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簡單的對話講溝通:如何跟自己的同盟者溝通?

2020-10-19 凌千夏

原創: 凌千夏  1周前

從最簡單的對話講溝通:如何跟自己的同盟者溝通?

這是投石問路凌千夏的第50篇文章

作者:凌千夏,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亞馬遜lab126的一名工程師,讀書會主席。

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

在上周的文章中,我們知道,溝通的第一出發點並不是傾聽,而是被溝通的對方。也就是說,溝通必須從接收者出發。「被溝通者」才是對話的開始。所以,聰聰在跟半斤的溝通中並沒有「實情以告」,而是根據半斤的性格「私人定製」了一套溝通方案,從而阻止了半斤犯更大的錯誤,減少了對於項目的損害。也許你認為我們這次總該講講「傾聽」了吧,其實並不然,「傾聽」是抓住了人性的弱點,來讓別人喜歡你,對於解決事情的幫助是非常有限地,很多時候也是行不通的——這也是很多人「傾聽」了那麼多,還是一無所成的緣由。所以在探討「傾聽」之前,讓我們先思考下最容易的溝通對象是誰?沒錯,是你的同盟者。然而既便簡單如此,溝通依然需要合適的方法來保駕護航。

1
定大事如烹小鮮

小黃毛在處理好車門的裝配問題,給無人駕駛項目掃清障礙之後,對自己的行為進行了一次復盤:

首先是在(點擊藍字,查看原文)中,通過協商各方,在「眼看項目要延期,看誰都像是傻逼」的緊急關頭力挽狂瀾,搞定了項目的進展困境,再次證明了「格局大者不很累,格局小者跑斷腿」;接下來是在(點擊藍字,查看原文)中通過「人際關係四象限」的可視化圖表,發現了更多深層次的風險,站在更高的角度決定了戰術,為項目的未來做了細緻的風險推演;最後是在(點擊藍字,查看原文)中跟自己的同盟者一起對項目、人員和制度上進行了一次檢討,進一步穩定了產業鏈,同時也再次修正了自己的「人際關係網絡」。

最後一步依賴於和關鍵同盟者的溝通。小黃毛在這個地方畫了個星星,標記為復盤的重點。

很多人以為「打開天窗說亮話」是跟同盟者溝通的關鍵,這句話也不算錯,只是使用的時候要小心。小黃毛多年的溝通經歷告訴他,單刀直入的溝通往往有一個無法翻越的障礙。小黃毛把這個障礙形象的比喻為「但是之牆」。

但是之牆」橫貫於絕大多數溝通之間。比如說,你跟老闆談工作要加薪,老闆最經常說的就是「在這些方面變的很好,但是……」於是加薪泡湯;你跟供應商講持續改善,供應商說「精益製造一直是公司的目標,但是……」於是良率爬坡緩慢;你追漂亮妹子想進一步發展,妹子說「你是個好人,但是……」於是領了盒飯……

小黃毛打了個問號「?」,在跟我的關鍵同盟者溝通的時候,我做對了什麼?

真的是同盟   凌千夏 攝於 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

2
對話前:有指導的練習(八項注意)

對話往往不會按照你腦袋中的腳本走,這是溝通的常態。

也正是如此,所以對話前的準備是很重要的;同樣是因為如此,對話前準備的用處也是有限的。這也許聽起來是個有趣的事實,但是「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

哈哈,我們不要這麼文縐縐的,說白了:你不能控制對話過程,但你能控制它如何開始。通過準備開場白,你可以為隨後的對話走向設定適當的基調。1

這裡分享一下進入對話的方法1——八項注意:

·有目的:在開始談話之前,確定你想要實現什麼。然後自始至終不要偏離正軌,如果偶爾跑題要記得及時拉回來。大家時間珍貴,沒有時間聽你東拉西扯。如果你跟自己的同盟者對話都是這樣的話,你實際上在雙倍的(你,同盟者)削弱己方的戰鬥力。

·投入當前狀態:你之所以進行對話,是因為你想要這麼做,而不是因為你覺得你有義務這麼做。不要做一心多用的傻瓜。效率低不說,反而可能讓別人感覺到被忽視,背離同盟關係。

·明確各種好處,既包括能給你帶來的好處,也包括能給對方帶來的好處。

·換位思考,但不要同情。

·保持好奇心。好奇心有助於降低防禦性風險——你自己和對方的防禦機制會在受到刺激的時候立即打開。對自己,時刻保持好奇的心態可以避免自我封閉。切換到「好奇頻道」:他為什麼會這樣想?然後做出調整。當然,如果對話激發了對方的防禦,再次打開心門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兒。具體的辦法我們以後再單獨開篇文章來講。

·傾聽。承認現實——對話往往不會按照你腦袋中的腳本走,所以不要在別人講話的時候想自己接下來說什麼。這個聽起來很難,畢竟有「目標」要談完呢。其實解決辦法很簡單——多點時間就好了。而且沉默也是強有力的工具,能夠給對方足夠的時間去想清楚他的回應並把它充分表達出來。畢竟,傾聽並不能為理解打下基礎2

·驗證。讓他能夠說出自己的觀點,並詢問他對於下一步發展的意見。問一些確認性問題,以驗證並確定你的理解。

·就接下來要做的事達成一致。隨後要從始至終地跟進。

經過八項準備,嗯,我們現在一句話還沒有和溝通對象說呢。但是大綱已經就緒,基調已經定好。

準備準備   凌千夏 攝於 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

3
對話中:無關輸贏(八項注意)

到這裡,我們才進入到對話當中。用積極的交流意願開場,對話中也有八項注意:

·給對話定位:給出地點、時間、相關細節及事件經過,要以一種能夠創建背景的方式進行描述,以幫助對方記起他當時的想法和行為。

·徵求許可:包括對話題溝通時機是否合適,目的是確認這是一次可靠的雙向對話。

·描述行為:列舉具體例子,並提供支持性信息。經常犯的錯誤是:對人不對事。要時刻提醒自己:對事不對人。

·說明影響:第三步是逐一說明對方行為的影響,或這些行為繼續下去可能帶來的後果,包括這個人的行為可能對公司、同事、某個項目或他們自己的成功產生的影響。

·分享期望值:確定以後合作的規則和期望。最不濟——買賣不成仁義在——也是一個期望。

·探索:最後一步是要問一個問題,既能將對方帶入對話中,又能核驗彼此之間的相互理解。

·達成一致。

·感謝:永遠要真誠的感謝對方為了這次談話付出的時間和精力。

在這第二個八項注意之後,我們進行了對話。集中思緒,讓自己沉浸在對話中。如果對方的表現不佳,無礙,畢竟你考慮這個對話的時間可能有幾天甚至幾個月,而對方才剛剛第一次接觸這個話題。

說說說說   凌千夏 攝於 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

4
對話後:反思帶來成長(序列分析法)

別緊張,這裡沒有八大注意了。

反思的問題往往見仁見智。如果是想提高對話的掌控度,那一定要問自己「為什麼沒有按腳本走?」如果是想了解事實,那就是「對話中陳述的事實是怎樣?」如果是想了解反饋,可以問問「當時是如何做的?感受是什麼?」如果想了解下一步行動,就問「鑑於目前的結果,下一步做什麼?」……

大家往往有一個誤解,工程師往往表現得更明顯,總是想收集儘可能多的數據。但是沒有明確目的的收集數據,往往得到是一堆噪音,一些無用的數據。所以,這裡建議也就是關注你想關注的就好,來日方長,不必急於一時。

如果你實在不知道如何反思,這裡也有一個推薦的方法——序列分析法3

·是否有問題?

·問題在哪裡?(流程圖)

·為什麼存在?(因果結構)

·我們能做什麼?(邏輯樹)

·我們應該做什麼?

反思反思   凌千夏 攝於 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

小黃毛繼續做他的筆記,此事不難,畢竟這次對話的對象是同盟者。從對話的準備,到對話中,都是積極的溝通環境。但是小黃毛也不禁想,如果面對的是陌生人,甚至是自己的敵對者,自己又該當如何呢?

推薦閱讀:

  1. 莫拉格·巴雷特,《精簡社交:用可視化圖譜解決人際關係難題》

  2. 彼得·德魯克,《德魯克管理思想精要》

  3. 芭芭拉·明託,《金字塔原理》

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如需轉載,請在公眾號界面點擊「轉載聯繫」獲取授權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

相關焦點

  • 跟孩子講道理根本沒用:了解孩子原始人人格,溝通變得更加簡單
    文|橙果媽媽圖|網絡作為兩個娃的媽媽,每天都要跟家裡的娃溝通各種問題,不管是學習上的還是日常生活中的習慣,育兒過程中最明白的一點就是:別遇到事,就跟孩子講道理,沒有用!真的沒用,孩子還很煩,嫌棄叨叨。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情況,比如:控制不了脾氣,總是批評完孩子就後悔; 還有,跟孩子一起定的計劃,可計劃挺好,就是堅持太難等等。這些情況的出現,總是讓人有些沮喪,也讓大人和孩子之間,感到自己缺乏掌控性,做事情沒有信心。 這幾天看到從事心理諮詢30多年的朱建軍教師《掌控自我》這本書,裡面有幾個點很有意思,根據育兒話題拿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 如何跟叛逆期的孩子溝通?
    家教故事:小王媽媽致電「家校心橋」欄目,說孩子很叛逆,經常和父母吵架,甚至雙方會動手,都覺得彼此不能理解對方,想找個方法改善這種局面,可是兒子根本不願意跟父母對話。 建明老師觀點:親子溝通很重要,需要注意方式方法。溝通是分享信息的過程。溝通無處不在,溝通可以消除誤會,讓世界變得美好。我們每天都在嘗試溝通,嘗試主動溝通,嘗試更好地溝通。
  • 關鍵對話:如何高效能溝通
    我曾以為我是世界上最奇怪的人,但我又覺得世界上有那麼多的人,一定還有一些人跟我一樣「奇特而不完美」。我總是幻想著有這樣一個奇怪的人,她的腦海中也和我有著同樣的看法。那麼,如果你恰好讀到這段話,跟我有一樣的感受,我想告訴你,對的,我就是和你一樣奇怪的人。——弗裡達·卡洛
  • 如何在關鍵對話中,運用簡單的溝通技巧,實現高效交流
    轉自有書所謂關鍵對話,就是雙方觀點存在很大差異,甚至是對立時,溝通可能會讓情緒變得非常激烈的對話。運用四個板塊實現關鍵對話第一個板塊:以我為主,明確自己在關鍵對話中的目的。在關鍵對話中,我們最先要做的,是確認自己的目標,並在對話過程中堅持目標不動搖。我們要反覆提醒自己,不要受到自己情緒和對方邏輯的幹擾,要咬定目標不放鬆。第二個板塊:兼顧對方,讓對方不感受到壓力,樂於分享自己的觀點。我們要把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要讓對方不感受到壓力,樂於分享自己的觀點。
  • 解決孩子厭學辦法:別人的溝通是心靈對話,你卻只是講道理給建議
    我們最後統一思想:先不去處理如何解決孩子的厭學心理問題,孩子現在更希望的是渴望爸爸媽媽的關注,他也會期待爸爸媽媽的寬容、理解,為了不讓孩子感受到壓力,所以我們打算由我獨自與孩子做一次父子之間平等的深度溝通對話。
  • 如何跟孩子有效溝通交流
    我周圍不少同事朋友,都跟我抱怨過類似孩子不說話不交流,怎麼問都問不出來到底今天幹嘛了,以及青春期的孩子不好管難纏之類的問題。我覺得出現這類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家長不知道如何跟孩子有限溝通交流,特別是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孩子從幼兒園回來,大多數家長都特別想知道孩子今天過的如何,肯定會問問情況。簡單的來句:「今天過的怎麼樣?」
  • 成長心理丨這樣跟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最有效
    為什麼孩子會開始不願意跟自己分享心裡話,家長怎樣做,才能找到與孩子的共同話題呢?很多家長都覺得不是自己不想交流,而是孩子變得心不在焉,聊天總是用三言兩語搪塞,每天的親子對話往往剛剛開了頭兒就止步不前。其實,孩子最開心的是感到自己被關注、被愛,並且是以他可以接受的方式。親子之間雙向的、以相互尊重為前提的溝通,是打開孩子心扉的捷徑,讓他們有話願意對父母講。
  • 溝通很重要,如何才能有效溝通呢?
    對於這種很有可能不明白你想要什麼的人,表達者一定要把自己想要的東西用最簡單、明了的語言解釋清楚——一定要精準描述——名稱,特點,外形,用途,必要的時候可以像對待幾歲的孩子一樣——拿實物對照或者照片、畫圖表達。然後不斷重複,多次重複就會印象深刻了。
  • 最簡單實用的日常溝通技巧
    因此溝通的重點應在以傳遞、和反饋的方式達到信息被相互正確理解的同時,達到一致共識的目的。其次,我們得明白溝通的必要性。要切合實際地明白自己與別人或者被人對自己發起交流和溝通的目的和動機,要學會拒絕浪費時間等不必要的信息溝通,珍惜自己的時間和價值。
  • 家長如何跟老師溝通
    每個家長都希望老師更關注自己的孩子,有什麼小問題的時候能跟家長及時有效的溝通。 但是,一個老師對著的是三四十個甚至更多的孩子,如何有效的跟老師溝通,讓老師把你家的娃放在一個相對重要的位置呢? 第一,掌握溝通的節奏,間隔時間。
  • 教育工作者如何跟家長高效溝通?
    於是劉潤老師把自己的頻道調到和普通小白一樣的頻道,把每個概念打透講出來,因此《5商》最終賣出去24W份。為什麼我們在跟別人溝通時,會很困難?那是因為不同頻。曾經在培訓中遇到這樣的訓練,培訓AB雙方各持一個觀點,進行辯論,爭得眼紅耳赤之時,導師讓雙方觀點互換,於是AB兩方又拼命為自己的觀點找論據。因為立場的不同,我們得出的結論也不一樣。4) 信仰。信仰衝突最激烈的地方就是耶路撒冷了,3000來誰也無法說服誰。
  • 新生家長如何跟老師溝通
    又到一年新生入校了,小學今年與往年不同,只能進行網上家訪和溝通工作。作為一年級的新家長,焦慮是肯定存在的,特別是特殊孩子家庭,擔心孩子適應不了,不知道能不能跟得上,老師會不會不管孩子……因此,前期做好跟老師的溝通,讓老師更了解我們的孩子,是非常有必要的。
  • 心理課堂 | 對話溝通方式
    對話式溝通方式疫情防控期間,很多人待在家裡的時間延長了,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也隨之變長......有更多的時間與家人溝通,加深了彼此了解的同時,隨之而來也引發了一些問題,有的與家人溝通的氛圍很好,也有的可能與家人的溝通出現不順暢,引發一些爭吵或者無法達到有效溝通的效果,下面我們就來談談溝通的方式以及如何實現有效溝通。
  • HR如何跟別人高效溝通?
    HR是一個天天與人打交道的溝通的角色,今天一位HR在和速聘君聊到如何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和溝通方式呢?測試在和別人的溝通中,你有沒有被別人問到過下述問題?(Where 地點不明)嘿,你什麼時候跟我說過呀? (When 時間不明)這哪行呀? (Which 方式難以接受)怎麼弄成了這樣呀?
  • 如何跟孩子有效溝通
    據了解,現實生活中,和孩子的溝通成了很多家長苦惱的問題,以前都會說孩子大了跟他無法溝通了,現在呢,很多家長都說連小學的孩子都溝通不了,家裡一片混亂,各說各有理,教育就無從談起。 可是,幾乎所有的教育又都是通過溝通來實現的,所以,要說溝通有多麼重要都不為過,要想把日子過好,把孩子引領好,我們需要提升溝通的技術和溝通的品質。
  • 我們究竟會不會跟孩子溝通?你是怎麼跟孩子溝通的?
    最近,我開始反思自己究竟該怎麼跟孩子溝通?每次她考試成績差、出現各種各樣我不滿意的行為時,講題講了半天還不懂的時候,我那個血壓不斷上升的時候,我該怎麼心平氣和的跟孩子溝通。從前,我總是簡單粗暴的動手,打孩子!在打的同時還會忍不住的說出一下不該說的話,傷害孩子的自尊。你是豬嗎?你要是這樣就不要去學校了,浪費資源!
  • 《共情溝通》:給想要溝通,卻不知如何溝通的你
    從以上兩組數據可以看出,在成功的因素中,良好溝通的重要性比智商要高得多。可以說,人際關係中99%的矛盾是由於溝通不暢所造成的。溝通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此重要,那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溝通呢?想要與人有效溝通,首先要做到共情。
  • 準媽媽如何與跟寶寶進行親密溝通呢?
    寶寶在媽媽的腹腔裡面,因而寶寶對這個世界的所有思考都來自於準媽媽,即使準媽媽沒有和肚子裡的小孩說話互動交流溝通交流,事實上肚子裡的寶寶也是能感受到媽媽的全部所有喜怒哀樂。那麼,怎樣來增加的跟肚子裡寶貝交流與溝通,讓寶貝跟媽媽能夠更形影不離地相處呢?下面就詳解一些親密溝通的方式,希望給準媽媽們幫助。
  • 剛畢業的大學生,該如何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
    前情回顧昨天小編跟大家講了一下,剛畢業的大學生,該如何不斷提升自我能力,其實這個話題不僅僅是針對剛畢業的大學生,哪怕是已經入職場多年的職場人,也同樣適用,因為與時俱進,活到老學到老,對於任何人都適用。所以,小編今天要講的另一個話題就是,剛畢業的大學生,該如何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溝通是一門學問溝通的確是一門學問,而且這裡面的門道多了去了,一般普通人可能一輩子都在這彎彎繞繞裡面出不來。
  • 如何與領導高效溝通?
    所以,如何與忙碌的領導進行高效率的溝通,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思考的問題。 你也可以算算自己的時間成本。算的方法是:你每天工作多長時間?一個月的收入是多少?核算到每個小時。 大量的心理學研究表明,當我們看視頻、聽音樂、跟別人溝通的時候,一般的專注力時間在八分鐘左右。八分鐘後,我們的注意力就會轉移到其他地方。所以,我們跟領導溝通,表達訴求,儘量控制在八分鐘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