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身心發展規律及特徵

2020-12-13 中公教師網

一、順序性

順序性就是指個人的身心發展具有一定的順序,即由低級到高級、由量變到質變、由簡單到複雜的過程。強調的是發展的過程,並且方向是不可逆的,比如拔苗助長。

二、階段性

個體身心發展也有一定的階段性,它反映了量變與質變的統一,它表現為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年齡特徵,即在發展的不同年齡階段中身心發展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徵。不同年齡階段,發展特徵不同,所以我們要分階段教學,不搞一刀切。就比如小學生學習加減乘除,大學生學習微積分一樣,這是由學生的在不同年齡階段的思維發展特點決定的。

以上兩個特點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

三、穩定性和可變性

個體身心發展的穩定性是指處於一定社會環境和教育中的某個年齡階段的青少年兒童,其身心發展的順序、過程、速度都大體相同。就比如在班級裡,大部分人不論學習成績還是身高體重都是處於中間部分。

然而,在不同的環境和教育條件中,同一年齡兒童的身心發展水平是有差異的。就比如我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青少年他們的平均身高體重都低於現在的青少年兒童,或者在城市與鄉村做個對比,差異可能也比較顯著。這說明人的發展的主客觀條件不一樣,身心發展具有可變性。我們也可以說是具有可塑性,青少年的發展還有無限的可能。

四、不均衡性

學生的身心發展是不均衡的,主要是指人的身心發展在同一方面的不同時期發展不均衡,在不同方面同一時期也不均衡。比如個體的身高、體重有兩個發展的高峰,第一個高峰出現在出生的第一年,第二階段在青春發育期,這兩個高峰期,個體的身高體重的發展較之其他年齡階段更迅速。

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師要把握其發展的關鍵期,不失時機地採取教育措施,使其獲得最佳發展。或者說我們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注意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多採用鼓勵教育的方式來促進學生的發展。關鍵期是由奧地利人勞倫茲提出,我國《學記》中也有相關記載,「當其可之謂時,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這都是在強調我們要抓住學生學習的關鍵時期。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狼孩兒、豬孩兒等,在被解救後仍然不能融入人類社會,成為一名社會人就是因為他們已經錯過了學習的關鍵期。

五、個別差異性

個體的差異不僅表現在同一年齡階段兒童在不同時期的發展速度和水平有個體差異,而且在相同方面的發展速度和水平也有個體差異。這就要求教師深入了解每個個體的身心發展狀況和水平,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我們人之所以為獨一無二就是因為我們的個體差異性。

六、互補性

互補性用比較通俗的話說就是上帝給你關了一扇門一定會為你開扇窗,總之一個人身上一定是既有缺點又有優點,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揚長避短。在生理上來說比如盲人的聽覺就比普通人要靈敏很多。所以我們也要有效地利用互補性。

以上介紹了人的身心發展規律及特徵,希望能對考生有所幫助!更多教師招聘教育學考點,可查看中公教師網-教育學頻道。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我要過面試」獲取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解題思路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人的身心發展的規律
    人的身心發展遵循著某些共同的規律,這些規律制約著我們的教育工作。在教師招聘考試中,這個知識點也是常考點,如何正確理解?我們一起來看看!(一)人的身心發展的順序性表現:身心發展的順序性是指人的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由量變到質變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
  • 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一、考情分析個體身心發展規律最為教育的基本規律之一,在陝西特崗考試及其他教師招聘考試中具有比較高的考頻,考查的形式以例子型及概念類的單選題或者一般規律的教學啟示類的多選題為主,當然也會涉及到案例分析和論述題,因此此知識點建議全題型備考。
  • 科學地把握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特徵
    01 學前教育要考慮兒童身心發展水平教育只是為兒童發展提供了外部條件,要想實現真正的發展,必須使教育符合兒童發展的需要,轉化為兒童自己的行動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教育的效果如何,就看多大程度上啟發和促進這一自主活動。在學前期,3歲前發展最快。
  • 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
    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屬於一個重要內容,考查形式主要以單項選擇題為主,考查形式為給出案例或古語俗語選擇規律、規律和啟示結合考查以及給出具體表現考查規律。同時,偶爾也會考查多項選擇題,主要形式為個體身心發展規律有哪些。在學習的過程中,重點應該放在掌握順序性、階段性和不平衡性的含義以及所有身心發展規律所對應的教學啟示上;並且可以區分順序性和階段性。
  • 《個人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考點梳理
    縱觀2014、2015、2016和2017年的四川省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中的教育綜合知識的試題,我們不難發現《個人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幾乎都會涉及。如2017年教育綜合知識的判斷題第11題和13題,和單選題第25題;2014年教育綜合知識的單選題第14題。為幫助廣大考生有效地複習《個人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確保於此不丟分,特此進行相關梳理,以資諸生備考。
  • 個體身心發展規律之辨析
    個體身心發展規律有:順序性、階段性、不平衡性、互補性和個別差異性,可以用口訣「不斷不順差」進行記憶。一、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一)具體表現人的身心發展的順序性是指人的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由量變到質變的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二)教學啟示教育工作者應按照發展的序列進行施教,做到循序漸進。
  • 關於人的身心發展規律中的階段性和順序性的區分
    人的身心發展規律一般有順序性、階段性、不平衡性、互補性以及個別差異性。在考題中,學生可能會混淆階段性與順序性。今天即來詳細說說這兩個規律。一、順序性人的身心發展的順序是指人的身心發展是一個從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由量變到質變的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
  • 個體身心發展規律及其教育啟示
    在教師考試中,教育學是一個必考的部分,其中教育學中的個體身心發展規律這一節尤其重要,是每年必考的一個知識點。個體身心發展規律主要有順序性、階段性、不平衡性、穩定性和可變性、個別差異性。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詳細的學習這五大規律。一、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1.具體表現:學生個體的身心發展具有一定的順序,即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的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
  • 個體身心發展規律
    個體身心發展規律一、考情分析個體身心發展規律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是重難點內容,應以客觀題為主進行備考,主要考查識記型和例子反選類題目。因此,在備考過程中,考生需要在把握概念內核和教育啟示的基礎上理解一些歷年真題中的相關例子,同時區分易混淆點,避免失分。
  • 2020下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淺析人的身心發展規律
    個體的身心發展規律一直以來都是,出題的形式也比較多,客觀題和主觀題中都有涉獵,但對於規律的理解考生經常混淆,所以導致很多題最後出現錯誤,今天我們一起理解辨析一下各個規律之間的區別。一、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指人的身心發展是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的,都是一個由簡單到複雜,由量變到質變,由低級到高級的過程,且發展的順序是不可逆的,不可逾越的。
  • 學生的身心發展五大規律
    一、順序性順序性是指身心發展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由量變到質變;即強調一定的方向性。故給我們的教學啟示是要循序漸進,做到盈科而後進,不能拔苗助長、凌節而施。二、階段性階段性指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特徵和不同的發展任務,故啟示我們在進行教學時不能一刀切一鍋煮。
  • 人身心發展的五大規律解讀
    1.順序性概念:體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簡單到複雜、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啟示:循序漸進2.階段性概念:個體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總體特徵不一樣,進而面臨的任務也不一樣。啟示:不搞「一刀切」、「一鍋煮」注意:順序性與階段性的區別:順序性強調發展是個由低到高,連續不斷的過程,方向不可逆,順序不可變。而階段性強調不同階段由於特點不一樣,任務也不同。例1.學生的思維發展,小學是直觀動作思維和具體形象思維,中學是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佔主導,這體現了人身心發展( )。
  • 2020教師資格證備考:個體身心發展規律考點
    ,並輔以相應的習題,以便各位考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個體身心發展規律這一教育學知識點。   個體身心發展規律:順序性、階段性、不平衡性、互補性和個別差異性。   (一)順序性   1、含義:人的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由量變到質變的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   2、啟示:教育應該按照發展的序列進行施教,做到循序漸進。
  • 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考點: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
    個體的身心發展遵循著某些共同的規律,如果在教學工作中能夠利用這些規律,那麼教師就可以很好的開展教學工作。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是歷年考查的重點,因此,準確掌握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就成為重中之重。一、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是指個體的身心發展在整體上具有一定的順序,身心發展的個別過程和特點的出現也具有一定的順序。其實也就是一個人由低級到高級、簡單到複雜、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表現在生理上。比如說,人身體的發展是先長骨骼再長肌肉,先會走再會跑。
  • 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備考: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備考: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個體的身心發展遵循著某些共同的規律,這些規律制約著我們的教育工作。遵循這些規律,利用這些規律,可以使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反之,則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挫傷學生。   1、教育要適應年輕一代發展的順序性,循序漸進性地促進學生身心的發展。
  • 個體身心發展規律——不平衡性與階段性區分及練習題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個體身心發展規律」相關內容佔有重要地位,此知識點主要出現在客觀題中,主要是以定義性單選、材料性單選以及多選的形式來進行考查。本文將對「個體身心發展規律」中容易混淆的「不平衡性」和「階段性」進行區分。
  •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必考點之「學生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既然年輕一代的身心發展具有順序性,那就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下面做幾個題練習一下。1.「拔苗助長」違反了人身心發展的( )特徵。A.差異性 B.階段性 C.順序性 D.不平衡性答案:C。2. 人的發展具有兩條規律:中心四周律和頭尾律。這說明人的身心發展具有( )。
  • 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的助考指導
    一、知識解析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是教育學第二章教育與人的內容。一般是以客觀題考察。出題角度一般有四種:直接考查概念;教學啟示與規律的匹配;古語俗語與規律的匹配;案例與規律匹配。這就要求我們對這部分知識進行準確記憶和理解。
  • 個體身心發展規律辨析之順序性和階段性
    經典例題:1.人的記憶由機械記憶到意義記憶,由具體思維到抽象思維等,這說明個體身心發展具有( )。A.階段性 B.順序性 C.互補性 D.個別差異性【答案】B。解析:順序性是指人的身心發展從簡到繁,由淺入深的過程。有明確的發展方向問題。人的記憶是先從機械記憶再到意義記憶的發展過程。所以,此題選B。
  • 小學|教師資格證重點歸納: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與教育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關於發生認識論的研究,揭示了個體認知發展的一般規律,即個體認知按照感知運動水平、前運算水平、具體運算水平、形式運算水平的順序發展。美國心理學家科爾伯格的研究證明,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在個體的道德認知過程中也具有普遍的推廣意義,他同時提出人的道德認知遵循著從前習俗水平到習俗水平再到後習俗水平的發展過程。