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美國比作金庸武俠小說中的幫派,它應該對應哪一派?

2020-12-11 天擇雜談

《天擇雜談》由原國防大學教員天擇創辦,歡迎關注~

金庸是我國著名的武俠小說大師,其所有作品可以用「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來概括。裡面涉及到很多人物,有正派的,如郭靖、喬峰,也有邪派的,如丁春秋、玉真子等,也有亦正亦邪的,如黃藥師、左冷禪等等。

現實生活中的人物,或多或少都可以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找到對應的人物,前兩天和一個朋友在茶室喝茶,他問我:如果讓川普對應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一個人物,他應該對應誰?

他這猛然一問,一下子還真把我問住了,說實在的,這個問題我確實沒有認真思考過,所以我沒法給他回答。回家後我進行了認真的思考,如果把美國比作日月神教的話,川普就是任我行和東方不敗中的一位。

最後我覺得川普更像《笑傲江湖》中的任我行,因為東方不敗自宮了。

一個人和另一個人很像,筆者主要認為從三個方面考慮。

一是地位上要大體相當

川普作是當今世界最強大國家的大BOSS,在金庸小說中能找到對應的人物也有很多,比如《鹿鼎記》中的康熙,神龍教的教主洪安通,天地會的老大陳近南,《射鵰英雄傳》中的鐵木真,以及東邪西毒南帝北丐等,筆者認為,作為一國之主或者一個幫派的首領都可以入選,這樣算下來,達到條件的還真有不少。

而任我行原本是日月神教教主,但遭到東方不敗的暗算,被關押西湖湖底十多年,後來在令狐衝等人的幫助下重新奪取日月神教教主地位,如果把當時的江湖世界比作現在的世界格局,美國在世界中的地位,就好比日月神教在江湖上的地位,雖然是一家獨大,但是內部矛盾重重。

如果把東方不敗的勢力代表美國民主黨的話,任我行的勢力則代表共和黨,兩派力量激烈衝突,中間還夾雜著漢苗矛盾,這一點在《笑傲江湖》的電腦中表現得更加明顯。

所以說美國就是放大版的日月神教,在世界範圍內興風作浪,看誰不順眼就想搞誰,而川普則更是推波助瀾。

二是性格上要大體相似

川普性格上可以用「唯我獨尊、特立獨行,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來表示。

川普的特立獨行是出了名的,比如當川普遇上「他不喜歡的」記者,往往當場發飆,完全不顧形象和大眾反應,特別是自美國爆發疫情以來,美媒記者當場與總統川普互懟的場面頻頻上演,可謂是高潮迭起!

比如2020年3月30日,美國總統川普出席白宮記者會時,CNN記者列舉了一連串川普自疫情發生以來說過的「大話」,並質問他什麼時候才能和民眾說明真實情況。川普當場回懟:

「就是你們這些人還有CNN整天問這些有的沒的,民眾都不想再聽CNN問的問題。你本該問些正常的問題,我說的那些話,就是讓整個國家冷靜下來。你剛才問的問題真的非常噁心,令人作嘔,你應該問些正常的問題。」

說完,他要求換記者提問。如果在正常情況下,他的這些表現是不合格的,但是川普卻不在乎。

關於「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事例也很多。比如流傳已久的買房子的事。

在美國佛羅裡達州棕櫚灘,有一個被美國國會列為國家歷史地標建築的海湖莊園。1985年,39歲的川普為了買下這裡,可是使出了渾身解數,不擇手段,連蒙帶騙!

當時這個莊園是Post家族所有,Post家族開價2000萬美元出售莊園,川普一開始出價1500萬,這當然被無情拒絕。

這令川普非常惱火,這個時候,他商人的狡詐與精明顯現出來了。他對外放出風聲說,已經購得該莊園與海邊之間的一塊空地。然後再次與Post家族談判,並且使出了他一慣的談判伎倆——恐嚇威脅。特告訴Post家族,如果你們不同意降價出售,我就在旁邊的空地上建高樓,不但擋住你們的陽光,還擋住你們的海景View,你們是賣呢?還是賣呢?

最後,川普成功的拿下莊園。你們猜花了多少錢?僅僅800萬美元!

而在金庸的小說裡,這一點和任我行非常像,僅從任我行的名字上就可體現出來。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從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奉行「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從他對五嶽劍派、少林寺等幫派的態度上就可以看,即使對於自己的認可的人,也是威逼利誘。

比如任我行為了拉攏令狐衝加入日月神教,就採取了川普威逼利誘的手段,剛開始願意義結金蘭,後來又允副教主之位,以及遠期的教主之位,然而令狐衝就是不允,見此情況,任我行提出如果令狐衝不加入日月神教,就不傳授他破解吸星大法的反噬之法,這實際上是拿令狐衝的性命相威脅,不過,令狐衝最後還是沒有加入日月神教。

這一點從川普對其盟友的態度上和任我行如出一轍,比如對於其歐洲盟友、日本以及韓國等,川普經常以關稅和制裁相威脅。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國與國之間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恆的朋友。這與江湖上幫派的生存原則是一樣的。

三是思維方式上雷同

思維方式是指人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方法,在通常的意義上,人的思維方式分為保守型思維和進取型思維。筆者無意在概念上加以討論,只說一下這兩種思維的表現形式。

保守性思維及其主要特點是什麼是自己的對的、別人是錯的,凡是出了問題,不反思自己的錯誤,而總是把問題原因歸納到外界因素。

比如一個人學習成績不好,他從不認為是自己不努力造成的,因此會找各種各樣的理由,比如老師教的不好,學習環境不好等等因素。

二是學習型思維。學習型思維的典型特點是面對出現的問題,主動從自身上找原因,查找不足,並努力改正,這會有力推動問題的解決。

在《笑傲江湖》中,任我行是保守型思維模式,他總認為自己是對的,比如對於一統江湖問題,很多人不以為然,然而他卻認為是對的,一心統一江湖,令武林各派聞風喪膽,意欲消滅少林派、武當派、五嶽劍派等,在華山大會師上,卻因年老體衰,暈眩而逝。

而川普在這一點上表現得更明顯,比如美國的抗疫一塌湖湖,然而川普拒絕承認是自己抗疫不力造成的,把問題歸結於其他國家和世界衛生組織,尤其是不停地甩鍋中國。而對內部的不同意見者則是無情打擊。

比如在一次白宮記者會上,有美國記者向川普提問:「美國現在死了很多人,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正陷入恐慌,你想對那些注視你的在恐懼中的人們說些什麼?」。

川普並沒有直接回答問題,而是完美地避開問題,振振有詞的評價上了記者:

「我想說你是一個糟糕的記者,這一個讓人討厭的問題。我認為你在向美國人發出一個錯誤的導向信號。你想回去搞聳人聽聞的新聞,讓我們看看會不會奏效。可能有用,也可能沒用,我對此有信心,我一直都是對的」。

任我行雖然在江湖上是一等一的高手,日月神教也是江湖第一大幫派,然而任我行德不配位,雖掀起了江湖的血雨腥風,想一統江湖,但最終還是黃粱一夢,自己也命喪黃泉,川普的結局如何,或者任我行的下場已給出了答案。

川普何去何從,我們將拭目以待?

天擇是作者的筆名,曾在國防大學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對歷史和哲學頗有研究,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金庸寫的武俠小說中,寫得最好的是哪一部?
    這十四部武俠小說應該說伴隨我度過了自己的青春歲月,金庸故去,世間再無大俠!金庸的第一部《雪山飛狐》寫於1960年,收山之作《鹿鼎記》寫於1969年。至於說,哪一部武俠小說可以代表金庸大師的最高水平和代表,這應該每一個人看法都各有不同。好看不好看是個人觀看法,你說《天龍八部》好,我說《天龍八部》雜亂無章。
  • 七龍珠裡的絕招如果比作金庸筆下的武功,分別對應哪些武功
    七龍珠裡的人物都有自己的絕技,如果把這些絕技比作金庸筆下的武功,那麼哪些武功和這些絕技比較相似呢?1、龜派氣功——蛤蟆功龜派氣功(也有翻譯成衝擊波的)是龜仙人的絕招,使用時兩手呈花萼狀,將能量聚集成一個光球,發射出去,威力巨大。金庸筆下,歐陽鋒的蛤蟆功和龜派氣功有異曲同工之妙。
  • 金庸武俠小說,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去讀它?老頑童周伯通的故事啟發
    我似乎發現一個現象,對文學類書籍感興趣的有很大一部分人會對金庸的武俠小說有一種偏見,就是所謂藝術價值的偏見,而喜歡金庸武俠小說的人,也許同時又喜歡文學的人比例似乎佔的不是很多,有人說金庸的武俠小說就是成人版的童話,既然是童話,我們就一定要以讀童話或者神話故事的方式去讀,這樣才能讀出它應有的文學價值出來
  • 金庸武俠 射鵰五絕與陰陽五行之間的對應關係
    五絕與五行的對應關係金庸武俠中,不少人物穿著打扮,武功命名,都是老先生刻意設計好了,其中包含了金庸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暗藏其中的哲理。金庸不妨先從射鵰英雄傳開始講起吧,要論金庸的巔峰之作是哪一部,如果投票的話,射鵰英雄傳還排不到前三。
  • 金庸武俠小說英譯版發行 「江湖」在西方拓土艱難
    金庸武俠小說英譯版發行 「江湖」在西方拓土艱難 原標題:   中國僑網11月26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1957年,查良鏞(Louis Cha,筆名金庸)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首次在香港出版,很快成為最受歡迎的中文武俠小說之一
  • 武俠小說泰鬥金庸著作改編的經典遊戲 金庸群俠傳囊括了金庸筆下...
    ­  2018 年 10 月 30 日,"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的金庸去世了,這位影響了一代人的巨擘,在近半個世紀裡以 14 部武俠小說,書寫了一段段膾炙人口的江湖情仇,也為影視界、遊戲界帶來了不可多得的經典 IP。
  • 【經典】一次出齊15部,三聯版的金庸一統「武俠小說江湖」
    到了80年代中期,以金庸為代表的新武俠小說廣受讀者喜愛,把金庸武俠小說熱推向新的高峰,引起了一些專家學者的關注。1986年,著名紅學家馮其庸在《讀金庸》一文中說:「金庸小說所包含的歷史的、社會的內容之深度和廣度,在當代俠義小說家的作品中是極為突出極為罕見的。」在文末,他贊同把關於研究金庸小說的學問叫作「金學」。
  • 金庸寫完後,又寫了13年的武俠小說,他為什麼不能超越金庸?
    你可以把武俠小說想像成光怪陸離夢世界,其中只有劍和靈魂,你可以穿著飄逸的衣袖環遊世界。你也可以把武俠小說中的江湖看作是世界在現實中的投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過是一場利益鬥爭,生命結束了,感激和怨恨不斷。
  • 金庸創作的武俠小說是抄襲還珠樓主的嗎,深度解析異同之處
    提到武俠小說,人們都不得不想到了金庸古龍等大師,然而在金庸先生創作武俠之初,許多人卻說金庸是在抄襲還珠樓主的。那麼真實情況真的是這樣的嗎?首先來分析一下還珠樓主何許人也?還珠樓主,原名李壽民(1902年——1961年),四川省長壽縣(今重慶長壽)人,筆名還珠樓主,曾被譽為「現代武俠小說之王」,代表作品《蜀山劍俠傳》。
  • 金庸心裡的山東棲霞市,在武俠小說裡是什麼樣的
    說到棲霞市,怎麼也不能和武俠劇連接到一起,可能這個市你都會沒有聽過,但是就這麼一個平常的市,在金庸武俠小說世界裡卻是一個重要地位存在,你知道嗎?棲霞位於山東半島腹地,有著6000年歷史文化,在古代屬於牟子國,現代的棲霞市是中國蘋果之都,是世界蘋果之城,在金庸的武俠世界裡,這裡是崇高的地位存在.
  • 比金庸和古龍早了幾百年,這本書才是武俠小說鼻祖,卻沒人知道
    提起武俠小說你會想到什麼?我想大家肯定第一個想到的不是金庸就是古龍。但是你們知道嗎?其實武俠小說還有四大宗師,當然金庸、古龍就是其中兩位,另外兩位還有梁羽生和溫潤安。我們看過最多的武俠小說莫過於《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倚天屠龍記》還有《天涯明月刀》、《楚留香系列》以及另外兩位的《白髮魔女傳》和《四大名捕》了。
  • 老外用英語翻譯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武功,太搞笑了,讓人笑得肚子疼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風靡世界,達到了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成就。據說,金庸先生武俠小說的讀者是以億數計的。其實,金庸武俠小說還有很多英語讀者。那些英語讀者是如何讀到金庸武俠小說的呢?難道那些英語讀者都能看懂中文書嗎?顯然是不可能的。原來,金庸先生的很多武俠小說很早就被翻譯成了英文。
  • 誰說武俠小說是成人童話!
    寫詩歌的看不入眼寫小說的,寫小說的看不順眼寫武俠小說的。他們一齊批判:武俠小說就是成人童話。這句話的惡毒,在於罵了武俠小說的同時,也罵了童話。蓋其以為童話是給小孩看的,「童話裡都是騙人的」。他們的潛臺詞是:武俠小說和童話麻醉人的神經,讓人活在虛幻裡,武俠小說要不得!其他的武俠小說先不論,只說金庸武俠小說,我已敢斷言:金庸武俠小說不是成人童話!
  • 金庸武俠小說裡獨孤求敗厲害還是掃地僧厲害?
    1、獨孤求敗,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人物。在小說中從未出場過,只在小說人物的口中被提及。獨孤求敗一生境界階段分為利劍級、軟劍級、重劍級、木劍級、無劍級,對應用不同的武器。在於正版《笑傲江湖》裡面是令狐衝的師父。
  • 假冒金庸和古龍的2本武俠小說,水平不俗,卻被無良書商給坑了
    新版《絕代雙驕》和新版《鹿鼎記》的播出,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再次成為網友的討論焦點。在如今武俠沒落的年代,大概只有金庸、古龍等寥寥數人的武俠小說才有討論的價值。由此可見,金庸和古龍不愧是武俠界的泰山北鬥。
  • 李暉︱終有襄陽城破時:金庸武俠小說的英譯與經典化
    ,書中的第七章便是「修訂與經典化:從《明報》連載到《金庸作品集》」。按照這些標準,金庸武俠小說可以當之無愧地獲此殊榮。尤其是第三條:「堪稱經典的書籍,它們不僅給我們的想像力造成印記,讓人無法遺忘,還偽裝成為個人或集體的無意識,潛藏在各個記憶層面,並帶來特定影響。」或是第六條:「一部經典的書籍,它需要向讀者訴說的內容永無枯竭之時。」但是,如果脫離具體的歷史文化語境和市場出版機制,而單純談論「經典性」,很容易失之片面。
  • 假冒金庸古龍的2本武俠小說,明知道是贗品,還是讀得津津有味
    在那個時候,武俠小說冒牌貨非常流行,大量武俠小說都披著金庸古龍梁羽生的「外衣」而招搖賺騙,雖然魚目混珠,其中卻不乏良品小說。有些武俠迷明知道這些武俠小說是偽作,卻還是看得很起勁,可能這就是對武俠小說的熱愛吧。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武俠20年的武俠迷。
  • 金庸武俠中,那些美妙的佛經
    驚聞金庸先生去世,心中深感傷悲。金庸先生的武俠,帶給我們一代一代的人無限的武俠夢。可以說,在華人的世界裡,不知道金庸先生大名的人,是非常罕見稀有的。他的小說,早已遍及世界每一個有華人的地區。他的武俠小說,一經問世,就被翻拍成各種版本,廣為傳播。
  • 對金庸武俠小說別致而新穎的解讀 ——讀《落花人獨立》
    《落花人獨立》 衣璇璣 著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青年女作家衣璇璣所著的《落花人獨立》,是一本評說金庸武俠小說的文集與其它評論文集不同的是,作者沒有把筆觸用到分析金庸武俠小說整體上的思想性、藝術性,而是把焦點全部聚集在小說中塑造的那些人物身上,然後用她那閃耀著刀鋒般光芒的語言,,對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進行抽絲剝繭般的闡釋。全書如行雲流水,張馳有度,讀之讓人賞心悅目,是充滿修改色彩的對金庸武俠小說別致而新穎的解讀!
  • 94歲武俠小說泰鬥金庸病逝於香港養和醫院
    觀察者網10月30日報導   據香港文匯網10月30日報導,武俠小說泰鬥金庸(原名查良鏞)30日下午病逝於香港養和醫院,享年94歲。金庸筆下創作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包括《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查良鏞1924年出生在浙江省海寧縣袁花鎮,在8歲左右開始接觸武俠小說,初中三年級時初涉寫作,與同學合作出版《獻給投考初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