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啥要進口豬精液?

2020-12-20 果殼網

(作者:@暗號 @千年老妖)「中國將向英國購買價值736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5億元)的豬精液和種豬,以滿足中國市場對高品質種豬持續不斷的需求。儘管中國消費的豬肉比其它任何一個國家都多,但豬肉儲備卻不容樂觀。此次向英國進口豬精液,有助於培育出更健壯的豬品種。」

近日英國首相卡梅倫訪華和中方籤訂一攬子協議中,這條進口英國豬精液的消息引發諸多議論,英媒說將使英國農民獲益頗豐,國內網民說英國豬給本土豬戴上綠帽子。

為什麼進口英國豬精液?

一直以來,中國進口優良豬種的方式都是以進口種公豬為主,直接進口豬精液較少。這次有望進口的公豬精液是卡相送出的一灘,啊不,一份大禮。

想弄明白為啥國內要進口英國豬精液就要先弄明白本土豬和英國豬的的優勢與劣勢。

兩頭烏是著名的金華火腿用的豬型。圖片來源:@千年老妖太湖豬窩產仔15-18頭,是產仔之王。烏金豬是雲南宣威火腿所用的豬型。榮昌豬是國內唯一紅毛豬。圖片來源:@千年老妖

本土豬繁殖力強,性成熟早,肉質好,抗逆性強,適應性強,但是飼料報酬低,貯脂力強,瘦肉率低。由於飼養周期長,飼料報酬低,所以農戶越來越多的選擇飼養外國豬。因此有川菜大廚說:「正宗四川回鍋肉將絕跡,原因是成華豬快滅絕了!」(更多內容請看果殼網文章:最正宗的回鍋肉正在走向滅絕?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養豬學分會秘書長陳清明曾長期關注我國地方豬種的資源保護和利用。他曾對媒體介紹,浙江金華豬、四川榮昌豬、江蘇太湖豬、湖南寧鄉豬,是最為知名的「中國四大名豬」。它們的普遍特點是肉質好,但生長周期長、脂肪含量高、出肉率低。

第二次全國性畜禽遺傳資源調查發現,除新發現高黎貢山豬等4個新豬種之外,橫涇豬等8個地方豬種已找不到了,深縣豬、項城豬等4個品種已確定滅絕。統計顯示,我國有85%左右地方豬種的群體數量呈下降趨勢,31個品種處於瀕危狀態和瀕臨滅絕。

國外豬種的特點是體格大,可達300公斤(相比之下藏豬只能長到50公斤)屠宰率和瘦肉率高。缺點是母豬產仔少,發情不明顯,配種難,白肌肉和黑幹肉(兩種在正規市場不允許出現的肉型)比例高,抗病能力差,飼養管理要求高。

而從國外引種需要考慮本國實際情況,不能亂引種,不然會費力不討好,主要考慮

  1. 市場需求,現代人們喜歡吃瘦肉,所以需要瘦肉型豬。
  2. 能適應本國環境的豬種,也就是風土馴化適應良好的豬。
  3. 原產地和引入地自然環境儘量一致,不過現代養豬可以不考慮這一條。
  4. 考慮地方豬種,適當雜交改良育種。
  5. 考慮自身飼養條件。
  6. 考慮豬種飼養要求。

國內生豬消耗數量不斷加大,因此從國外引入豬種和先進飼養管理方案是必然的。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養豬國。2012年,我國生豬存欄量47492萬頭,豬肉產量5335萬噸【1】,佔全世界生豬產業的一半。在此現狀下,我國是否需要進口豬肉和良種,其最直接的推動力已非豬肉的口味,而是由看不見的手在操控。中國CPI構成權重體系中,豬肉佔CPI整體達9%的權重【2】,因此CPI指數就曾被戲稱為「中國豬肉指數」(China Pig Index)。儘管我國有養殖補貼制度、凍豬收儲制度等調控政策從產供銷各層面來調控豬價,但整體上,豬肉市場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並且極不穩定。例如2010年我國口蹄疫大爆發,就導致次年的生豬產量大降,導致因此外來豬產品大量引入,當年進口豬肉翻番【3】。

英國有著悠久的養豬歷史,英國豬種有著耳朵直立、四肢結實、屠宰率、瘦肉率高的特點,最著名的豬種是大約19世紀中後期形成的「約克夏豬」(即大白豬),其血緣已經遍布全球。在此之前,中國豬的血緣也曾被帶到英國,約克夏豬體內也流著中國豬的血。

從技術層面上,高繁殖效率豬種的引進,可以對我國豬肉供求不均的現象提供緩解。英國在2001年就已經爆發過口蹄疫,本身豬肉產量也不高,出口動物產品已是難題,而提供優質種豬確實是一招妙棋。其實,早在去年5月,英國就曾派遣農業大臣訪華開路,確認向我國出口種豬一事,向我國出口豬尾巴、豬耳朵、豬蹄的方案也是磋商已久。在歐美飲食習慣中,這些東西利用率比較低,能將一頭豬賣給中國人,比賣給本國人顯然要划算得多了。

說道引種有人會問為何不直接引入種公豬而要引入精液,原因是直接引入種公豬運輸成本高,海關,工商檢疫手續繁瑣,耗時耗力,種公豬使用年限是3-5年、,這3-5年的飼養也需要一筆錢。而直接引入精液相比而言極為方便,省事,省時,省心省力而且現代精液保存手段已經成熟。

那麼,買過來這麼大一灘精液,該怎麼用呢?

人工授精,給公豬減負

人工授精並不是規模化飼養的專利。自古以來,人們就會拿人類和動物的精液來做實驗,但當時思考的大多是這種液體的組成和作用。1780年,義大利生理學家拉扎羅•斯帕蘭扎尼神父(對,就是在初中生物課本裡拿鷹做消化實驗的那位)就已經用人工授精法使母狗受孕並生下小狗。同時他發現過濾掉精子的精液不能使母狗受孕,這證明導致受孕的物質確實是精子。

而現在,兩性繁殖的奧秘已經揭開,人工授精在畜牧生產中有了用武之地。

我們以豬為例。公豬本身的射精量可達200毫升以上,而一次自然交配理論上只能使一頭母豬受孕(實際上還有可能懷孕失敗),這是一種浪費。而使用人工授精法,理論上每次採精至少可以為10頭母豬配種(成功懷孕率90%以上),一周可以採精一次,一年就可以配500頭以上了。這樣,種公畜的利用率提高,養殖公畜的飼料、場地、人力等成本也降低了。從家畜遺傳學上考慮,採用人工授精可以使後代更加統一;也可以更方便地引進優良的遺傳性狀,改良品種。

利用外源激素調節卵巢黃體期長短,可以實現母畜的「同期發情」,再與人工授精技術結合,就可以實現一批母畜同時發情、懷孕、分娩,商品豬同步出欄,便於批量生產。另外,人工授精也可以降低生殖道疾病傳播的風險。

與種公畜類似,種母畜也有「減負」的方法,那就是胚胎移植。將優良母畜的早期胚胎移植到與其相近的普通母畜體內,借腹產仔,就可以使優良母畜規避繁重的妊娠任務,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用在生產早期胚胎上。結合超數排卵技術,繁殖後代數將會進一步增加,並且培育良種的進展也會相應加快。不過這種技術一般用在牛、羊、馬的育種上。

人工授精,怎麼操作?

人工授精毫無懸念地分成三個步驟:把精液從公畜體內取出,保存和運輸,移到母畜體內。

斯帕蘭扎尼「精彩在握」的手動時代早已過去,現在我們可以用溫暖、擬真的假陰道給家畜取精,這種方式多用於牛、羊、馬、兔。對於大熊貓、狐、虎、鹿等野生動物,電刺激可以引發射精反射。對雞和犬科動物,有手法地按摩外陰或輸精管壺腹部即可引起射精反射。

工作人員在採集牛的精液。圖片來自網絡。

但是直接用手刺激動物的陰莖來取精仍然很普遍,主要應用於公豬。我不出意外地見過一些工作人員不戴手套,赤手空拳為公豬取精,他的手上有一股令人不悅的氣味在數天內揮之不去。(為什麼公豬主要以手刺激方式取精?請看果殼網文章:採精師職業資格考試—果殼性情版)

取精過程要先把種豬引到假臺畜上爬跨,然後等他伸出生殖器,採精師排出包皮液,引出公豬生殖器消毒,然後開始擼,收集精液,隨後將豬放下來,給它餵個生雞蛋,同時把精液送到化驗室化驗。

在顯微鏡下進行精液活率、密度、畸形率、色澤、氣味這些品質的檢驗後,採到的家畜精液要進行離心,把細胞碎片、白細胞、抗精子抗體、前列腺素等對精子生存不利的物質去除,然後稀釋,一是為了延長精子在體外的存活時間,二是提高精液的利用率。比如,公牛射精量只有6毫升,但經過稀釋後可以給200頭母牛授精。在這些過程中,潔淨的環境和嚴格的品質控制是必不可少的。稀釋劑的配置有營養劑,緩衝劑,保護劑,按需按比例配置。

精液經稀釋後,精子運動受到抑制,可以常溫保存(15~25℃),而長途運輸的精液需要低溫(0~5℃)甚至冰凍(-79℃或-196℃)狀態保存。

母畜的卵子僅能維持半天左右的受精能力,因此人工授精前需要確定母畜是否已經發情。對母豬,可以採用觀察其外觀、行為的方法,而對牛這種大型食草動物,外表較難判斷,有時需要工作人員把整條胳膊抹上肥皂,從直腸伸入去間接地觸探卵巢的狀況。

最後一步輸精的方式,更可謂無所不用其極。仍以母豬為例,有一種方式是藉助其發情時的「呆立」特點(意味著可以接受公豬爬跨),輸精者爬到它的背上倒騎,用腿按摩其腹股溝處的乳房、手按摩外陰,將軟瓶中的精液通過輸精軟管慢慢擠入母豬子宮內。騎在母豬身上是為了模擬公豬,也有防止軟管插入尿道的作用;按摩是為了造成母豬對工作人員的迎合。

 

10分37秒開始有豬人工授精的鏡頭,不用謝。

說完精液就說說如何飼養種豬。種公豬飼養要求營養、運動、配種三者平衡。如果打破平衡則會造成很嚴重的不良影響,營養要求粗蛋白佔日糧15% (女生們可以參考這個要求給你家漢子配食譜),每隻公豬在採精後都會飼餵生雞蛋。礦物質要求鈣磷比1.25:1還有不能缺鋅硒。維生素要求維生素A, 維生素D, 維生素E不能少,因此一般用多種維生素添加在飼料中。

參考資料:

  1. 國家統計局數據
  2. 豬肉約佔CPI整體9%的權重-搜狐證券
  3. 中國進口網

果殼相關小組:

相關焦點

  • 豬精液冷凍技術取得新進展
    &nbsp&nbsp&nbsp&nbsp光明網訊(記者詹媛)豬常溫精液人工授精技術在養豬生產中被廣泛使用,但由於常溫下的精液不適宜長期保存和長途運輸,在使用上存在著局限性,因而豬精液冷凍技術被視作成為破解這一難題的方法,但該技術卻存在解凍後無法達到適合生產需要的精子活力的問題
  • 影響豬常溫精液產品保存效果的因素(1)
    低於上述標準的豬原精液,不允許用於生產豬常溫精液產品的原材料。冬季應注意豬舍防寒保溫,夏季要求通風、遮陽,豬體多洗澡衝涼,以保持種公豬良好的性慾和採出品質良好的精液。採精期間要密切注意根據種公豬的精液品質狀況來調整種公豬的飼養管理水平。因為豬精液品質對種公豬的健康狀況反映十分敏感。
  • 蘭州精液為啥要液化?
    精液在男性生殖道內是以液體狀態存在的,但從陰莖口射出後,精漿成分中一種由精囊腺產生的凝固因子發揮作用,使精液處於凝固狀態,變成了膠凍狀乳白色物質。一方面可防止精液流出女性生殖道,另一方面可使精子得到充分休息和獲能。當然,在精液凝固狀態下,精子活動力也受到明顯的限制。大約過了5—10分鐘,至多20分鐘左右,精漿中另一種由前列腺產生的液化因子隨即發生作用,自動液化使精漿變成稀薄流動的液體。
  • 在豬身價大變前,歐美就有人開始偷豬精了
    人工授精技術的推廣,促進了豬精的買賣,本來是件好事。直到進口豬肉的價格讓豬農起了妄念。 是的,進口優質豬肉一般比本地豬肉價格高得多。
  • 三元母豬配種的精液選擇
    三元豬主要的目的是用來提供豬肉,而不再作為母豬繼續使用。主要的原因是:無論用哪種公豬繼續配種,後代都會出現性狀分離,導致整齊度變差。而且三元商品豬有50%的杜洛克血緣,杜洛克的繁殖能力較低,在正常情況下,作為母豬不划算。三元母豬體型結構,由於沒有考慮過繁殖的需求,骨盆和後肢結構會造成難產比例增加。
  • 豬肉停止進口 豬價又要漲了?
    如今進口冷鏈產品接二連三檢測出陽性,讓中國消費者甚是擔憂。11月12日,海關總署表示,截至11日24時,中國對發生員工感染新冠肺炎的20個國家99家生產企業採取了暫停其產品進口的措施。當前形勢下,冷鏈凍肉在進口和銷售上都將受到影響,豬價會否趁機上漲? 豬價要漲?多地進口肉檢出新冠陽性!
  • 飼料、藥物、疫苗等都是進口的,就能養好豬?!關鍵在這7大日常管理!
    有的豬場使用的飼料、藥物、疫苗等,都是最好的甚至全部都是進口,但豬場生產始終不穩定,生產成績上不來,經常出現一些大大小小的問題,究其原因,其實關鍵還是在日常管理,在於生產環節的各項細節管理。   不論採用哪種方式餵豬,每天都要及時對豬只料槽進行清理。送料管與料槽之間要定期清理,以免積累發黴變質的飼料或灰塵。   豬只飲水器   一些豬場豬只出現問題,究其原因是缺水。
  • 精液保護劑對稀釋精液保存質量的影響
    、稀釋液配製和精液稀釋過程中,會因外界環境或操作疏忽而使精液或稀釋液受到某些病原微生物的汙染,影響稀釋精液的質量和保存時間。    1.1.2精液稀釋液:全能健Z(商品名),豬精液稀釋保存劑,日本全能工業株式會社提供技術(中牧南京動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生產批號14043515)
  • 研發出較為成熟的豬冷凍精液加工技術,百鈞達還想要將技術不斷商業...
    中國的生豬大產業是萬億級規模,養殖/消費量佔世界一半以上,是絕對的養豬超級大國,但卻是養豬弱國,不僅養殖水平落後,最關鍵是育種方面進展緩慢,沒有拿得出手的基因,目前市場上流通豬肉的種源嚴重依賴進口。豬凍精技術取代鮮精是生豬配種進化的必然趨勢,豬凍精的商業化應用存在著潛力巨大的藍海市場。豬冷凍精液的研究從20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世界各國的研究者都為之投入了大量工作,但因豬精液冷凍後精子活力較低、繁殖成績不理想,始終沒有得到產業化的開發。
  • 中國原種豬多半靠進口,每頭花費3萬!中國土豬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一則「豬晶片」理論,把養豬這件事情上升到了「自主國產化」的高度:9月2日,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說,現在原種豬很多是靠進口,這種格局必須要改變。養種豬就是做「豬的晶片」,現在必須衝上去自己解決,要解決種豬國產化問題。沒想到,我們會在養豬這件事情上,被卡脖子。
  • 智利進口豬六分體報關案例&萬享專業進口
    智利進口豬六分體報關案例&萬享專業進口另外,需要注意的問題是:1.注意查詢國外工廠是否在中國備案2.進口商需要有進口口岸的冷庫協議3.國內銷售要食品流通許可證4.進境動植物檢驗檢疫許可證提前辦理5.冷凍走海運,買保險以上是我司進口肉類簡結經驗,如有進口肉類的需要,歡迎聯繫,熱線電話及微信見上方,期待您的來電。
  • 我國豬冷凍精液解凍後活力及配種效果世界領先
    近日,由北京農學院倪和民教授主持,北京農學院、北京田園奧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國畜牧總站、南京農業大學淮安研究院、江西正邦養殖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完成的「豬精液高效冷凍技術體系創建與產業化應用」成果通過了由中國農學會組織的科技成果評價。
  • 土豬危機!正在消失的中華本土豬
    滅絕為啥父母要去山裡買土豬肉?因為中華本土豬幾乎滅絕了。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隨著人口的增長急需更多的豬肉供應。中國開啟了一輪轟轟烈烈的生豬「雜交改良」運動,各地方品種的血緣和群體系譜變得種類繁多。從國外引進種豬緩慢開啟,本土豬與進口豬的博弈正式拉開。英國的大白豬、丹麥的長白豬和美國的杜洛克豬組成的「杜長大」,以料肉比高、廋肉比高、養殖周期短等特點,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中國。縱橫華夏近萬年的本土豬,在強大的洋種豬面前,潰不成軍。數據顯示,30年前本土豬佔據市場90%以上,而十年前僅剩下2%。
  • 美媒:非洲豬瘟致中國1/5豬被殺 為何不進口美豬肉
    原標題:美媒:中國消費者為何不想吃美國豬肉彭博社7月3日報導,原題:中國禁美國豬肉,別賴政治 非洲豬瘟已將中國豬肉批發價推高1/4,近1/5豬被殺。既然如此,為何不進口美國豬肉?全美豬肉生產者協會稱,若中國取消進口關稅,用美國豬替代那些被宰殺的生豬將是「我們行業歷史上的最大銷售機遇」。由於貿易戰,進口關稅目前高達62%。眼下,較少受政治影響的歐洲豬農正贏得彌補中國豬肉缺口的爭奪戰,美國養豬戶只能羨慕地看著。但阻止美中豬肉貿易的可不只是保護主義。
  • 扒一扒中國豬的歷史,從鄉下黑豬到進口的白豬,我們經歷了什麼?
    往前數四十年,農村家家戶戶都要養幾頭豬,等到過年時就可以吃上香噴噴的大肉了,八九十年代走親戚串門拎著一串豬肉也是很有面子的。可是自從2018年爆發非洲豬瘟之後,我國普通人民吃豬肉的壓力驟然增加,尤其是去年豬肉的價格已經逼近牛肉!
  • 因反對進口瘦肉精「美豬」 臺中市長盧秀燕要下臺?
    據臺媒報導 臺中市議會民進黨團18日抨擊市長盧秀燕為反美豬,說當年美牛進口自己也投反對票,議員出示「立法院」公報,2012年在美牛進口、標產地不標萊劑,盧都投贊成票,民進黨若講錯,請盧三天內去提告,否則下臺負政治責任。
  • 進口肉數量創新高,為啥在市場和超市裡很難見到?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肉類進口741萬噸,同比增長72.1%,比2019年全年的總進口量高19.9%,預計全年進口總量將突破950萬噸,創歷史新高。進口肉的多數來自於歐洲國家。僅豬肉來看,截止9月份從歐洲進口的豬肉數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7.3%,其中西班牙的豬肉進口數量增長135.9%。2019年,我國豬肉消費的總量為3800萬噸,而2020年預計豬肉消費總量將會降低,進口肉佔豬肉消費總量的25%左右。豬肉經過海運進入我國在會後,先要進行檢疫,檢疫合格之後通過港口流入我國。
  • 民進黨寧可背負罵名也要進口美豬,臺專家:為了抱緊美國大腿
    9月6日,中國國民黨全代會在臺北登場。在上午會議結束後,黨主席江啟臣攜同黨籍縣市首長、民意代表以及黨代表們召開「捍衛臺灣豬,瘦肉精零檢出,啟動公投聯署」記者會。宣布正式啟動反對含瘦肉精的美豬進口聯署「公投」,呼籲民眾共同聯署捍衛臺灣食品安全。
  • 種豬被壟斷,本土豬瀕臨滅絕,99%都是國外進口,本土豬怎麼了?
    在我們日常餐桌上,最主要的肉類食物恐怕就是豬肉了,豬肉是我們消耗最多的豬肉,可以說是中國養了世界上一半的豬,也吃了世界上一半的豬。俗話說沒吃過豬肉還能沒見過豬跑。但現代人見到的豬和以前人見到的豬可完全不一樣。從中國人9千年前在中原地區第一次捕獲到第一頭野豬開始人類開始了對豬漫長的馴化之路。
  • 豬價要「暴跌」?我國又進口美國37700噸豬肉,會不會大跌?
    最近的豬價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幾乎佔據了其他國家的總量,那麼此時就有人問了,我國的生豬產能已經開始快速的恢復了,為何這個時候要購買美國豬肉呢?,要說美國當地吃豬肉的少,另外是人家養豬的設施也是先進,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