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四十不惑,很多人直接理解字面意思,其實這裡的四十不惑,更多說的是人生的一種狀態,到了這個年齡,人應該放開一些沒必要的執著,去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種時候再不是小孩子,經不起大風大浪,因為家庭的負擔都在自己的身上。
所以,農村人總結出了這樣的俗話:人過四十,富不交2人,窮不管2事。有些人不明白,為什麼過了四十歲時,富不交兩類人,窮不管兩類事。
這兩類人是什麼人呢?這兩類事是什麼事呢?
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咱們先說一下這裡面包含了什麼意思,再說一下有沒有道理。
一、這句話中的意思
古代人的四十歲比現代人重要多了,所以很多俗話得從古代去理解,然後返過來對照現代,看有沒有相照應的地方。
什麼叫富不交2人?是什麼人呢?
古人四十歲時,一生基本上已經過完大半了,這個時候,要麼功成名就,要麼窮困潦倒,所以就有了這樣的類比俗話。
那麼,如果是富人,不結交什麼人呢?阿諛奉承和姦詐之人。
為什麼這兩類人不能交?這個阿諛奉承好像並沒有什麼壞處,這類人只會拍馬屁。可是,這個拍馬屁是有大壞處的,一般情況下,到了四十歲混得富有的人,他們會有種常人沒有的自信,認為自己做什麼都成功。
這時候要是碰到一個只會阿諛奉承的人,他們每天在耳朵邊上說些奉承話,會導致原本的自信心過盛,這就會導致做什麼事容易盲目,總覺得自己一定會成功。
所以,如果有什麼生意或者人生選擇,在被拍馬屁的情況下,就容易選擇錯誤,導致後面老無所依。
還有就是奸詐小人,這類人沒有什麼原則,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他們會無所不用其極,只要能為他們帶來好處,他們是不會管別人的。
身邊要是圍繞著這樣的人,那真成了防不勝防了,不管你是多麼英明的一個人,只要身邊整天只有這種小人,那犯錯就在不遠處等著自己。
而到了四十歲再犯錯,時間上有點晚了,因為這時候犯了錯,就不容易再翻身了。
窮不管2事,這個其實可以有很多種解讀,沒有個具體的事項,人們都知道人窮志短,馬瘦毛長,你窮了,在別人面前是沒有話語權的,這時候如果別人有什麼事,自己不要管,自己也管不了,人家壓根兒就不會聽。
所以,這裡的窮不管2事,更應該說成窮不管別人任何事。
二、這句話有道理嗎?
小的時候,家裡人常說,人到了四十歲是個很重要的年齡,到了這個年齡,人應該明白自己這輩子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更因為到了這個年齡後,人的精力開始衰退,所以很多事已經不能在隨心所欲,要有所克制。
在結交朋友上,更是要謹慎和小心,因為這個年齡不再是小孩子,經不起大風大浪了,家裡負擔太大,上有老,下有小,全指著自己。
所以,當我們混得好時,不要被眼前的奉承所迷惑,要有自己的主意,要憑自己的本心,不能別人奉承兩句就摸不著東南西北。
當然了,現代人的四十歲和古代人的四十歲是完全不同的,但我們不能因此就說這句話沒有道理,就算是現代人的四十歲,也應該穩定下來,而不是上竄下跳,如果這個時候仍然還在上竄下跳,那至少不是個成功的人。
至於沒混好的情況下,那別說別人不讓自己管事,就算是讓來管,自己也不會管,一來沒臉管,二來沒有話語權。
所以,黑嫂認為這句話放到現代仍然還是適合的,還是有道理的。
最後:當然了,對於俗話的解讀不能絕對,因為並不是只有一種解讀法,每個人的經歷和生活,都決定了解讀俗話時的態度。黑嫂贊同不同的解讀法,千人有千個解讀法才精彩,千人都是一樣的解讀法是詭異,因為這世間沒有全部人都認為一樣的俗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