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早餐中國》後,饞水煎包了,自己也動手做做吧,也好久沒吃了,說幹就幹。
水煎包,是我國特色的傳統風味小吃,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起源於東京汴梁也就是古都開封,在華北和中原地區頗為流行,《早餐中國》中記錄的是福建福安的水煎包,在我們山東呢主要是以東營的利津水煎包最為著名。
今天我做的是利津水煎包,餡料是韭菜雞蛋和豬肉的,都說春吃韭保健康,雖說現在是夏初了,那怎麼也算是春末吧,再一個我覺得水煎包,韭菜的最出味。
韭菜中含有揮發性精油以及硫化物等特殊成分,能散發獨特的辛香氣味,這種揮發精油能疏調肝氣,增進食慾,促進消化。而且韭菜中還含有大量維生素和粗纖維,不僅能促進胃腸蠕動,還能預防便秘。搭配雞蛋豬肉更鮮香美味。
言歸正傳,下面就開始製作吧。
【利津水煎包】
食材準備:麵粉400克,酵母3克,清水180克。
餡料:韭菜200克,豬肉180克,雞蛋3個,蝦皮1小把,生抽1湯匙,料酒1湯匙,白糖半小勺,鹽適量,蔥薑末適量,食用油和香油適量。
具體做法:
1、 先來和面,麵粉中加入酵母,再倒入清水,先攪拌成面絮狀後,再和成光滑的麵團,和好後,蓋保鮮膜醒發至兩倍大。
2、 趁餳面的同時來準備餡料。豬肉切成玉米粒大小,加入蔥薑末,加入食鹽、生抽、料酒、白糖拌勻,再醃製15分鐘。
3、 韭菜摘洗乾淨控淨水分後,用刀切成末。
4、 雞蛋磕入碗中,攪勻,上鍋炒熟。
5、 將韭菜末放入碗中,再抓入1把蝦皮,炒熟的雞蛋,倒入適量食用油、少許的生抽、適量的食鹽、少許的香油拌勻備用。
6、 面醒發好後,揉搓成長條,下18個面劑。
7、 將面劑搓圓後,擀成中間稍厚,邊緣稍薄的包子皮。
8、 擀好後,先放上韭菜餡,再放上肉餡,然後包成包子。
9、 包子包好後,再調一下麵漿水。150克的清水中加入少許食鹽和白糖,再加入2小勺麵粉,拌勻製成麵漿水。
10、平底鍋刷油,放入包子略煎,煎至底部上色後,倒入麵漿水,小火蓋蓋煎煮2分鐘。
11、2分鐘後將包子翻面,再煎至水份烤乾。
12、水份烤乾時,再將包子翻面,沿鍋邊淋入少許食用油。
13、煎至底部焦黃後,倒扣盤子在鍋中,將包子取出。
14、水煎包就做好了,底部焦脆,餡料鮮香,非常的好吃呢。
小貼士
1、這是利津水煎包的正宗做法,當然麵漿水也可以直接換成清水,快熟時,也可以不用淋入食用油。不過加入調好的麵漿水,煎出的水煎包吃起來更有滋味也更香。
2、肉餡和素餡就是要這樣並列放在一起,而不是一起攪拌混合,這一點很重要。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我是家有悅味,文章是本人的原創作品,希望大家能喜歡,如果大家在製作過程中有什麼問題,可以關注我,給我留言一起探討和交流美食經驗,我們共同把美食做好,讓我們吃的更健康,更營養。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一樣的美食分享,希望大家吃出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