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兒內科門診候診區,家長陪同患兒前來就診。本文圖片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當前,上海仍處於流感上升期。
1月8日下午1時20分許,家住浦東新區的家長徐女士帶著5歲的女兒前來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就診,「我們幼兒園班級裡剛發現了一例乙流,我也帶我女兒來檢測下。」徐女士表示,最近這段時間,女兒的幼兒園班級裡很多小朋友普遍存在感冒、咳嗽等症狀,還有不少人請假在家休息。
當日,在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兒內科門診候診區,放眼望去無一空位,不少家長和孩子都紛紛戴著口罩。
1月8日晚,上海市疾控中心急性傳染病防治科主任潘浩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根據該中心流感樣病例監測發現,目前上海流感流行病毒株中,乙型流感病毒Victoria佔據六成,甲流流感病毒H3N2佔據三成,但目前並未呈現大規模流感暴發趨勢。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門辦主任田丹也表示,最近1個多月來,兒內科、呼吸科等成為就診的「大熱門」,發燒、咳嗽、哮喘患兒增長明顯,從2019年12月底開始醫院門急診數量持續攀升,但接診的重症病例比例很低。
該院普通內科門診醫生陳樂向澎湃新聞記者出示了一組數據,從2019年12月20日至2020年1月4日來,就診人群上升趨勢明顯,基本維持在每天1300-1500人次,而12月初時每天就診人數還是400-900人次。
在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兒內科門診服務臺,貼出了就診高峰的溫馨提示。
「最近來就診的患兒中基本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呼吸道感染,大多數有發熱、咳嗽等這些常見症狀,一類是由病毒性引起的嘔吐、腹瀉等,這類患兒也會伴有發熱。」陳樂表示,在就診人群中,從幼兒園小朋友到中小學等各個年齡層次患兒都有,而其中一部分家長是來複查流感,「一旦檢測發現不是呈現陽性,我們會為他們開具證明,這樣小朋友就可以安全去上課了。」
院方表示,冬春季節是每年流感的高發季,但從目前情況來看,檢測發現的流感病例數量並沒有比去年同期多,目前醫院檢測發現的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率大約在15%。為防止院內交叉感染,院方還對住院患兒開展了流感病毒檢測,同時針對門急診發現的39℃高熱且伴隨咳嗽等症狀的患兒,開展「鼻咽拭子」快速篩查,結合篩查結果再結合患者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和病原學檢查,醫生會最終做出準確判斷,開展進一步治療。
在記者採訪中,也有一些家長提出「今年流感是不是傳得特別快」?
對此潘浩表示,不存在甲流、乙流兩者傳播快慢的問題,只是甲流更容易在人群中引起暴發和流行,歷史上的幾次世界性大流行都是甲流引起,但也不能忽視乙流,同樣需要引起重視。
「2017-2018年上海市流感流行期間,乙型流感Yamgata系就出現了一定強度的流行,而2019年底主要是乙型流感病毒Victoria佔據最大比例,這意味著乙流也不能被我們忽視。」潘浩表示,隨著春節和2月下旬返校季的來臨,尤其要做好重點場所、重點人群的流感預防工作。
在現實中,不少家長時常分不清流感和一般感冒的區別。
對此,上海兒童醫院藥師、兒科醫生李志玲指出,流感跟普通感冒有三點不一樣:第一即流感往往存在肌肉酸痛、頭痛、畏寒、乏力,全身的症狀比較重;第二即流感多表現為高熱,體溫達39℃以上伴有寒戰;第三即流感時常表現為精神不好,甚至體溫退了,精神仍然不好,因此遇到精神不好,建議儘快去醫院做檢查。
潘浩同時建議,最近這段時間,學校要加強晨檢、巡檢,讓學生勤洗手、正確洗手,要加強教室通風和消毒,一旦發生「流感樣」病例,要及時隔離,及時與疾控部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聯繫,明確診斷為「流感」的學生和教工,要等退熱後48小時,才能返校或返工。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