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32歲,存款為0」:三十不立,才是真實的人生

2021-01-20 男子有讀

01


曾在貼吧上,看過這樣一個帖子:「32歲,自己的存款為0,真得就差不多該自我了斷了。」


網友稱自己已經32歲了,但還是一無所有,以前以為30歲的時候會是前途無量,但是等30歲的時候,才發現明明是前途無亮。


在知乎上,你搜一搜「30歲」,就會有很多焦慮30歲的提問。


「30歲的男人,得有多少存款才正常?」


「30歲沒結婚的女孩是不是怪物?」


「男朋友30歲了還沒有成績,值得與其共度一生嗎?」


「女性30歲就開始掉價了?」


「30歲男人一無所有怎麼辦?」


……


問了一圈周圍90後的同事,無論男女,都認為30歲都得有點成就了,覺得如果30歲碌碌無為,那麼這輩子就真得完了。


孔子在《論語》中曾提到過「三十而立」,原意中的「立」是只自我人格獨立的意識。


但現在,三十而立,已經演變成了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杆——有沒有車、有沒有房、有沒有結婚、有沒有錢。


所以,現在年輕人都格外恐慌30歲,生怕30歲時不能讓自己、父母、社會滿意。




02


對於女性來說,當邁過30歲這個檻的時候,最能擊敗她們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婚姻。


同事小蕊,在30歲前,對於自己的情感問題一點都不著急,即使身邊還有幾個不錯的男生,也都沒有想過要發展。


別人一催,都說自己還小,不著急、不著急。


誰知道,剛過30歲生日,她就慌了,每天一下班就匆匆忙忙去洗手間補妝,晚上還要去相親,最誇張的時候,一個月連續見了25個男人。


這下沒有人催她了,反倒是她不斷催人要給她介紹對象,她說,一定得在30歲把自己嫁出去,要不然就成大齡剩女了。


為了能把自己嫁出去,小蕊對另一半的要求一降再降,現在直接都成了,只要是個男的、只要2019年能娶她就行。


結果,每次一聽這要求,正常一點的男人都被嚇跑了,剩下的都是些也急著結婚,想找個湊合過日子的人。


也許,今年小蕊能如願把自己嫁了,但她日後能不能過得幸福,這個誰也說不好。


畢竟,幸福婚姻都是建立在相互欣賞、愛慕、了解的基礎上,跟年齡真沒有太大的關係。



在TED演講中,米希爾曾說過一個現象:


現在很多人都是這樣,在年輕的時候一點都不著急,結果一到30歲就開始慌了,就像玩搶凳子遊戲,哨聲一響,就立馬搶最近的凳子坐,根本都不管這個凳子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喜歡的。


如果一個人,過於執著30歲這個年齡,那麼,結果就是為了搶一個凳子而去搶,到頭來根本就不是為了自己人生負責的態度,不過只是按時打卡罷了。



03


對於男性來說,當邁過30歲這個檻的時候,最能擊敗他們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成就。


男性越是臨近30歲,就越有一種成就焦慮,生怕自己會被同齡人甩得遠遠的。


之前,曾有一個讀者在後臺留言說,在28歲那年,他聽朋友說,如果男人在30歲沒有100萬的話,就跟閹割了沒有什麼區別。


但在那時,他的個人存款不到2000塊,就算他每天不吃不喝,2年間也攢不了998000塊啊!


於是,他就開始瘋狂找能賺錢的門路,找了兩天兩夜後,他發現賭球還挺靠譜的,

只要本金足夠大絕對能回本。


從一開始挪用積蓄、到後來的信用卡套現、再到最後的網上高利貸,在賭球這條不歸路上,他越走越遠。


短短一年時間,非但沒有賺夠50萬,反而欠了差不多160萬的高利貸,身邊人的電話,早都被催款公司打了個遍,曾經的朋友都躲得遠遠的,生怕他會找他們借錢。


其實,如果當時他不著急,能腳踏實地工作、賺錢,在35歲前,不說絕對,但也能攢出一份家底。


有數據統計,應屆畢業生平均年齡為23歲,在工作前五年內,他們的平均收入只有8000元,如果不吃不喝,在30歲也只能賺夠67萬元,離100萬還差不少呢。


但如果撇開現實,拿理想中的要求壓迫年輕人,最後的結果並不是壓力越大、動力越足,反而是在這樣的高壓下不斷出現一些致命的錯誤。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定律叫「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說的就是,當人在高壓下工作時,人的工作水平會隨著壓力的增大而下降,換句話說,就是:



人在年輕時,最需要的不是這樣難以實現的目標,而是一個踮起腳尖能夠夠到的理想,如果為了讓自己經濟立而立,最後往往是適得其反。




04


一過30歲,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都三十歲的人了,能不能現實一點」。


對於一個人來說,30歲是不可以做夢的年齡,30歲就得腳踏實地、擔負起一個中年人的責任。


學長曾是一個醫學生,在28歲那年,他放棄了做外科醫生的夢想。


原因很簡單,28歲的他研究生才畢業,去醫院還都沒法做醫生,要麼努力考博、要麼再經過1-3年的住院醫師培訓,等到30歲的時候,他的職業生涯才剛剛開始。


再看看他的同學們,都已經有了4年的工作積累,在自己的行業小有成就,賺的錢比他多、日後上升速度比他快的多。

「夢想的代價太大了,我實在耗不起了。」


現在,學長已經轉行多年,賺的錢完全夠他養活一家人了,但是每次經過醫院的時候,他還是忍不住多看幾眼,畢竟那裡才能承載他一直以來的夢想。


有時,別人勸他要不考個博,幹回原本行,他輕嘆一口氣,「都快35的男人了,哪能還做不切實際的夢。」


什麼年齡就該做什麼事情,看上去是一個人成長的必經之路。


但這不過是在拿著年齡來綁架自己,強行要求自己要跟上同齡人的節奏,但沒有人的節奏是一樣的,如果用別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結果就是永遠過得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



很喜歡張艾嘉曾說過的一句話:我才不過是64,跑起來,路仍長。


年齡只是一個人細胞增長的時間,不能成為自我設限的理由,如果為了跟年齡妥協,放棄自己的所愛,最後的結果就是,為了堵住看客們的嘴,卻委屈了自己。



05


去年,在一場職場節目《你好!面試官》中,有一個求職者,就因為30歲沒有給人而立的狀態,被應聘者拒絕了。


她的理由是,都一個30歲的大老爺們了,還對自己要求這麼隨性,簡直就不是一個負責任的態度。


就因為這,一下就引發了臺上嘉賓的爭執。


作家劉同認為,「三十而立,真的害了好多好多的中國男性。」



曾經,劉同也是「三十而立」觀念的受害者,在28歲的時候,他一度陷入了崩潰的邊緣,因為那時,全部存款只有17000元,根本達不到一個男人而立的狀態。


我很贊同劉同的觀點,許多人真得是被「三十而立」害慘了。


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按照理想進度實現,不同的時間節點實現不同的人生目標。


與過去相比,現代人按部就班,18歲上大學,22歲大學畢業,如果上個研究生、讀個博士那年齡就更大了;對於一個奮鬥時間只有短短幾年的人來說,要想在30歲就能有房有車有老婆,如果不靠父母,那簡直難於上青天。


很多人不知道,「三十而立」的後面,還有一句:「不知禮,無以立」。


簡而言之,三十而立,其實是「三十而知禮」,這絕不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有房有車。


真正的三十而立,往往跟錢、權、名、利都無關,而是作為一個思想成熟的人,能不能夠用最真誠的態度對待自己,對待生活。


就像王小波在《三十而立》中所說:


「以後我要真誠地做一切事情,我要像笛卡爾一樣思辨,像堂吉柯德一樣攻擊風車。無論寫詩或是做愛,都要以極大的真誠完成。眼前就是羅德島,我就在這裡跳躍——我這麼做什麼都不為,這就是存在本身。」



06


其實,三十而立的背後,還是人們對年齡的焦慮,生怕自己會被同齡人遠遠甩在身後。


如果說,人生是一場馬拉松,那最重要的不是你能跑第幾,而是在整個跑的過程中,你是不是樂在其中。


每一個不在乎「三十而立」的人,都不會輕易把人生的選擇權交給年齡,相反,他們就是要自己牢牢把握住主動權。


比如說,王德順,當了大半輩子的啞劇演員,一直都默默無聞,直到70多歲才開始出名,正因為無懼年齡的束縛,他才能一人活出幾輩子的精彩;



比如說,摩西奶奶,從70歲才開始學畫畫,到90歲辦畫展,因為不被年齡綁架,她就能做到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再比如說,84歲的老奶奶,跟著兒子一起騎著摩託車走川藏線,因為不被年齡牽著鼻子走,她把人生活到淋漓,走過海拔4000多的埡口,還嫌不夠高。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有的人畢業早,在風口上就早日成為了人生贏家;


有的人上學上的久,得沉澱幾十年才能一炮而紅。


別因為三十而立,就急匆匆給自己的人生按下快進鍵,別把年齡看得太重,否則會顯得生命太輕。

相關焦點

  • 「30歲還沒有存款怎麼辦」,沒關係,三十不立,才是真實的人生
    有人在貼吧上這樣說過:「今年已經三十歲了,但是一分存款都沒有,真的差不多要自殺了。」這個網友說自己已經年過三十,但是還是一無所有,以前以為到30歲的時候可以前途無量,但真的到了年齡才發現,自己是前途無「亮」。
  • 「三十而立」,你的三十「立」了嗎?
    1曾在某貼吧看到一個帖子「今年31歲,負債26W,覺得自己可以從陽臺縱身一躍了」。 根據這位朋友的敘述,稱自己31歲,但是還是一無所有。「三十而立」這句話也在他身上得不到任何的體現。以前覺得30歲左右的時候一定會前途無量,但是真正等到30歲的時候,才發現事與願違!
  • 「三十而立」:為什麼很多男人三十「立」不起來?
    做一個溫暖的人,過一個有溫度的人生,歡迎點擊右上方「關注」,與我一起感悟人生喜樂。因為對於女人來說,三十歲以後她的價值觀、婚姻觀往往變得都非常成熟起來,對自己想要過怎樣的人生以及想要找什麼樣的對象都有非常清晰的目標。而對於現代社會步入三十歲以後的男人來說,他們想要立起來太難了。而且在三十歲如果還沒有結婚,就要背負上大齡剩男的帽子。
  • 三十歲的男人,到底應該有多少存款?
    而最近網上有個視頻特別火,視頻的主題是男人三十歲應該有多少資產,採訪場地是在當地(具體哪個城市不在此說明 )的步行街,採訪對象也都是22~26歲的女性,那麼在她們眼裡,男人30歲到底應該有多少資產才可以呢?難道不算?
  • 快三十歲,沒存款,單身,脫髮,窮,我明白了什麼最重要
    一個快三十歲的人沒有存款,單身,脫髮,窮,並且是工作收入不高,而且是個農村人感覺我的未來是不是完了,我曾經疑多次,懷疑過自己的人生和未來,未來是不是就像現在一樣一事無成,是不是像現在這麼窮呢?
  • 男人三十歲,愛情是「而立」還是「不立」
    男人三十歲,愛情是「而立」還是「不立」?-01-三十歲左右的男人,真的特別奇怪:如果不是兜裡有包煙,下雨都懶得打傘;如果不是因為有家人在,他活著都嫌煩。你,到底經歷了什麼呀......三十歲前的雨中吸菸,是放蕩不羈。猶記得當年追求她的時候的浪漫,如今,面對已為人母的她,卻再也沒有了那份激情。不是不想,而是無力。-02-老婆,等有錢了,等孩子長大了,我再好好地愛你。
  • 人生警示:二十不勤,三十不立,四十不富,五十而衰靠子助
    今天看到了一個小視頻,說的很現實,視頻內容告訴我們懶等於窮,就是這麼直接,「二十不勤,三十不立,四十不富,五十而衰靠子助」,父母給的叫背景,自己打的叫江山,不要假裝很努力,結果不會陪你演戲。看完這個視頻我感觸很深,「二十不勤,三十不立,四十不富,五十而衰靠子助」,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其實意思很簡單,就是字面的意思,它告誡我們如果一個人二十歲的時候不勤奮,不上進的話,那他到了三十而立之年的時候也就無法無法獨當一面了。
  • 三十而立,立而三十
    JK羅琳到32歲才出版了哈利波特,在那之前她已經被拒絕了12次。ORTEGA 到39歲才創辦了ZARA。馬雲35才建立了阿里巴巴。摩根·費裡曼直到52歲的時候,才迎來他的演藝事業的高峰。史蒂夫·卡瑞爾在49歲之後,才開始大紅大紫。Richart Branson在34歲,才創辦維珍航空。
  • 智鵬丨讓靜心成為你的力量,你要明白人到三十無法「立」
    古人的悲催就在於物質既不豐富,醫學又不發達,活到七十歲就非常罕見。三十歲基本上就是人生上半段的尾聲,立下一生的志向是必須的,否則再過二、三十年就要離開世界了,就很難活明白。今天人類的生產活動已經非常複雜,物質已經極大的豐富,科技和醫學的發展,讓我們的壽命能活到八九十歲。我們這一代人會輕鬆活到100歲,這是真的。所以現在再說「三十而立」就很不合適了。
  • 三十歲的我想對二十歲的你說說這些我走過的人生感悟
    人生走對了路,每段都是精彩的,愛對了人,每天都是幸福的。可惜,我們都是普通人,成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很多時候走過了經歷過了依舊還是失敗,有人繼續努力堅持,有人選擇放棄自我墮落了。有低谷有高潮這樣的人生才完美。顯然回首過去我是失敗的,創業失敗欠下一堆債務,三十歲了還單身沒對象。
  • 談三十歲以後該怎麼去規劃自己的人生
    三十歲以前基本在讀書和積累人脈,在人生大目標面前,怎麼去活這輩子,應該有一個規劃了。比如房子、車子、票子、孩子,最重要的是身心靈的合一。你想要的生活都在你的規劃裡,老天不會憑空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穫。大家都在說三十而立,三十到四十歲是一個人人生的黃金年齡,生理和心理都逐步成熟,就像中午的太陽一樣耀眼,三十歲前是積累,那麼三十歲後就是迸發,三十歲開始我們要「立」什麼,怎麼「立」很重要。
  • 18歲大學生立遺囑,財產給朋友並不可取!你讓我情何以堪
    看看人家小紅,才大一,才18歲,而人家的銀行卡裡卻有兩萬多元存款! 而我,三十多歲的社會人,卻還欠銀行幾大萬,您說我能不臉紅嗎?不不光臉紅,我還眼紅!
  • 二十歲的人生不能等到三十才開始
    Peggy說,她突然很擔心三十歲的自己會是什麼樣子。我告訴Peggy,你無法預測三十歲的自己是什麼樣子,但是你完全可以選擇二十歲要怎麼過。我的前輩們都告誡道二十歲到三十歲這十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十年。工作、愛情、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些足以影響終生的重要決定,80%都發生在這期間。
  • 《歡樂頌》同樣三十歲,為什麼安迪氣定神閒,樊勝美卻兵荒馬亂?
    樊勝美月月精打細算,臨了三十歲,卻是錢包荒涼,沒有一分錢存款。都說「錢是人膽」,樊勝美已經沒有膽子,沒有勇氣相信,自己可以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只有背負過的人,才知道那幾座吸血的大山是多麼地讓人喘不過氣。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 十五歲而無志,三十歲而不立
    十五歲就找到自己的志向所在,此後餘生都有存在的意義,幸運至極。但是啊,這點幸運背後是十五年的飽受人眼。孔子母親是偏室,是孔子父親七十歲左右找的,這裡沒有愛情可言,孔子父親完全是為了得到一個兒子。在孔子父親死後,孔子母親一個作為偏室的女人,被正室驅逐。孔子的生活從此沒有暖色。
  • 32歲男網友,擁有220萬存款感嘆:我不想結婚,一個人多自由自在
    對愛情的嚮往,對婚姻的追求,在這個時代似乎變得更為昂貴,更為奢侈,隨著生活壓力的加大,24至32歲的年輕人中,許多人的觀念發生了轉變,「不結婚,不相親」的態度與世俗的看法相去甚遠,卻體現了當下社會的一些現狀,單身成了一些人的堅定選擇,沒有婚姻家庭,不去生兒育女,無需操心瑣事,只求一個人的無拘無束
  • 我32歲!才考上公務員,獲得「鐵飯碗」,我容易嗎?
    既然競爭那麼激勵,我們身邊自然不乏會有很多,沒能一次考上公務員成功的人,有的甚至考了很多年,才考上公務員。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一位考友考了很多年,32歲終於考上公務員的真實故事,僅供大家備考參考。
  • 元旦以後我就32歲了,想考公務員,還有必要嗎?
    前幾天,2g衝浪逛論壇,偶然看到一個網友留言說:「我今年32歲了,想考公務員,有必要嗎?」看到這個留言,我很驚訝。我不知道這位網友為什麼想考公務員,也不知道他為什麼特意突出自己32歲。我唯一知道的是:35歲以下還可以考公務員。而這就足夠了。人生最遺憾的事不是別人不給你機會,而是機會就在你眼前,你卻猶豫不決,最後生生錯過。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人們聽到最多的便是某某95後,00後創業者融資幾千萬。
  • 房產遺囑應該怎麼寫才真實有效?
    怎麼書寫的遺囑才是真實有效的?以下小編為您整理如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有關規定,有效的遺囑必須具備如下條件:  (一)遺囑人必須要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十一條規定:「遺囑人立遺囑時必須有行為能力。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所立的遺囑,即使其本人後來有了行為能力,仍屬無效遺囑。
  • 三十歲的我,還沒有女朋友!
    網上說:三十歲,這個尷尬的年紀,談戀愛又太老,死了又太早,和四十歲的談人生又太小,和二十歲的講故事又不好,花錢沒有,掙錢太少。看似一切趨於穩定,一切又不穩定。我們這個年齡,心飛的很高,也飛的很累,但從不肯停下了休息,因為我們知道,我們已不在年輕。不得不承認,尷尬到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