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標準庫~原始地質資料立卷歸檔規則

2021-02-24 檔案防護盾

1 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原始地質資料的歸檔範圍,卷內文件分類、編號、編目和立卷歸檔的一般原則。本標準適用於地質工作中形成的原始地質資料的立卷歸檔。

2 規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面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於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準。

GB/T11821照片檔案管理規範

GB/T1822科學技術檔案案卷構成的一般要求 

GB/T18894電子文件歸檔與管理規範。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標準。 

3.1

原始地質資料。original geologicat data

在進行地質工作時直接形成或採集的,反映地質現象或地質體的,以各種載體類型存在的原始記錄、中間性解譯資料、最終地質工作成果原稿等

3.2 

地質檔案 gealegical archives 

地質工作中形成6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應當歸檔保存的原始地質資料。

3.3 

電子文件 electronic records 

在數字設備及環境中生成,以數碼形式存儲於磁帶、磁碟、光碟等體,依賴計算機等數字設備閱讀、處理,並可在通信網絡上傳送的文件。

3.4 

立卷歸檔 filing 

根據原始地質資料形成規律和特點,有關要求收集齊全,系統整理,組成案卷,移交地質檔案部門統一管理的過程。

3.5 

案卷file

由互有聯繫的若干文件組合而成的檔案保管單位。

3.6 

件 piece 

歸檔文件的整理單位。一般以每份文件為一件,正文、表冊、附件、圖等一冊(本)文件為ー件:以能獨立有效使用的電子文件(夾)為一件,資料庫或軟體文件夾為一件。 

4歸檔範圍與分類

4.1 歸檔範圍 

地質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原始地質資料均屬歸檔範圍。 

4.2 分類原則 

4.2.1 根據原始地質資料的形成規律、形式特徵和內在聯繫,案卷內的原始地質資料劃分為10類。 

4.2.2 每一件原始地質資料按有機聯繫只能歸入其中一類,不應增設類別。 

4.3 類別 

4.3.1 成果底稿、底圖類(代字/代號:底/D) 成果報告(包括正文、附圖、附表、附件、資料庫和軟體、審批文件等)的最終稿。 

4.3.2 測繪資料類(代字/代號:測/C 測繪設計、觀測記錄、計算資料、測繪成果,相關驗收文據等。

4.3.3 野外地質觀察類(代字/代號:觀/G) 野外地質調査圖件、觀測記錄、照片及底片、工作總結(小結),相關質量檢査記錄等。 

4.3.4 勘探工程及現場試驗類(代字/代號:探/T) 地質工作中的鈷探(井)、坑探、槽探等地質工程資料,各類野外試驗資料,相關質量檢査記錄等。 

4.3.5 採樣測試鑑定類(代字/代號:樣/Y) 各類樣品的採樣記錄、測試成果及相應的總結報告、質量檢査記錄等。

4.3.6 試油、試採、採油類(代字/代號:試/S) 油氣勘探與開發中試油、試採、採油形成的各種資料。 

4.3.7 儀器記錄及動態資料類(代字/代號:錄/L) 各種儀器記錄形成的,以圖紙、照像圖紙和底片、磁碟(帶)等介質保存的原始數據;各類地質長期監(觀)測點的位置圖、觀測記錄、動態曲線等材料;相關質量檢査記錄。

4.3.8 航遙影像類(代字/代號:像/X) 遙感、航空攝影測量過程中所形成的照片或像片資料。 

4.3.9 中間性綜合資料類(代字/代號:綜/Z) 室內整理、數據處理形成的中間性成果及相關質量檢查記錄等。 

4.3.10 技術管理文件類(代字/代號:文/W) 立項文件、設計書、指示性文件、重要技術措施材料、質量體系運行的相關文件、申報獎勵材料等。 

5編號與編目

5.1 編號 

案卷內的原始地質資料以件為單位編制檔號,類目編排順序見附錄A。檔號由案卷號、卷內類別代號、件號組成。案卷號:立卷歸檔時由地質檔案部門賦予案卷的代碼。類別代號:用4.3中的類別代號表示。件號:類內以件為單位,從1開始編流水號,一件一號,採用4位阿拉伯數字表示,不更的前面填充「0°」。檔號結構:案卷號+類別代號+件號。

示例: 

檔號12345D003中,12345為案卷號;D為卷內類別代號,代表成果底稿底圖類0033為件號。 

5.2 編目 

每一案卷應建立卷內文件目錄及備考表。卷內文件目錄包括卷內目錄封面錄索引表、文件目錄和電子文件使用說明書等,格式參見附錄B。備考表格式參見附錄C。案卷內原始地質資料按附錄A的類目編排順序在目錄中登記。 

6 立卷歸檔要求

6.1 立卷歸檔基本要求

6.1.1 歸檔的原始地質資料要齊全成套,每件內容要素構成應完整並符合地質工作規範要求,責任籤署完備,應反映一項地質工作的全過程。 

6.1.2 中途停止或階段性完成的地質工作,也應按本標準要求立卷歸檔,並在備考表中註明工作中斷的原因和原始地質資料可供利用的程度。 

6.1.3 合作開展的地質工作,由主要承擔方(或合同約定一方)負責該地質工作原始地質資料的立卷歸檔。協作方應將需歸檔的原始地質資料送交歸檔責任方歸檔,以保持其完整性。 

6.1.4 收集的地質資料已為地質工作所利用,並轉化為該地質工作原始地質資料的,應立卷歸檔。 

6.1.5 原始地質資料的密級、保密期限由原始地質資料形成單位依據國家有關保密規定確定並標註。

6.1.6 原始地質資料的格式及規格大小應符合有關地質工作規範和歸檔保存要求。原始地質資料應字跡工整醒目,圖面清晰美觀。

6.1.7 每一案卷內地質檔案文件目錄放在首位,地質檔案文件目錄及備考表不編件號。 

6.1.8 地質工作結束(包括中止)後3個月內完成立卷工作,並向地質檔案部門移交。地質檔案部門驗收合格後,辦理移交手續並發給原始地質資料歸檔合格憑證。 

6.2 紙質文件材料立卷歸檔一般要求

6.2.1 報告正文、附件的幅面一般採用國際標準A4幅面紙,附圖冊和附表冊幅面可為A4、A3幅面 紙,大幅軟質圖件應按國際標準A4(297mm×210mm)或國家通用16開型(260mm×185mm)折成手風琴式,圖面朝裡,責任欄(圖籤)朝外。不宜摺疊的圖件應平放或卷放,並可加圖袋(筒)等檔案裝具。

6.2.2 成冊(本)的原始地質資料應有封面、扉頁、目錄頁及頁碼等,扉頁應包含題名、責任人及完成時間等。裝訂不應使用易鏽蝕及易老化的材料。單冊厚度一般不宜超過20mm。 

6.2.3 圖件的右下角應有圖籤,圖籤內容包括題名、圖號、順序號、責任人、完成時間等。多拼的圖件,在最後一張圖的右下角應有圖籤,其餘各張圖可僅附圖名、圖號及順序號;順序號應按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順序排列。 

6.2.4 立卷歸檔的照片應有文字說明,每張底片的編號要與照片一致,應符合GB/T11821的規定。

6.2.5 野外記錄應使用適於野外記錄並利於長期保存的書寫材料。對點號、巖層產狀、地層代號、厚度、長度、面積、體積、坐標等重要數據,重要地質現象素描圖及其他主要圖件均應著墨。 

6.2.6 原始地質資料應選用利於長期保存的優質載體(紙張、膠片等)。字跡材料要著墨牢固,不應使用原子筆、彩色筆等易褪筆跡的材料書寫。要求書寫工整,符號清晰,著色符合規範標準。 

6.2.7 計算機輸出的文字材料和圖件在不受工程作業主要技術裝備軟、硬體環境限制的情況下,應首選雷射印表機輸出或印製效果比其更利於長期保存的設備輸出,不宜使用色帶式印表機、水性墨擴印機和熱敏印表機。 

6.2.8 每一件原始地質資料應在右上角加蓋檔號章,圖件在責任欄(圖籤)附近加蓋檔號章。

6.2.9 案卷封面式樣、案卷管背式樣、檔號章式樣、裝具式樣及原始地質資料制可令 GB/T11822有關規定。 

6.3 電子文件立卷歸檔一般要求 

6.3.1 電子文件的數據組織形式,應根據資料類別、數據成果特點、成果單元成形式或參考利用方式而定,以方便地質檔案管理和利用。

6.3.2 參考附錄A中的歸檔類目組織文件,擬定名稱,建立文件將電子文件存入文件夾中。 

a)每一項地質工作的電子文檔以一個獨立的子目錄(一級子目錄)置於根目錄下,子目錄名即為  該地質工作形成的地質檔案的案卷號,該份電子文檔的所有電子文件均置於此子目錄下。地質檔案文件目錄及備考表放在一級子目錄下; 

b)在一級子目錄下按卷內類別建立二級子目錄,分別用於直接存放該份電子文檔相應類別所有的電子文件,二級子目錄名為案卷號十類別代號; 

c)如果二級子目錄下需建三級子目錄,在二級子目錄下應按照每一文件一個子目錄的原則再建立若干個三級子目錄,每一個子目錄的名字與該件所對應的檔號相同,它們將分別用於存放該文件及其運行時所必須的相關文件(如二次開發軟體、系統庫、字庫和文件等),且這些相關文件應存放在一個獨立的文件夾中。如果各件電子文件是用同一工具軟體形成的,運行時所必須的相關文件相同,則可以將這些相關文件以一全獨立文件夾的形式直接放在該子目錄下,但此時應在電子文件使用說明書中給予說明;

d)如果三級子目錄下還需再建立其他的子日錄那麼創建後應在電子文件使用說明書中進行說明。 

6.3.3 同一案卷(或類目念ッ存備在一張光碟(磁帶、磁碟等)內、若一張光碟(磁帶、磁碟等)空間不夠,可存儲在多張光碟ン、磁碟等上。

6.3.4 存儲電子文件成)利於長期保存的高質量體可參照GB/TN關規定。本標準推薦 採用的載體為只讀光、不應使用軟磁碟作為歸檔電子文件的載體。 

6.3.5 歸檔的電子的載體應無劃痕、斑點、黴對、變形等損傷,應能在通用讀取設備上正確讀取且不攜帶病毒。 

6.3.6 電子文件所提供的信息應齊全、完整、準確。電子文件一般不加密,如果加密應將密鑰同時歸檔。電子文件不宜壓縮存儲。

6.3.7 電子文件格式應採用通用標準格式,便於數據交換和共享,具體可參照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匯交格式要求的相規定。 

6.3.8 電子文件附有地質檔案文件目錄備考表,並列印紙質文件以備查閱。 

6.3.9 存儲電子文件的載體上應有外標籤,標籤內應填寫地質檔案卷號、載體號、題名、寫入數據的日期等。

相關焦點

  • 檔案管理:檔案的立卷歸檔方法改革,到底有什麼意義?
    自進入網際網路時代開始,企事業單位為尋求發展紛紛開始注重檔案信息地利用,根據不斷地摸索,確定了檔案管理的三項基本工作,收集、整理、利用,為了能夠更好地利用檔案,檔案的整理階段就要對其進行「立卷歸檔」。
  • 關於工程檔案資料歸檔、保管、移交、整理的程序!資料員入門必備知識,資料員很重要.
    新手資料員上崗後除了日常的工作流程要掌握外,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技能就是做好資料的收集、整理、立卷、歸檔、保管等工作了。
  • 施工單位檔案資料管理職責
    1.實行技術負責人負責制,逐級建立、健全施工文件管理崗位責任制,配備專職檔案管理員,負責施工資料的管理工作。工程項目的施工文件應設專門的部門(專人)負責收集和整理。  2.建設工程實行總承包的,總承包單位負責收集、匯總各分包單位形成的工程檔案,各分包單位應將本單位形成的工程文件整理、立卷後及時移交總承包單位。
  • 中國科學院會計檔案建檔規範
    前 言    本規範根據《會計檔案管理辦法》、《會計電算化工作規範》、《電子文件歸檔與管理規範》的有關規定製定,為《中國科學院檔案管理工作標準》的組成部分。    本規範為第一次制定。    本規範由中國科學院辦公廳提出並負責解釋。    本規範由中國科學院批准。
  • 檔案歸檔整理分類技巧
    一、檔案管理歸檔整理分類解析一內涵:在管理工作中相關人員應明確檔案具有很多種類型不同類型的檔案基本資料不同.二、檔案管理歸檔整理分類技巧一、以整理程序為準:檔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員應將相關的數據資料進行合理的分類在分類工作中使檔案庫中的數據形  成健全的程序提高檔案分類工作的質量.
  • 《原國土、林業檔案整理和數位化項目採購需求》和《評分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DA/T22—2000)《紙質檔案數位化技術規範》《電子文件歸檔與管理規範》《紙質檔案數位化技術規範》(DA_T 31-2005)《電子文件歸檔與管理規範》(GB/T1 8894-2002)
  • 6月9日國際檔案日,檔案基本知識(一)
    文書處理部門立卷制度是通過1955年中央批准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和省(市)級機關文書處理工作和檔案工作暫行條例》及1956年《國務院關於加強國家檔案工作的決定》這兩個法規性文件推行的。文件指出,「為了迅速地加強我國檔案工作管理,適應目前國家機關工作和科學研究工作對於檔案資料的需要」,決定在文書工作方面,「全面推行文書處理部門立卷,以建立統一的歸檔制度」。
  • 高等學校檔案實體分類法和高等學校檔案工作規範
    4.高等學校檔案部門的制度建設4.1綜合性的規章制度,包括各種綜合性的實施辦法、細則、規定。4.2立卷歸檔制度,包括校內各部門立卷要求,各種門類和載體的檔案歸檔範圍、歸檔時間和歸檔辦法。4.3檔案保管制度,包括檔案的安全保護和庫房、設備管理措施。
  • 【五創辦文件】關於全面做好國家衛生城市覆審迎檢資料檔案收集...
    二、規範建檔資料內容,注意完成建檔時間  (一)為便於各部門對創衛資料的收集整理,市愛衛辦根據《國家衛生城市標準(2014版)》要求,組織編寫了《東陽市國家衛生城市覆審檔案目錄大綱》(附件2),請各部門根據《目錄大綱》的內容,結合單位實際,認真完成好各自職責範圍內資料收集整理工作。
  • 檔案管理丨《歸檔文件整理規則》整理原則、流程與一般要求
    為了適應紙質文件與電子文件並存的現狀,滿足信息化條件下歸檔文件整理的需要,2016年6月1日起施行的《歸檔文件整理規則》(以下簡稱《規則》)在整理原則、整理流程等方面做了較大幅度的修訂。2012年印發的《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黨政機關公文格式》為機關公文辦理提供了統一的規範和標準。這些規範和標準連同長期以來各機關在文件處理過程中形成的習慣做法,以及辦公自動化條件下電子文件形成的特殊要求,構成了文件形成的一般規律。遵循文件的形成規律對歸檔文件進行整理,實際上是將整理作為文件形成的自然延續過程,能夠最大限度減少個人對文件材料的人工幹預,提升文件整理質量。
  • 北浴:多措並舉抓實檔案管理工作
    融媒體訊 為全面完成各類檔案的整理歸檔,近年來,北浴鄉注重提高,紮實有效地開展好檔案建檔歸檔工作,不斷提高檔案管理工作的規範化水平。  領導高度重視,明確責任分工。
  • 電力檔案、圖書資料館員評定標準(中級)
    鼓勵多出成果、多出人才,促進檔案、圖書資料工作的進步、發展和專業水平的提高,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電力檔案、圖書資料專業的特點,制定本評定標準,作為電力檔案、圖書資料館員評定的依據。第二章  適用範圍第三條  本評定標準中的「檔案專業人員」指:在各單位、各部門從事檔案管理(含文書、科技、會計、聲像、醫療衛生、人事檔案, 檔案保護、編研、計算機檔案管理)、檔案科研工作的專業人員;「圖書資料專業人員」指:在各單位、各部門從事圖書資料管理、科研工作的專業人員。
  • 深圳市檔案局關於印發《立檔單位檔案分類方案編制規則》的通知...
    深檔字〔1997〕8號市直各單位:   為了進一步加強我市各單位檔案業務的標準化、規範化建設,適應檔案管理現代化的需要,我局參照國家關於檔案分類、著錄的標準和規範,制定了《深圳市檔案分類方案編制規則》
  • ...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印發《住房保障檔案管理辦法》的通知
    第三章 歸檔管理  第十二條 住房保障對象檔案按照「一戶一檔」的原則,根據《歸檔文件整理規則》(DA/T22—2000)、《城建檔案業務管理規範》(CJJ/T158-2011)等整理立卷,在申請人獲得住房保障後三個月內完成歸檔。
  • 員工檔案管理辦法
    第四條、歸檔範圍員工入職檔案、專項培訓檔案、離職檔案、績效管理檔案、異動檔案以及與員工個人有關的具有參考價值的文件資料。第五條、檔案管理員的職責由人資本部專人負責保管員工檔案,收集、鑑別和整理檔案材料,保證集團與各個子公司的原始資料及單據齊全完整、安全保密和使用方便。
  • 歸檔章中頁數和件號編制方法探討
    2000年12月,國家檔案局發布的《歸檔文件整理規則XDA/T22-2000),主要是針對立卷工作進行改革,使廣大檔案工作者從繁雜瑣碎的傳統立卷工作中 解放岀來,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檔案的編研、開發和利用上來叫2015
  • 檔案知識 | 解讀歸檔文件「分類」
    檔案行業標準《歸檔文件整理規則》2015版中的分類,是指全宗內歸檔文件的分類,即將歸檔文件按其來源、時間、內容和形式等方面的特徵,分為若干類別,並將各類別按照層級關係組合為一個有機整體的過程。分類包括選擇分類方法、制定分類方案、文件歸類等具體內容。
  • 不拆卷掃描儀在檔案掃描數位化管理應用
    一是人工立卷時,立卷人根據自己的理解對文件進行分類,儘管都仿照統一的標準,但因每個人的理解能力不同,對同一份文件有不同的分類,因此不可避免地產生分類不準的現象,影響案卷質量,給利用工作帶來不便。而利用計算機模擬人工立卷,然後按類別將屬於條目的內容列印出來,作為以前的那種以「卷」為單位時案卷目錄這一檢索工具的替代物,也可按文件形成的先後順序排列列印,既降低了人為因素在文件歸檔工作中的影響,又發揮計算機的管理優勢,減少了手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 6·9國際檔案日|電子文件歸檔與電子檔案管理
    電子檔案:具有憑證、查考和保存價值並歸檔保存的電子文件。元數據:描述電子文件和電子檔案的內容、背景、結構及其管理過程的數據。業務系統:形成或管理機構活動數據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如辦公自動化系統、電子商務系統等。
  • 安徽肥西全面完成2019年度扶貧檔案資料整理歸檔工作
    扶貧檔案是記錄和反映脫貧攻堅成效的第一手資料。今年以來,肥西縣扶貧辦積極謀劃,紮實推動開展2019年度縣本級扶貧資料整理歸檔工作,全力夯實脫貧攻堅基礎。縣扶貧辦予以辦檔案室專項經費保障,同時,前期對2019年度扶貧檔案整理工作經費進行合理評估,並納入全年財政預算,為檔案資料整理提供有力保障。查缺補漏,完善扶貧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