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的讀音應該怎麼讀?是為了押韻讀古音,還是按著現代漢語讀?
王力先生,中國現代漢語奠基人之一,曾以"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為例,"斜"到底是讀xie 還是xia ?這首詩押韻的韻腳是"發·花",讀xia 才符合押韻的規律。這類用現代漢語讀並不押韻的情況,在很多古典詩歌作品裡都有。王力先生認為,如果讀古音,就應該整首詩讀古音,而不只是韻腳讀古音,那就太複雜了,也沒有必要。就算讀了別人也不一定能聽懂詩的意思了。所以王力先生是更傾向於按現代漢語讀音來讀,但是要知道古人作詩並非是不押韻的,而是今人讀音發生了改變。
現代小學課本中已經注音為"遠上寒山石徑斜"(xie) ,也有很多輔導材料註明,為押韻可讀xia。在商務印書館出品的最新版app【古代漢語詞典】和【新華字典】(第12版)中,"斜"已經只有一個讀音xie ,連"古音讀"或"舊讀"的標註都沒有了。
古詩詞讀音按現代漢語讀音肯定是可以的,正確的。現代漢語語音規範以最新版【新華字典】和【現代漢語詞典】為準。為了押韻,經過考證,也可讀古音。也不算錯。而多音字在古詩詞中的讀音,需要根據意思仔細考證。
這次讀音考證依據的皆為商務印書館最新版【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及【古代漢語詞典】的付費電子版,以及我手中的一本商務印書館1992年印刷1979年版的【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作為語音演變過程的一個見證。
這本字典是我大學的古漢語老師推薦,這位老師是王力先生的學生。很慚愧我忘記了老師的名字,但我清晰地記得他是一個風度翩翩的老頭,有些灰白的長髮,講課聲音不高。課堂上第一排往往沒人坐,他不站在講臺,而是倚靠在第一排課桌前為我們講課。很多女同學是為他而來。他在課堂上常提起王力先生。也曾讓一位廣東來的同學用粵語朗讀古詩詞,尋找古代韻腳。
有了如上鋪墊,鬥膽以【琵琶行】為例,就詩中幾個易錯讀音,嘗試分析說明。
琵琶行
唐 · 白居易
潯陽江頭夜送客,
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
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
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
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
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
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
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
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
思,在最新版新華字典和古漢語詞典中只有si一聲,一個音。我記憶中當年課本中是讀第四聲的。在1979 版商務印書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找到了第四聲的註解。當心情,思緒講時,讀四聲。如:柳宗元<登柳州城樓>"海天愁思正茫茫"。或句首,句中,句末語氣詞,讀四聲。如:<詩經•小雅•採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我印象中當年老師講解時,在這裡是句末語氣詞,並無實際意思。但以最新版語音規範,讀一聲si為佳。幾位藝術家孫道臨、方明演繹的版本中也均為一聲si。
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
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
初為《霓裳》後《六么》。
裳,有兩個音。遇到多音字,需要考究具體含義來定讀音。chang 二聲,古人穿的下衣,男女都穿,類似裙,與今天的裙又不同。衣,單指上衣。在古漢語中出現衣裳,根據意思,指上衣和下衣。霓裳,指霓虹一般的下衣。這是古代的曲子霓裳羽衣曲的簡稱。霓裳與羽衣相對,意思是霓虹色的下衣與羽毛編制的上衣,這裡應讀chang 二聲。還有一個音Shang輕聲,統指衣服。在古詩詞中也有單獨出現裳讀Shang輕聲的。如清袁枚,汝掎裳悲慟。這裡就讀輕聲,指牽著衣裳大哭。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
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
間,又是多音字,可讀一聲可讀四聲,這裡應該讀一聲。間關,指車輪滾動摩擦或鳥叫聲,也比喻文句艱澀或道路崎嶇難行,是古漢語中常用詞,在詩經,後漢書,唐宋詩文中都有出現。
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
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
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
鐵騎突出刀槍鳴。
騎,新版新華字典只有一個音qi 二聲。但在我上學時,如果哪位同學讀,"一騎紅塵妃子笑"讀成qi 會被鬨堂嘲笑的。現代漢語坐騎是讀qi 二聲的,但標註了舊讀ji 四聲。商務印書館最新版古漢語詞典依然還是標註了兩個音,ji 四聲,名詞,指戰馬,騎兵,或一人一馬。qi 二聲,動詞,指跨坐這個動作。所以"千裡走單騎",現在的聯想拼音輸入法要打qi 才能出來,但按古漢語詞典解讀,此處指只有一個人一匹馬,而不是跨坐這個動作,應讀ji四聲。鐵騎,指武裝了鎧甲的騎兵,按最新版古漢語詞典應讀ji 四聲。但按最新版【新華字典】讀qi 也不算錯。
曲終收撥當心畫,
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
舫,裝飾美麗的遊船,泛指船。只有一個讀音,fang三聲。
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
整頓衣裳起斂容。
裳,這裡再次出現,依然是與"衣"相對應,應讀chang二聲。
自言本是京城女,
家在蝦蟆陵下住。
蝦,在【新華字典】和【古漢語詞典】中都標註了ha二聲這個音,專指同蛤。"蝦蟆"同"蛤蟆"。這裡不應讀xia。
十三學得琵琶成,
名屬教坊第一部。
坊,有兩個讀音,fang一聲和二聲。最新版【古漢語詞典】一聲可用於街巷名,牌坊,工場,店鋪,古代官署名等。二聲同"防",防範,堤防等。但是在最新版【新華字典】中,二聲意思為作坊,小手工業工作場所,如染坊,磨坊等。那就要看"教坊"的具體含義了,如果是教育的工作場所,按現代漢語字意,應該可以讀二聲。如果"教坊"是古代管理音樂的官署,就應該讀一聲。經考證,唐高祖設教坊于禁內,掌教習音樂,原屬太常寺。太常寺為掌管宗廟禮儀的官署。一直到明朝還有教坊司。可見,這裡應該讀一聲。
曲罷曾教善才服,
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
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
血色羅裙翻酒汙。
今年歡笑復明年,
秋月春風等閒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
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鞍馬稀,
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
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
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
夢啼妝淚紅闌幹。
我聞琵琶已嘆息,
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
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
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溼,
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
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
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
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
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
卻坐促弦弦轉急。
悽悽不似向前聲,
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
江州司馬青衫溼。
更多語言藝術探討,可點連結:
淺談丁建華朗誦藝術中的「飽滿」
達式常朗誦藝術賞析——表演還是朗誦?
淺析姚錫娟朗誦藝術中畫面感的呈現方式
焦晃朗誦藝術中的「像」與「不像」
播音專業裡的「四個真」——牟雲、劉紀宏,演員的播音修養
張頌談播音主持教學 :一專多能,三能聯動
用生命「備稿」是「感同身受」的基本要求
嗓子不好,又熱愛朗誦,有迅速提高法嗎?
哭的分寸拿捏在舞臺朗誦中的應用
群體朗誦排練中對於「集體即興創作」的運用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