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早產寶寶腳丫。黃小霞 攝 |
25周時,31歲的阿婷(化名)早產生下龍鳳胎,出生時兩姐弟僅465克和670克,只有巴掌大小。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新生兒科經過連續116天救治,體重分別達到2.35公斤和3.34公斤。
8月11日,兩個寶寶健康出院。救治案例刷新廣醫三院成功救治早產兒最低體重紀錄,也是廣州成功救治的早產兒最低體重紀錄。
南方日報記者 朱曉楓 通訊員 王慧 黃小霞
撐到28周的想法破滅了
懷上雙胞胎後,阿婷期待著寶寶到來。但2月8日,阿婷因腹痛來到廣醫三院就醫,檢查結果提示先兆流產。
此後,她一直住院保胎,希望讓寶寶儘量撐到28周。然而,4月上旬,阿婷提前破水,4月17日,阿婷出現強烈宮縮,胎齡僅25周的兩姐弟早早地來到人間。
「小小的、紅紅的」是阿婷對自己孩子最初的印象。兩姐弟出生時皮膚薄得像一層紙,連血管都清晰可見,腳丫子還沒有成人拇指大。寶寶呼吸微弱,全身器官發育極不成熟。
新生兒科崔其亮教授擔任組長的護嬰特別行動小組立即對寶寶們進行搶救。黃小霞醫生、曾健飛醫生技術嫻熟,僅3—4秒鐘就完成對新生兒的氣管插管,並使用T組合復甦器對新生兒進行正壓通氣。
在孩子出生後10分鐘內,醫生對其進行了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並迅速將其放置在具有合適溫度、溼度的特殊新生兒保溫箱中,轉運到NICU病房。
116天守護生命奇蹟
兩姐弟雖然第一時間被搶救成功,後面還面臨著諸多生死考驗。
「超早產兒在出生後極其容易出現腦出血,嚴重的腦出血會導致腦癱,這也是很多早產兒被放棄治療的重要原因。」新生兒科主任醫師吳繁介紹,早產導致孩子各臟器發育不良,兩姐弟呼吸系統、免疫系統都極其脆弱。
不久後,兩姐弟遇到一個坎——重度肺炎。護嬰特別行動小組精細調整呼吸機參數,複查血氣,維持肺泡通換氣,保證循環,抗感染等。最終,兩姐弟成功闖關,於出生後22天撤下有創呼吸機,也並未出現其他嚴重併發症。
吳繁介紹,國內現有的醫療耗材對兩姐弟來說都較大。醫生通過改良鼻塞、對儀器數據變化進行精密監測等方式,24小時守護寶寶健康。
腦出血、肺部墜積性肺炎、支氣管肺發育不良、餵養不耐受、貧血、電解質紊亂……在醫護人員努力下,兩姐弟一一成功「闖關」,體重分別增至2.35公斤和3.34公斤。厚厚的病歷,記載了醫生與死神拉鋸、賽跑的116天。
看到孩子即將出院,阿婷的內心抑制不住地開心,「兩姐弟剛出生就遭了各種難,希望以後生活都是甜」。
據相關統計,自2006年起,我國成功救治500克以下超低出生體重兒的總數不到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