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勞動法也沒事,記住這1條規定,單位拒離職證明後果很嚴重!

2020-12-13 法貓貓

雖然《勞動合同法》有規定,公司應當在給離職人員辦理離職手續的同時,出具離職證明,但如今依舊有很多公司因為在和員工在離職交談的過程中鬧得不愉快,就不願意出具離職證明,目的就是想讓員工難堪

離職證明有什麼用

首先我們要明白,為什麼我國法律會要求公司給離職員工出具離職證明,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讓離職員工去申領失業金而考慮,因為《社會保險法》有規定,失業人員應當持本單位為其出具的離職證明文件,及時到指定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辦理登記,這是申領失業金的一個必要程序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離職證明,那麼失業人員就無法申領失業金,無法享受到失業待遇,另外,由於《勞動合同法》有規定,公司如果招聘到還沒有和其他公司解除勞動關係的員工,給其他公司帶來損失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所以,如果沒有離職證明,失業人員不僅無法享受到失業保險待遇,還會面臨著再就業難的問題,因為很多公司基於控制風險的要求,都會要求入職員工出具離職證明,如果無法出具,那很有可能就不會錄用。

當然,既然《勞動合同法》規定了給離職員工出具離職證明是公司的法定義務,那就意味著公司拒開離職證明的行為並不合法,而如果因為公司拒開離職證明,導致員工遭受經濟損失的話,那麼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舉個例子

2014年11月,王剛入職深圳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擔任活動策劃一職,入職時雙方籤訂為期3年的勞動合同,合同內約定王剛每個月的工資為5500元,試用期過了後,公司才會幫他繳納五險一金,隨後王剛在合同上簽字。

2016年3月,王剛和新來的部門領導產生矛盾,隨後向公司提出辭職,經過老闆多次挽留無果後,公司只好無奈放人,但在辦理離職手續過程中,和王剛鬧矛盾的領導動用了自己的關係,讓人事不給王剛開具離職證明。

2016年5月,王剛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公司賠償其因不開離職證明所造成的無法就業的工資損失,這場官司一度打到了當地法院,最後法院判決公司需承擔賠償責任,支付王剛一個月的工資8500元。

員工勝訴原因

根據王剛給出新公司開具的《錄用通知書》和《不予錄用通知書》來看,王剛入職新公司的工資標準為8500元,而後在辦理入職手續時,由於王剛未能提供離職證明,所以新公司無法為其辦理離職手續,才出具了《不予錄用通知書》。

法院認為,從王剛提供的證據匯總可以確認,因為公司的過錯,導致其無法重新就業而發生了實際上的經濟損失,面對這種情況,只要勞動者能證明無法重新就業與公司拒開離職證明存在因果關係,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總結

法律雖然規定了公司拒開離職證明,給員工帶來經濟損失的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根據有關規定,當發生勞動糾紛時,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場應當承擔舉證責任,也就是說員工需要證明自己的經濟損失與公司拒開離職證明有關係。

而如果不能證明的話,即便事實真的存在,員工要求公司支付賠償金的訴求最終也很難得到仲裁委的支持,哪怕是打到法院,勝訴也是不大。

所以,再碰到任何勞動糾紛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想的不是去哪裡哪裡舉報或仲裁公司,而是應該冷靜下來思考自己目前所掌握的證據是否充足,若是不充足的話,又應當補充哪些證據加以支撐,最終讓自己的訴求得到支持。

你認為呢?

相關焦點

  • 勞動法規定,單位拒開離職證明,需要賠償離職員工的經濟損失!
    但如今有很多公司,因為短時間內沒有辦法招聘到合適的人選,又或者是出於其他目的考量並不希望員工離職,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便會拒開離職證明,以次來要挾離職人員多留一段時間。問題是,既然已經提出了辭職,代表員工已經想清楚並找好了下家,誰又肯繼續留在這裡浪費時間,拖得久了搞不好入職下一家公司的機會也就黃了,而且《勞動合同法》不也有明確規定,提前三十天以書面形式提出辭職就能走人嗎?
  • 拒開離職證明的單位,都必須賠償員工經濟損失
    然而實務中,還是存在著部分單位不肯出具離職證明的現象,這麼做的後果就是大大的增加了離職員工找工作的難度。可能很多勞動者面對這種情況會選擇忍氣吞聲,然而他們並不知道的是,用人單位拒絕開具離職證明的行為已經構成違法,如果因此給勞動者造成經濟損失的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今天我們通過一則案例來告訴各位,單位拒開離職證明,到底需要承擔什麼樣的法律風險。
  • 勞動法規定:離職和辭職的區別主要在哪?
    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閱讀了,每天都會有新鮮熱門話題推送,完全是「免費訂閱」哦,敬請放心關注閱讀                                                                                                                    一、離職和辭職的區別主要在哪
  • 離職的時候,一定要公司開離職證明嗎?不開證明的後果很嚴重
    很多人認為離職的時候,自己離開單位就可以了,沒有必要通過單位開離職證明嗎,這樣的做法太麻煩。事實真的這樣嗎?答案是否定的,離職證明會關係你很多。首先,開離職證明相關資料,標誌著離職人員與單位沒有任何關係。從離職那一刻起,離職人員就成為了「自由人」,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並且對原單位承擔任何的法律風險。
  • 不懂勞動法也沒事,記住這1條規定,單位不能單方面延長試用期!
    不久前回答了一個「公司無緣無故延長試用期是否合法」的問題,驚訝地發現有很多朋友竟然不知道,同一公司與同一員工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這件事,那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說說關於試用期不得延長的法律規定吧。實踐中很多公司出於自身的考量,都會與勞動者約定延長試用期,而很多勞動者由於不懂法,也就同意了和公司延長試用期,然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19條規定,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也就是說,公司在與員工約定了一次試用期後,不得再以任何理由來延長我們的試用期,來看一則案例。
  • 2020年想換工作,又怕單位拒開離職證明?那麼你需要了解這3點!
    因為《勞動合同法》有這麼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到其他單位尚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給其他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連帶的賠償責任。所以,如果入職員工無法提供有效的離職證明文件,那很有可能會因此而影響到自己的再次就業,畢竟新公司不可能冒著承擔法律責任的後果,去錄用一個未能確認是否與其他公司存在勞動關係的人。
  • 公司不肯出具離職證明的這些後果,你必須要知道!
    這名小夥子的經歷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十分的驚訝,要知道,大多數的職場人再碰到小夥子這種情況的時候,多數都不知道該怎麼處理,而這名小夥子則是利用了勞動法賦予他的權利,不僅解除了自身的危機,還懲罰了那些不遵守法律的企業。單位能否拒開離職證明?
  • 離職證明要這樣寫才最好!(經驗總結) 勞動法庫
    筆者認為,離職證明的立法本意是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一項附隨義務。附隨義務的典型特徵是不屬於合同內容,但法律規定合同當事人必須履行。離職證明顯然屬於附隨義務。這一屬性,決定了用人單位必須依法履行。無論是協商解除還是單方解除,還是勞動合同終止均需要依法出具。
  • 用人單位拒開離職證明,賠償損失64萬!(附離職證明模板)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未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按照法律解釋的文義解釋方法,上述規定就用人單位承擔未出具離職證明的賠償責任設定了三個條件:(1)用人單位未向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關係的勞動者出具離職證明;(2)勞動者存在實際的損失;(3)勞動者的實際損失與用人單位未出具離職證明的行為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 單位拒開離職證明?恭喜你!看到了這篇最最全面的員工離職手冊!
    所以我們在指導這個小夥子該如何操作的時候,其實也有建議他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公司賠償他這段時間沒有找到工作的損失,從這名年輕人提供的入職通知書和未錄用通知書上來看,他可以從公司那拿到大約2.1萬的賠償金(3個月找不到工作,入職通知書上表明工資待遇為每個月7000)。誰知道這個年輕人不想將事情搞得那麼麻煩,表示自己只要能拿到離職證明就行了。
  • 勞務法規定:單位不開離職證明,賠償免不了
    」,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閱讀了,每天都會有新鮮熱門話題推送,完全是「免費訂閱」哦,敬請放心關注閱讀                                                                                                                    勞動者辭職到期的,用人單位是應當發放其工資和為勞動者開具解除勞動關係證明通知書的
  • 單位拒開離職證明 員工可以投訴
    後來我去轉移社保關係的時候,要我提供離職證明,但是原來的公司一直不肯給我開證明。」近日,小王打進本刊熱線,反映所在公司拒開離職證明,導致他不能順利轉移社保關係到老家的新單位。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同時出具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  小王在區內的一家電子廠上班,與公司籤了一年的勞動合同。
  • 用人單位拒開離職證明 勞動者能要求賠償嗎? | 普法周刊
    在勞動者離職後,為其出具離職證明,是用人單位的一項義務,而現實中,往往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有些單位拒絕履行該義務。如果這導致勞動者因此不能順利領取失業保險金或者入職新公司,造成了損失,用人單位則需要對勞動者進行賠償。
  • 普法丨用人單位拒開離職證明 勞動者能要求賠償嗎?
    在勞動者離職後,為其出具離職證明,是用人單位的一項義務,而現實中,往往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有些單位拒絕履行該義務。如果這導致勞動者因此不能順利領取失業保險金或者入職新公司,造成了損失,用人單位則需要對勞動者進行賠償。
  • 勞動法規定:離職手續重要嗎?辭職、辭退和自離的工資標準
    很多勞動者不懂,認為無非就是換一個地方工作而已,怎麼走,真的重要嗎?很 重 要 !不說開除和離職對找下一份工作有多大的影響,單從賠償金及工資結算來說,就已經大有不同。咱們一起看看各種解除勞動合同的形式下,工資與賠償金的差別。辭退、離職和自離差別巨大,選錯了你的錢就少了一大截,特別是老員工,千萬要注意!
  • 因為離職證明上的這句話,他被拒絕聘用了
    一、離職證明應該寫什麼,不應該寫什麼?1、離職證明只要求寫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日期、工作崗位、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24條規定,用人單位出具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應當寫明勞動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日期、工作崗位、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
  • 勞動法規定:遇到這三種情況,主動離職,勞動法規定必須賠償
    收到文章閱讀了,每天都會有新鮮熱門話題推送,完全是「免費訂閱」哦,敬請放心關注閱讀                                                                                                                    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公司需要補償員工的三種情況,想要離職的朋友們
  • 勞務法規定:離職的時候,單位這2個行為都是違法的,最後一個很常見
    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9條,當員工和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時候,單位應該在勞動合同解除的時候,一次將員工的工資結清。問題是,很多老闆即便知道這一條規定,也還是照樣不發工資,那麼這個時候我們該如何處理?
  • 沒和員工籤勞動合同,又拒開離職證明,單位這次賠償免不掉了!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公司應當在員工離職的時候,出具相應的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文件,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離職證明。但如今很多公司由於一時半會兒找不到合適的人,便會以拒開離職證明來要挾提出辭職的員工,這種霸道的行為一度引起不少人的反感。
  • 離職證明這麼重要,怎麼可以亂寫這一項!
    那麼你離職後,會索要離職證明嗎?《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出具的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應當寫明勞動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日期、工作崗位、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未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