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讀音小考·古詩詞讀音你讀對了嗎?

2021-02-19 項飛有話

    古詩詞的讀音應該怎麼讀?是為了押韻讀古音,還是按著現代漢語讀?

   王力先生,中國現代漢語奠基人之一,曾以"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為例,"斜"到底是讀xie 還是xia ?這首詩押韻的韻腳是"發·花",讀xia 才符合押韻的規律。這類用現代漢語讀並不押韻的情況,在很多古典詩歌作品裡都有。王力先生認為,如果讀古音,就應該整首詩讀古音,而不只是韻腳讀古音,那就太複雜了,也沒有必要。就算讀了別人也不一定能聽懂詩的意思了。所以王力先生是更傾向於按現代漢語讀音來讀,但是要知道古人作詩並非是不押韻的,而是今人讀音發生了改變。

   現代小學課本中已經注音為"遠上寒山石徑斜"(xie) ,也有很多輔導材料註明,為押韻可讀xia。在商務印書館出品的最新版app【古代漢語詞典】和【新華字典】(第12版)中,"斜"已經只有一個讀音xie ,連"古音讀"或"舊讀"的標註都沒有了。

   古詩詞讀音按現代漢語讀音肯定是可以的,正確的。現代漢語語音規範以最新版【新華字典】和【現代漢語詞典】為準。為了押韻,經過考證,也可讀古音。也不算錯。而多音字在古詩詞中的讀音,需要根據意思仔細考證。

   這次讀音考證依據的皆為商務印書館最新版【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及【古代漢語詞典】的付費電子版,以及我手中的一本商務印書館1992年印刷1979年版的【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作為語音演變過程的一個見證。

   這本字典是我大學的古漢語老師推薦,這位老師是王力先生的學生。很慚愧我忘記了老師的名字,但我清晰地記得他是一個風度翩翩的老頭,有些灰白的長髮,講課聲音不高。課堂上第一排往往沒人坐,他不站在講臺,而是倚靠在第一排課桌前為我們講課。很多女同學是為他而來。他在課堂上常提起王力先生。也曾讓一位廣東來的同學用粵語朗讀古詩詞,尋找古代韻腳。

   有了如上鋪墊,鬥膽以【琵琶行】為例,就詩中幾個易錯讀音,嘗試分析說明。

琵琶行 

唐 · 白居易

潯陽江頭夜送客,

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

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

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

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

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

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

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

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

思,在最新版新華字典和古漢語詞典中只有si一聲,一個音。我記憶中當年課本中是讀第四聲的。在1979 版商務印書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找到了第四聲的註解。當心情,思緒講時,讀四聲。如:柳宗元<登柳州城樓>"海天愁思正茫茫"。或句首,句中,句末語氣詞,讀四聲。如:<詩經•小雅•採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我印象中當年老師講解時,在這裡是句末語氣詞,並無實際意思。但以最新版語音規範,讀一聲si為佳。幾位藝術家孫道臨、方明演繹的版本中也均為一聲si。

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

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

初為《霓裳》後《六么》。

裳,有兩個音。遇到多音字,需要考究具體含義來定讀音。chang 二聲,古人穿的下衣,男女都穿,類似裙,與今天的裙又不同。衣,單指上衣。在古漢語中出現衣裳,根據意思,指上衣和下衣。霓裳,指霓虹一般的下衣。這是古代的曲子霓裳羽衣曲的簡稱。霓裳與羽衣相對,意思是霓虹色的下衣與羽毛編制的上衣,這裡應讀chang 二聲。還有一個音Shang輕聲,統指衣服。在古詩詞中也有單獨出現裳讀Shang輕聲的。如清袁枚,汝掎裳悲慟。這裡就讀輕聲,指牽著衣裳大哭。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

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

間,又是多音字,可讀一聲可讀四聲,這裡應該讀一聲。間關,指車輪滾動摩擦或鳥叫聲,也比喻文句艱澀或道路崎嶇難行,是古漢語中常用詞,在詩經,後漢書,唐宋詩文中都有出現。

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

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

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

鐵騎突出刀槍鳴。

騎,新版新華字典只有一個音qi 二聲。但在我上學時,如果哪位同學讀,"一騎紅塵妃子笑"讀成qi 會被鬨堂嘲笑的。現代漢語坐騎是讀qi 二聲的,但標註了舊讀ji 四聲。商務印書館最新版古漢語詞典依然還是標註了兩個音,ji 四聲,名詞,指戰馬,騎兵,或一人一馬。qi 二聲,動詞,指跨坐這個動作。所以"千裡走單騎",現在的聯想拼音輸入法要打qi 才能出來,但按古漢語詞典解讀,此處指只有一個人一匹馬,而不是跨坐這個動作,應讀ji四聲。鐵騎,指武裝了鎧甲的騎兵,按最新版古漢語詞典應讀ji 四聲。但按最新版【新華字典】讀qi 也不算錯。

曲終收撥當心畫,

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

舫,裝飾美麗的遊船,泛指船。只有一個讀音,fang三聲。

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

整頓衣裳起斂容。

裳,這裡再次出現,依然是與"衣"相對應,應讀chang二聲。

自言本是京城女,

家在蝦蟆陵下住。

蝦,在【新華字典】和【古漢語詞典】中都標註了ha二聲這個音,專指同蛤。"蝦蟆"同"蛤蟆"。這裡不應讀xia。

十三學得琵琶成,

名屬教坊第一部。

坊,有兩個讀音,fang一聲和二聲。最新版【古漢語詞典】一聲可用於街巷名,牌坊,工場,店鋪,古代官署名等。二聲同"防",防範,堤防等。但是在最新版【新華字典】中,二聲意思為作坊,小手工業工作場所,如染坊,磨坊等。那就要看"教坊"的具體含義了,如果是教育的工作場所,按現代漢語字意,應該可以讀二聲。如果"教坊"是古代管理音樂的官署,就應該讀一聲。經考證,唐高祖設教坊于禁內,掌教習音樂,原屬太常寺。太常寺為掌管宗廟禮儀的官署。一直到明朝還有教坊司。可見,這裡應該讀一聲。

曲罷曾教善才服,

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

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

血色羅裙翻酒汙。

今年歡笑復明年,

秋月春風等閒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

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鞍馬稀,

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

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

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

夢啼妝淚紅闌幹。

我聞琵琶已嘆息,

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

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

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溼,

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

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

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

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

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

卻坐促弦弦轉急。

悽悽不似向前聲,

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

江州司馬青衫溼。

更多語言藝術探討,可點連結:

淺談丁建華朗誦藝術中的「飽滿」

達式常朗誦藝術賞析——表演還是朗誦?

淺析姚錫娟朗誦藝術中畫面感的呈現方式

焦晃朗誦藝術中的「像」與「不像」

播音專業裡的「四個真」——牟雲、劉紀宏,演員的播音修養

張頌談播音主持教學 :一專多能,三能聯動

用生命「備稿」是「感同身受」的基本要求

嗓子不好,又熱愛朗誦,有迅速提高法嗎?

哭的分寸拿捏在舞臺朗誦中的應用

群體朗誦排練中對於「集體即興創作」的運用與實踐

相關焦點

  • 阿房宮、道行、呆板、便秘……這些讀音您讀對了嗎?
    現代漢語已經完全標準化,在發音上以北京口音為標準音,聲音的高低變化有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四個聲調,通俗來講,漢字讀音有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的區分,比如,媽mā,麻má,馬mǎ,罵mà,輕聲——嗎(ma)。
  • 古詩詞讀音尊重韻味還是尊重標準
    是否應按古音讀古詩詞「一騎紅塵妃子笑」中的「騎」讀「q」不符合平仄,「烏衣巷口夕陽斜」中的「斜」讀「xi」不利於押韻,如果說按普通話朗讀有損古詩詞的意境,那麼,我們是否能按古音朗讀,像古人一樣誦讀他們的作品呢?是否能按古音讀古詩詞,那要看怎樣理解「古音」。
  • 古詩詞讀音究竟怎麼定?
    的文章,對古詩詞教學中「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讀「shuāi」還是「cuī」)、「一騎紅塵妃子笑」的「騎」(讀「qí」還是「jì」)、「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讀「xié」還是「xiá」)等讀音問題進行討論,引發公眾熱議。「普通話異讀詞審音」這樣一個專業的概念隨之躍入了公眾的視野。現代漢語的讀音規範究竟是如何制定的?對群眾口頭表達中存在不同讀音的詞,為什麼要進行審定?
  • 漢語詞典編纂方回應漢字讀音更改質疑 你讀對了嗎
    漢語詞典編纂方回應漢字讀音更改質疑 你讀對了嗎 原標題:   本報訊(記者 李濤 張月朦 實習生 王京平)近日,一篇名為《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在社交媒體刷屏。
  • 知道嗎?日語難讀漢字「希う」的讀音
    但是,不讀「きう」。一個慣用的句子「心から希います」。↓讀對了嗎?↓讀對了嗎?↓讀對了嗎?「希」後面的假名變換一下,意思和讀音都發生了變化。「希む」,如何讀音呢?↓讀對了嗎?↓讀對了嗎?↓讀對了嗎?>「希」,單獨一個字,如何讀音呢?
  • 蛋撻的正確讀音是什麼?你讀對了嗎?
    猝不及防,「蛋撻的正確讀音」上了熱搜。蛋撻讀dàntǎ呀!環環20多年都是這麼讀過來的。可今天有人說,澳門「蛋撻」讀音是dàntà不是dàntǎ。趕緊查字典,原來真讀dàntà。呃~,感覺很難改過來有沒有。有網友說,感覺蛋撻(dàntà)突然失去了它可愛的靈魂,不好吃了。有人想到了撒(sǎ)貝寧。
  • 古詩詞讀音怎麼定:尊重韻味還是尊重標準
    是否應按古音讀古詩詞「一騎紅塵妃子笑」中的「騎」讀「qí」不符合平仄,「烏衣巷口夕陽斜」中的「斜」讀「xié」不利於押韻,如果說按普通話朗讀有損古詩詞的意境,那麼,我們是否能按古音朗讀,像古人一樣誦讀他們的作品呢?是否能按古音讀古詩詞,那要看怎樣理解「古音」。
  • 顛覆認知的正確讀音,你讀對了嗎?
    其實「癖好」的「癖」也是這個讀音,它也只有這一個讀音。「誼」字中部地區倒還好,沿海地區容易讀錯成「yì」這個我相信很多人看一遍就記住了,我相信大部分人前兩個字讀音都讀錯了「hún tun」讀清楚噢!最後一個作科普,「誰」其實有兩個讀音。
  • 專家:古詩詞讀音調整不能搞一刀切
    原標題:專家談古詩詞讀音調整:字有更革,音有轉移,亦勢所必也一騎(qí)還是一騎(jì)?專家說:教師不應該說哪個讀音是錯。
  • 尊重韻味還是尊重標準——古詩詞讀音究竟怎麼定
    是否應按古音讀古詩詞「一騎紅塵妃子笑」中的「騎」讀「qí」不符合平仄,「烏衣巷口夕陽斜」中的「斜」讀「xié」不利於押韻,如果說按普通話朗讀有損古詩詞的意境,那麼,我們是否能按古音朗讀,像古人一樣誦讀他們的作品呢?
  • 尊重韻味還是尊重標準 古詩詞讀音究竟怎麼定
    那麼,我們在現實生活、語文教學中究竟應當怎樣對待古詩詞的讀音爭議,才能更好地體會到詩詞之美呢?就此,記者分別採訪了幾位文字學、音韻學及古典文學學者。   是否應按古音讀古詩詞   「一騎紅塵妃子笑」中的「騎」讀「qí」不符合平仄,「烏衣巷口夕陽斜」中的「斜」讀「xié」不利於押韻,如果說按普通話朗讀有損古詩詞的意境,那麼,我們是否能按古音朗讀,像古人一樣誦讀他們的作品呢?   是否能按古音讀古詩詞,那要看怎樣理解「古音」。
  • 古詩詞讀音被改?長沙名師認為應當尊重古音的讀法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2月21日訊(記者 劉鎮東 黃京) 在讀古詩詞時,有一些字的讀音並非正確讀音,但如果把這些讀音又「改邪歸正」了,我們還應該怎樣讀古詩呢?最近,「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這一話題引發眾人關注。今天,三湘都市報記者就「古詩詞讀音被改」的現象進行調查。
  • 古詩詞可按普通話讀音
    作者: 王碩來源:  市民王女士反映:我的孩子在石景山小學上二年級,在孩子所用的語文課本上,唐朝詩人賀知章的《回鄉偶書》中「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衰」的注音為「shuāi」,老師也是按「shuāi」的讀音教孩子讀詩的。但我們當年念書時,老師說這個字該念「cuī」,這樣比較押韻,這個字到底該念什麼音?
  • 蛋撻正確讀音公布,這麼多年你讀對了嗎?
    蛋撻是很多人平時生活中喜歡吃的東西,小編也非常喜歡吃,尤其是肯德基的蛋撻...咳咳,跑題了,吃了這麼多年的蛋撻,你知道他的讀音是怎麼樣的嗎?近日,央視新聞官方微博也為眾多網友普及了一下知識:蛋撻的正確讀音是dàn tà不是dàn tǎ,也就是說蛋撻的撻和踩踏的踏是一個讀音。原來,這麼多年來我們都讀錯了!不過,這些年一些平常用的讀音經常會更新,有的原本就是錯的,但是讀的人多了就變成正確的了,就比如像坐騎,正確的發音為zuo ji,但是我們一直會念zuo qi。
  • 改變讀音可能會造成古詩詞韻味流失
    專家觀點 改變讀音可能會造成古詩詞韻味流失   對於規範使用語言文字,三亞學院人文與傳播學院漢語言文學的劉興均教授很有感觸,他認為語言文字的確會隨著歷史車輪滾滾向前,與時俱進,不可能一字不易,「我們要推廣普通話,推廣漢字,所以才從繁體字到了今天的簡體字,
  • 古詩詞中的讀音是否應該改變?應該尊重自古至今的這些規律
    所謂「叶韻」,就是宋人覺得古詩(主要是《詩經》)中有很多地方不押韻,為了押韻,就改變了某字的讀音。比如,《詩經·行露》中有這樣幾句: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獄?雖速我獄,室家不足。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訟?雖速我訟,亦不女從。
  • 教育部回應:古詩改讀音未過審議,眾人呼籲把原讀音傳給下一代
    關於小學課本中,古詩改讀音改字一事,小徐老師關注很久了,從近幾年幼兒園教孩子讀詩開始,我就發現「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以前「斜」讀「xia」現在改成「xié」了,「一騎(qí)紅塵妃子笑」以前「騎」讀「ji」現在改讀「qí」了。
  • 佛教這些讀音特殊的字,你讀對了嗎?
    然而,漢語經過千餘年的發展,不管是晦澀的還是常用的,很多字詞的讀音已經發生了改變。儘管如此,為了尊重佛經原典,僧人們通常還是會以古音來誦讀這些讀音已經變化的詞,因此佛經中也就留下了一批具有特殊讀音的字眼。
  • 教育部回應改讀音 遠上寒山石徑斜「斜」讀「xié」還是「xiá」
    專家提醒,目前普通話規範讀音的依據為《新華字典》第11版和《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已經定下來的讀音你讀對了嗎? 鄉音無改鬢毛衰,衰字是念cuī還是shuāi;一騎紅塵妃子笑,騎字是念jì還是qí……這兩天,大家的朋友圈被一篇題為《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刷屏了,爛熟於心的古詩詞和字音突然讀不對了,引來網友的關注。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採訪專家得知,帖子中涉及的有些字音早已改變,並非新聞;還有一些尚未改變,誤導了讀者。
  • 山東三地,地名簡單但讀音不簡單,很容易讀錯,你讀對了嗎?
    山東省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複雜的地名文化,許多地名很不好認,非常容易讀錯,比如山東這三個區,其名字你讀對了嗎?牟平,位於山東半島東部,隸屬於山東煙臺市,現為煙臺市轄區。牟平中的牟讀音為[ mù ],漢初置縣,稱東牟縣,後併入牟平縣(治所在今福山境內),後牟平縣廢,唐朝時於今牟平復置牟平縣。金時於牟平縣置寧海軍,不久升為寧海州,明初時牟平縣廢,其地屬寧海州,清襲明制,民國初年廢州改縣,設寧海縣,不久因與浙江寧海同名,改稱牟平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