天,太辛苦,太難!我做為一個農民,一個農民養大的孩子,雖然我沒有經歷過父輩那種艱苦的日子,但我見過他們辛苦勞作,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場景。特別是那些四五十年代,五六十年代的農民,他們當時是早出晚歸,辛苦種地打糧,肩挑手提,他們的肩膀不知道用壞了多少扁擔,他們粗糙的雙手不知道被磨出過多少的血泡。
  • 領導說「辛苦了」怎麼回?情商低才說「不辛苦」,高情商這樣回復
    那麼高情商有時如何表現出來的呢?這就要我們學會察言觀色、巧言令色、不僅要講究禮節,還要因人而異。例如,一個經常困擾職場的問題:當領導說:「辛苦了」,我們該怎麼回?對於領導說的話,十句裡面只能信三句,還有七分是試探。
  • 俗話說:「家有萬擔糧,不養脖子長」,你知道什麼是脖子長嗎?
    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家有萬擔糧,不養脖子長」,到底什麼才是脖子長呢?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說起「脖子長」,很多人首先會想起鵝或者鴨子,因為鵝的消化能力特別強,可以說養幾隻大鵝幾乎能頂上一頭豬的食量了。
  • 減肥20斤正常需要多久
    核心提示:很多人為肥胖受困擾,每天看著自己肥胖的身體難免會覺得自悲,如果能把悲痛化為行動力開始減肥的話,又不知道要怎麼減,尤其是有些特殊情況想要在短時間內快速完成減肥,更不知道要怎麼做,一邊苦惱一邊在找方法。如果想減肥20斤正常需要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