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考生在備考深圳教師考試時,都苦於教育家和各種相關的理論太多,容易混淆,下面就幫助大家系統整理一下再知識點中出現的主要人物和相關理論。今天我們介紹裴斯泰洛齊,在整個四川的理論中,他共出現了2次,詳細如下。
1.教育目的論
裴斯泰洛齊持個人本位論的觀點。教育目的在於發展人的一切天賦力量和能力,使人的各種能力和諧發展。在他看來,人的一切能力必須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因為每一個人都具有天賦的能力和力量,這種力量都具有從不活動狀態到充分發展的傾向。
2.教育學的創立階段
(1)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將「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這一思想付諸實踐的教育家
裴斯泰洛齊是教育學的創立階段的代表人物,是近代瑞士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在19世紀前半段對瑞士乃至全世界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其中很多思想成果都源於他早期開辦示範性農場,孤兒院和新學校的實踐與經驗。
幼年時代裴斯泰洛齊隨同做牧師的祖父看望和幫助窮人,開始對他們產生深切的同情。22歲時,他借錢買了一個小農莊,希望通過教導農民改進耕種方法來擺脫貧困,但最終失敗了。後來在開辦孤兒院期間,他一邊教孩子們讀寫算的知識,一遍教他們田間勞動和紡織技能。因此,我們說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將「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這一思想付諸實踐的教育家。
(2)提倡情感教育,愛的教育
教育改革實踐的經驗都成為他日後的素材,體現在他的代表作《林哈德與葛篤德》中。《林哈德與葛篤德》以小說形式,塑造了一個名叫葛篤德的農村婦女,樂善好施,教子有方。通過這一形象來表達他自己對家庭教育的主張。
書中的主人公葛篤德用自己美好的德行去感染自己的家人,重視培養孩子們的品德及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當孩子們犯錯的時候,她不會直接指出和批評誰的行為,而是讓孩子們反省,自己說出來並認識其危害。
(3)主張教育遵循自然,使兒童自然發展
小說中多次提到葛篤德在家庭教育中,採用的教育方法是簡單實用的,也是最有成效的。一切教育的內容和方式,都要建立在孩子的生活經驗基礎之上,不突兀,也不強求。
(2)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學化」的主張
裴斯泰洛齊認為「最複雜的感覺印象是建立在簡單要素的基礎之上的,你對簡單的要素完全弄清楚了,那麼,複雜的感覺印象也就變得簡單了」。這體現了他已經開始用心理學中的一些概念和思想來研究教育,時間教育。在這方面,後來的赫爾巴特深受他思想的影響,進而把整個心理學理論,引入到教育中。
教育學創立階段的教育家很多,且知識點比較雜。我們在識記的時候,不妨按照上面的方式,將每個觀點和他的生平背景以及著作內容聯繫起來,可以更容易理解和區分。
更多教師招聘教育學考點,可查看中公教師網-教育學頻道。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我要過面試」獲取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解題思路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