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出家修道的人需要世間錢財嗎?

2021-02-20 問天齋道館

善信:道長,我想問一個不太恭敬的問題?

道長:請說!

善信:您都出家修道了,還要錢幹嘛,您一個人在道觀裡面,不缺吃不缺穿?

道長並沒有回答他的問題,反倒問他:你打工幹嘛?你要錢幹嘛?

善信:我要錢養家,養老婆兒女,看病,人情往來,蓋房子,住的環境好一點,都需要開支。

道長:你要錢需要開支養活老婆孩子。需要看病,人情往來,蓋大房子,住的好點。對嗎?

善信:是的。​​​

道長: 出家修道的人是神仙嗎?出家人不生病不吃藥,不食人間煙火嗎?出家人不穿衣服嗎?出家人不需要修建道觀,印道經流通嗎?出門不需要路費嗎?難道吃空氣,騰雲駕霧飛行嗎?出家人不用車,不用電話,難道讓出家人騎馬上街,飛鴿傳書嗎?

善信:喔,我明白了!

道長:  你蓋房子,改善住宿環境,為了誰?剩下的錢,存起來,將來你給誰呢?

善信:  肯定為家人子女啊,存款肯定留給我的家人子女們啊!

道長:  可是道人要錢修建祖師道場,是給所有的人打開大門,是為了渡化眾生提供方便,出家人沒錢,所有的錢都用在修建維護道觀裡面。

善信 : 道長,我明白了!

道長:  你真明白嗎?

善信:  請道長開示!

道長:  你要錢是為了你自己的小家,為了你自己的家人子女,對不對?

善信:  對,有能力的時候做點善事!

道長:  回答很好!但是,道人修建道觀,莊嚴歷代祖師道場,弘揚祖師功勳,勸善導善,是為了眾生,不是為了自己,對不對?

善信:  對。

道長:  你是為了小家,為家人提供方便,修道的人是為了所有的眾生提供方便,一個為小家,一個為大家,意義不同!

善信:  很對。

道長:這就是私心和公心的區別,出發點不同,承負也不同!

善信:  是這個道理!

道長:  你的家人衣食住行,蓋房子,人情往來,你不給錢,別人會給你做嗎?

善信:不會。

道長:  如果我請你來建設道觀,不給你開工資,你沒有錢養活家人,你會免費給道場幹活嗎?

善信:  我有責任,肯定不會,我必須要錢!

道長: 既然如此,道人修建道觀,修建歷代祖師寶殿,修建路面,鋪設地面,印製道經,請別人幹活,需要給別人付工資嗎?需要錢嗎?

善信:  道長,我明白了!您需要錢,也是為了大家,讓那些來道觀幹活的人,培福報的同時,也能養家餬口!

道長:  你覺得出家修道的人要錢是錯的嗎?

善信: 沒錯。

道長:  何況修道的人根本不會主動朝你們要錢,你們為道經師三寶、為道觀做功德,是為你們自己培植福報,積累自己功德!真正的出家修道的人是不會追著你化緣的!

善信:  沒有。

道長:  思想上錯了,行為上就跟著錯了。

善信:是這個道理,道長,我明白了,你們出家修道需要花錢請人建設道觀,印製道經流通,買物放生,衣食住行,看病吃藥,都需要花錢,跟我們在家人是一樣的。只不過我們大多數在家人是為了自己的小家庭,出家修道的人是為了所有的人,不僅是為所有人,還為世上所有眾生!

道長: 大善!福生無量天尊!

人生在世,多種善因,多修善緣,多行善事,才能得到善果。隨喜轉發,功德無量!

道長寄語:

一花化五葉,

億萬真靈迷凡塵,

歸去無路失本性。

在何方,

誰是我,

我是誰,

一靈獨照法船引。

去去去,

前路崎嶇路不平,

唯有一心隨師意,

本師相應法法明。

法法明,

是航燈,

航燈似如心內燈,

一燈明,

萬家明,

萬萬真靈皆心明。

相關焦點

  • 六祖惠能大師:「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是為什麼?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在《六祖壇經》上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句話經常被引用,也很容易被人誤解。所以今天末學和大家簡單探討一下這句話的內涵,為避免斷章取義,我們還是先看一下《壇經.般若品第二》上的原文:若真修道人,不見時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
  • 出家需要什麼條件?
    經常有朋友一時心血來潮,感覺人生不如意,就突然產生出家的念頭,問末學怎麼樣才可以出家?其實末學也不太清楚,但知道出家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更不是逃避社會的避風港,古大德說「出家是大丈夫的事」,需要很大的福德因緣才可以出家的,不是隨隨便便鬧著玩的。後來末學就查了一下學佛出家需要具備的相關條件,今天就拿出來和大家共同學習,如有不足之處,還請大家多多包涵、見諒!釋迦牟尼佛自創立佛教以來,將學佛弟子分為四眾,包括出家男女二眾和在家男女二眾。
  • 醫生對話阿姜查尊者:出家是自私的傷人行為嗎?
    此外,你不需要擔心每個人都出家的話,沒有人來「建設」這個世界。  例如,當他們需要僱用樂師時,你不必擔心,他們只會僱用會演奏的人,不會僱用你或其他人。不是每個人都會出家,也不會都沒有人出家——就是不會有這樣的事,只要具有信心與智慧的人都會這樣做……他們不應該受到壓抑。  我過去也曾經想過:「既然殺生不對,那麼每天都吃辣椒醬如何?」誰能那樣做?誰能每天都搗碎辣椒給我們吃?
  • 「得道高僧說,世間這4種人不能傷害,否則必遭因果報應」
    因果報應對於很多人來說是玄之又玄的東西,對於不信佛的人來說,你就是跟他講上三天三夜,他也不相信世間存在著因果關係,他們只相信科學,只相信自己。但是對於有佛緣的人來說,他們堅信著世間一定存在著因果報應,包括我,以前我也不相信,我同樣相信科學,但後來的我,對於因果這一說法卻堅信不疑。
  • 宋代一樁奇案:和尚見知府,知府大怒:此非出家人,而是殺人賊
    某日,有個外地和尚來到江寧,依照大宋律條,舉凡出家人,無論僧、道,所到某地,需先將自己的出家文牒和憑證呈交官府檢驗。此律條無非是為了防止有人冒充出家人行騙,也順帶檢驗其是否為敵國奸細。和尚被押到大堂,張詠問他出家幾年了,和尚答「已經七年」。張詠又問「既然出家七年,為何頭上仍有纏巾的痕跡?」(原文:何故額有巾痕)和尚大驚,開始狡辯,張詠命人對他用刑,一通折騰後,和尚實在熬不過,遂說出實情。
  • 縱觀古今修道之人,沒人能逃脫這三種「宿命」!
    信仰道教的也不少,比如信奉灶王爺、天公、媽祖、碧霞元君、許真君、東嶽等,在我國民間信奉的人還是很多的。但是能信奉道教是一回事,信道之人,未必會修道。很多人只是燒香拜神,以求福報,真正學道求仙的卻很少。那麼什麼人會去學仙呢?《真誥》云:「昔有黃觀子者,亦少好道,家奉佛道,朝朝朝拜,叩頭求乞長生,如此積四十九年。
  • 錢財方面的因果相當驚人,學佛人一定要知道!!!
    很多人說,錢財多不一定快樂。不是因為錢多不快樂,而是他的錢來的有業障,有不好的因果,你在享受這些錢時,就要扛這個因果,你自然不會快樂。如果你真辛苦老實去賺錢,錢一定越多越快樂。關於錢財一關,我看錢財屬於老天爺在管理。
  • 【金剛辨經】026-「修福」與「修道」
    維彬:是的,好多人就是掉在「修福」裡面,反而不重視「世間因果」了。金剛老師:所以,現世你要得什麼「果」,必須要通過現世的符合「世間因果」的程序去獲得。而不是通過「修福」去獲得。你要賺錢,你現世所能努力的就是:多勤奮、多鑽研。
  • 一個從小出家的全真小道士說說心裡話
    世間修道者大概道心也總是有的。信仰也畢竟是真實的,只是這條路上要受得苦果太多,恐怕還未能步入正軌,就已告敗,辨不得虛實,也許才剛剛有那麼些甜頭,就惹的萬魔來攻,業障來纏。畢竟太難成就。正如道經所言,這盤寶物家家有,千萬個中能幾人。
  • 如何克服修道障礙
    二、如何克服修道障礙:  俗語說「玉不琢不成器,金不鍊不值錢,人不學不明理。」如果修道沒有考驗,風平浪靜與常人又有何異,就因為有這些考驗在前面等著我們,雖然有點難,又好像不會太難,難才可以激勵我們精進不懈怠,如果一個人未經挫折失敗,以及種種的障礙來加以考驗就不可能有所成就。
  • 出家乃是大丈夫事——宣化上人開示
    「出家」是世界上最稀有的事情,也是令人最不明白的事情。為什麼出家一定要受苦呢?既沒有男女的娛樂,不能跳舞,也不能狂歡。因為想成為出乎其類、拔乎其萃的人,必定要忍人所不能忍的事,要受人所不能受的苦;這樣的鍛鍊,才能成就金剛不壞身,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 出家修行的真實含義是什麼?很多人把「出家」想得太簡單了!
    我們習慣上將遁入空門的人稱為出家人,但是對於出家的本質是什麼卻沒有幾個人能懂。出家這一說法並非出自佛教,事實上它是古印度的一種傳統產物。在古印度佛教之前的主流宗教即婆羅門,其教義中將人的一生分為四大階段。
  • 佛門戒律規,這十種人不允許出家,看看你的條件允許嗎?
    很多人厭煩了人情世故,看膩了紅塵往事,對這個浮躁的社會不抱任何期望,最後選擇了出家,這實際上是一種逃避行為,佛門中並不提倡這種人修行。在佛教中,僧侶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僧人從出家到結束,有一整套完備的流程,是莊嚴而又肅穆的。如今,很多人出家都是盲目的,有人出於從眾心理,有人出於負罪心理,有人出於逃避心理,實際上,這些人都是不被佛門所接受的。
  • 弘一大師出家前給妻子的信:放下你,非我薄情
    岸邊的人望著漸漸遠去的小船失聲痛哭,船上的人連頭也沒有再回過一次。這個可憐的日本女人,可能至死也不會明白她的丈夫緣何薄情寡義至此……是啊,世間還有什麼比此情此景更殘忍,更讓人心碎的呢?我讀到此放聲大哭,淚如雨下。那時候我還很年輕,我對絕世才子李叔同恨得咬牙切齒,視他為世間最薄情寡義、最自私自利的男人。他的萬般才情,在我的心目中傾刻間化為雲煙。
  • 世間這麼多苦難,佛菩薩為什麼都不管?
    這個世界除了經濟之外,精神的需求也是必須的;佛教的思想永遠都有相當一部分人需要。b.世間這麼多苦難,佛菩薩為什麼都不管?佛不是這個世界的主宰,只是先於我們開悟的聖者,是教導我們止息痛苦的導師。活得好不好不要怪老師,老師只能教導大家方法,怎麼做是各人自己的事。
  • 一家3代,6人出家為僧!他們前世竟也是出家人……
    」不要以為出家是輕而易舉之事,都是因為在多生累劫中積累培植了菩提善根,才能獲得現世的出家因緣。一家3代,竟有6人出家為僧菩薩顯靈加持更令人神奇的是,他的父親、母親先後出家,就連胞姐的兩個兒子和一個孫女,也相繼出家。一個大家庭中,竟有三代人出家,共六位出家人。當地人們談起此事,無不嘖嘖稱奇,讚嘆福報深厚。
  • 明海法師自述出家心路:對世間的五欲 我不再留戀……
    每次我一去,他都這樣,然後送一些書給我們,我從他那裡得到一些佛教書,比如宣化上人萬佛城的那個功課本,普賢行願品,金剛經,藥師經,觀音普門品。那些經,特別是普賢行願品,給我很大的震撼。我也得到臺灣過去道源法師,他的一個佛七講話。我拿回去讀,讀了以後,我就念阿彌陀佛,在宿舍裡面,念阿彌陀佛,我那以前是很瘦的,念佛念了一段時間以後,突然就胖了。當然出家以後,又瘦了。
  • 弘一大師(李叔同)出家前給妻子的信:放下你 非我薄情
    岸邊的人望著漸漸遠去的小船失聲痛哭,船上的人連頭也沒有再回過一次。(看雪客註:此段原始出處為黃炎培文章《我也來談談李叔同先生》) 這個可憐的日本女人,可能至死也不會明白她的丈夫緣何薄情寡義至此……是啊,世間還有什麼比此情此景更殘忍,更讓人心碎的呢?我讀到此放聲大哭,淚如雨下。 那時候我還很年輕,我對絕世才子李叔同恨得咬牙切齒,視他為世間最薄情寡義、最自私自利的男人。
  • 佛教戒律中有哪14種人不允許出家?
    在佛教之中,出家僧眾是其組成成員。一個人要出家,從開始到完成,是有一整套流程的。並且佛教戒律之中,明確規定,有14種人是不能出家的。那麼,是哪14種人不允許出家呢?若要出家,倘雙親不同意,暫時是不允許出家的,因為硬要出家,勢必惹惱雙親,這不是佛家所要的結果。當然,出家是十分殊勝之事,若其它因緣都已具足,唯有雙親在阻擾,便可以善巧地勸說雙親,使之慢慢接受。5.陰陽兩性人對於比較罕見的陰陽兩性之人,佛門是不允許其出家的。
  • 出家功德與優秀出家人的必備素質——學誠法師
    世間的道、德兩個字是連起來的,這裡的道和德是分開的。「道」有兩種內涵,一是「果道」,即涅槃、菩提;二是「因道」,即到達涅槃、菩提的道路、方法。這裡說的是第二種內涵,即達成志向目標的方法、步驟。出家要立志成佛,要精進修行,需要依循正確的次第和方法。如《大智度論》說:「新發意菩薩摩訶薩,云何於諸法無所有性中,次第行次第學次第道?用是次第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問曰:何以名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