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帶「渦輪增壓」的自行車,爬坡如履平地,還騎什麼共享單車

2020-12-14 極果

最近發現體重一直往上走,兩年多的時間裡面,從150斤已經逐步上升到160斤,再怎麼忙也沒見往下跌,彎腰穿個鞋子都感覺到肚子卡得難受,看來還是要開始恢復運動了。

想想~騎行其實是個不錯的選擇。很好的避免了開車的擁堵,還不用擠地鐵!最關鍵是,有時候比汽車坐地鐵還快很多!

所以當時看到騎達這輛電助力自行車後就第一時間申請了試用,雖然不敢抱太大希望。兩周前收到了極果網的通知,非常幸運得獲得了這次試用的資格,幾天後就收到了從老家廣東發過來的試用品了。

外 觀 篇

我覺得評測試用文章裡面,最沒有參考價值的就是一堆包裝圖,因為現在哪個廠家的產品包裝不考慮長途運輸這點小事,所以評測圖片拍攝時我就直接跳過這部分了,如果說要提一下產品包裝,我覺得碼字說一下就足夠。產品收到時是整箱的,基本上是完成了整車的組裝,我自己只安裝了車把、腳踏、前輪這三樣東西。不用擔心需要自己找不到工具安裝,因為廠家在包裝中的說明書保修書袋子裡放置好工具了,包裝裡面除了這些還有就是充電器和一根長座椅杆子,我不明白廠家為啥不直接把座椅安裝到長杆子上,還要弄多個短杆子幹嘛。

好了,還是轉回大家都關心的主題吧,整車看起來跟普通的山地車並沒有很大的區分,就是多了一個電池盒的裝置而已。因為我個子175高,模特也是168身高,所以我直接把短杆子換成長杆子並調到合適的高度。

由於車架採用的是鋁合金車架,所以整車重量能控制在19公斤左右,我估計電池盒跟電機的重量應該佔掉了四公斤上下。24寸的輪子適合的身高大概在150釐米到180釐米左右的人騎行,基本上大多數人全家除去小孩子,都能用上這輛車。不過前握把跟座椅的距離相對而言還是根據這個車架來定的,所以超過170釐米以上身高的人騎上去會覺得人上身伸展度不太足夠,整個人有點趴到車把外的感覺,如果握把更換成可以前伸擴展的V型握把會更合適些。

正面看與其他的山地車並沒有很大的出入,很多人沒有想到這居然是輛電助力車。車握把前的剎車線變速線都帶有保護網套,這點相對而言是個不錯的細節。

從後面看過去,就能看到後輪上的不同了,帶了個很大電機的花鼓就是這輛車跟其他自行車最不相同的地方。當然,從這張圖片裡面也可以看出,輪胎默認配備用的是建大山地越野用的輪胎,如果你經常在市區裡面做通勤使用的話,我個人建議最好考慮更換一下,因為山地越野用的紋路在市區道路特別是一些鋪裝光面地磚的地方,一旦遇上雨天極其容易打滑。

細 節 篇

對於一輛帶有電助力系統的自行車而言,剎車系統是非常重要的。騎達R5L前後輪配備的均是臺灣TEKTRO彥豪品牌的機械碟剎,對比V剎,碟剎的優越程度自然不需多講,但有人也會想問為毛不配油壓碟剎呢?其實油壓碟剎的作用確實比機械碟剎還要再好,但成本只是問題之一,問題之二是油壓碟剎反應過於靈敏,如果在高速騎行的狀態下突然錯誤的先捏前剎,很容易導致車翻人飛的場景出現。這輛車面對的畢竟還是大眾型消費者,使用過於專業用的硬體有時反而是弊大於利。

前輪採用的是快拆結構,這點我覺得考慮得很周到,首先快拆結構現在也是很普及得,其次要將單車裝到汽車運輸時,輪子能拆卸是讓大多數小車都能將這輛自行車裝進去的。

前握把採用的並不是直把,但如上文說到的問題,能換個角度更大的握把會好。另外有人肯定會發現,把套被更換過了,原因是原有的把套是矽膠的,稍微一使勁就立刻滑動了,一路騎車的過程裡面總是要時不是把把套擰回來到自己舒適的角度,另外矽膠材質有個致命問題,就是容易被磕破。因為拍攝的當天,我要把自行車裝到我汽車上,結果握把位置卡在汽車後尾箱了,稍微一用力,完蛋,把套開裂了個大口子,只好在去拍攝的路上順路買了個把套更換上去,這個問題確實需要提醒廠家留意一下。

騎達R5L使用的是喜瑪諾Tourney TX七速後變速系統,無前變速。使用起來感覺變速調檔位非常清晰敏捷,無論是助力還是非助力狀態下升降檔位都非常迅速到位。

240瓦的高速無刷電機確實扭力非常驚人,剛開始第一次騎的時候,被突然加速的推背感著實嚇了一跳,組裝好車子的當晚試騎了十五公裡,感覺這個電機所帶來的助力效果確實非常棒,十五公裡下來人根本就沒有什麼疲勞感。但是這裡要跟大家解釋的是,電助力自行車跟電動車是兩個概念的產品,不啟動電助力時,跟普通的自行車並無兩樣,啟動電助力時,效果就完全不同了,只要稍微踩動自行車,電機就開始工作加速到一定速度,當然,一旦不踩動自行車,助力系統就會逐漸減少工作,所以電助力自行車如果要使用助力模式騎行的話,還是要不斷的踩動自行車腳踏才有效,這點跟電動車是完全不同的。

整體的線路採用的都是內走線形式,所以外觀上來看還是相當的簡潔的。隱蔽式走線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各種拉線控制線受雨水泥沙等的噴濺腐蝕,是目前很多入門級以上的自行車標配的做法。

略帶運動風格的座椅,乘坐感還是相當舒服的,而且座椅的座杆連接位是可以調節座椅傾斜角度的,因為騎行時每個人的乘坐習慣都會略不相同,一般是稍微往前傾斜一點點,不過我也見過座椅頭朝天的牛人,一直沒明白那樣角度的座椅怎麼能算乘坐舒適,我一看就覺得一種隱隱的X疼了……

不過大家細心的話,就會看到,我收到的車輛上有兩個地方跟騎達在極果網試用報名時不同的地方,一個是前握把沒有液晶控制器,另一個就是座椅下面只有一個反光塑料牌子,並沒有帶燈光。剛開始我以為是廠家發漏了,所以也跟極果網負責試用品派發的帥哥聯繫,後來通過諮詢騎達的天貓旗艦店客服才知道,原來R5L是有分兩個版本的,以前生產的我知道叫R5,R5L是眾籌後還未正式上市的型號,另外還有一個型號是R5L Pro,每個型號對應一個顏色,所以R5L是橙白相間的,R5L Pro是藍白相間的,具體各位可以參考下面這張我從他們官方客服那邊得到的型號配置表。

R5L的電池盒子除了為電機供電外,同時也設計了一個比較人性化的USB外接充電插口,方便手機平板等設備在騎行的同時也能進行充電,以車身電池的容量而言,充個手機之類的還是對續航距離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影響。但這裡我倒是要說個試用中遇到的問題,有USB充電口是好事,但這個充電口我覺得應該再改一下朝向,在右側腿邊插上充電線後,騎行時就要掰開腿了,否則不小心會刮到插頭,這點估計原先設計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因為我也在這裡向廠家呼籲,是否能將USB充電口改朝向正面或後面方向,向上我們知道是不合適的,畢竟要考慮下雨的問題。

另外原車設計這個水壺想法不錯,但在日常生活中,我覺得給個水壺架就足夠了,瓶架最好的位置我覺得是在電池上方的橫杆處,因為水壺安裝的這個位置確實從衛生角度來講並不是特別好,加上水壺是特製型號的,真想帶多瓶水要裝還要考慮裝多個水壺架,但裝哪都需要先預留螺絲孔的,所以目前如果真要安裝水壺架的話也只有座椅後雙架的款式會比較合適了。

隨車配送的車燈,有獨立開關,效果不錯,還可以上下調節照射,夜間騎行是個得力助手。但是………………你需要啟動電助力模式!!關閉了電助力模式還是要自己安個手電筒,這點設計確實不人性化啊,我運動時不想用電助力模式還要自備個手電筒…………希望廠家能重視一下這個問題,真的是有點鬱悶的設計啊~

前叉用的是老牌子的ZOOM減震器,減震效果不錯。不過這次試用品收到後我有個鬱悶的地方,就是這臺車子雖然包裝非常嚴實,但有不少地方都呈現出使用過的痕跡,例如前叉這個位置跟車架安裝後變速器的位置,拆包裝時是包裝保護非常好的,可在泡沫棉的保護下居然都有磕掉漆的位置,下面還有一張圖更明顯的是電池盒左側有蹭花很嚴重的地方,我也能理解這臺車尚未正式上市,發過來的這臺可能是廠家的測試車輛,不過作為送去評測的車輛,這些小問題多少還是應該注意一下,畢竟拍在圖片上面這些瑕疵是非常明顯的。

輪胎品牌用的是KENDA建大,這裡也能看出胎釘非常明顯是適用於戶外越野的,建議廠家還是考慮下中庸點的輪胎型號,這種型號在市區道路上使用碰上光滑地面帶點水很容易摔車的。車子的打氣用的是美嘴,這裡就不單獨展示了,基本上找到能打氣的地方就能給輪胎打氣,遠比用法嘴的來得實用得多。

電助力開關在電池盒的左側,附帶有電量顯示。這個電量顯示存在有一定誤差,拍攝的時候,還沒怎麼使用電助力騎行,充滿電的電池很快掉了一格,但折騰了一整個下午估計騎了二十幾公裡後,依然顯示就是缺一格,這點確實有點讓人擔憂,雖然R5L Pro版本帶有更複雜的液晶顯示屏,但R5L版本這個電力顯示我覺得還應該是否再考慮改進一下,這樣顯示不太準確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本以為電力充足想使用電助力,結果騎不到一會就可能電力衰竭的情況發生,而且過度放電實際上對電池的壽命而言也不好,希望能有所改進。

座椅的夾管使用的也是快拆結構,調整座椅管高低非常簡單。

電池盒上的蹭花位置非常明顯,就如上文我所提到的情況一樣。

另外電池盒整體是需要拆卸螺絲才能拿出來的,從維護角度來看有一定好處也有一定壞處,好在電池電路這些密封可以做得比較好也節省成本,但壞就壞在維護起來要更換電池之類得估計有點夠嗆。大部分消費者是不會真的考慮拿個螺絲刀去把電池盒拆開更換電池的,所以一旦電池使用壽命一到,要更換維護等看來還是要找專門維修電助力自行車的車行才行,這點確實不是很方便。

試 用 篇

插播個小廣告:試用品的使用評測模特係為蘇州馬蓋先戶外用品拍過服裝廣告的五姨太美女小五出演……

首先我們在市區模擬了一下通勤使用的感覺。小五身高168釐米,體重60KG,從其反饋的騎行感覺而言,這款車型用在城市通勤上確實非常不錯,電助力一啟動,那個加速推背感完全比自己蹬腳踏踩得滿頭大汗來得輕鬆舒暢。

但是有一點要注意,因為帶電助力的原因,車輛從開始騎到加速至20km/h只在六秒左右就能達到,所以這輛電助力自行車宣傳中強調的推背感確實不是瞎吹出來的。在交通比較擁堵,人流比較眾多的環境下,還是建議關閉電助力模式為妙,畢竟安全是第一位。

接下來我們移師到了海寧最著名的騎行公路--甕金公路(老滬杭公路丁橋至鹽官段),測試無電助力模式輔助的情況下,可以騎行到極速有多高。

這次小五是全副武裝上陣,頭盔、眼鏡、騎行服、手套……不過經過來回幾次的全力騎行後發現,受車身重量及變速的關聯,實際上人力騎行的最大平均速度與啟動電助力模式的情況下差不多,都是在20km/h左右。小五自己有輛美利達的戰神X,作為入門級中高配的車輛,與騎達R5L相比還是可以輕鬆將其拉爆的。

不過話說回來,運動的目的並非為拉爆人,是為了讓你更健康,我覺得如果以運動結果為目標的話,騎達R5L還是能讓你達到目標的,當然,一起去騎行的人還是會存在一些以拉爆你為目標的豬隊友,所以我覺得在騎R5L鍛鍊身體的同時碰上這種豬隊友也是在鍛鍊你的心境,運動本身就是為了健康,R5L也不是為了讓你去參加騎行比賽而設計生產的。

BTW:這綠樹成蔭的公路確實漂亮,但蚊子也不是一般的狠啊,小五回來後一數,小腿上不少於二十多個包子……我這個天生就屬於招蚊血統的更吐血,連牛仔褲都被隔著叮了好多個包……

最後,我們順公路,來到了另一個地方,海寧美麗鄉村中最有特色的小村落----梁家墩,因為這個景區目前是我們公司負責進行廣告宣傳包裝的,所以這個地方我們都非常熟悉。這裡坐落在錢塘江邊,有一個測試爬坡能力最好的地方,就是錢塘江防浪堤。

經過現場一番勘察,確保安全無誤之後,小五開始騎車爬這個夾角大概有45度的草坡。廠家宣傳資料中有介紹,對於15度左右的坡是可以很輕鬆騎上的,但更另我們驚訝的是,小五作為女生,在啟動電助力模式的情況下,這個草坡也能輕易騎上去!這完全超乎很多人的想像之外,當然看圖片可能你只會覺得「哇!好酷!」但如果你看完文末的視頻後我相信你會說「真的不是吹的啊!!!!酷斃啦!」240W高效無刷電機的扭力在這裡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爬這麼大坡度不是平地是草坪的地方居然很容易,讓當時在現場圍觀的一些村民也不禁乍舌!

敬告家長注意:本次評測是經過確認安全無誤的情況下才進行的,所以請在家中看本評測報告文字圖片視頻的小朋友千萬不要輕易模仿噢!!!

經過整整一個下午的折騰,不光小五累趴了(光爬坡就上下反覆折騰了十來次),我跟助力小豪也是衣服褲子全溼透了,這桑拿天的溫度確實是感覺自己差點孜然就成烤肉了,希望各位看完後多多點讚鼓勵噢!!!

相關焦點

  • 騎自行車會傷害「小蝌蚪」?常騎共享單車的你,還淡定嗎?
    因此,共享單車一經問世,就受到了無數年輕人的青睞,更成為大家城市出行的首選交通工具。自行車除了節能環保,在擁擠的城市交通中,它的能力還是經得起考驗的。除此之外,自行車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鍛鍊身體!對於減肥人士而言,它可算是個寶貝。然而,如此「完美」的自行車,還存在一個可怕的「傳言」:騎自行車會影響男性「那方面」的能力。
  • Uber要在美國推出共享單車服務Uber Bike,還配備小型電動機助力...
    從下周開始,Uber用戶將可以租用由共享單車平臺Jump Bikes生產的自行車。該電動自行車配有一個小電動機,後者使用的是能夠重複充電的電池。當你爬坡比較費力時,它就能助你一臂之力。但說到底,還是要自己騎的,畢竟它又不是摩託車。具體說來,用戶可以通過Uber的應用程式,來租用這款無樁共享單車,費用是每半小時2美元。
  • 渦輪增壓發動機優缺點 渦輪增壓是什麼意思
    當今採用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車型有很多,比如寶來1.8T、奧迪A6的1.8T、帕薩特1.8T等等。究竟渦輪增壓是什麼意思,渦輪增壓發動機優缺點有哪些呢,趕緊隨小編來了解一下渦輪增壓發動機。渦輪增壓是什麼意思渦輪增壓,是一種利用內燃機運作所產生的廢氣驅動空氣壓縮機的技術。與超級增壓器功能相比,兩者都可增加。
  • Uber要在美國推出共享單車服務Uber Bike
    本周三,Uber宣布了在舊金山推進全新的試點項目Uber Bike,為用戶提供電動腳踏自行車租賃服務。從下周開始,Uber用戶將可以租用由共享單車平臺Jump Bikes生產的自行車。該電動自行車配有一個小電動機,後者使用的是能夠重複充電的電池。當你爬坡比較費力時,它就能助你一臂之力。但說到底,還是要自己騎的,畢竟它又不是摩託車。具體說來,用戶可以通過Uber的應用程式,來租用這款無樁共享單車,費用是每半小時2美元。接下來九個月內,試點項目共計會投放250輛電動自行車。
  • 12歲以下孩子騎共享單車?不,違法啦!
    其第72條規定,在道路上駕駛自行車、三輪車、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應當遵守多項規定,其中第一項就明確表示,駕駛自行車、三輪車必須年滿 12 周歲,第二項規定駕駛電動自行車和殘疾人同時聽機動輪椅車必須年滿 16 周歲。該條例還規定:不得在道路上騎獨輪自行車或者2人以上騎行的自行車;不得在道路上學習駕駛非機動車。
  • 北京共享單車app有哪些?怎麼用及怎麼收費?誰更好騎?
    次年5月,超過2000輛共享單車出現在北大校園。截至到2016年11月,已經有包括摩拜、優拜、OFO、小鳴、小藍、騎唄等在內的多家共享單車誕生並且都獲得了大量的風險投資。  只需要交100-300不等的押金,你就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的方式解鎖一輛停在路邊的自行車,以極低的費用,輕鬆的騎到地鐵口、家裡或者目的地。
  • 別讓12周歲以下孩子騎共享單車!出事監護人要擔責
    記者在定海檀楓新苑門口看到,兩個孩子騎著自行車互相追趕著,其中一男孩身高大約在一米二三,騎的就是共享單車,另一個小一點的女孩則騎的是兒童自行車。男孩的駕駛技術顯然並不熟練,遇到擦肩而過的車輛,男孩嚇得車身左右晃動。雖然如此,兩個孩子還是玩得很開心。伴隨著陣陣笑聲,兩人飛速的將車騎在檀楓中學和檀楓新苑之間。記者詢問得知,男孩年齡僅9歲,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
  • 90公裡暴力騎行全球首款變速共享單車,還上了頭條,WHY?
    03月22日,小藍單車在北京召開發布會,發布了全球首款變速共享單車:bluegogopro,該車除了支持輕檔、標準檔、快速檔三檔可調外還換裝了更大尺寸免充氣免保養車胎。這兩項升級使得bluegogopro在騎行體驗方面得到極大的升級。
  • 別讓12歲以下孩子騎共享單車!出事監護人要擔責
    記者在舟山城區檀楓新苑門口看到,兩個孩子騎著自行車互相追趕著,其中一男孩身高大約在一米二三,騎的就是共享單車,另一個小一點的女孩則騎的是兒童自行車。記者發現,男孩的駕駛技術顯然並不熟練,遇到擦肩而過的車輛,男孩嚇得車身左右晃動。雖然如此,但兩個孩子還是玩得很開心,「追不上我吧?我是第一,哈哈……」伴隨著陣陣笑聲,兩人飛速的將車騎在檀楓中學和檀楓新苑之間。
  • 騎共享單車遛娃只能放車簍?這種可攜式座椅,你可能也需要
    楚天都市報10月24日訊(記者陳倩 劉中燦)隨著天氣好轉,去東湖綠道遊玩的市民也日漸增多,許多人都選擇了共享單車,但是因為無法帶人,這也給帶孩子遊玩的父母帶來了一些不便。今日,記者在東湖綠道楚風園段看到,十幾分鐘內,30多輛共享單車經過,絕大多數家長都選擇把孩子放在車頭的儲物簍裡。孩子處於沒有保護的狀態,也帶來了安全隱患。一位市民表示,雖然知道這樣確實不夠安全,但是共享單車沒有車尾架,也沒有橫槓,孩子太小還不會騎自行車,除了車簍,似乎也沒有其他的地方可以讓孩子乘坐。
  • 西安公共自行車擬實行市場調節價 與共享單車同競爭
    西安市公共自行車服務收費標準放開,將實行市場調節。這意味著,5萬餘輛公共自行車將與共享單車一起競爭。  昨日,西安市政府官網發布了西安市物價局關於放開公共自行車服務收費的通知,公共自行車服務收費實行市場調節價管理後,要明碼標價,接受價格管理部門和社會監督。
  • 12歲以下兒童騎共享單車引發事故 家長需承擔法律責任
    記者發現,在學校門口停著3輛共享單車,在觀察的二十多分鐘裡,先後有10多名小學生來到車前,試圖打開車鎖。不過,除了一名已滿12歲的女孩正常打開車鎖並騎走一輛共享單車外,剩下的十多名小學生在開鎖失敗後紛紛離開。  「這個車我經常騎啊,我覺得一點都不危險。」一名打開車鎖失敗的男孩說,他今年11歲,他並不知道未滿12歲的兒童不能騎自行車上路。「平時都是我爸打開車鎖後給我騎。」
  • 探訪自行車第一鎮王慶坨:被共享單車拖垮多數工廠停工
    這裡曾是中國「自行車第一鎮」,2015年全年自行車產量1300多萬輛,佔全國自行車總產量的10%以上。在2016年底共享單車風口到來之時,因承接了大量單車訂單,王慶坨曾經輝煌一時,遍地是單車行業的淘金者,大小貨車拉著自行車件在鎮內穿梭。而今,在單車銷售淡季疊加共享單車泡沫迅速破滅的雙重打擊下,生意愈發慘澹。
  • 共享單車能否挨過這季寒冬,騎往柳暗花明的那一村?
    共享單車今年的日子不太好過,酷騎、小藍、小鳴以及近期的摩拜、ofo,共享單車似乎也進入了寒冬,舉步維艱。12月19日,ofo創始人戴威發全員信:會對欠的每一分錢每個用戶負責。12月23日,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在給公司的內部信中宣布,辭去摩拜 CEO 一職。
  • 改裝渦輪增壓隱患太多,聽聽改裝過的普拉多車主怎麼說
    現今無論是商務車還是一般轎車傳動都是出廠自帶渦輪增壓的發動機,既然渦輪增壓增壓發動機這麼普遍,為什麼偏偏大排量的越野車不用渦輪增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渦輪增壓確實能大幅提高發動機的扭矩和功率,同排量發動機,用渦輪增壓動力瞬間提升七、八成,如同運動員吃了興奮劑一般可以壓榨出發動機的最大潛力。
  • 不用押金也能騎?永安行共享單車體驗
    不用押金也能騎?;永安行共享單車使用鏈條的傳動系統,剎車則採用傳統的抱剎設計,在右側車把上還配備有車鈴。從配件上來看,與我們平時自家的自行車沒什麼區別。唯一的區別就是每輛單車都配有智能鎖,而且可以掃描直接開鎖,無需輸入密碼,另外也可以通過手機藍牙租車或輸入車牌號租車,有效防止了共享單車二維碼遭破壞後不能被掃碼租車的尷尬現狀。
  • 重慶人不會騎自行車?特殊地形導致先天不足,但我們真的會
    正因為如此,你很難在重慶城市當中看到自行車這種出行工具。即便在共享單車火遍全國的情況下,也僅有大學城這一塊相對平坦的地方能夠有它的容身之地。有鑑於此,有人就提出了一個問題:重慶人是不是根本不會騎自行車?
  • 共享單車調度費引爭議,車主騎回有效區,平臺仍不退錢,上訴還被法院駁回
    「共享」這個詞在這幾年是非常火的,有共享汽車,共享雨傘,共享單車等等,其中話題最多的就是共享單車了,因為自行車的結構比較簡單,所以說在市面上湧現出了越來越多的共享單車企業,在一些大城市能夠見到形形色色的共享單車,共享單車確確實實給我們帶來了生活的便利,然而隨著共享單車市場的不斷成熟,管理制度也是越來越嚴格,其中備受爭議的就是共享單車的調度費。
  • 兒童騎共享單車出現事故監護人應負責 12歲以下禁註冊
    自從有了共享單車,李彬的父母便幫他註冊了一個共享單車帳號,供他每天上下學使用。  隨後,女報記者詢問了多名騎乘共享單車的小學生,他們均表示選擇共享單車是為了方便。女報記者還觀察發現,選擇騎乘共享單車的小學生年齡大多在9至12周歲,身高大約為1.4至1.5米左右,這個身高對於騎乘普通自行車來說偏矮,但共享單車相對普通自行車較小,這個年齡段兒童騎行正合適。
  • 騎自行車爬坡時,為什麼走「S」形更省力?
    騎自行車是一種低碳環保的出行方式,當在騎行途中遇到爬坡路段時,會非常吃力。如果所騎的是普通自行車,可以採用「S」形路線的騎行方式,讓騎行變得輕鬆一些。那麼,這其中蘊含著什麼原理呢?「S」形爬坡就是利用了斜面的特性,達到了省力的目的。但「S」形爬坡也有一定的缺點,那就是費時和做功多。相比於直線爬坡,「S」形爬坡的路程變長了,在增速不多的情況下也就增加了爬坡的時間,同時又要克服摩擦力做功,因此爬坡所做的功也相應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