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最適合去一個書店安靜地看書吸氧。於是,我就來到了重慶南之山書店·小森林。」
「逛出大門的時候突然看到門邊有一張海報。難道,這裡今天好像有什麼線下活動?」
「順著指路牌走到活動場館,以色列劇作家 漢諾赫列文 巔峰巨作——《安魂曲》中文版系列活動,『定位自我,尋找生活的意義』心理健康公開課已準備就緒」
「出於對本次'死亡'主題分享會的好奇,
我坐下來聽了這場意義非凡的講座,收穫非常大!
我感覺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上面這個故事,發生在昨天的南之山分享會現場
故事的主人公是下面這位嘉賓
原本打算飛往成都的她
因為買錯機票而誤打誤撞來到重慶
此前,剛剛疏導完朋友的抑鬱情緒
昨天機緣巧合地參與到此次分享活動中來
你看,生活總是會在不經意處給你驚喜
開場環節
主題介紹
以色列劇作家 漢諾赫·列文巔峰巨作
話劇《安魂曲》中文版系列活動
昨天下午15:00,以色列劇作家 漢諾赫列文 巔峰巨作《安魂曲》中文版系列活動「定位自我,尋找生活的意義」心理健康公開課正式開始。現場座無虛席。
首先,由工作人員開場並介紹此次活動的主題及意義
生命就是...
無數個「今天」堆積而成
特 邀 嘉 賓
心理諮詢顧問-李琳
此次分享會我們特邀一米陽光心理諮詢工作室創始人,國家註冊二級心理諮詢師,國際整體暨自然醫學學會(IHNMA)催眠師,薩提亞家庭治療師李琳老師從「死亡」和「人生的意義」兩個方面給大家帶來分享。
面對死亡,我們恐懼的是什麼
「你怕死嘛?」
「不知道你怕不怕,反正我怕」
很多人害怕死亡,甚至忌諱提及死亡。而面對死亡,我們在恐懼什麼?李琳老師從自身經驗出發,給大家陳述了自己的從業經歷,並結合身邊案例分享了從懼怕死亡到直面死亡的心路歷程。
李琳老師現場特地準備了一把椅子,放在最後一排的中間位置。
將這把椅子看成是你生命的終點,站在不同的距離上看這把椅子,「死亡」這個詞對你的緊迫感是不一樣的。因此,為了更好地應對死亡,我們都需要直面死亡,思考死亡,從而更好地活在當下。
話劇《安魂曲》中文版裡倪大紅飾演的老人說過一句話:「生命只給一次,兩手空空就過去了」。
當我們好好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時候,我們總覺得生命還長,並覺得「死」是件很遙遠的事情。而如果明天你就要死去,你會有遺憾嗎?
如果明天你就要死去,你有什麼話要對自己說
似乎是感受到了共鳴,嘉賓們開始紛紛對"即將離去"的自己說出了隱藏已久的心裡話。
有些人感謝了自己的一生,有些人原諒了自己的過失,也有人更加堅定了自己接下來要走的方向。今天的你,又離真正的自己更近一步。你看,生活總是會在不經意處給你驚喜。
此次分享會以「死亡」為主旋律展開討論,但「死」是相對於「生」而存在,因此我們必須由「死」至「生」。
活著本沒有意義,意義都是我們自己賦予的
存在主義所秉承的「存在即無意義」我們只認可一半,因為生活本身沒有意義,但意義是我們可以賦予給生活的。而你賦予生活的意義,恰恰構成了你生活的全部意義。
在這個環節,李琳老師帶我們思考了一個人生的終極命題:「我是誰」「這一生,我為何而來」。在和嘉賓的互動中,李老師引導嘉賓們開始思考「自己到底真正想過怎樣的生活」。
在大家的依依不捨中
以色列國寶級劇作家 漢諾赫·列文 巔峰巨作
話劇《安魂曲》中文版重慶站系列活動之
南之山分享會完美落幕
關於「死亡」的討論,是今天分享會的主旋律
而「向死而生」是《安魂曲》想要傳遞給你的人生命題
帶著對生命的思考和自我的發現與探索
大家對這部以色列經典話劇《安魂曲》中文版
產生了興趣並紛紛進行劇目購票諮詢
分享會當晚,群裡的討論依舊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如果你還覺得不過癮
以色列經典話劇《安魂曲》由契訶夫三部小說片斷改編,是以色列戲劇史上最偉大的編導漢諾赫·列文在自己生命最後一刻的巔峰巨作。這位國寶級劇作家一生創作劇作六十餘部,直到1999年因骨癌去世前夕,他仍然在執導他的最後一部作品《安魂曲》,他把一生都獻給了舞臺,他也被稱之為「以色列的良心」。
《安魂曲》中文版採用特拉維夫大學東亞學系終身教授張平的譯本,由以色列新生代導演雅伊爾·舍曼執導,備受全民喜愛的「寶藏演員」倪大紅領銜主演,中方資深製作團隊與以色列優秀舞美、燈光、造型、作曲等團隊共同打造。
寓言式的死亡主題,奇妙的詩意舞臺,凝聚了人類在死亡面前的脆弱,又煥發著人類在掙扎中尋求生命意義時的堅不可摧與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