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1日上午,以「離岸創新·連結自貿」為主題的2018年海南「網際網路+」創新創業節在海口開幕,作為詮釋主題的創新創業節首場主要活動——區塊鏈創新應用大會也同步啟幕。
海南省政府及海口市政府相關領導,中國工程院院士戴浩等專家學者,騰訊、百度、螞蟻金服、網易等網際網路巨頭公司區塊鏈負責人,多位知名區塊鏈投資人,當地優秀企業家代表等數十位嘉賓悉數出席,為海南區塊鏈發展、網際網路產業獻計獻策。
在區塊鏈創新應用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戴浩表示:「如果把新一代信息產業歸納為ACD,區塊鏈相比ACD來說,也是網際網路的核心應用,把區塊鏈加上就會變成ABCD(AI,Blockchain,Cloud,Data),正好體現網際網路應用裡的幾個最大的核心技術。」
以下為戴浩《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網際網路創新》的主題演講實錄:
三年前由國務院首先起草了《「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戰略性新興產業正處於成長階段,是未來發展潛力巨大的產業,它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引領作用,是前沿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礎上,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的新動向。
最早的戰略新興產業有七項,後來增加了兩項,變成了九項,其中不變的第一項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根據最近11月份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分類目錄,下面有五個部分組成,一是信息網絡產業,是做硬體;二是電子核心產業,是做技術研究,比如高端晶片等等;三、四、五都是和海南密切相關的。
我們認為所有戰略性的新興產業,都是具有億萬產值的大規模產業,國務院、發改委等多年來一直把信息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內容之一。
戰略性新興產業,許多人認為應該以網際網路作為代表。五年前的網際網路大會,提出了「大智移雲」,智是代表智能化,當時還沒有人工智慧一說,智能化指的是物聯網加大數據用戶體驗。後來2006年有了人工智慧的說法以後,把它改為了「大智移雲物」。我認為這裡面無論是網際網路還是物聯網的發展,最主要的核心技術還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雲計算。如果把我們新一代信息產業歸納為ACD,我們今天舉辦的是區塊鏈創新應用大會,區塊鏈相比ACD來說,也是網際網路的核心應用,如果我們把區塊鏈加上就會變成ABCD(AI,Blockchain,Cloud,Data),正好體現網際網路應用裡的幾個最大的核心技術。
區塊鏈是我們下一代網際網路的核心技術,但是我們除了「下一代網際網路」這個簡單的概括以外,還要做出解釋。最早網際網路主要是解決通信問題,有了服務以後網際網路變成信息網,可以查找各種的信息。發展到現在,網際網路不光是通信和交換信息,還是相互之間交換的工具或者手段,最後發展到智慧網。具體到網絡上的各種應用來講,有高潮有低潮,特別是人工智慧。技術這兩年炒的比較火,特別是媒體的炒作,人工智慧作為高新技術,肯定是有高潮和低潮,人工智慧應用裡,是奇點臨近,變成指數的發展。
還有一種是最近提出的AI寒冬論,有可能像股市一樣會崩盤,他們都是資深的科學家提出來的,他們對人工智慧的警告或者是建議,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再比如說雲計算,前幾年雲計算炒的很熱,後來發現雲計算是集中式的計算資源,在許多場合下雲計算並不能解決一些問題,就變成了霧計算,是對雲計算的補充。我們現在有很多的信息解決方案,都提到要應用大數據技術,實際上大數據沒有搞清楚,有的科學家提出來,我們要重視大數據,還要重視小數據。資料庫是我們當前最迫切的問題,保持數據的鮮活性,而且把數據暢通,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才有可能把大數據挖掘出來,要重視大數據,還要重視小數據的分析。我是我對下一代網際網路簡單的理解。
我對網際網路+的理解,「+」是PLUS,是產品的更新,在IT產業裡是常見的現象,我們過去蘋果手機,5、6、7、8都有PLUS的型號,「網際網路+」應該理解為下一代網際網路是網際網路本身的升級,我們下一代的網際網路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經常講的IPV6。
我在科技界近幾年一直在研究下一代網際網路,比如第一網絡,基本上是推倒重來的,由於我們國家的網際網路技術比較龐大,所以我們現在新一代網際網路僅僅是初步階段,還沒有推廣開。印度IPV6超過了我們,我們要完全轉換還有很多難的地方。現在很多人都講,網絡核心技術不能受制於人,網絡核心技術到底是什麼,大家還有不同的認識,很多人把網際網路的核心技術認為是我們的伺服器。有的人講,更換伺服器,美國一下子把我們的伺服器掐斷,我們的網就斷了,這是危言聳聽,網際網路的核心技術是什麼呢,應該是網際網路的作業系統,網際網路的體系結構。
網絡空間安全是本質的交流,是技術上的對抗,我們過去雖然在IIFC有不少的體驗,真正被網際網路傳達的並不多,網際網路的核心技術一定要參與到網際網路的標準規程制訂上。最近振奮人心的是,中國的網民中心貢獻了RFC,叫微基站的加密技術,是我們進入安全領域比較核心的技術。
對「網際網路+」的另一個理解,真正的主題是ADD,從這個意義上講,網際網路+各行各業,也可以說各行各業+網際網路,這個「+」在前面還是後面差別不是很大,如果說「網際網路+」是用網際網路的技術提升我們的產業,網際網路是我們傳統的技術,有一種是主動的求變,一種是被動,有的同志理解為差別很大,實際上我覺得本質上我們的「網際網路+」是用網際網路的技術,來改造我們的傳統產業,實際上是創新的工具和手段。
網際網路的未來,對終端創客來說,是挑戰,在大眾參與萬眾創新中失敗者多餘成功者,概括的炒作多餘腳踏實地的苦幹,我們站在網際網路的風口上順勢而為,中國的經濟一定能夠飛起來。
(來源:經濟導報;作者:戴浩,中國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