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有耐心、堅持,學會三個方法,能夠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2020-09-05 萌娃成長記錄

導語:生活中經常看到孩子比較活潑愛動,往往是做不到多長時間就會出現煩躁的情緒,不能長時間的堅持的做一件事情。現在孩子只要一陣熱潮,孩子的新鮮勁一過去就會出現沒有熱情。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是三分鐘熱度,孩子沒有堅持的勁頭,這樣孩子將來長大遇到挫折、困難,就會有畏難情緒。

現在的孩子沒有經歷過太多的苦難,孩子一生下來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百般愛護。家長一點也捨不得孩子做些比較重的活,孩子不喜歡的事情家長也會把他拖走,換上孩子喜歡的。這樣孩子不管做什麼都有人幫忙,養成很多的壞毛病。其中無法堅持只是其中之一,孩子造成這樣也是家長教育出現問題。

案例:

前兩天網上一個孩子倒垃圾的視頻火了,不是認為倒垃圾是多麼的神聖,是孩子拿了兩袋垃圾,想要把垃圾扔到垃圾箱裡,但是孩子好幾次沒有成功。但是孩子沒有放棄,試了很多次終於成功。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的事情,但是很多網友看到了自己沒有的堅持、不放棄的精神。很多人到了社會選擇隨波逐流,漸漸的忘卻了自己的一些理想還有堅持,所以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鳴。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很少,給我們呈現的大多都是孩子沒有耐心,稍微一點困難就會出現狂躁,所以一個孩子展現正能量才會顯得那麼可貴。很多家長教育孩子都是認為孩子年紀還小,現在這樣做沒有事,等孩子稍微大一點我在改正過來。這樣的想法家長不在少數,很多家長想法是好的,但是實際操作就是困難重重。當孩子一些壞的行為,已經成為習慣,影響到了孩子的一點一滴想要改正,需要很難。

尤其是孩子入學的時候,孩子的一些沒有耐心,稍微時間長就比較焦躁的性格,去上學孩子也比較難以適應合群。現在孩子稍微沒有耐心,因為現在是家長教育,家長只是看護一個孩子,還可以接受。但是步入學校,老師面對那麼多的孩子,很難全面照顧每一個孩子,就會造成孩子出現不適應學校,孩子在學校的交流也會出現問題。

想要孩子擁有一些好習慣,比如耐心、學會堅持,就要求家長平時生活中引導孩子、教育孩子,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向好的方面發展。

第一個方法:家長做好榜樣的作用

很多孩子出現焦躁、沒有耐心的行為,很多都是模仿家長。家長和孩子長時間相處,家長平時的一些語氣、生活習慣都會影響到孩子。孩子會從家長的日常中學會家長的習慣,想要孩子變得有耐心,有堅持。平時家長也要在生活中表現出自己正能量的一面,對待孩子要有耐心,平時做事情意志堅定、不要半途而廢,這樣孩子也會跟著家長學校,變成一個有正能量的人。

第二個方法:家長不要過度溺愛

很多孩子造成現在這樣的現象,都是家長過度寵愛造成的。家長平時嬌慣孩子,認同孩子的所作所為,孩子習慣成自然,認為這些都是對的。孩子就會養成這些壞習慣,平時家長可以正常教育孩子,不要過度關愛孩子,孩子出現錯誤就要及時糾正。這樣孩子認識到了錯誤,加上家長在旁的引導,就會慢慢地解除一些壞習慣。

第三個方法:利用生活教育,孩子的事情自己做

生活中家長也可以多給孩子教育一些好習慣的事情,比如孩子沒有耐心,經常掉鏈子。家長可以適當地在生活中製造一些困難,這些困難孩子自己解決,家長可以在旁邊引導孩子如何解決。這樣孩子適應了這樣的環境,遇到事情也會知道怎麼做。生活中家長也不要老是幫助孩子做一些生活上的事情,孩子的事情自己做,不然孩子養成習慣,將來不能生活自理,想要改正還比較困難。

總結:現在又是一年的開學季,很多孩子有各種各樣的小毛病,這樣習慣毛病,家長都要把這些問題改掉。不然孩子入學,與學校格格不入,孩子漸漸的會出現一些厭學的情緒,就算孩子多聰明,孩子的學習生活都會沒有保證,這樣長時間孩子不喜歡學校生活,孩子對於學校總是敷衍,孩子成績自然比較差。

相關焦點

  • 怎樣讓孩子主動洗手,三個方法幫你的孩子養成好習慣
    我們常常說,好的習慣要從小養成,那麼我們就要從小培養起大家一些使用的習慣,比如勤洗手。是否存在這樣的情況,孩子不愛洗手?每天都要提醒他玩一會就要洗手,吃東西前先洗手?下面3個方法幫你的孩子養成洗手好習慣。
  • 給孩子三樣東西,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02 培養好習慣的三部曲那到底如何幫助孩子培養好習慣?我總結為三給:給動力,給肯定,給環境。給動力對孩子養成習慣非常重要。有一位培養出武術冠軍的的家長分享,學武之路非常辛苦,特別難堅持。於是她為了鼓勵孩子不放棄,經常帶孩子看各類比賽,參加武術交流活動,讓他見證成功的那個畫面,點燃對未來的憧憬。當孩子逐步找到目標和動力,孩子就能克服道路中的困難。也有一個孩子,他說不想讀書了,於是媽媽安排他去工地打工掙錢,幹了第三天的時候,孩子受不了了,他太痛苦了,最後他說要好好學習。
  • 藉助科學的方法,幫助孩子養成堅持寫作的好習慣,搞定作文難題
    前兩年有個很受歡迎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影片中主人公為了培養兩個女兒成為摔跤冠軍,要求兩個小姑娘每天5點起床訓練。對於這一點,很多家長都表示很羨慕能早起,但是自己家孩子完全做不到。不用說每天早起了,就是每天早睡,堅持每周看一本書,每天儘快完成作業,堅持每天練習半個小時英語口語……這些很日常的習慣都做不到。
  • 培養孩子好習慣捷徑有2點,第二點很重要,是養成好習慣的關鍵
    從那以後我就開始找各種培養孩子習慣的方法,終於是皇天不負有心人,讓我找到了培養孩子好習慣的兩條捷徑!英國著名教育家夏洛特.梅森把習慣比作「路軌」,她認為,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是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尤其是第2點特別重要,是心養成好習慣的關鍵所在:第一點,了解什麼時候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曾經有記者採訪過諾貝爾獎得主卡皮察:「你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裡學到的?」
  • 如何利用暑假幫孩子養成好習慣
    但是,凡事都有個度哦,幼兒園的小朋友在學校建立的好習慣千萬不能放棄了。暑假是孩子培養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在輕鬆的環境中,孩子的良好習慣更易建立起來,我們的家長要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哦。孩子好的習慣有哪些?生活習慣按時起居、定時進餐、合理膳食、積極鍛鍊等,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
  • 如何培養你家孩子養成閱讀好習慣?
    於是,很多家長為了幫助孩子培養閱讀的好習慣,便對孩子進行硬性要求,給孩子制定嚴格的閱讀計劃,並規定孩子每天讀幾頁課外書,甚至有些家長還要求孩子在閱讀完後寫讀後感,也有要求孩子要大聲朗讀出來。但後來發現,這所做這一切,不僅效果一般,也並沒有培養孩子愛讀書的好習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其實主要問題出在家長身上,家長自身並沒有好的引導方法,或方法錯了。
  • 教孩子養成好習慣 養成好習慣的辦法
    好的習慣,就是做有益於自己、有益於他人、有益於社會的事,並長期堅持,直到成為習慣性的行為。從小給孩子養成好習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培養好習慣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做為家長要多運用正面激勵的方法,例如,要孩子養成物歸原主的習慣,首先家長要創設一個整潔的家庭環境,讓孩子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  三、把愛和嚴結合起來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還需要家長具有一定的意志力。立下規矩後就要督促孩子堅持去做,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形成一個好的習慣。
  • 新學期,請幫助孩子養成這5個好習慣
    對待每天要完成的事情先要有一個具體的計劃,做事最好能夠按計劃行事,這樣孩子也會在一天內做完該做的事情。只有養成了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孩子才會懂得珍惜時光。新學期伊始,讓孩子多讀書,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是一件有益於孩子長久發展的事情,閱讀書籍可以培養孩子的耐心,還可以豐富知識、開闊眼界。
  • 想要孩子養成好習慣,有這幾個妙招,家長你知道嗎?
    這些問題,你家孩子有沒有,估計大多數家長都碰到過。習慣的成因:哪裡有獎賞,就會停留在哪裡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壞習慣容易形成,但是好習慣卻很難養成,為什麼呢?因為獎賞的強化。有人會回答:不嘮叨,不代勞這是個好辦法,我們能夠不嘮叨,那麼他的第一項好處被取消。我們不代勞,他的第二項好處被取消。但是順著天性來說,我們都容易散漫懶惰,如何才能幫助他養成正面的行為習慣呢?答案是正強化。給大家講個故事,在養老院裡,有個老婆婆,特別需要別人的關注,她每天都要無數次地叫護理人員過來,照顧她,或者陪伴她。
  • 如何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家長應保持耐心,從給予孩子支持鼓勵開始
    然而教育孩子也有選對方法,用對態度,才能讓孩子真正的有所改變。才上小學二年級的小女孩因為母親不給買想要的娃娃,坐在商場裡號啕大哭,完全不顧周圍人的眼光,媽媽上前勸阻也沒有絲毫的用處。母親一氣之下,對孩子狠狠地扇了一個巴掌,孩子當即不哭了,也不要玩具了。
  • 清華媽媽的教育法:處於3-6歲的孩子,父母幫助孩子養成3個習慣
    清華媽媽的教育法:處於3-6歲的孩子,父母幫助孩子養成3個習慣每一位家長教育孩子,都是希望孩子能夠有一個好的習慣伴隨著成長的,並且能夠有一個適應未來社會需要的綜合素質。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積千累萬,不如養成一個好習慣。」大多數的時候,成就一個孩子的命運就是看一個習慣怎麼決定的。
  • 暑假讓孩子養成7個好習慣,老師提醒家長別錯過好時機
    上半年,許多孩子的學習都有了些許鬆懈。暑假是引導孩子養成好習慣的良機,如果家長們能利用這個假期,讓孩子養成以下7個好習慣,這個假期後,孩子將會大不同!家長要幫助孩子,利用這個假期,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新學期打下基礎。建議:1. 帶孩子提前預習新知識,養成主動預習的習慣,開學後也要堅持下來,預習做好了,學習就能事半功倍。2.
  • 今天你逼孩子養成好習慣,明天好習慣還你一個優秀的孩子
    導讀:今天你逼孩子養成好習慣,明天好習慣還你一個優秀的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今天你逼孩子養成好習慣,明天好習慣還你一個優秀的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6歲前幫助孩子養成3個好習慣,孩子記憶力更好,大腦更聰明
    李玫瑾教授曾說,6歲是孩子的一個重要分界點,家長若是在孩子6歲的時候不給孩子立規矩、培養孩子好的習慣,之後就是想管也管不了了。也就是說,孩子的很多習慣以及品性基本上在6歲之前就應該養成,孩子在上小學之前就要先養成好的習慣。
  • 父母一定要"逼"孩子養成3個好習慣,受益一生,娃將來有出息
    為什麼孩子在學校相對來說,就很聽話,那是因為老師的要求。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在家也給制定一些規矩,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那麼將來也會很省心。作為家長,沒有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可以成才的,因此為了孩子以後的發展,也為了減輕我們的教育負擔,必須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 讓孩子持續優秀的法寶——培養好習慣
    教育家葉聖陶告訴我們:「教育就是培養習慣」。這句如何解讀呢?潛臺詞是講:教育過程中,無論是孩子學知識增本領、身體成長發育和心理健康發展以及學會做人等,習慣的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為什麼如此呢?有句話講得好,要良田不長雜草,就得種莊家。這就意味著用好習慣佔領孩子的核心習慣地位,用好習慣去克服壞習慣。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呢?
  • 讓孩子在暑假養成這6個好習慣,比補課還要強!
    暑假正是孩子大量閱讀的絕佳時期,家長要鼓勵和引導孩子多讀書、會讀書、讀好書。建議:1.選好閱讀題材,可以和孩子的興趣相結合,也可以讓孩子廣泛涉獵各種題材,包括故事、傳記、詩歌、名著、散文等。2.幫助孩子掌握最基本的閱讀方法,學會瀏覽、略讀、精讀等。
  • 小學班主任:父母給孩子最大的財富是讓他們養成這些好習慣
    尤其是新入學的孩子,更應該重視習慣培養,以利於為今後的學習發展奠定基礎。 今天成都名師薈教育的資深班主任老師為各位家長總結了下面的這份學生1-6年級習慣養成一覽表,一起把孩子教育得更加優秀。
  • 幫助孩子從小養成收納整理的好習慣│《日本媽媽的超級收納課》
    幫助孩子從小養成收納整理的好習慣│《日本媽媽的超級收納課》大家早上好,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書是《日本媽媽的超級收納課》。本書作者小松易是日本第一位專業「整理師」,是「小松式整理法」的創立者。讀大學期間,在愛爾蘭做交換留學生的小松易受到「一個行李箱,就可以生活」理念的影響,開始思考並致力於「不受於物的自在生活」。
  • 15歲之前,請幫助孩子養成這7個好習慣,會令孩子受益終身
    一個人的命運與他的習慣息息相關,好習慣需要經年累月的培養,壞習慣可能不用幾天便能學會。因此,從小抓好孩子習慣的培養,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家長不妨看看以下幾個好習慣,能幫助孩子受益一生。社會上的每一個無償幫助的背後不過都是等價交換,所以,只有自己學會獨立安排自己的生活,才有驕傲生長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