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釋法 | 北京一心機男,利用遺囑瞞天過海,爭到三套房

2020-11-04 聖偉律師


經過全民普法,很多人開始注意到遺囑的重要性,可以說,遺囑是繼承糾紛案中戰無不勝的利器,被繼承人有權利通過遺囑分配自己的合法財產。


家住北京大興區的孫先生,就深知遺囑的重要性,通過瞞天過海的方式,爭取到母親的三套回遷安置房。究竟怎麼一回事?我們一起來看。


案情簡述

孫先生家裡兄弟姐妹7人,他排行第六,下面還有一個妹妹孫小妹。1983年,在孫先生18歲時,孫父就去世了,孫母一直未再改嫁,獨自一人守護整個家,直至孩子們長大成婚,都有了自己的生活。


1988年,在孫先生和孫小妹的幫助下,孫母把名下宅基地,也就是他們共同居住的房屋,進行了翻修重建,將一個大院改成兩個小院,孫小妹結婚前,一直與母親居住在東邊院子裡,孫先生帶著妻子和兒子搬進了西邊的院子。


2010年,這處宅子要拆遷。拆遷時,院落被劃分為東西二院,孫母與政府籤訂了兩份《住宅房屋拆遷貨幣補償協議》,共選擇了4套定向安置房,拆遷補償款加上周轉費並扣減購房款後,兩個院子剩餘款額共計80萬餘元。


2016年,孫小妹和孫母以分家析產為由,將孫先生一家三口訴至法院,要求分割上述拆遷利益。孫大姐、孫二姐表示,如有其利益,二人同意均歸孫先生所有;孫三姐、孫四哥、孫五姐表示,如有其利益,三人均同意歸孫小妹所有。


法院綜合考慮了房屋翻建情況以及拆遷之前建設房屋及裝修的各方貢獻,判決:尚未交付使用的四套安置房中,1號房歸孫母所有,2號房歸孫小妹所有,3號、4號房歸孫先生一家所有。


判決生效後不久,孫母就因病去世了。


2019年,定向安置房交付使用,孫先生將其他兄弟姐妹訴至法院,請求判決確認孫母生前於2012年6月6日所立遺囑有效;判決1號房由自己繼承。



原來,早在2012年,在其他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孫母曾立下一份遺囑,內容大意為:「孫母所有的位於北京市大興區某小區4號房由孫先生繼承,他人無權繼承;孫母名下的其他所有財產全部由孫先生繼承,他人無權繼承。」立遺囑時有兩名見證人在場見證。


庭審中,孫小妹稱,已有生效法律文書對4號房及另兩套安置房權屬作出了認定,且分家析產訴訟時,孫先生沒有提到遺囑一事,孫母也未曾說立過遺囑,所以,她不認可這份遺囑的真實性。


孫三姐、孫四哥、孫五姐均未到庭參加訴訟,但他們提交書面答辯意見統一,都表示不認可這份遺囑的真實性。他們稱,孫母從1996年患腦血栓開始,頭腦就不清醒,一直是孫小妹在贍養孫母,拆遷時,孫先生為了拆遷利益強行把孫母接走,並經常對母親辱罵恐嚇,所以,他們都不相信母親會自願寫遺囑把財產給孫先生。


孫大姐、孫二姐則稱遺囑是孫母的真實意思表示,同意孫先生的訴訟請求。


法院認為,公民的合法財產權益應受法律保護。孫先生提供遺囑雖然是真實的,但其效力情況應具體分析。鑑於孫先生原因,其在分家析產訴訟中未出示遺囑,導致法院生效裁判處理了遺囑中涉及的房產,所以,法院對遺囑的第一項內容不做認定,遺囑第二項內容為兜底性條款,如有對應財產,應為有效。因1號房為孫母個人所有,故孫先生可以依照遺囑予以繼承。


最後,法院判決:被繼承人孫母於2012年6月6日所立遺囑第二條有效;涉案1號房由孫先生繼承。


怎樣預防這種行為?


看到這裡,您明白了吧。孫先生先是隱瞞遺囑情況分家析產,孫母去世以後,再拿出遺囑,繼承孫母名下財產,這番操作簡直了,暗箭傷人,能讓人吐血三升。難道就沒有辦法預防嗎?


其實,有的。如果孫小妹也能了解到遺囑的重要性,在分家析產後,及時讓孫母立下合法有效的遺囑,那麼,根據時間先後順序,孫先生那份遺囑自然就無效了。


(歡迎關注「聖偉律師」,我們以案釋法,讓您輕鬆學習法律知識。)

相關焦點

  • 以案釋法|「列印遺囑」是否有效?點進來看看你就知道!
    以案釋法|「列印遺囑」是否有效?點進來看看你就知道!但實踐中很多案件往往是因訂立遺囑不規範產生的今天我們來看看一起因列印遺囑引發的繼子與婚生子的遺產之爭基本案情 因城市發展建設規劃,市政府徵用蔡某所在村的部分土地,並發放了相應的土地補償款,蔡某、許某夫妻二人可分到徵地補償款
  • 以案釋法 | 小兒子與母親爭房產,只因心裡太委屈
    家住北京通州區的劉先生就因為家裡分房問題,倍感委屈。在他看來,父母的公租房拆遷,分了兩套房,哥姐承諾有他的份額,結果卻是哥姐一人一套,而他什麼都沒有。那麼,真實情況是怎樣的呢?劉父和劉母均有工作,有退休金,經濟上不依賴子女,晚年有保姆照料,三個子女也均對老兩口盡了贍養義務。1995年,公租房拆遷,分了兩套位於通州區的回遷安置房,分別是101室和402室。其中101室登記在劉父名下,402室登記在劉二哥名下。2014年,劉父和劉母怕日後劉先生爭奪財產,遂立下「遺囑」,將101室留給劉大姐繼承。
  • 以案釋法 | 北京老太立遺囑將房產給了孝順兒孫,其他兒子不同意
    家住北京西城區的趙女士就是這樣,在父親去世後,盡心盡力照顧母親,只為讓母親開心度過人生中的最後一個階段。趙女士的父母於1959年登記結婚,婚後生育三個兒女,分別是趙大哥、趙二哥和趙女士。1997年,趙父和趙母於北京通州某小區購買了一套房,登記在趙母名下。2008年11月,趙父因病去世。此時,趙女士兄妹三人都住在西城區,只有趙母一人住在通州區。於是,趙女士經常來母親家住,給予母親生活上的照顧和精神上的陪伴。
  • 【以案釋法】同父異母的兄弟爭遺產,父親的口頭遺囑有效嗎?
    可被告王亮辯稱,訴爭房屋系自己的親生父母所建,自己一直住在該房屋,父母在生前立口頭遺囑將房屋留給自己一人,房屋應歸自己一人繼承,王明在結婚時已經另外批下宅基地建有房屋,不應再繼承涉訴房屋。同父異母的倆兄弟為了房產對簿公堂,一個訴說盡心贍養,一個聲稱有口頭遺囑,法院會如何判決?
  • 【金鄉每日一法• 2020第67期】以案釋法 | 自書遺囑怎樣才有效?
    【金鄉每日一法• 2020第67期】以案釋法 | 自書遺囑怎樣才有效?在書寫自書遺囑時應當儘量言簡意賅、言辭準確,表述清楚遺囑人身份、遺囑時間地點、遺產房屋坐落權屬、分配方案等關鍵要素。自書遺囑允許遺囑人塗改、增刪、訂正。本案中,小明拿出的遺書中有明確的死後個人財產處分內容,且有本人籤名並註明了年月日,雖然內容有塗改,但將系爭房屋產權歸小明的意思表示清楚,應屬有效。
  • 以案釋法 | 北京女子喪偶後被公公趕出家門,打官司要回兩套房
    家住北京昌平區的秦女士,就差一點無家可歸。她和丈夫結婚後,因身體原因均無法工作,一直靠公公婆婆接濟度日,丈夫去世後,公公欲將她趕出家門。最後,她通過法律途徑,要回了兩套房。張先生是家中獨子,其父母在北京昌平區某村有一處宅基地,宅基地上他們共同居住的房屋均由其父母建造。
  • 以案釋法 | 老人去世後留了兩份遺囑,致使後老伴兒與兒子爭房產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但隨著我國法律的逐步健全,法律有明文規定,該是誰的就是誰的,除非被繼承人自己立下遺囑。家住北京通州區的孟先生,原本並不同意父親再婚,就是擔心其再婚後將家產給了她人。後來,孟父在全家人的見證下立了遺囑,這才讓孟先生安心不少。
  • 以案釋法 | 弟弟霸佔父母的房子和遺產,三個哥哥不幹了
    家住北京朝陽區的王大哥,就有這樣一個「啃老」的弟弟,不僅依靠父母的退休金生活,當父母去世後,還霸佔了父母的房子和遺產。王小弟不僅拿了父母的存款,還稱父母已將房子給了自己,這下三個哥哥不幹了。於是,三個哥哥把弟弟訴至法院,要求依法平均繼承父母的房子和存款。王大哥和王二哥稱,父親和母親的退休金都很充足,反倒是王小弟多年一直沒有工作,直到近兩年才找的工作,在此之前一直依靠父母的退休金生活。
  • 以案釋法 | 婆家拆遷得五套房,女子離婚未分得一套
    家住北京大興區的李女士,婆家拆遷分了5套回遷房,可令她怎麼也想不到的是,離婚後,她和兒子竟然無家可歸。也就是說,宅基地的拆遷利益在梁父生前歸梁父、梁母所有,在梁父去世後歸梁母一人所有,李女士什麼利益都沒有分到。可作為被安置人,李女士認為拆遷補償應有自己的份額,不能因為梁先生的放棄繼承,就將自己的份額侵吞掉。於是,在2018年,李女士將梁先生、梁母以分家析產糾紛的案由訴至法院,主張自己的權益。
  • 【以案釋法】利用懷孕期、哺乳期販毒,獲刑九年
    【以案釋法】利用懷孕期、哺乳期販毒,獲刑九年 2020-11-27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案釋法」教老人如何防騙
    根據社區普法需求,本次普法座談會邀請了3位來自江西道善律師事務所的「公益律師」,針對兒童防拐和暑期安全、老年人財產繼承法律問題以及預防集資詐騙等法律知識,通過以案釋法進行普法宣傳的同時,還針對社區居民常見問題提供了法律諮詢服務。
  • 【以案釋法】村幹部中飽私囊終獲刑
    【以案釋法】村幹部中飽私囊終獲刑 2020-10-16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案釋法——以「大情懷」做好「硬功夫」
    拿到這份批示,我陷入了沉思,心裡不禁打鼓:以案釋法,不是新聞宣傳的事嗎?怎麼到了研究室?在司法改革新形勢下檢察官不是辦好案,依法辦案就行了嗎,怎麼還要搞普法這種枝枝節節的事?例如,有的成立了普法工作領導小組,確定專人或專門機構負責日常工作,齊抓共管開展普法;有的在辦案過程中精準把握釋法要求,堅持解疑釋惑,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闡明適用法律依據;有的準確把握「受理、辦理、審結」辦案時間節點,堅持主動釋法,使當事人對檢察環節辦案結果心服口服;有的探索疑難複雜敏感案件公開審查制度,通過公開聽證、公開示證、公開論證、公開宣告等形式開展以案釋法;還有的利用門戶網站、微博、微信、新聞客戶端
  • 【以案釋法】他們的家怎麼了? ——一場關於法定繼承權的糾紛
    【以案釋法】他們的家怎麼了?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辦理;有遺贈撫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而在本案中,因為兩位老人去世時,沒有留下遺囑,所以兄弟姊妹們才會因繼承份額的多少產生爭執。考慮到遺產的繼承總會因為分配問題或是主體問題發生糾紛,遵照《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在向法院提起遺產繼承糾紛案件時,應該遵循的原則:(一)保護私有財產繼承原則。
  • 「以案釋法」民法典宣講系列課程(五)| 格式條款
    「以案釋法」民法典宣講系列課程(五)| 格式條款 2020-08-30 15: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要聞】雲龍法院黨組召開「以案釋德 以案釋紀 以案釋法」警示...
    【要聞】雲龍法院黨組召開「以案釋德 以案釋紀 以案釋法」警示教育專題民主生活會 2020-06-11 03: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三宗賠償案看律師遺囑見證之執業風險
    一、北京王某訴某律所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案 案例來源:最高法公報案例2005年第10期 案情簡介:2001年,王某之父王老與某律所籤訂《非訴委託代理協議》,約定某律所指派張三律師為王老提供遺囑見證服務,代理權限為:代為見證。
  • 財富傳承|立遺囑的那些法律事兒
    法官釋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七條第三款及第十八條的規定: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註明年、下列人員不能作為遺囑見證人:(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二)繼承人、受遺贈人;(三)與繼承人、受遺贈人有利害關係的人。實踐中立遺囑人因年老或疾病等原因喪失書寫能力的情形很常見,由他人代為書寫遺囑時,要注意代書人的身份和數量問題,避免因代書遺囑訂立時的程序性瑕疵導致遺囑無效。
  • 呼鐵法院開展「以案釋德、以案釋紀、以案釋法」 警示教育動員大會
    呼鐵法院開展「以案釋德、以案釋紀、以案釋法」 警示教育動員大會 2020-04-30 02: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黑龍江雞東:以"以案釋法"為中心開展釋法說理
    正義網雞西10月24日電(記者韓兵 通訊員李晶)近日,黑龍江省雞東縣檢察院注重發揮以案釋法法治警示教育作用,依託各類檢察載體,紮實推進以案釋法工作,提高了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系統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取得了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